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e sind auf Seite 1von 30

国家“九五”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北京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计划资助项目

中国文明起源的人地关系简论
宋豫秦 等 著

2 0 0 2
内 容 简 介
本书从环境 — 社会复合系统的理念出发 , 依据作者直接参与发掘 、 研
究的田野考古资料和以往有关全新世环境变迁研究的成果 , 探讨了西辽河
流域 、 甘青地区 、 环岱海地区 、 海岱地区 、 四川盆地 、 江汉平原 、 环太湖
地区 、 中原地区在文明起源过程中的人地系统演变历程和人地关系作用机
理 。 其主要目的之一在于促进考古学与地学和环境科学的结合 。
本书可供从事环境考古学 、 人文地理学 、 全新世环境变迁及区域发展
等研究的学者参阅 。

图书在版编目 (CIP) 数据

中国 文明起 源 的人 地关 系简论/宋 豫秦 等著 . — 北京 : 科 学 出 版 社 ,
2002
ISBN 7唱03唱010655唱5

Ⅰ畅中… Ⅱ畅宋… Ⅲ 畅 人类 关系 环境 中国 古代 Ⅳ 畅X24

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 数据核字 (2002) 第 054758 号

责任编辑 : 杨新改 责任校对 : 朱光光


责任印制 : 刘秀平 封面设计 : 黄华斌

出版
北 京 东 黄 城 根 北 街 16 号

邮 政 编 码 : 1 00717

h t tp : // w w w . sciencep . co m

印刷

科学出版社发行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2002 年 9 月 第 一 版 开 本 : 787 × 1092 1/16
2002 年 9 月 第 一 次 印 刷 印 张 : 14 1/2 插页 : 1
印 数 : 1 — 1 600 字 数 : 302 000

定价 :75畅00 元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 , 我社负责调换 枙新欣枛)
·i·

目 录

第一章 总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1畅1 研究背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1畅2 人地关系理论回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1畅3 考古学与人地关系研究 … … … … … … … … … … … … … … … … … … … … … 12
1畅4 景观生态学与文明起源研究 … … … … … … … … … … … … … … … … … … … 13
1畅5 生态过渡带是人类文明的 “孵化场” … … … … … … … … … … … … … … … 15
1畅6 中国早期文化的生态格局 … … … … … … … … … … … … … … … … … … … … 16
1畅7 有关国外早期文明兴衰的理论简介 … … … … … … … … … … … … … … … … 19
1畅8 “盖雅假说” 的启示 … … … … … … … … … … … … … … … … … … … … … … 26

第二章 西辽河流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1

2畅1 区域景观生态系统特征 … … … … … … … … … … … … … … … … … … … … … 31
2畅2 全新世环境变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5
2畅3 文化内涵与特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3
2畅4 人地关系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0
2畅5 小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2

第三章 甘青地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5

3畅1 区域景观生态系统特征 … … … … … … … … … … … … … … … … … … … … … 55
3畅2 全新世环境变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7
3畅3 文化内涵与特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9
3畅4 人地关系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4
3畅5 小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6

第四章 环岱海地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7

4畅1 区域景观生态系统特征 … … … … … … … … … … … … … … … … … … … … … 77
4畅2 全新世环境变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0
4畅3 文化内涵与特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3
4畅4 人地关系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8
· ii · 中国文明起源的人地关系简论

4畅5 小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4

第五章 海岱地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5

5畅1 区域景观生态系统特征 … … … … … … … … … … … … … … … … … … … … … 95
5畅2 全新世环境变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7
5畅3 文化内涵与特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1
5畅4 人地关系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4
5畅5 小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8

第六章 四川盆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9

6畅1 区域景观生态系统特征 … … … … … … … … … … … … … … … … … … … … … 119


6畅2 全新世环境变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5
6畅3 文化内涵与特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6
6畅4 人地关系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1
6畅5 小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2

第七章 江汉地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4

7畅1 区域景观生态系统特征 … … … … … … … … … … … … … … … … … … … … … 134


7畅2 全新世环境变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7
7畅3 文化内涵与特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9
7畅4 人地关系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5
7畅5 小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70

第八章 环太湖地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71

8畅1 区域景观生态系统特征 … … … … … … … … … … … … … … … … … … … … … 171


8畅2 全新世环境变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72
8畅3 文化内涵与特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76
8畅4 人地关系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86
8畅5 小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5

第九章 中原地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7

9畅1 区域景观生态系统特征 … … … … … … … … … … … … … … … … … … … … … 197


9畅2 全新世环境变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9
9畅3 文化内涵与特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
9畅4 人地关系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11
9畅5 小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21

第十章 结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23
后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27
· 1 ·

