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e sind auf Seite 1von 17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NO.

3, 1996

Ξ
隋唐以前黄渭洛汇流区河道变迁
王 元 林

历史时期黄渭洛汇流区的河道变迁十分频繁, 近年来更呈日
趋剧烈的发展态势, 黄、渭、洛三河河道变迁已严重危及两岸人民
的生产、生活及人身安全。 因此, 系统地研究三河汇流区河道变迁
的历史及其规律, 当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然而, 目前关于这一问题
除史念海先生《历史时期黄河中游的侧蚀》和《历史时期黄河中游
的下切》
两文对黄河小北干流河道变迁有所涉及外, 相关成果似不
多见。本文拟将黄、渭、洛三河联系在一起加以系统研究, 通过对先
秦至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渭洛三河汇流区河道变迁规律的探讨, 以
期能给当前这一地区的防洪救灾、河道治理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 先秦时期

黄河流域是中国文化最早的发源地之一, 黄渭洛汇流区亦是
其中一部分。 临猗县南赵乡牛村人曾在黄河滩四丈多深挖出早更
新世的古猿人, 附近黄河土崖中保存大量的生物化石①; 韩城禹门

Ξ 从地质构造条件及河流特征出发, 本文选取黄渭洛汇流区河道范围包
括: 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段, 即小北干流; 渭河交口至渭口段; 洛河下游
即氵状头至洛口段。
① 运城行署文化局编《河东文物》, 1984 年。
・71・
口洞穴中也曾发掘出一千多件石器和化石, 属更新世中期和晚期
文化①; 而在旧石器时代, 紧邻黄河滩的 河、独头等村, 有著名的
“ 河文化” , 说明古人已在黄河岸边繁衍生息。著名的大荔人就在
洛河下游的岸边生活, 附近的后河村及下段的官渠村也有驼鸟、象
的化石发现②。至细石器时代, 渭洛之交的沙苑地区, 土壤肥沃, 水
草肥美, 著名的“沙苑文化”便孕育在这里。
新石器时代, 黄渭洛汇流区一片新的景象, 沿岸新石器遗址遍
布。 仅永济市一地就有新石器遗址九处, 其中舜帝、诸冯、长旺、寨
坡、仁和堡、苏村等遗址都在今黄河岸旁③。 而在关中地区的渭水
及其支流的两岸, 至 1957 年已发现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一百
多处④, 这些遗址大都分布在河谷两岸高起的台地上⑤。就是洛河
流域的新石器文化遗址也多有发现, 其中梁家坡、木念头、同堤遗址
都在洛河二级阶地上, 距现今洛河河道甚近⑥。 因此, 黄渭洛汇流
区是中国文化发祥地之一,“秦晋豫三省交汇地带, 是我国仰韶文
化分布最密集的地区”⑦。
传说中尧、舜、禹时期, 河道宽浅, 水量充氵市, 河道经常泛滥。
“汤汤洪水方割, 荡荡怀山襄陵, 浩浩滔天, 下民其咨”⑧, 正是当时
的写照。 传说舜都蒲坂, 即在今小北干流永济市境⑨, 舜帝村即其

① 《陕西考古目录》, 载《文博》1992 年第 5 期。
② 《 大荔县志》第二十一篇第六章第一节《化石》,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4 年 6 月版。
③ 《永济县志》第二十七卷《古文化遗址》, 山西人民出版社 1991 年 12
月版。
④ 石兴邦等《陕西渭水流域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 载《人文杂志》
1957 年 2—3 期。
⑤ 史念海师《石器时代人们的居地及其聚落分布》, 收入《河山集》 。
⑥ 《大荔县志》第二十一篇第二章第一节《古文化遗址》 。
⑦ 周昆叔《黄土与中国文明》报告摘录稿, 1995 年 11 月 14 日。
⑧ 《尚书・尧典》 。
⑨ 《史记》卷一《五帝本纪》,《集解》 、
《正义》引《宋永初山川记》及《括地
志》 。
・72・
所在, 其村位于黄河一级阶地上, 北魏时, 遗址仍存①。而治水功臣
大禹, 也曾在小北干流驻足治水,“导河积石, 至于龙门, 南至华
阴”②。 当时这一地区的气温比现在气温要高 2° - 3℃, 降水也较
多, 气候湿润③, 黄河水量大, 不时泛涨, 就是渭洛河水量也不小。
渭河下游便有著名的关中大湖阳华④。 三河洪流交汇于华山山麓
折而东行, 汇流区淼淼水域, 一片浩翰, 三河象三条宽大的丝带一
样, 飘洒汇聚于关中东部, 河湖交映, 波光粼粼。而三河河谷一带滩
地与阶地间平缓, 两岸水草肥美, 河道浅而稍宽。黄河南流, 渭洛河
受秦岭北坡台塬及北山台塬制约, 渭河东西流淌, 洛河从铁镰山以
南径直入渭, 与黄河平行南流, 在孝义附近渭洛相汇⑤, 交汇处较
今洛渭交汇处西移 42 公里。
商代, 汇流区出现一个寒冷期, 年均气温比现在低 1°
—2℃。
黄河沿岸的永济方池、合阳莘野、旧朝邑八里村也有商代遗址的发
现。渭河沿岸的华县阎家崖、南寨子、华阴五方村、西关堡等也是商
人活动之地⑥。商王武乙曾猎于河渭之间⑦, 黄渭既能作为行猎场
所, 一方面说明附近森林草丛还是不少的, 另一方面也说明这一时
期的河水水量较小, 黄渭河道变迁不大。
周继商祚, 气候逐渐变暖, 河流流量增加, 河道亦发生变化。周

