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e sind auf Seite 1von 8

吐蕃琼  的考古复查与研究 

夏 吾 卡先 

关键词 :吐蕃 琼结桥碑 赤松德赞 陵 


KEYW ORDS:Ti
bet
 Ki
ngdom  Qonggyai(
’Phyong—
rgyas
)Br
idge 
Pil
lar
  Tumul
us 
of 
King 
Trisong 
Det
sen 
fr.
755—
797 
AD)
 
ABSTRACT:The 
Qonggyai
 Bri
dge
 Pi
llar(
the 
rdo-
rings
 near
 the 
bri
dge—
head at’
Phyong-
rgyas)i
s a
 
st
one 
ins
cri
pti
on of
 the 
ear
ly Ti
bet
 Ki
ngdom 
Peri
od 
prese
rved r
ather
 wel
1.The
 transcr
ipt
ion 
of 
the 
Qonggyai
 
Br
idge 
Pil
lar’
S t
ext
 publ
ished 
by 
H ugh E.Ri
cha
rds
on,whi
ch 
is a
 popul
ar 
ver
sion i
n t
he academ i
c f
iel
d,has
 

sever
e di
stor
ted 
and 
ant
iqued por
tions
 in 
he
t  l
ineage,punct
uat
ion,gr
am m ar
,and S
O on;t
h er
efore,t
h e 
copy 
of 


he 
insc
ipt
r ion 
of 
the
 Qonggyai
 Br
idge
 Pi
ll
ar 
col
lect
ed 
by 
Kat
hog 
Lama
 Ri
gdzi
n Ts
ewang 
Nor
bu i
s t
he 
earl
ies
t 

ranscr
ibed 
copy 
wit
h he
t  
mos
t r
eli
abl
e cont
ent
s.Ar
ound 
he 
t end 
of 
he
t  17t
h cent
ury 
or 
the 
begi
nni
ng 
of 
the 
18t
h 

cent
ury,t
his
 pi
llr ,w hi
a ch 
had 
been e
rec
ted 
in 
front
 of
 the 
tum ul
us 
of 
King 
Tri
song 
D et
sen,was
 m oved 
to t
he 

pr
esent
 locat
ion,and 
the
 na
me 
of 
thi
s pi
llr 
a w as
 al
so 
cha
n ged.The
 type
 of
 he 
t pil
lr 
a n d 
a the 
m ot
ifs
 a
n d 
styl
es 
of 


he 
decor
ati
ve 
desi
gns
 engr
aved 
on 
it 
all
 ref
lect
ed 
that
 the 
Qonggyai
 Br
idge 
Pil
lr 
a ha
d t
he 
inf
luences
 of
 he 
t Tang 
Cul
tur
e w hi
le 
kept
 the 
abor
igi
nal
 cul
tur
l 
a el
em ent
s. 

西 藏琼 结 不 仅是 吐蕃 悉 补野 王 朝 的 首  涅阿唐丹 萨巴 ・扎西 占堆 ( ‘
ba’ n
yag
 a 
tang
 
府 ,也是 吐蕃 王朝时期 的皇 家陵园 。位 于该  gda
n s
a pa
 bkr
a s
his
 dgr
a ‘
du1)处 获得 了噶 
县境 内的琼结 桥碑是 目前 为数不多 的保存 较  托 ・仁增次旺诺 布所收藏 的碑文抄本 『

],并结 
完好 的吐蕃早期 石刻遗存之 一 ,是 吐蕃 王陵  合 自己当年调查 资料 ,于 1964年 以 《一通新 
考古 的重要 发现 ,也是王 陵等级制度 的体 现  发现 的赤松德赞 时期 的碑铭 》为题 ,将相关 
和王权 的象 征 ,对碑文 的整 理解读及石 刻纹  成果 发表在 《皇家亚洲学会 学报 》上 。1985
 
饰的研究无 疑有助于我们更 加深入地 了解 和  年 又收 录在 《吐蕃铭 文集 》专著 中 】
。1985
 
认识这一历 史时期的面貌 。早在 1
948年 ,意  年 ,西藏文 管会 的工作人 员对这块 石碑进行 
大利藏学家 图齐 (G.
Tucc
i)到琼结 进行考古  较 简单 的考古 调查和清理 ,其调查 简报随后 
调查 ,并在 1950年 出版的 《藏王 陵 》一书 中  收录在 《琼 结县文物 志 》一书 中。简报 中依 
首次记录了这块石碑[

