Sie sind auf Seite 1von 6

【2009春季論壇】偏遠 X-Power 系列:社會力下鄉

象圈工程:為特境家庭圈出希望

講者:黃琢嵩(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執行長)
與談:方慶榮(亦欣企業董事長、前陽光基金會董事長)
主持:黃秉德(政大NPO-EMBA召集人)
時間:2009.03.05(四)19:30~21:30
地點:政大公企中心 綜合大樓C202教室
主辦:政大NPO-EMBA‧EMBA校友會‧公企中心
贊助:林仲鋆文教基金會

【第一階段:演講】

黃琢嵩

我所居住的基隆有三高:失業率高、自殺率高、離婚率高,經常排名台灣第一。2005
、2006年時,居住的社區來了一位牧師,其到任後發現,社區裡有很多行為偏差的孩子
,於是提出照顧這些孩子的構想。從多年社會工作者的角度來看,這需要很多的心血,
仰賴教會十來個人力,談何容易。

但直到去年結算,我們花在孩子身上的經費,一年大概250萬元,而教會牧師一年也不
過賺個20幾萬!深深體會,當你真正找到問題核心的時候,就不要愁沒錢。

從「上學好難」、「快樂早餐」到「象圈工程」

2006年《遠見》雜誌創刊20周年,希望規劃報導社會議題,並以具體行動關心社會,邀
請伊甸基金會加入,一起關心「偏遠小學廢併」議題。遭遇的最大挑戰在於,偏遠小學
涉及的是教育議題,而伊甸基金會的重心在於社會福利工作上,服務身心障礙朋友,綜
合考量之下,我們將自己定位在財務管理和專案管理上。

第一年訂的目標是:引起社會關注,不要讓孩子的上學路,因廢併校而造成改變。第一
年募集到九百多萬元,協助偏遠地區小校發展特色教育。同時,這也引起教育部的重視
,進而編列預算,關注廢併校的問題,2006年的目標可算是達成。

快樂早餐計畫

漸漸地,發現偏遠小學的學童普遍成長曲線偏低。在台灣的偏遠社區,產業結構往往不

NPO-EMBA Forum 20090305 [http://npo-emba.org] 1


健全,影響最大的就是小孩,普遍存在隔代教養、單親家庭等特殊狀況。社會上大家關
心的焦點多放在營養午餐費上,然而除此之外,這些孩子因為沒有錢,早餐不是沒吃,
就是以科學麵或冰棒裹腹,聽到時真的心很酸。所以,決定推出「快樂早餐計畫」。

緊接著問題來了:如何服務學生?有人提議補助小朋友20元,讓他們去買早餐。問題是
,偏遠地區有早餐店嗎?偏遠地區學童的早餐問題,不是給錢就能解決。因此,表面上
像是一般的「補助」模式,更重要的是希望偏遠小學自己發展資源連結網絡,來提供小
朋友早餐。由學校提出創意與執行力兼備的方案,再依人數計算補助經費。

例如,由社區的媽媽幫其他小朋友準備早餐;或是,學校廚房早上有空檔,可以讓志工
媽媽、阿嬤來為學童準備早餐;或是聘用廚工幫忙煮早餐。非常希望發揮創意,且鼓勵
善用當地食材。

伊甸基金會自我期許,
「快樂早餐計畫」一定要陪小朋友到國中階段。目前為止,
「快樂
早餐計畫」平均補助一人25元,但因為通貨膨脹,調漲到一人補助30元。總人數沒有太
大增加,大致維持在800~900人左右。

象圈工程計畫

因為透過學校和孩子有了接觸,進而接觸到他們的家庭。台灣的生活看似富裕,但仍有
許多小朋友一天伙食費不到30元;也有些孩子,缺乏家裡支持系統;甚且因為處於弱勢
社區,更加弱勢。因此第三年,決定將平台拉到家庭和社區。

計畫推動十分困難,因為每個孩子的問題跟需求都不一樣。比如,課後輔導很難在短期
內看見小朋友課業上的進步,但重要的是,課後陪伴對小朋友人格教育的影響,不要讓
他在這個階段即有所偏差。

從第一年的上學好難報導、第二年快樂早餐計畫、到第三年的象圈工程計畫,相同之處
是在於,都是被動的接受單位申請,然而因為社區異質性很高,不可能用同一個模式來
套用所有的社區。因此,比較期待的是社區的自主力量,發揮創意提案,並且確實執行
,更進一步把社區其他資源連結起來。

發現人才與創意

象圈工程計畫很重要的目的是,發現社區人才和社區創意。伊甸基金會的工作就是把資
源組織、連結起來,形成網絡,並且增強力量。傳統社會工作模式很容易受兩個因素影
響:第一是人的因素,熱情的志工一旦離開,工作就停頓;另一個是政治力量,每次選
舉過後,地方派系就會隨之改變,原來的工作也常因此重新洗排。