① 《水经・河水注》 。
② 《尚书・禹贡》 。
③ 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刊《考古学报》1972
年 1 期。
④ 《吕氏春秋・有始览》 。《尔雅・释地》作杨阝夸,《周礼职方》作场纡,
但在冀州。《淮南子・地形训》作阳纡, 皆一地异名, 据嘉庆《重修一
统志》西安府山川, 在现在潼关西, 应有渭水下游。
⑤ 余 汉章《渭洛三角地带沙苑的沙丘地形》, 刊《地理学资料》1957 年
第 1 期。
⑥ 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三门峡水库考古调查报告》, 刊《考古通讯》
1956 年第 5 期。
⑦ 《史记》卷三《殷本纪》 。
・73・
幽王二年 ( 公元前 780 年) , 岐山崩裂, 竟使关中渭、泾、洛下游断
流 ①。 不独有偶, 周定王二十一年 ( 前 586 年) 梁山崩, 也使黄河三
日不流②。这些断流的发生, 当与地震有关, 只是一时情形, 有周一
代, 河道还是较稳定的, 公元前 624 年, 秦晋两国的“泛舟之役”即
是例证③。从秦都雍 ( 今陕西凤翔) 沿渭河至渭口, 转入黄河小北干
流溯流而上, 至汾河口又沿汾河溯流至晋都绛 ( 今山西侯马) 。黄渭
汾河道能用于航运, 这三条河道已被人们所认识, 以至于才有便利
的漕运。秦景公三十年 ( 前 541 年) , 景公弟公子铖出奔晋国,“造舟
于河”④, 在黄河上架起浮桥, 通过浮桥的车辆竟达“千乘”, 据说架
设的地点在今山西永济与陕西大荔旧朝邑之间⑤。 因此, 春秋时
期, 黄河小北干流旧朝邑与永济间, 还是较稳定的, 与后期的泛监
决徙不可同日而语。
战国时期, 三河汇流区成为秦魏争霸的疆场。今韩城南少梁原
及吕庄川南原上存有魏长城的遗址, 少梁原上的长城今仅 1 公里,
原下黄河涛声不时响起, 其南的小城 ( 即梁家城) 的东墙已不复睹,
长城东端和梁家城东墙, 据史念海先生论证,“当然是受到侧蚀而
坠于河中”⑥。除本世纪中期黄河向西摆动, 塌原 1 公里外, 在此之
前, 黄河还是在此有所西移侧蚀塌岸, 魏国当是修筑的长城, 无论
如何也不是今日的情形。今少梁原相里堡附近, 黄河老岸向西斜行
凹入, 河岸下仍存有未被河水冲去残留的土垄, 当是黄河西移侧蚀
的结果。而城南与城北村间的吕庄川南原上魏长城, 其东端也已坠

① 《国语》卷一《周语上》。
② 《春秋谷梁传》 成公五年。据史念海师考证, 郦道元所载的梁山, 无论
如何也不会堵塞黄河。 如以《史记正义》引《括地志》所言, 梁山在韩
城东南十九里, 梁山崩落, 则有可能崩入黄河中, 今以李泰《括地志》
所言为是。
③ 《史记》卷三十九《晋世家》。
④ 《左传》昭公元年。
⑤ 《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关内道》二。
⑥ 史念海师《历史时期黄河中游的侧蚀》, 载《河山集》二集。
・74・
入河中, 水滨至村间留有三次崩塌显出层次分明的三层高地, 说明
魏筑长城后, 黄河在这里是有过西摆和侧蚀的①。
魏国在筑长城的同时, 还设置许多重要城池。 魏文侯十六年
( 前 430 年) , 筑临晋城 ②, 后成为秦魏两国时常会盟之地③。 临晋
城故址在唐朝邑县西南④, 唐朝邑县城已无从可考, 按今地形推
论, 旧朝邑老城附近是黄河老岸与河漫滩交界之地, 当时既设城筑
垒, 地势当为高亢, 且这里为秦晋要道, 下控黄河津渡。今旧朝邑北
一里北寨子村附近, 发现战国时秦国六百多座墓道⑤, 黄河老岸近
在咫尺, 既能有如此众多秦墓, 临晋城当亦不会距此太远。 与临晋
城作用相仿佛, 合阳城也是控制黄河交通要道。今合阳的城村即是
合阳城旧址⑥, 城村距黄河仅一公里, 城村之东不远处即是三米高
的陡岸, 陡岸下为沙滩。黄河在这里是极有可能漫过沙滩。春秋战
国之际, 合阳城已受黄河侧蚀而大块塌方, 合阳城设于近河边, 就
是为控制这一交通要道⑦。 因此, 从临晋和合阳城修建的位置看,
当时黄河还是较今黄河深窄, 两城既能控制津渡, 则黄河当在两城
近旁, 临晋东边的蒲坂鲜见史书, 当与距河道在一定距离有关。
正是由于黄河河道有临晋附近流过, 秦昭襄王五十年 ( 前 257
年) , 在临晋作浮桥⑧。既是国家正式出资修建, 其规模和质量当非
寻常, 而黄河河道的稳定为修桥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这段黄河在不
到二百年间, 两次架设浮桥, 而这是今天见于黄河上最早的两座浮
桥, 其间黄河小北流的稳定是明清民国泛滥决徙无法比拟的。
这一时期的渭河下游, 河床离开河漫滩, 第一阶地最后形成,

