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e sind auf Seite 1von 5

中信 泰富外 滙對沖 料蝕 147 億發盈 警

信報 財經新 聞 21 Oct 2008

一場環球金融海嘯,引發澳元及歐羅滙價急跌,令藍籌股中信泰富
(26 7)掉進槓桿式外滙合約(俗稱外滙式 Accum ulator )的漩渦,首次
出現巨額虧損,更發出盈利警告,並有二名高層辭職,成為首間受到金
融危機衝擊的恒指成分股。

  中信泰富昨天發出盈警,指公司二名財務部高層,未經授權簽訂了
若干槓桿式外滙合約,已引致虧損約八億零七百萬元。 有關合約仍然生效 ,
估計年底前虧損高 達一百四十七億元,相當於近半的公司總市值。 主席榮
智健【右圖】 表示,或為此進行大幅度撥備,預料今年業績可能 「見紅」 。

榮智健:今年業績或 「見紅」   中信泰富目前在澳洲興建的鐵礦項目,


需要動用大量澳元及歐羅,從澳洲及歐洲購買所需設備及材料。 為了減低
貨幣風險,集團用美元鎖定項目成本,簽訂了若干外滙合同,但該等合
同未經適當審批。

  集團管理層於上月七日發現事件,已即時終止部分合約,由今年七
月一日至十月十七日止,已錄得虧損約八億零七百萬元,但基於金額太
多,合約未能平倉,估計年底前有一百四十七億元虧損,但實際損失仍
待今年年底有關滙率確定後才能計算。

兩高層已辭任

  中信泰富審核委員會認為,發生有關事件,是因為當時澳元及歐羅
滙率高企,財務部希望利用有關合約把成本減低,不涉及欺詐行為,但
並無做好下跌的風險評估。 該公司又規定,有關外滙交易,必須要事先得
到主席批准,認為財務董事超越其權限,而財務總監亦監察不力。

  由於發生了以上的外滙風險事件,財務董事張立憲及財務總監周志
賢已辭任該公司董事之職位,並委任莫偉龍為財務董事,昨天起生效。

1
  董事總經理范鴻齡 【左圖】承認,有關交易是俗稱外滙 Accumula tor ,
涉及多間本港大型銀行,主要是澳元、 歐羅及人民幣貨幣掛鈎的外滙槓桿
衍生 合約,由去年七月開始進行。 他又指出,由於需要動用澳元於興建中
的鐵礦項目,集團仍持有部分澳元合約,如果澳元滙價再下調,明年也
可能要為此作撥備。

獲母公司逾百億備用信貸

  持有該公司二成九股權的母公司中國中信集團,已同意為該公司協
調安排十五億美元(約一百一十七億港元)的備用信貸,以加強該公司
的流動性能力。

  榮智健表示,二十年來從未發生類似事件,今後會加強管理及審查。
該公司已聘請羅兵咸永道會計師事務所,改良內部監控制度,同時已接
納及將落實所有建議。

  中信泰富在澳洲的鐵礦項目,預計至二○一○年的資本開支約十六
億澳元,其後每年營運開支最少需十億澳元。 該公司會透過三種方式處理
手頭外滙合同,首先將資金運用於澳洲礦務上,其次是重組合約,如延
長合約期限,或終止一部分合約。

  另外,集團預計對人民幣需求約一百億元,因此無意終止人民幣累
計目標的可贖回遠期合約。

  該公司又表示,目前手頭現金約八十億港元,若加上中信集團的十
五億美元備用信貸,有足夠資金應付公司需求,毋須再注資。 更不會因外
滙虧損事件而加快出售集團非核心業務,因為現在並非適當時機。

  中信泰富及主席榮智健近期分別多次回購及增持該公司股份。 被問及
會否再度增持,榮智健重申,該公司不會再回購,至於自己會否增持,
則要視乎今天的股價而定。

  新鴻基證劵策略師彭偉新表示,中信泰富突然發出盈警,相信今早
開市後,股價最少有二至三成的跌幅。 近期多間上市公司每當出現壞消息 ,
股價即插水五至七 成,但中信泰富過往並無類似損失,要視乎市場對事
件的接受程度。 中信泰富昨天早上開市前停牌,上周五收市報十四元五角
二仙■中信泰富所持有槓桿式外滙合約 仍在生效的澳元累計目標可贖回
遠期合約,以及每日累計澳元遠期合約。

2
在所有澳元累計目標可贖回遠期合約下,須接收的最高金額為 90 .5 億澳
元,分每月接收,為期至 20 10 年 10 月。

在每日累計澳元遠期合約下,須接收的最高金額為 1. 033 億澳元,分每月


接收,為期至 20 09 年 9 月。

仍在生效的澳元槓桿式外滙合約的加權平均價為澳元:美元 0. 87 。於仍在
生效的澳元累計目標可贖回遠期合約下,尚餘的最高利潤總額為 51 50 萬
美元。

集團持有仍在生效的雙貨幣累計目標可贖回遠期合約。 在此合約下,須接
收的最高金額為 2. 907 億澳元或 1.6 04 億歐羅,分每月接收,為期至 20 10
年 7 月。