]。1
949年 ,英 国人黎吉  据 黎 吉 生 的 文本 首 次 作 了汉 译 ,还命 名 为 
生 (H.
E.Ri
cha
rds
on)到琼结 ,据说抄录 了当  “
赤松德赞记功碑”『

_。2006年 ,中国社会科 
时 尚能释读 的碑文 _

]。1961年 ,国 内学 者王  学 院考古研 究所 出版 的 《藏王 陵 》考古专刊 
毅也 对这块 石碑 的现状 作 了简 短 的记 录[
3]
。  也公 布了这块石碑的部分线 图和拓本资料 。
 
其 中 ,黎吉生于上世 纪60年代从锡 金 内臣巴  201
2~2013年 ,四川 大学藏王 陵考古 队重新 

作者 :夏吾卡先 ,拉 萨市 ,85
000
0,西藏大学藏文古籍研究所 。
 
学{ 2
015年第6期 

水 冲蚀 ,上 部亦易于遭受 风 、沙 、雨 、晒之  新 译 除 了所依 据 的 文本 与 《琼结 文 物 


侵蚀 ,以致绝大部分文 字剥蚀难辨 ,只有最  志 》有 所 不 同外 ,在 语 法 断句 和 部 分 内容 
下四行 ,还勉强可以辨识有 “
穹结 ”字样 。
  的翻译 上也存 在 着理解 上 的差异 。如 “dbu 
从其仅仅 辨识出 的 “
穹 结”字样在现 行文本  r
mog”一词在 这通碑文 中共 出现三次 ,如何 
中却未见踪 影的情况来看 ,当年 的保存 状况  正确 理解该词 词义对整篇 文本 的解读 起到至 
与现今相差无 几 。第三 ,在黎吉生 1
964年和  关 重要 的作用 。 《琼结 文物志 》一 书将该词 

985年 先后公布 的琼结 桥碑碑文 中 ,存 在元  译 为 “武功 ”。如此误译 不但偏离 了该词 的 
音正反 写体和起行 字等十一处 出入  。但他  本 意 ,而且 大大增加 了理解难度 。实际上 ,
 
并未对这些 出入有所解 释。若 前后文 只存在  在 古藏 文 中 ,“dbu 
rmog”一词 有 明 、暗两 
个别 出入 ,我们 尚可将 其理解 为前后 对堪的  层含 义 :明义 为 “冠冕 ” ,暗义 为吐蕃赞普 
疏忽 。但 多达十一处 的出人 ,我们又该 如何  至高无 上的权 力 。故笔者将 “
dbu 
rmog
 bt
san 
理解 ?此外 ,我们将黎 吉生的英译文 与汉译  po”一 词改译 为 “圣冕 ” ,并对其 暗义作 了 
文进行对 比后发现 ,英译 文 由于未受 断句 的  注解 。又如 , 《琼结文 物志 》将碑 文中 的赞 
约束 ,译 文连贯性较强 ;相较汉译文 ,其人  普尊号 “’
phr
ul 
gyi
 l
ha 
bya
ng 
chub
 che
n D0”
 
为断句 的影响非常明显 。
  简单意译为 “大觉天神 化身” 。对此 ,笔者 
综 上 所述 ,对 琼 结桥 碑 碑 文 的研 究 ,
  更倾 向于将其 音译为 “
赤 吉拉强 曲钦 波” ,
 
目前广 为学界接受 的黎 吉生文本在行 数 、断  意为 “天神化 身大菩提 ” 。在古藏 文 中 ,称 
句 、语 法等处存在严重 的人为改动成 分 。相  谓 一类 不能进 行简单 的意译 ,这种 意译不仅 
较而 言 ,噶托 ・仁增 次旺诺布所 收藏 的琼结  无 法让人正确 理解其文 化 内涵 ,也偏 离 了原 
桥碑抄本 则是 目前所见 抄写时 间最早 、内容  意。遵循 国际翻译惯例 ,我们在 翻译 称谓类 
最可靠的文本 。
  词 语 时 ,对 其进 行 音 译 ,并 外 加 一 定 的注 
解 。再 者 ,藏文 中的 “b
yang
 chub 
che
n Do”
 
三 、琼 结桥碑碑文传 世抄本及  一

词 已被约定 俗成译 为 “大菩 萨” 。尊号 中 


新 译  的名词 “
天 神化身 ”和形容词 “大菩 萨 ”也 
根据抄本 ,同时参照 《琼结 文物志 》的  无 需置换位置 。另外 , 《琼结文物 志 》的译 
汉译 ,笔者将 这通碑 文重新 翻译如下 。
  文颇受黎 吉生文本断句 的影响 ,处 处强行断 
神 圣先王赞普 ,治理 天神人 间 ,教  句 ,从而大 大影响 了文 本 内容 的释读 ,其译 
法圣典兴 旺,圣冕_