① 史念海师《历史时期黄河中游的侧蚀》 。
② 《史记》卷四十四《魏世家》 。
③ 《史记》卷五《秦本记》,《史记》卷四十四《魏世家》。
④ 《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关内道》二。
⑤ 《大荔县志》第二十一篇第四章第一节《陵墓》 。
⑥ 史念海师《历史时期黄河中游的侧蚀》文下考证。
⑦ 史念海师《历史时期黄河中游的侧蚀》 。
⑧ 《史记》卷五《秦本记》、《正义》。
・75・
河床进入现代发育时期①。洛河已不南流入渭, 而东流从大荔县西
折向东, 沿构造的第二阶地的边缘东南入渭。今白家寨向南至今留
有洛河故道遗迹, 此后洛河又东移, 从马坊渡至华子池入渭②, 至
公元前 408 年前, 即秦简公七年, 秦修堑洛长城前③, 洛河已转至
朝邑南流入渭了。 今大荔铁镰山北的长城村, 蒲城的北城南、南城
南, 大荔赵渡镇南的长城村, 都是昔日长城所经之地④。 长城既是
堑洛而筑, 则洛河亦在近旁, 不会距长城太远。 即使后来迟于秦长
城四十七年, 魏国修筑的西长城,“自郑滨洛”⑤, 沿今大荔长城村、
东高原、西高原、党川村、西长城、东长城、木念城、华阴古城村⑥, 从
长城的走向推知洛河也已东南入渭了。
战国秦修的堑洛长城, 是削掘洛河岸边的土崖, 并在一些河段
附近修筑长城。洛河河岸既然能作为军事防御的长城, 说明这一时
期洛河下游岸高河深。今洛河下游不断地有高于河床 10 米左右的
老崖峙立两岸, 洛河老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洛河河道的变迁, 因
此, 战国至今, 洛河下游河道变迁较黄、渭较小, 但并不是没有变
迁。今洛河下游蒲城县阿坡村附近有秦长城遗迹, 其南端已有多处
明显的崩塌, 南面对岸已出现抵两道洛河水面宽的 100 米的沙滩,
秦长城南端在此至少崩塌了 100 米。而大荔长城村旁的洛河河谷,
战国秦时,“河谷并不甚宽, 甚至是这一带河谷的最窄处”⑦。, 秦于

洛河两侧原上设防, 就是为了控制洛河河谷, 而当时秦修长城时,


这一段洛河并不宽, 今天这里洛河谷已达数百米, 当是战国以后洛
河侧蚀所造成的。

① 《渭河下游地貌》第六章《结论》, 科学出版社 1983 年 4 月版。


② 余汉章《渭洛三角地带沙苑的沙丘地形》 。
③ 《史记》卷二五《六国表》。
④ 史念海师《黄河中游战国及秦时诸长城遗迹的探索》, 收入《河山集》
二集。
⑤ 《史记》卷五《秦本纪》

⑥ 史念海师《黄河中游战国及秦时诸长城遗迹的探索》 。
⑦ 史念海师《洛河右岸战国时期秦长城遗迹的探索》,《河山集》三集。
・76・
洛河下游上段变化不大, 下段洛口处却是时有变迁的。战国之
际, 洛河还是入渭的, 除有今天的长城遗迹可用为证据外, 从史书
中也可同样能得到证实。战国时期成书的《尚书・禹贡》 篇, 虽未载
洛水之名, 却有漆沮水于泾水之东入渭。《尚书》伪孔传认为, 漆沮
即洛水异名, 后人多承之①。也有人以石川河当之, 事实并非如此,
据辛德勇考证,“《禹贡》所谓之漆沮并非今石川河莫属, 伪孔传的
解释似应可信”②。这里需补充的是, 洛河较石川河源远流长, 长度
是石川河的四五倍, 名不见经传的石川河是无法与洛河相比的, 更
遑议氵 、灞等河了。泾水东部的关中名川当数洛河, 周人以渭、泾、
洛为关中三川③, 因此, 漆沮当指洛河。 同时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
的《山海经》更明确记述了洛河注入渭水④, 洛河当入渭毫无疑
问 ⑤。 而且, 洛入渭的河段必然经过大荔赵渡镇原长城村附近 ( 修
三门峡水库时长城村迁徙) 。 洛口之东便是渭河入黄处, 史称“渭
氵内”, 这在《尚书・禹贡》也有所载。 从秦堑洛长城的走向来看, 渭
水入黄处的渭氵内应在堑洛长城的起点——华山之东, 也在洛口之
东, 如若不然, 洛入渭又当如何解释呢?
总之, 先秦时期黄渭洛三河除有两次地震山崩, 阻塞河道外,
河道基本稳定。 黄河在合阳、临晋城附近流过, 临晋城附近黄河上
已修建过两座浮轿, 也正是河道稳定, 才使“泛舟之役”顺利进行,