NPO-EMBA Forum 20090305 [http://npo-emba.org] 2


2006年募得的善款,總共幫助了37所小學,背後大概是2200人。「快樂早餐計畫」則不
僅是跟學校合作,也與在地的協會合作,共有160多個,幫助學生共有3700多人次,實
際人數大概是800~900多位。第三年的象圈工程計畫,以大象牽小象的概念,幫助弱勢
的社區和孩子。提出申請的件數有70多件,通過補助的有29件。提案單位有協會也有教
會,和教會合作的好處是,可運用現有場地、場地成本較低。

弱勢加弱勢 可以成為強勢

社區工作最重要即是找到key person(關鍵人物)
。在弱勢社區中,苦難是必頇承擔的生
活樣態,如果能找到弱勢社區生活的頻率與方式,就越能找到切入點。將這些人連結起
來,建立循環機制,有時弱勢加弱勢,也可以成為強勢。

伊甸基金會針對偏鄉景況,發展出13項指標,比如:低收入戶比率、失業率、老年人口
比率、不特境婦女、識字率…等等。近幾年來發現,其中有8項指標都在成長,換言之
,偏遠弱勢的現象一直在惡化。因此,真的很希望能夠透過目前補助的社區單位,帶動
社區發展形成典範,進而影響更多弱勢的社區。

借鏡社會企業:改變、永續與創新

針對這些年發展的計畫作個小結:我們都聽過社區產業、社會福利產業、人力資源,如
何將各個面向整合,讓一個社區如同社會企業般運作,是我們嘗試努力的方向。

社會企業具有三項特質:改變的力量、永續的力量、與創新的力量。在社區活化上,需
要改變、永續,也需要創新。用社會企業的精神來看待社區產業,是我們要努力的運作
循環。如何讓社區發展在地生活模式、發展特色產業、農業或文化等,是個重點;此外
,要如何建立策略、找到對的人?則是有待發展的面向。

堅守專業 連結資源 擴大效益

「當你需要我卻拒絕我,我選擇留下;當你接納我但不一定需要我,我離開。」這是社
會工作者的精神,也是伊甸基金會計畫的核心價值。

伊甸基金會秉持的就是發揮自己專案管理的長才,關注社會議題,並努力找到對的人,
期待從被動的角色,轉換成主動的知識平台角色,為社區建立模式,讓更多社區學習仿
效,是我們最重要的課題。

NPO-EMBA Forum 20090305 [http://npo-emba.org] 3


【第二階段:交流與對話】

與談:方慶榮

目前象圈工程計畫服務的對象是1000多人,但潛在的顧客是16萬人。真正要解決可能還
是要靠政府的資源,是嗎?

台灣一年教育預算是4700億元。如果說切割成大學教育、國高中、小學三個部分,每部
分預算大約是1600億,學生人數大約是100多萬,因此投注在每個人的資源是10萬元。
反思:為什麼教育部投注這麼多資源,卻還有這麼多問題?而民間只要投資一個孩子
5000元,就能解決教育部不能處理的問題?這當中顯示什麼問題?資源分配。

學生連飯都沒得吃了,如何讀書?明明我就沒有使用學校資源,那可不可以把10萬元退
給我?要解決弱勢家庭的問題,靠民間力量真的是蠻辛苦的。伊甸基金會扮演的角色,
有點四兩撥千金,投入500多萬元,但我不知道要撥動多少?

如果計算一下:16萬名小朋友,一年需要8億經費。教育部沒有這8億嗎?不過問題是,
我們憑什麼跟教育部爭取經費?如果說策略是四兩撥千金,未來有沒有爭取到8億元經
費,或許可以思考:如何打動教育部,可能是個關鍵。

審查案件能以嚴格的標準審視、也能努力找到對的人,但重點是,這20幾個點散布在台
灣各地,如何確認每個點都能做得很好?

回應:黃琢嵩

因為經濟不景氣,到今年2月案量增加2000多位求助者。讓伊甸基金會現在人力吃緊,
完全動彈不得。因此,我認為基金會還是會嚴守核心能力,並非伊甸基金會什麼都做,
也能與其他單位攜手合作,讓在地發展出自己的策略。

是不是湊出8億元就好?事實上,沒這麼簡單!我們的確是希望能建立模式,從教育政
策面切入,運用流浪教師的人力資源等,而且課後教育的可能性無限大;說實在的,與
其說從4600億元提撥出8億元出來,不如想辦法讓政府再編列8億元。

當然,也很擔心落到政策面之後,會找不到對象。回到德瑞莎修女說的:「上帝喜歡小
規模的事物,並透過愛來完成。」若319鄉的研究報告出來後,會跟常務董事提案,財
務分配會重新思考。