 极其珍 贵。
  文更容 易产生诸 多歧 义。
 
神圣赞普赤松德赞恪遵祖训 ,不违圣 
典 ,和谐天地之教等伟业勒铭 于石。伟大  四、 石碑 的 移位 与称 谓 问题 
法王的功业及 圣冕开拓疆土等详志它方。
  刻有 赤 松 德 赞 生 前 丰功 伟 绩 的 记 功碑 
天神化 身赞普赤松德赞 ,不同与四方  (琼结桥碑 ),既远离 了其主人 的陵墓 ,亦远 
诸 王 ,他 以 宽广 的胸 怀 ,圣冕 征服 了上 自  及吐蕃宫殿青 瓦达孜 ,孤零零矗立 在琼结雪 
大食边境 ,下迄陇山隘口,四方疆土广袤  村 ,面对着 日乌德钦寺 ,这让人对该石碑的原 
无 际。 因政 权 强 大 ,吐 蕃 地域 辽 阔 , 民众  位置产生很多疑问。现存吐蕃墓碑大都有共 同 
富庶,永久安居 乐业。赞普心怀菩提行  特点——矗立在陵前 ,如恰噶墓碑 、赤德松赞 
兴 出世 间之善法,恩惠广施。人畜两者,
  墓碑皆如此 。其 中赤德松赞墓碑与琼结桥碑 ,
 
永久受其恩泽。万众尊号 ,赤吉拉强曲钦  无论 是在行文 风格还是碑 文 内容 ,都 极其相 
波 (意为 “
天神化身大菩提” )。
  似 ,尤其是碑文 内容和排列顺序都有惊人的一 


04(
总704)
 
夏吾 卡先 :吐蕃 琼结桥碑 的考古 复查 与研究 

致性 。因此 ,从某种角度看 ,琼结桥碑应是  对 于墓 碑 的 移位 ,成 书 于公 元 1564年 


通墓碑 ,但 已不在原位。霍巍先生凭借考古  的史 书 《贤者喜宴 》 (上述诸史 料 中最 晚的 


学者独有 的敏感性和多年从事吐蕃墓葬考古工  一

部 著作 )还 明 确记 载 ,赤 松德 赞 陵 前 立 
作的经验 ,早在20世纪9
o年代就 已发现 了这一  有 一 通 石碑 。因 此 ,该 石 碑 发 生移 位 的 时 
问题 。他在相关 的文章 中写到 :目前难以解释  间应 在 1
564年之后 。同时 ,根据 1
8世 纪的噶 
的是 ,如果判定其属于赤松德赞墓碑 ,却为何  托 ・仁增次 旺诺布 (1
698—1755年 )和久美 
又距赤松德赞的陵墓如此之远?这当中无非存  林 巴大师 (1
729
 1798年 )对藏 王陵和石碑 
在两种可能:一是原所判定的赤松德赞陵墓位  的相关著作来 看 ,石碑被 移位 的年 代下限也 
置有误 ,二是石碑 的位 置可能后来 发生过移  不会 晚于 1
7世 纪下半 叶至18世纪初 期阶段 。
 
动 。在此之前 ,侯石柱先生亦认为这块石碑  从 噶托 ・仁 增次 旺诺 布所收藏 的碑 文抄本上 
与 陵墓 之间存在有关 系 ,但未 明示 是何种关  有 “琼结达 孜桥碑 ”一名看 ,当他 游至此地 
系 7
j。201
2年的考古清理为霍巍先生提 出的第  时 ,该石 碑 已矗立在 此处 。大致 同一 时期 的 
二种可能性提供 了一些线索 ,如在清理 中发现  久美 林 巴大师 为琼 结本 地人 ,长 期居 住在 1
 
石碑两侧的第三段纹饰仅残 留龙身上半截 ,而  号陵 上的松赞拉康 ,对吐蕃 王陵也有一 定的 
石碑的底座是略加修整的 自然石块 ,这种碑身  研究 。他依据藏 文古籍 《噶氏文书 》中的有 
和底座的风格 、技法不仅与吐蕃时期石碑底座  关记 载 ,对各 陵的陵位和墓 主身份进行 了考 
以石龟㈣、莲瓣 (如桑耶寺吐蕃石碑 )、大象  证 。当他解读 “赤松德赞 陵位于穆 日山 ,陵 
(如工布林卡吐蕃石碑 )、山水底座 (如噶琼  号 称 之 为 赤 日祖 囊 ,陵前 立 有 一 通石 碑 ”
 