① 《汉书》卷二十八《地理志》上, 颜师古注:“漆沮即冯翊洛水也。” 《诗
地理考》卷三引《括地志》也称漆沮即洛水 ( 今洛河) 。
《史记》卷四《周
本纪・正义》 :“洛水, 一名漆沮。”
② 辛德勇《河洛渭汇流关系变迁概述》, 刊《人文杂志》1988 年第 5 期。
③ 《国语》卷一《周语上》 。
④ 《山海经》卷二《西山经・西次四经》 。
⑤ 谭其骧先生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一册《诸侯称雄形势图》 、《韩
魏图》、
《秦蜀图》, 却绘洛河注入黄河, 不知何据, 暂且存疑。
・77・
至战国渭河河道已开始弯曲①, 而洛河下游河道变化剧烈, 河流由
原来出铁镰山后南流而渐东移, 至公元前 408 年前, 即秦修堑洛长
城前, 洛河已东流, 经赵渡镇长城村附近后入渭,《山海经》和《禹
贡》
都可证明, 洛河的东移奠定今天洛河下游的基本格局。

二 秦汉时期

秦汉时期, 黄渭洛河道相对处于一个安流、稳定的阶段。 汇流
区黄河小北干流如《水经・河水》所载:“又南出龙门口, 汾水从东
来注之, 又南过汾阴县西, 又南过蒲坂县西, 又南至华阴潼关, 渭水
从西来注之”
。 渭河河道也如《水经・渭水》
所记:“又东过郑县北,
又东过华阴县北, 东入于河”②。 这一时期的黄渭河道与今天的河
道流向大致一样, 流经地区没有大的变化。
这样的河道情形并非是一成不变的。 秦汉时期的黄河已与先
秦时期有所不同, 河道已出现左右摆动。 汉武帝元光六年 ( 前 129
年) , 河东太守番系上书汉武帝“穿渠引汾溉皮氏, 汾阴下, 引河溉
汾阴, 蒲坂下, 度可得五千顷”
。 皮氏即今河津市, 汾阴治今万荣县
庙前村北, 蒲坂治今永济蒲州老城东。这些可灌溉之地当在汾黄沿
岸, 其中引黄灌溉的当在今万荣、临猗、永济三市县的沿黄东岸, 都
是“故尽河 土需弃地, 民茭牧其中耳”③。 可灌溉的黄河滩地与汾河
可灌溉地一起, 竟达五千顷, 面积十分广大, 比今东岸的黄汾滩地
多, 由此证明, 河东渠田开发之前, 黄河河道较今河道稍向西偏。这
件修渠灌溉的大事, 既得汉武帝首肯, 想必大见成效。 而事实却相

① 《史记》卷二十九《河渠书》, 汉武帝时, 渭河河道已达九百多里, 时有


难处, 后修漕渠缩短三倍, 则汉武帝时渭河河道弯曲不是一时形成,
至少在战国时已开始发育。
② 汉汾阴县治今万荣县庙前村北古城遗址北。蒲坂县治今永济县蒲州
老城东。 华阴县治今地, 郑县治今华县。
③ 《史记》卷二十九《河渠书》。
・78・
反,“数岁, 河移徙, 渠不利” 。 那么, 这次河迁徙, 究是东摆还是西
移? 据发现的“蒲反田官” 器和番系担任蒲州太守的年限推算, 河东
渠田开发之时应从元光六年 ( 前 129 年) 始, 而至于元朔五年 ( 前
120 年) ①。 渠田建成, 还未有所建树, 黄河已迁徙, 因而这次迁徙
的时间应在渠田修成之际, 即在元光六年至元朔五年稍后, 而且这
次河徙只有西移, 才使渠首脱落, 渠田灌溉困难,“久之, 河东田渠
废”
。这次河徙既是西迁, 与作渠田的公元前 129 年前的河道相较,
黄河还要更加西摆, 西摆的时间并非几年能言, 时间当为长久, 终
使渠田荒废。 可见, 这些“河土需弃地”是时有变化的。
黄河河道左右摆动之时, 汇流区渭河河道也更加弯曲。同在汉
武盛世,“渭水道九百里, 时有难处” , 而后来修成的漕渠长度缩短
了三分之二, 渭河河道弯曲可见一斑。 漕渠既在渭河以南, 应距离
渭河南岸的各城较渭河稍近。漕渠在渭南城北 1 里②, 宋渭南城即
今临渭区老城, 渭水还应较漕渠更偏北, 至少比今天 4 里距离更
远, 难怪光绪《渭南县志》明确断言, 汉时“渭河去县远”③。 渭南以
东, 漕渠仍在华县、华阴北流过④, 渭河当在漕渠以北, 与今河道还
是有所差别的。漕渠直接入于黄河, 入河口位置究竟在何处? 从漕
渠附近的京师仓 ( 遗址在今华阴东北石畏峪乡凤凰嘴) 和地形来看,
当时的漕渠入口不在今潼关县东北港口附近, 这里虽为今黄河向
东转折处, 但地势高亢, 海拔高度达 340 米左右, 而华阴县东北, 因
地势隆起, 不能由此高地入河。 此高地在潼关吊桥附近降低, 漕渠
也只能由华阴东北北流, 至吊桥附近入河⑤。这里海拔仅 330 米左
右, 低于港口, 而且京师仓设置就是为贮存中转漕粮, 应距漕渠入