管理學談到輻射效應,這幾年有很多學校開始發展特色教育,或是提供快樂早餐;過程

NPO-EMBA Forum 20090305 [http://npo-emba.org] 4


中發現,很重要的是不要放棄希望,再來是塑造典範。伊甸基金會的力量不算大,如果
能開拓出典範,就能有所改變。至少當教育資源還沒有進來之前,現階段是最好的方式

分享:研華文教基金會

分享一個經驗。基金會有一個「社會公益提案」贊助計畫,雖然經費有限,但希望鼓勵
支持一些單位,圓滿社會公益計畫。其中,有一個「四方攜手」申請提案,希望邀請紙
風車劇團至國小演出。紙風車劇團一場的演出費是35萬元,研華文教基金會補助10萬,
提案老師與紙風車劇團洽談結果,其願意以10萬元演出。接著這位老師就和家長社區說
:「我們要捐出5萬元給台東縣成功國小,讓他們也能看戲,剩下5萬塊希望大家認養。
」成功國小更厲害,收到這5萬塊之後,也順利募到35萬。

今天分享這個案例是希望讓大家知道,資源是可以用這種方式來傳遞。

對話:黃秉德

如果能做出典範,就能引導政策方向。其實,偏遠社區的發展不能只仰賴教育部的預算
,原委會、勞委會、經濟部、文化創意產業等等,都應該共同參與,才能妥善處理偏鄉
的問題。然而,一旦落入政治運作當中,就不容易了。

所以,民間團體是站在一個比較重要的位置。社會改變一向都是因為民間團體站出來、
把聲音放出來,建立典範,政治運作才會有依循的基礎、或是資源計算的依據。當典範
完成,就能有一個施政藍圖。

民間團體還是要一步一腳印,一塊一塊很精準地把事情完成,而不只是激情過後就拋開
。比如:教育部推出的「夜光天使計畫」,是因為政府看見民間單位的努力,看到民間
的需要。所以,民間團體需要走在前方,把典範建立起來,大家千萬不要忽視自己的努
力,連結起來就能增加自己的曝光度,對政策形成壓力。

回應:黃琢嵩

教育部針對偏遠小學提出發展特色教育政策,但是特色教育不見得符合孩子們的需要。
如同剛剛大家提到的,這不只是教育部的問題,也有內政部的問題,因此要將政府各部
會整合起來,然而政府運作來看,短時間很難進入執行階段,可能一任總統任期只是達
成共識。這也是民間團體最大的挫折來源,最後聽懂的總是政府單位。

平台真的很重要,能夠把各方的需要互相交流。企業如何發揮所長以活化社區產業?因

NPO-EMBA Forum 20090305 [http://npo-emba.org] 5


為活化就能帶動、提升在地的教育跟社會福利。台灣的社福政策是殘補式的,並非預防
的思維,因此在資源有限之下,優先分配給最慘的,不夠慘的就得不到補助。

對話:方慶榮

管理的知識也該納進來。非營利工作的熱情很重要,但也應該有理性的管理層面,效益
才能真正發揮出來。如果有企業人士感興趣,也許伊甸基金會目前合作的29個社區,提
供了服務窗口,企業或許可以加入,成為專案經理人,讓資源更有效發揮。

回應:黃琢嵩

社區未來的發展,產業是很重要的因素。第二個是「人」,找到需要被關注的人。我們
教會以一個月2萬元的奉金,能夠產生250萬元的服務成果,很重要的是,找到對的議題
、連結對的人,而不是一開始以錢為要素。如果一開始是用錢投入,熱情很快就會消減
,重點還是找到願意「委身」、有承諾的人。

結語:黃秉德

非營利組織不論是改造或創意也好,絕對要知道如何運用槓桿原理,如何操作槓桿?槓
桿的基礎是甚麼?每個人的條件、機會、時空背景都不太一樣,都有好幾種角色能扮演
。如果你是一位企業家,如何為有需求的社區找到好的經營模式,能夠讓它們永續經營
?能不能用好的方式串連?

如何投入非營利工作呢?先針對感興趣的議題,搜尋是否有相關的非營利組織投入,再
進一步了解組織與內涵。另外,不要孤軍奮戰,一定要拉著夥伴一起來。據我了解,能
在非營利組織長期努力的人,大部分合乎下述三項條件:把自己視為創業家,認為自己
可以開創新格局;以自己擅長的能力去進行,成功的機會更高;最後是,一定是從小地
方開始、從了解開始,不要單獨去做。

若從商學院創投的角度來看,在投資事業時,一定會評估是不是好的想法?是不是有成
功的可能性?有沒有好的團隊?然後才會把資源投入。事實上,社會、非營利的工作也
是運用這個原則。

不管我們位在哪個年齡層,參與社會的建構與改造,一定是「當下」就去做,我們也一
定是「當下」就有機會能夠參與的。祝福大家!

NPO-EMBA Forum 20090305 [http://npo-emba.org] 6

Das könnte Ihnen auch gefall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