寺吐蕃石碑 )为主存在相当大的差异 ,而且与  时 ,发现在赤 松德赞 陵前 已无石碑 ,而将陵 
琼结桥碑的碑帽和碑身的刻画工艺也完全不一  墓的位置考证 到位于穆 日山一侧 的顿卡达 山 
致。因此 ,我们认为此石碑不仅位置发生过移  沟的一座墓 丘上『
2”。出现 这种失误 的原 因很 
动 ,且在移动过程 中可能受损 ,至少 目前存 留  简单 ,相传那 座墓丘 周围 同样存有 一通石碑 
的碑座不是原配。同样在藏文古史书中如成书  (时至今 日还有这 种说法 )。
 
于1
4世纪的 《雅砻尊者教法史 》与 《西藏王统  那 么 为何 这 块 石碑 在 公 元 17世 纪 末 至 
记 》、1
5世纪的 《汉藏史集 》、l
6世纪 的 《贤  1
8世纪 初被移 至琼 结雪村 呢?通观西藏史 ,
 
者喜宴 》,以及年代可推至吐蕃时期的 《噶氏  1
7世纪 的西藏正处 于甘丹颇章 政权取代 帕竹 
文书》等书 ,均提到赤松德赞陵前 曾立有一通  政权 的特 殊时期 。公 元 1
642年 ,以五世 达赖 
刻有文字 的石 碑 。另外 ,笔者 在西藏哲蚌 寺  喇嘛 (1
617~1682年 )为首的甘丹颇 章政府 
五世达赖喇嘛私人收藏 图书中发现了大约为l
5  成立 ,取代 了旧有的帕竹政权 。新政权 建立 
世纪抄写 的七 通吐蕃石碑 目录 ,该 目录将两  之初 ,五世达 赖喇嘛面 临打破原有 的政治格 
通藏王 陵石碑 分别 以陵号称 为杰钦墓碑 和赤  局 、巩 固新政 权合法性 和权 威性 的困境 。正 
日墓碑  。杰钦 陵即编号为7号 的赞普赤德松  是 在这样 的历 史条件下 ,甘丹颇章 政府将吐 
赞陵 ,1
985年新揭露出的碑文 中出现 了与上述  蕃时期 的遗迹 遗物赋予 新 的历史使命 ,并通 
文献记载相对 应的墓碑称谓 ]
。赤 日陵 即6号  过修建新 的历 史性建筑 (如布达拉 宫红宫 )
 
陵,亦 即赞普赤松德赞陵,位 于藏王陵西陵区  等来加强 和巩 固新政府 的至高无 上的地位 和 
穆 日山山腰 ,是诸王 陵 中陵位最 高的陵 。那  合法性 。同时 ,拉 萨雪 碑从拉 萨蔡贡 当智村 
么,琼结桥碑最初应是赞普赤松德赞的墓碑 。
  吐蕃墓地 移至布达 拉宫雪 村I
 ,松赞 干布 陵 
但该碑在被移位至陵墓 以北约 1
530.

t{

处的琼结  修建围墙  ,改扩建 日乌德钦寺  ,也都是其 
桥头后 ,则被习惯称之为 “
琼结桥碑”。
  中的举措 之一 。此外 ,琼结雪 村既作为 五世 


05(
总705)
 
右吉 201
5年第6期 

达 赖喇嘛 的出生地 ,村上 日乌德钦寺 又是其  种动物应 为两条龙 的 图像 。但从尾 上 的羽毛 


幼 年 的生 活地 ,而且 这一 区域 还是 吐蕃 先王  和前肢 的 比例 ,以及动物 身上 的纹 饰来看 ,
 
的行政首都 和王 陵区等 ,这 些都使加强 这一  确实无法 判断是龙 的 图像 。依笔者 之 见 ,与 
地 区的建 设对新政 府有特殊 的意义 。很可能  其牵强地看作是龙的图像 ,倒不如说它是 隆兽 
当修建完 松赞干布 陵陵垣 和 E
t乌德钦 寺竣工  的图像 。此类怪兽像 在吐蕃壁 画墓【

 和 流散 
后 ,这通 石碑作为 一个全新 的纪念性 建筑被  海外 的金银 器『

叫上 出现频率 较高 。在吐蕃 时 
移至雪村 。
  期苯 教 的巫 术与祭祀 文化 中怪兽 图像具有 一 
定 的地位 ,人们会在 仪轨 中通 过祈祷 和歌颂 
五、琼结桥碑 的形制与艺术特 点  这类 怪兽 以希望达到 制伏敌方 的 目的 。2006
 