① 乔淑芝《“蒲反田官”器考》, 刊《文物》1987 年第 5 期。
② 《长安志》卷十七《渭南县》 。
③ 光绪《新续渭南县志》卷二《水利》 。
④ 雍正《陕西通志》卷十二山川, 乾隆《华阴县志》卷一《封域・水利》 。
⑤ 史念海师《中国的运河》第三章“渭水南侧漕渠的开凿”, 陕西人民出
版社 1988 年 4 月版。
・79・
河口不远。 就是船司空驻地, 也因其在渭水入河口①, 距漕渠口不
远, 当亦在迩旁, 而渭口较漕渠口更偏向西北, 时小北干流尾端较
今河道偏西。
渭河下游虽有曲流, 但“河渭漕车免天下, 西给京师”②, 构成秦
汉时期水上交通网。这个水上通道承先秦之余绪, 有所扩展。汉元
鼎四年 ( 前 113 年) , 汉武帝从长安坐船沿渭黄巡幸, 在汾河入黄河
口, 耸立着一个长五六里, 宽二里, 高十余丈的汾阴睢③, 武帝心潮
激荡, 诗情大发, 写下著名的《秋风辞》 , 随后又修建后土祠, 成为历
代皇帝祭祠宝地④。黄渭汾既能用于皇帝巡幸, 说明河道还宜于航
运, 变迁不十分厉害。今天小北干流及渭河下游, 沙洲纵横, 河渚成
片, 岔曲流不断, 昔日汉武盛世的河道情形已无从追寻了。
洛河下游也是有所变迁的。氵状头以下 1 公里的西唐村一带,
洛河在峡谷中流淌, 汉时洛河河道并非象今天沿西唐村西流。据汪
文木或考征, 汉时洛河河道较今河道偏西, 河道在今石山东西边的
石山右侧的马鞍形峡谷中流行, 峡谷宽约 150 米, 长 200 米, 底部
高程 400 米, 而今石山东的河床高度仅为 375 米, 洛河水在此刷深
25 米 ⑤。从汉武帝时修龙首渠至今约 2100 年, 年均刷深 1. 2 厘米,
而今河道偏东当是汉以后改道所致。
洛河出山谷后, 河道在平原上游荡。 据前所言, 至迟在战国秦
修堑洛长城前, 洛河已东流, 经赵渡长城村附近流入渭河。 汉时洛
河仍从旧朝邑紫阳山麓下流过, 旧朝邑老城西南 5 里紫阳山下有
汉昭帝皇后在洛河上修建的浮桥, 则汉时洛河应从紫阳山南流过,

① 《汉书》卷二十八《地理志下》陇西郡首阳条。据《通典》卷一七三州郡
三, 船司空在唐华阴县东北五十里, 以今地推之, 当在今大荔、华阴、
潼关交界处, 时漕渠入河, 渭水只有偏西北才可入河, 船司空位置亦
在渭口附近, 距漕渠口不远。
② 《史记》卷五十五《留侯世家》 。
③ 《水经・汾水注》。
④ 《史记》卷二十八《封禅书》 。
⑤ 汪文木或《龙首渠考证》( 油印稿) 。
・80・
这种情形至清初顺治帝时也未有改易①, 甚至到今天也无太大差
别。洛河出紫阳山麓后, 尾闾或南流入渭②, 或东南流入河③。《汉
志》洛水入河之说, 或许正反映了黄河西迁, 河东渠废的情况。只有
黄河西迁, 洛河才有入河的可能性。不过,“从《汉书・地理志》 行文
看, 入河之说系于洛源, 可能是抄袭汉初资料而未经留意考订; 入
河之说系于洛口, 则不大容易疏忽, 说明西汉中后期大部分时间洛
水入渭”④。又据《水经》 所载, 漆沮水“过华阴入渭”⑤, 洛水一名漆
沮水, 则洛河还是入渭的。
东汉时期, 洛河续西汉余波, 继续入渭。《说文解字》 就明确记
载, 洛河“东南入渭”⑥, 就是东汉末高诱在注《淮南子》时, 也有同
样的记述⑦。 看来, 两汉时期, 洛河还是以入渭为主。
黄渭洛河除徙决外, 河流还不断漫溢。由于黄渭沿岸居民引水
溉田,“春夏干燥, 少水时也, 故使河流迟, 贮淤而稍浅; 雨多水暴
至, 则溢决”⑧。看来, 黄河少水贮淤, 多水溢决已初露端倪, 虽秦汉
时期大雨大涨的记载并不多见, 仅有两次⑨, 但黄渭洛河道已与先
秦有所差别, 摆动涨溢时有表现。 两汉时代黄河下游不断决口, 这
是与中游 ( 包括小北干流) 河道的变化相互联系的。 但与后期三河
的频繁摆动决徙相比, 河道仍是较稳定。
总之, 秦汉之际, 黄渭洛在先秦的基础上有所变化。 黄河小北