(假設澳元為較弱貨幣)仍在生效的雙貨幣累計目標可贖回遠期合約的
加權平均價為澳元:美元 0. 87 。

(假設歐羅為較弱貨幣)仍在生效的雙貨幣累計目標可贖回遠期合約的
加權平均價為歐羅:美元 1. 44 。於仍在生效的雙貨幣累計目標可贖回遠期
合約下,尚餘的最高利潤總額為 20 0 萬美元。

中信泰富 炒燶外滙勁蝕 155 億 榮智健道歉 不辭職諉過下 屬越權買



蘋果日報 21 Oct 2008

藍籌股中信泰富爆出罕有醜聞,公司昨突然表示,炒燶外滙合約,導致
公司錄得超過 15 5 億元的虧損。身為主席的榮智健昨出席記者會時公開道
歉,但沒有提出請辭作自我懲罰,反而將責任推給兩名財務部門下屬,
指他們在沒有他的批准下,越權進行買賣,令中信泰富背上巨額虧損,
金額接近公司的一半市 值,亦抵銷了公司過去一年半的盈利。 記者:龍婉

中信泰富今次 「賺粒糖輸間廠」。該公司昨晨申請停牌,收市後發出盈利 警
告,指因財務董 事張立憲越權及財務總監周志賢未盡職通報,私自與多
家本港主要銀行訂立多項滙價越跌越接得多的澳元、 歐元及人民幣累計外

3
滙期權(俗稱外滙 accumula tor ),導致公司截至本月 17 日錄得高達
15 5.0 8 億元的驚人虧損。

認為未涉欺詐不法行為

張立憲及周志 賢已引咎請辭,中信泰富的審核委員會完成獨立調查後,
認為兩人未牽涉欺詐或其他不法行為,故公司並未向警方報案。 中信泰富
一向有使用利率掉期、 期權及其他 工具對冲利率風險,但在外幣對冲方面
屬新丁。 令人不解的是,該公司竟然一開始便做這種贏有限輸無限、 被謔
稱為「I kil l yo u later 」的槓桿式外滙衍生產品。 中信泰富是次共買入四類合
約,即澳元累計目標可贖回遠期合約、每日累計澳元遠期合約、雙貨幣
(澳元或歐元,那一隻較弱 便接收那一隻)累計目標可贖回遠期合約,
以及人民幣累計目標可贖回遠期合約。 中信泰富董事總經理范鴻齡解釋,
兩人做這些累計外滙期權的最初目的,是因為公 司的西澳洲鐵礦石項目
需要使用大量澳元及歐元,為減低外滙波動風險,才做這些對冲交易。 觀
乎中信泰富因購入有關期權合約,要在 20 10 年 10 月前,最多從 銀行接
下 94 .44 億澳元、 1.6 億歐元及 104 億元人民幣,較該公司需要的 26 億澳
元及 8, 500 萬歐元,多出 2.6 倍及近一倍,加上很多人民幣資本開 支已籌
組貸款,指兩人純為對冲外滙風險,難以成立。 主席榮智健指出,兩人自
去年 9 月起已開始買賣累計外滙期權,但「因滙率冇乜變動,所以做了亦
冇上報,核 數師(羅兵咸)亦冇查出嚟 」。范鴻齡補充,由 於 7 月澳元大
幅波動,他們便大量與多家本港主要銀行 「對賭」 這些外滙 accumulat or ,
大部份合約是在 此期間訂立,兩人當時無考慮外幣下跌風險。

中央提供百億備用信貸

榮氏稱,公司在 9 月 7 日才察覺這些合約的潛在風險, 9 月 8 日 至 10 月
13 日期間,因終止部份仍在生效的合約,以及買賣部份澳元遠期合約對
冲風險,錄得 8. 08 億元虧損;持有該公司 29% 股權的大股東中信香港同
意承 擔其中 6, 430 萬元外,直屬國務院的最終控股股東中信集團還同意 ,
為中信泰富協調安排 15 億美元( 117 億港元)備用信貸,加強公司流動
資金。 中信泰富 6 月底資產負債比率 34% ,今次事件後,負債率必定提高 。
被問到為何不尋求中信集團認購新股以加強股本,榮氏表示,獲得中信
上述支持「已好滿意,要心 足 」。基於現時不是出售最佳時機,范鴻齡稱 ,
沒有計劃出售非核心業務。 范氏稱,昨日下午已知會主要往來銀行及銀團
貸款成員行,並獲得他們全部支持,當中並 無銀行表示要即時追收貸款。
貸款行消息則稱,中信泰富獲中信集團提供備用信貸,有強勁中方後盾
支持下,「邊個夠膽 call 佢 loa n(催還貸款)」。至於 為 何 9 月 7 日已發覺 ,

4
昨天才披露,范鴻齡指出,特別董事局當時有兩個意見,一是立即公佈 ;
二是將事件弄清楚才公佈,最後決定是先調查同時作出緊急處理後再 公
佈。 執行董事莫偉龍已即時接替張立憲為財務董事,日後公司會加強內部
監控及公司管治。最可嘆的是,他們在這些合約上最多僅能為公司賺取
5, 350 萬美元 及 730 萬元人民幣(合共 4.2 億港元),但如今虧損卻高達
15 5 億元,風險與利潤完全不成正比,而且由於已接下的澳元及歐元,分
別只佔最高接貨量的 3% 及 50% ,加上未訂下接貨持有或平倉的比例,日
後可能仍會錄得更大虧損。

Das könnte Ihnen auch gefall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