据 《五部遗教 》的记载 ,吐蕃时期的石碑  年 ,西藏 山南地 区措 美县蚌 巴齐古塔 出土 的 
据碑文内容的不 同分为四类 :先王记功碑 、国  吐蕃苯教 文献 中就有 此类情 形 的记载 ,其 内 
王敕令碑 、陵墓碑 、宫殿与神殿修建碑 】
。在  容为:
 “北 方太 阳的使者 ,智者女王 ,蛇身 
目前所发现的五通吐蕃石碑 中,除云南格子石  狮首 带龙翼 ,念晋江扎 (g
yim 
kya
ng 
dgr
a),
 
碑外 ,琼结桥碑 、拉萨雪碑 、桑耶寺碑和工布  取敌人 的心脏 ,让 其体 内血液 只剩七 滴血 。
 
林卡碑四碑 ,尽管所处的地域和立碑原因不尽  南方太 阳的使者 ,能控大海 的使者 ,虎身蛇 
相 同,它们在形制上却大同小异 :石碑碑身通  首 ,念 晋晋扎 (g
yim 
gyi
m dgr
a’),取敌人 
体呈方形 ,碑帽接近庑殿式 ,碑身上下有一定  的心 脏 ,其命 交给恶鬼 ,其腿交 给阎王 ,其 
的收分。这四通石碑 的形制可在唐陵中找到原  肉交 给罗刹 ”[
31
]o类 似 的记 载也见 于 《五部 
型。据张建林先生的介绍 ,唐碑按形制可分为  遗教 》中。在 后期 的藏传 佛教美 术 中,这类 
六螭垂首碑和庑殿式碑两类 ,其中六螭垂首碑  怪兽被称 为吉 朗 (gy
i l
ang),吉 朗实 际上就 
较为流行 ,而吐蕃石碑 的模仿对象是不太流行  是各种动物 的组合 体。
 
的庑殿式碑 。 目前能与吐蕃石碑相 比较的庑  在 碑 身左 右 两 侧 有 三 条带 翼 的 飞龙 图 
殿式唐碑有乾陵石台孝经碑和西安碑林述圣记  像 。这种 飞龙 图像 明显具有地 域特色 。西藏 
碑 ,分别立于公元68
4年和7
44年。但 吐蕃石碑  本地 有许 多关 于龙 的文献记载 和神话 传说 。
 
在仿唐碑 的同时 ,也融合 了当地工匠的审美情  目前藏文 文献在汉译 的过程 中 出现 了许多错 
趣 ,如石 台孝经碑在碑帽顶部雕刻有灵芝云纹  讹 ,使得 对藏族文 化 中龙 的认 识 和理解 出现 
簇拥的双层花冠 ,而琼结桥碑的碑帽顶部则以  一

定 的偏 差 。首 先 ,藏 文 “鲁 ” (kl
u)一 
吐蕃人 比较熟悉 的莲瓣纹和宝珠装饰 。述圣记  词在西 藏宇宙观 中分为 天 、人 、地下 三界 ,
 
碑碑帽顶部雕刻有屋顶结构 ,而琼结桥碑碑帽  地下界 是所有 物种 的统称 。三界 中 ,天上 为 
却没有进行具象化的处理。   神 ,地 上为人 ,地下为 “鲁 ”。故 “鲁 ”一 
琼结桥石碑 背面 由于风化受损严 重 ,局  词有人 翻译为 “龙神 ”容易与汉 文化 的龙 混 
部 已无法 辨认 ,但 大致可判 断其上端 刻有一  淆 。其次 ,藏 文 “周” (‘
brug)一词为龙 ,
 
尊 站立 的狮子像 。狮子像 的造型可 能与工布  它是 地界众 多物种 的某 一个体 ,属陆海 两栖 
林 卡石碑碑 帽正 中央蹲坐 的狮子像有 一定 的  动 物 ,既能 生活在水里 ,也能 飞到空 中 。吐 
关系 。碑 体顶端 立有野 兽的造型 ,应 主要 是  蕃 时期苯教 文献 中龙 的形象 一般被描述 为颈 
受到 阿育王 时代南亚 次大陆地 区原始 宗教口
  部有鬃 毛 (角 )、背部 带翼 的瑞 兽形象  。
 