① 咸丰《同州府志》卷二四《寺观志》 。
② 《汉书》卷二十八《地理志上》左冯翊怀德县条。
③ 《汉书》卷二十八《地理志下》北地郡归德县条。
④ 辛德勇《河洛渭汇流关系变迁概述》 。
⑤ 《史记》卷一百十《匈奴列传・索隐》引《水经》 。
⑥ 《说文解字》第十一篇《水部》 。
⑦ 《淮南鸿烈解》 卷四。
⑧ 《汉书》卷二十九《沟洫志》 。
⑨ 《汉书》卷二十七《五行志上》载, 建始三年 ( 前 20 年) ,“三辅大霖雨
三十余日……坏官寺民舍八万三千余所”, 黄渭洛河道当有涨溢。
《后汉书》卷十五《五行志三》言, 东汉永兴元年 ( 153 年) 秋, 黄河水
溢, 漂害人物, 但未言具体地点, 当或上中下游都有所溢涨。
・81・
干流在汉武帝中叶已向西摆动, 东岸阡陌纵横, 田地成块, 随着河
道西行徙而遂废。 渭河河道已蜿蜒曲折, 漕运时有困难, 而渭河河
道已在漕渠之北, 渭河入河口较今渭口上溯, 小北干流末端也较今
西移。 洛河在峡谷段已开始下切, 尾闾以入渭为主, 三河河道仍较
安稳, 但已有所变迁。

三 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之际, 禹门口黄河“广八十步” ①, 从禹门口南流,

黄河沿途接纳畅谷水 ( 今盘河) ,“又南迳梁山原东” , 梁山原即今韩


城市少梁原。当时梁山原“自 ( 梁) 山东南也至河”
, 则黄河应在少梁
原东南部的崖下穿行。 黄河南流又接山居谷水 ( 今氵居水) 、徐水 ( 今
水) , 这些都与今天情形相同。“又南迳子夏石室东”
, 其中庙室“侧
临河崖”
, 说明这一段黄河仍靠西岸而行。 后人多附会子夏石室为
黄河中的飞浮山②, 都是无稽之谈。北魏时的所谓“子夏石室” 正在
黄河岸旁, 其北有徐水入河, 南为合阳城 ( 今夏阳村) 。 以今地形推
测, 当在今合阳太里和夏阳两村附近的黄河故道旁, 北魏以后, 黄
河在这里侧蚀崩塌, 其遗迹今已湮没于涛涛河水之中了。子夏石室
南的合阳城, 也在黄河西岸, 与战国魏文侯初置时的情形相同, 黄
河涛声仍伴耳旁。 城北、城内、城南的三泉瀵水, 东流入河, 与东岸
汾阴县的瀵水相少应, 而东西两岸之间的河水中, 已有沙渚出现,
泉水也喷涌而出。 其实, 沙渚及两岸的瀵泉, 还可追至东晋时, 见
郭璞注 ③。汾阴县南的瀵水,“平地开源”
《尔雅》 ,“西去河三里”
,俗
呼“瀵魁”
。瀵魁在今临猗县屈村崖下。由于屈村工程修建, 今天黄
河主流距屈村已有 3 里之遥, 与魏晋南北朝时情形相佛。屈村之南

① 《水经・河水注》引《魏土地记》。 下引《水经・河水注》, 不再注明。


② 咸丰《同州府志》及历代《合阳县志》 。
③ 《尔雅》卷中《释水》第十二。
・82・
的陶城 ( 今永济舜帝村) , 黄河也在其西流过, 而蒲坂县西, 秦汉魏
晋南北朝情形一样, 黄河也曾流经。 就是东岸耸立最高的雷首山,
即今中条山,“山临大河” , 与今天情形没有两样。其南黄河“历船司
空与渭水会” , 前已述及船司空故地在今潼关吊桥以北, 距今港口
镇还有 10 里左右。 说明汉至南北朝时期, 黄河小北干流尾端较今
黄河河道西移 10 里左右, 渭口上提, 渭水河道缩短。
渭河交口以东的河道, 也如《水经注》记载①, 合西阳、东阳水,
“又东迳下圭阝县故城南” 。下圭阝故城即今临渭区下吉镇, 已远距渭
河四十二里, 北魏情形无论如何较今渭河都是偏北的, 如若不然,
象今天一样有如此远的距离, 怎称迳其“故城南” ? 郦氏也不会大笔
一挥而抹杀如此远的距离。 看来, 北魏时这段渭河还是偏北的, 与
秦汉时相仿佛。 而渭河经过的白渠口, 今已无迹可寻。 渭河“又东
迳峦都城北” , 城与昔日河道也难已寻迹。在接纳了灌水即小赤水、
西石桥水后, 渭河“东流经郑县故城北” , 郑县故城在今华县城, 今
城已南距渭河 13 里, 郦氏大略言之, 渭河在此变化无从说起。沈阳
县以居沈水 ( 即东石桥水) 之北而得名, 沈水又注入渭河, 则沈阳县
必在渭河以南, 如其地按《华州志》所说应在侯坊②, 今侯坊已在渭
河侧畔, 北魏时的渭河如何也要较今这段渭河北移的。这里应提及
的是渭河南的平舒城,“城侧枕渭滨, 半破沦水” , 早在秦时, 平舒城
已见于记载③, 秦时, 或者更早的时候建城当不会是残垣断壁, 而
北魏时的“半破沦水” , 显然是渭河南移。 从秦至北魏的七百多年
间, 渭河河道在这里是南侵的, 据说平舒城在华阴县西北 6 里④,
则北魏时渭河当从此流经。 渭河又南迳今朝邑西南的怀德县南,
“又东迳长城北, 洛水注入”
, 渭河再向东就经过华阴故城之北。 洛
河既然在长城与华阴故城间注入渭河, 华阴故城即战国时的阴晋