和唐 陵石柱 的影响 。
  在苯教文 献 中,龙 与狮子 、蛇 、大鹏 鸟等有 
碑 身下端刻有 动物伸展肢 体 、尾 向两边  着等 同的地位 。当然 ,也 有学者认 为其是 王 
上 卷的 图像 ,黎吉 生和维塔 利『
2剐二人认 为此  室成员 的象征p
 。 


06(
总 706)
 
夏吾 卡先 :吐蕃 琼结桥碑 的考 古复查 与研究 

在 吐蕃 墓 葬考 古 中 ,除 了琼 结桥 碑 ,
  段 性成果之一。
 
吐 蕃 龙 的 图像 还 见于 赤 德 松赞 墓 碑 、格子  注  释 
墓碑 和流散海外 的两处彩绘棺板 上。另外 ,
 
【1】G.
tucci
,The
 tombs 
oft
he 
Tibet
an ki
ngs.Roma,
 
吉 如 拉康 柱棋 1
、敦煌 文献 P.
T.239【
35
】,以 

950,p.
42.图齐 在 《藏王 陵》一书中介绍琼 结 
及 流 散海 外 和 香 港 的多 件 吐蕃 银 器 【
3卅上也 
桥碑时虽未 明确提及其碑 名,
但我们通过所 说 
见 有 龙 的 图像 。通 过对 这 些 图像 的 比较 ,
 
的位置等可确定其为琼结 桥碑 。
 
我们 发 现琼 结 桥 碑 侧 面 的龙 与赤 德松 赞 墓  [2】H.
E.Ri
char
dson,A cor
pus
 of 
ea  Ti
bet
an 
碑 和彩 绘 棺板 上 龙 的形 象 在 姿态 、肢 体 、
  I
nsc
ript
ion.
Royal
 As
iat
ic 
Soci
ety,1985,p.
36.
 

两 角 、双 翼 、s状 身 形 上 都 比较 相 似 ,若  [3]王毅 :《藏 王墓——西藏文物见 闻记 (


六 )》,
 
说 差 异 只能是 具 象 和抽 象 化 的艺 术 处 理 而  《文物 》1
961
年第5
期。 

已 。在 以往 的研 究 中 ,多 认 为 吐蕃 龙 的 图  [
4】噶托 ・
仁增次 旺诺 布 (1
698—1
755年 ),康 区噶 
托寺 (
现 四川甘孜 白玉县 境 内)僧人 ,一 生游 
像受 中原 龙形 象 的影 响 ,但 吐 蕃墓 碑 中除 
遍藏 区山山水水 。他除了关注西藏腹地 的金石 
格 子 石 碑 上 的龙 明显 受唐 代 墓 葬壁 画 上 的 
铭文 ,对 日前发现在藏 东地 区的摩崖石刻 文也 
龙 的影 响 外 ,其 余 的则 难 与 中原龙 的形 象 
有一定 的著录。参见T
ashi
 t
ser
ing
.,A 
col
lec
tio
n 
作 比较 。西 藏 艺 术史 家 艾美 ・海 勒 (Amy
  of 
text
s of 
the
 imperi
al 
pil
lars’i
nscri
pti
ons
 
Hel
ler)博 士根 据彩绘 棺板上 龙 的图像 和敦  and 
thei
r '
depos
ited 
ver
sion”,Amnye
 M achen 

煌 文 献 中所 绘龙 的形 象 ,以及 与咸 海 南 部  I
nst
itut
e,Dhar
ams
ala,
201
2. 

所 出公 元 6~8l
!t纪 鎏金 银 盘[

 上 所刻 绘 的  【5]同【2】。
 
龙 的 图案 进 行 比较 研 究后 认 为 ,板 画上 的  [6】西藏 自治区文管会 :《琼结县文物志》(
内部资 
龙 除 了短 角 外 ,其 尖 下 巴 、长 翅 膀 、健 壮  料 ),1
986年。
 

的胸 部 等特 征 与 成海 南部 所 出鎏 金银 盘 上  【7】中国社会科学 院考古研 究所:


《藏 王陵》,文物 
出版社 ,20
06年。
 
的粟 特式混体龙 (hybr
id dr
agon)很 相似 。
 
【8】a.I
司[31。
 
这 种 粟 特龙 身 上 也刻 划 有 间 隔 的鳞 片 ,与 
b.Li
 fang kuei
 and 
Sout
h cobl
in,A 
study 
oft
h e 
中原 龙 有很 大 的 差异 [

 。中 国境 内与 吐蕃 
ol
dTi
bet
ani
nsc
ript
ions,Nankang,1
987,PP.
227- 
龙 较 接 近 的龙 还 见 于新 疆 于 阗 布扎 克墓 地  236.
 