① 本段所引皆出自《水经・渭水注》 。
② 康熙《续华州志》卷一《建置志》

③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④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正义》引《括地志》

・83・
( 秦改称宁秦) , 在今华阴东北。 而这里的长城为魏西长城, 是沿长
涧河修筑的, 从战国时的魏长城走向可知①, 洛河入渭应在阴晋东
北, 至北魏时, 如郦氏记载不误, 洛入渭处已在西北了, 洛入渭口当
已西移 5 里之遥。 就是华阴故城以东, 渭河“又东迳定城北”
, 定城
距潼关 30 里。 城当在今华阴东北与潼关交界处。 渭水东流, 在船
司空入河 ( 参见前文) 。 洛河“东迳商原西”
, 又“东迳沙阜北”
, 商原
也称许原, 即今铁镰山, 沙阜即今沙苑, 流路与今无异。“洛水东南
历强梁原, 俗谓之朝坂”②, 朝坂即今朝邑老岸, 洛河在紫阳山麓与
朝坂相接, 与今流向还是相仿佛的, 洛河还是尾入渭河③。
这一时期的河道流路如上所言, 而各河道不同段落的情形并
非一样。 黄河在蒲坂县西这一段还是比较稳定的。 东西魏争战之
时, 公元 537 年, 东魏高欢驻军蒲坂, 在黄河上架设三座浮桥④。既
能在这段连架三座浮桥, 说明这一段河道仍象先秦一相, 不会成为
两岸来往的障碍。 为了进一步控制河上要道, 西魏大统九年 ( 543
年) , 蒲坂城西迁 2 里, 迁至今蒲州老城⑤。迁移后的蒲坂城成为蒲
州所在地, 新城峙立河旁, 甚是雄壮。至北周保定二年 ( 562 年) , 黄
⑥, 与汉元
河河道一度西迁, 政府修凿河堤,“导河入渠以资灌溉”
光六年前的情形应相仿佛, 河东岸当是良田万顷的景象。 仅隔十
年, 即公元 572 年, 北周蒲州守将宇文护在蒲州城西修造鹳鹊楼,
“筑为层楼, 遐标碧空, 影倒洪流”⑦, 既能“影倒洪流”
, 说明鹳鹊楼
耸立河旁, 河水涛声侧耳可听。 如河势不稳定, 怎能将这一名楼建
于洪流侧旁呢?

① 史念海师《黄河中游战国及秦时诸长城遗迹的探索》 。
② 《太平寰宇记》 卷二十八同州冯翊县引《水经注》

③ 《水经・渭水注》 。
④ 《周书》卷二《文帝纪下》。
⑤ 乾隆《蒲州府志》卷四《城池》。
⑥ 《周书》卷五《文帝纪上》。
⑦ 唐李翰《河中鹳鹊楼集序》,《全唐文》卷四百三十。
・84・
黄河蒲州城旁河道较为稳定, 河道中河渚也已有所出现, 而且
河渚面积较大, 足可设置城池。这块河渚位于西岸蒲津关与东岸蒲
州城之间的黄河河流中。 北周韦王真就曾“镇蒲津关, 带中氵单城
主”①, 中氵单城是在这块河渚上建立的城池, 既能用其地置城, 说明
这块中氵单之地并非淤泥水洼, 其形成时间当更早, 至迟不晚于北
周, 而这块河渚一直到宋治平四年 ( 1067 年) 仍然存在②, 持续时
间达半个多世纪。
稳定的河道并不排除偶然的河水涨溢, 一般在涨溢后, 旋即归
入旧槽, 这一时期的黄河河道就是这样。魏晋南北朝三百多年的历
史, 在关涨溢的记载仅有三次③, 证明黄河在这一段时期内还较稳
定。 与此相一致的是, 黄河下游在这一时期内也同样安流。
与黄河形成明显对比的是, 渭河河道却摆动不定 ( 前面所说的
平舒城‘半破沦水’即是一例) , 汉时的曲流仍不断发展, 滩地已较
宽广, 沙地也丰厚。 曹操与马超不夹渭而峙, 曹军“每渡渭, 辄为超
骑所冲突” , 既是骑兵活动, 说明两岸还是较宽广的, 而且,“地多
, 曹操派兵“起沙为城”④, 可见渭河两岸已出现淤积, 才会使河
沙”
旁有沙可起。 河滩诚然宽广, 沙地丰厚, 而曲流更是不断。 汉时长
安东九百里曲流, 至此时, 仍是曲折纟回绕, 萦流弯曲。公元 537 年,
著名的沙苑之战就发生在沙苑“东十里”的“渭曲”
, 西魏利用渭曲

① 《周书》卷三九《韦王真传》 。
② 《能改斋漫录》 卷十三《记事》 。
③ 三次涨溢分别是: 前汉麟嘉二年 ( 317 年) , 河汾大溢 《 ( 晋书・刘月总
载记》) ; 前秦始皇四年 ( 354 年) , 河渭皆溢 《( 晋书・苻健载记》 ); 北
周建德三年 ( 571 年) , 京师霖雨三旬 《 ( 北周书・武帝纪》 ) 。 既有如
此大雨, 汇流区三河亦涨溢。
④ 《三国志・魏书》卷一《武帝本纪》注引《曹瞒传》 ,《水经注・渭水注》
引《曹瞒传》 。郦道元将曹操起城地点归于华阴县下, 而光绪《渭南县
志》卷二《古迹》载,“魏武帝冻城即今仓渡镇” 。 曹操既然想打败马
超, 何必绕远而攻打, 当以郦说为是, 且曹驻军之地并非沙苑, 其沙
明显为渭河所冲淤而形成的。
・85・
“葭芦丛生”的便利, 使“士兵偃戈息声藏于其中”,“背水东西为

阵” , 打败高欢军队。 可见沙苑之东渭河已是苇深土泞, 曲流不
断。
渭口也不时见于这一时期史册中, 马超兵败潼关, 退居于
此 ②, 刘曜也曾屯居这里③, 渭口成为潼关西的另一要地。据《华阴
县志》 所载, 时渭口在潼关西十余里④, 如其记载不错, 这一时期的
渭口当在今潼关公庄一带。 其地南靠台原, 北依渭河, 距汉船司空
驻地不远, 今渭河口已东移 10 里左右, 并非当时情形可比。
洛河下游河道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南朝宋元嘉二十三年 ( 446
年) , 北魏拓拨焘从汾阴渡黄河南行至洛水桥⑤, 时洛河上设桥以
渡。 据说桥在朝邑西洛水上⑥, 与汉时所设浮桥方位一样 ( 汉设桥
于紫阳山麓下, 方位在旧朝邑西) 。 或许北魏桥就是承袭汉桥而来
的, 果真如此的话, 洛河河道当未有变化。即使不是一脉相承, 洛河
河道在这里也不会南越沙苑, 北伸老岸而有大的变化。就是引洛河
“筑临晋陂”⑦, 也与后来唐时引洛河灌通灵陂 ( 即临晋陂 ) 相仿
佛 ⑧。以今地形推之, 临晋陂 ( 今俗称盐池洼) 与洛河河道低于中间
的高地达 5—10 米, 两个条形低洼地呈东西展布, 只有在临晋陂西
南角距洛河最近, 仅四、五里。而唐时引洛故道就修在这里, 因而三
国魏青龙元年 ( 233 年) 所“筑临晋陂”
, 也应在其近旁, 洛河河道也
不会相距甚远, 不仅与后来唐时相差不大, 而且直至今天也没有大
的变化。 洛河河口段虽然西移, 却终究是入渭的。 魏晋之际的《尚
书》
伪孔传, 解释入渭的漆沮水为洛水。 晋时晋灼也明确记载:“洛

① 《周书》卷二《文帝纪下。》
② 《三国志・魏书》卷一《魏武帝本纪》 。
③ 《晋书》卷一○三《刘曜载纪》 。
④ 乾隆《华阴县志》卷廿一《纪事》 。
⑤ 《魏书》卷四下《世祖纪》。
⑥ 《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四《陕西三》 。
⑦ 《晋书》卷二十六《食货志》 。
⑧ 《旧唐书》卷一百八十五《良吏传下・姜师度》 。
・86・
水在怀德县东南入渭”①, 看来魏晋之际, 洛河还是入渭的, 这种情
形直到北魏时也没有变化。
总之, 魏晋南北朝之际, 汇流区黄河虽有三次泛溢, 一次西移,
而且河中已有瀵水、中氵单城所在的两块河渚, 但并不防碍安流的
大局。 黄河河道仍沿少梁原东, 庙前村西, 太里、夏阳东, 永济舜帝
村, 蒲坂西流过, 东岸中条山下仍是波涛滚滚。至西魏北周时, 蒲州
新城和鹳鹊楼已耸立河旁, 气势雄伟, 黄河在距今河道偏西 10 里
的地方转弯东流, 经潼关而汹涌东下。与黄河相较, 渭河却不安稳,
在下圭阝城南和沈阳城北都较今河道北偏, 而向南的摆动, 竟使平
舒城“半破沦水” , 距华阴县城西北仅六里之遥。 河道曲流转折, 沙
滩纵横, 马 ( 超) 曹 ( 操) 渭滨之战及东西魏沙苑之战就是利用这种
河谷地形而展开的, 而入渭口已较今西移 10 里, 成为当时要塞所
在。 就是洛河也变化较小, 临晋陂和洛河桥便是有力证明, 只是洛
河口在今长涧河与华岳庙 ( 阴晋即华阴故城所在地) 之间流入渭
河, 已西移 5 里之遥, 入渭已成定局。

综上所述, 隋唐以前的黄渭洛河道比较安稳, 虽时有漫溢摆


动, 弯流发育, 但却无妨安澜大局, 河流仍以安流为主, 不断修建的
河桥, 迁至河旁的蒲坂城及完好如初的中氵单都是充分例证, 这种
安流的局面一直持续至隋唐。
〔作者系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博士生〕

① 《史记》卷一百十《匈奴列传・索隐》引晋灼。
・87・

Das könnte Ihnen auch gefall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