出土 的 彩绘 棺 板 画p ,但 布 扎 克墓 地 的年  C.gny’
gong 
dkon 
mchog 
tshe 
brt
an,hodkyibrda 

代 远 早 于 吐蕃 。另外 ,这 些瑞 兽 或 怪兽 都  r
nyi
ng 
yig 
cha
 bdams
 bs
gri
gs.kr
ung 
dbyang 
mi 

呈 飞跃 状 ,可 能 代 表着 赞 普 从 天上 下 凡 到  r
igs
 sl
ob 
grw 
chen 
moa’I
 dbe 
skr
un 
khang.1995.
 

人 间 , 以及入 住 人 间后 最 终 又 回到 天 界 的  P.
109.
 

d.Kaz
ushi
 IWA0.Nat
han HI
LL and Ts
uguhi
to 
愿望。
 
TAKEUCHI
,Ol
d Ti
bet
an 
inscr
ipt
ions,1
LAA,
 
最后 ,这些石碑 纹饰也不乏佛教文 明的 
Toky
o Uni
ver
sit
y o
f For
eign 
Studi
es,Tokyo,2009.
 
因素 ,如碑 帽顶 部的上下两层 宝珠下方 的一 
e.Pa 
sang 
dbang‘
dus,s
phu 
rgyal
 bod 
kyi
 rdo 
圈浮雕覆莲 纹 ,就是佛教文 化渗透到 吐蕃 石 
br
kos 
yige
 phyogs 
bsgr
igs
 kyi
 ma 
yig 
dag 
bsher 
刻文化的一个标志 。
  dangde ‘
i t
shi
g gr
' eldangs
 sanggangs
 ehu.bod 
附记 :本 文 系2014年度教 育部人 文社 科   ̄
ong
s mi
 dma
ngs
 ap
e s
kru
n kh
ang
,201
1,p.
29.
 
基地 重大项 目 “藏王墓 考古调查 资料 的综合  f
.chab ‘
gag
 rt
a mgri
n.hodyi
grdor
ingzhi
b “
jug.
 

研 究” (批 准号 :1
4Jj
D78
OOO1)和201
2年度  bo
d b
ong
s mi
 dma
ngs
 dbe
 sk
run
 kha
ng,
201
2.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 项 目 “唐代吐 蕃墓的考 古  【9]噶托 ・
仁增 次 旺诺 布所 收 藏 的碑 文集 中共 收 
发 现 与 研 究 ” (批 准 号 :12CKG009)的 阶   录五通吐蕃碑文,分别是琼 结桥碑 、唐蕃会盟 


07(
总 70
7) 
孝  201
5年第 6期 

碑 、工布雍仲增石刻 、噶迥寺碑 和赤德 松赞墓  1


986,P.
152.
 

碑 。其 中唐蕃会盟碑 的抄本上有 明确 的抄写题  [


26】关 于唐 碑与 吐蕃碑 的形 制渊源 等问题 由张建 
记“
藏历水土年唐蕃会盟碑立至今水 虎年相距  林先 生于201
3年7
月14日在 四川大学 中国藏学 

99年”,也就是公元 1
422
年 。碑 文均用藏 文乌  研 究所 向笔者当面相告。
 
梅体书写在长条 经纸上 ,与现场 抄录的碑 文相  【
27]康 ・
格桑 益西 :《藏族 美术史 》第123
页 ,四川 
较 ,藏 文元 音格古 (
gn 
ge)反写体 都用 了正 写  民族 出版社 ,20
07年。
 
体 ,断行、断句完 全按 内容而没有严格按 照碑  【
28】R.
Vit
ali
,  Te
mpl
es 
ofce
ntr
al Ti
bet
.Ser
indi
a 
文来抄 录。
  publ
icat
ions,London,1990,P.
14.
 


10]l
司【2]。
  【
29]许 新 国:《乌兰县泉沟 吐蕃 时期的壁 画墓 》,
 

11]同【1】。
  《青海藏族 》201
2年第1
期。 
【1
2】l
司[3]。
  【
30】霍巍 :《吐蕃系统金银器研 究 》,《考古学报 》
 
[1
3】同[8】b。
  2
009年第 1
期。 

14]在 吐蕃 时期圣冕象征着英勇、武 力及最高权力  【
31】Gr
am 
shu
l如 ’
tan
g'bu
m pa
 de
  sg
sar
 rn
yed 
的神圣 性。
  byung占’i
 bon 
gyigna’ape 
bdams 
bsgr
igs.bod 


15】两通石 碑碑文内容的顺 序为 :开始部分强调赞   ̄o
ngs
 dbe
 rn
ying
 db
e s
kru
n kh
ang
,2007
,p.
8.
 
普 “
从天神下凡 ,治理人 间”的族源神圣性 和  【
32】l
司[311
。 
统治的合法 性,中间部 分则是赞颂赞普在位期  [
33】同【
28]
。 
间的 “
开拓疆域和大兴佛法”的政治业绩,最后  【
34】西藏 文管会文物普查队 :《千年古寺扎 玛尔吉 
部分主要叙述庶 民的安居乐业和他们如何爱戴  如拉康 》,《文物》1
985年第9期 。
 
和拥护 自己伟大英 明的赞普 等。
  【
35】金 雅声 、郭 恩主编 :《法国 国家 图书馆藏 敦煌 

16]霍巍:《
试论吐蕃王陵——琼结藏王墓地研究中  藏文文献 》第四册第 1
59页,上海古籍 出版社 ,
 
的几个问题 》,《
西藏考古》第一辑 ,1
994
年。  2007年 。
 

171他 以列山墓地发现的石碑底座与其他几处规模  [
36]a.A.
Hel
ler
,Prel
imi
nary r
emar
ks on Pai
nted 
较 大 的墓 地 距 离 较 远 为 由,判 断 该 石碑 实 为 7
号  Cofi
n Panel
s f
rom Ti
bet
an 
tombs.In 
Scri
bes
, 

陵 (赤德松赞 )的墓碑 。见侯 石柱 :《西藏考古  Te


xts,andRkual
s i
n Eady Ti
bet
 andDunhuang,
 

大纲 》第7
6、7顶 ,西藏人 民出版社 ,1
991
年。  Proceedi
ngs
 of 
the 12t
b Seminar
 of 
the 


181吐蕃石龟 碑座 有列 山墓 地碑 座 、唐 蕃会 盟碑  I
nternat
ional
 Assoc
iat
ion 
for Ti
bet
an St
udi
es.
 

座、温江 多碑座 、赤 德松赞墓碑座等。


  Wi
esbaden:Rei
cher
t Ver
lag,2013.
 

[1
9】Bka’
gtsi
gs 
dangr
do 
ringgiyige.1
ag 
dri
s dbar
  b.蒜芳 淑主 编 :《金 曜 风 华 ・
赤 猊 青骢— — 
m a,mt
so 
sngon 
mi 
rigs
 dbe
 skr
un 
khang,2009.
  梦蝶 轩藏 中国古代金饰 》,香港 中文大学出版 

2O】西 藏文管会文物普查队 :《赤德松 赞墓碑清理  社 ,201
3年。
 
简报》,《文物 》1
985
年第9
期。  [
37]a
.Be
leni

sky
,Al
exa
ndr
e,As
ieCe
ntr
ale(
Arc
beo
log
ia 

21】’
ji
gs 
medg
lin
gb’
 gr
am 
tsho
gs.b
od ̄
ong
s bo
d  Mundi
).Ge
n¥ve,Nagel
,1968,pl
ate 
69.
 
yi
g dbe
 rnyi
ng 
dbe 
skr
un khang,1
991,PP.
296—  b.Kage
yama,Et
suko,Us
e and 
product
ion 
of 
sil
ks 

299.
  i
n Sogdi
ana.I
nEr
an udAner
an 
Studi
espr
ese
nted 


22】G.
Haz
od,Wander
ing Monument
s:The
 Di
sco
ver
y  t
o Bo
ris
 Il
l’i
e Ma
 ̄ak 
on 
the
 Occ
asi
on 
ofHi
s 7ot
h 

of
 the 
Place
 of
 Or
igi
n of
 the
 Sh61
 St
ele
 of
 Lhas
a,  Bi
rthda
y.Vene
zia:Ca 
Fos
cari
na,
2006,PP.
317-332.
 

Ori
ent
ati
ons,201
0,41
(3)
.  【
38】同 [
36]
a。 

231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四川大学考古系:《藏  [
39]祁小山、王博 :《丝绸之路 ・
新疆古代 文化 》第 
王墓2
012~2
013
年度田野工作报告》,
待刊。
  78~80
页,新疆 人 民出版社 ,20
08年。
 

24]I
司[6]。
  (责任编辑 李学来 )
 

25】Bka’t
hang 
sdel
nga.mi
 ri
gs dbe s
krun khang,
 


08(
总 708)
 

Das könnte Ihnen auch gefall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