第一章 总 论

1畅1 研究背景

十余年前兴起的有关中国文明起源的讨论 , 热点主要集中在相关社会科学的理论
方面 , 如中国文明是一元的还是多元的 , 青铜 、 文字和城堡是否为衡量中国文明起源
的 “三要素” , 等等 。 虽然学术界普遍认为中国文明的起源除了社会的内在动因外 , 也
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息息相关 , 但以往的研究却基本都是围绕着 “人与人” 的关系展
开的 , 至于文明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 , 即 “人与自然” 的关系 , 却是一个有待于拓
展的领域 。
中国是世界上惟一的民族主体及其文化绵延八千余年未曾中断的人类文明中心 ① 。
中国的土地上遍布着众多族的共同体遗留下来的文化遗存 , 还 拥有丰 富的历 史文 献 ,
这使得中国文明的人地关系研究既具典型性 , 又具可行性 。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 , 人类 面临的 环境 问题日趋 尖锐 , 诸如 温室效 应 、 臭 氧层空
洞 、 森林锐减 、 土地沙化 、 水资源短缺 、 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一系列生态危机 , 严重制
约着世界各国的生存与发展 。 在此形势下 , 国际科学界于 60 年代组织了 “国际生物学
计划” (IBP) , 70 年代组织了 “人与生物圈计划” ( M AB) , 80 年代组织了 “国际地圈
生物圈计划” (IGBP) 。 可以看出 , 这些计划具有朝着宏观和交叉方向延展 、 由侧重自
然朝着侧重自然与人类相结合的趋势 。 尤其重要的是 , 80 年代国际科学界联合发起了
一项 近 80 个 国 家 参 与 的 超 级 科 学 计 划 ——— “ 全 球 变 化 研 究 计 划 ” ( Global Change
Study) 。
“全球变化” (Global Change) 一词首次出现于 20 世纪 70 年代 , 为人类学家所使
用 , 主要是表达人类社会 、 经济和政治系统愈来愈不稳定 , 特别是国际安全和生活质
量逐渐降低这一特定意义 。 至 80 年代 , 自然科学家借用并拓展了这一概念 , 将生态系
统的各个圈层纳入到了 “全球变化” 的范畴 , 突出强调地球环境系统及其变化 ② 。 由于

① 中国早期文明的内核或主干是以伊洛河流域为重心的华夏文化 , 或者说华夏文化是中国早期文明
的代表 。 华夏文明的演化过程是 : 裴李岗文化 — 仰韶文化 — 河南龙山文化 — 二里头文化 — 二里岗
下层 、 二里岗上层早商文化 — 殷墟晚商文化 — 周文化 — 秦汉文化 。 这一演化过程脉络清晰 , 主次
分明 , 从未中断 。 由于裴李岗文化的上限已近 9000aB . P ., 所以可以说 , 中国是世界上惟一的
民族主体及其文化绵延八千余年未曾中断的人类文明中心 。
② 国 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枟全球变化 : 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枠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施普林格出
版社 , 1998 年 。
· 2 · 中国文明起源的人地关系简论

该计划的目标是对整个地球系统 , 包括其演变过程 、 人地关系进行全方位的考察 , 所


以 , 它包括 “过去的全球变化计划” ( PAGES) 和 “全 球环 境变化的 人文因 素计划”
(IHDP) 两个主要子计划 。 中国拥有独特的自然和人文背景 , “在全球变化领域理应作
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性贡献” ① 。 全球变化研究以数千年到数万年尺度的研究最为薄
弱 , 而我国丰厚的考古学遗存 , 正是开展 “过去的全球变化计划” 研究的独特优势 。
上述背景促使国内外学术界 , 尤其是一些从事地理环境研究的学者 , 开始将研究
的重点扩展到环境变迁和人地关系领域 。 国际社会和我国的权威决策机构 , 已经将这
一研究领域提升到 21 世纪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 ,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制定的 枟21
世纪议程枠 和 枟中国 21 世纪议程枠 都将环境演变研究纳入了正式文本 。 近年来 , 有关
古往今来的 “人地关系” , 正在成为众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工作者致力研究的目标 ,
其中不少青年学子将这一新的研究领域作为自己学位论文的主题 。
汤因比曾经说过 , “人类只能在两条路中选择一条 : 接受灭种的命运 , 或学习天下
一家的生存之道” 。 当代西方的环境史 (Environmental History) 研究始于 20 世纪 70 年
代 , 其重点着眼于从古到今的人类活动与生态系 统之间的 相互 作用关系 。 他 们认 为 ,
环境变迁史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人类的生存发展史 , 从而认 为环 境是综合 的 、 人造 的 。
1980 年比尔斯基 (Bilskey) 发表的 枟历史生态学 ——— 环境和社会的变迁枠 , 1988 年沃
斯特 (Worster) 发表的 枟地球的终结枠 , 被认为是当前西方环境变迁和人地关系研究的
代表作 。
早在古希腊时期 , 亚里士多德 (公元前 384 ~ 前 322 年) 在苏格拉底 、 柏拉图思想
的影响下 , 就较深刻地阐述了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思想 。 他在 枟政治学枠 一书中认为 ,
自然环境对人的性格 、 精神面貌以及人类社会的性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② 。 他举例
说 , 北方寒冷地区各民族 “精力充沛” 、 “富于热忱” , 但 “大都拙于技巧而缺少理解” ;
亚洲气候炎热 , 各民族 “多擅长技巧 , 深于理解 , 但精神卑弱 , 热忱不足” , 故常为人
臣 , 甚至沦为奴隶 ; 希腊在地理位置上处 于两大 陆之间 , 其秉 性也兼 有两者 的品 质 :
既具热忱 , 也不乏理智 。 他指出 , 地理条件优越的地方 , 粮食必然丰富 , 一部分人就
可专门从事智力活动 , 从而促进文明的发展 。 他还认为 , 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心灵也有
影响 , 因为地理环境影响人的想象力 , 可以刺激理性的发展 。 “高大的山脉和广阔的平
原 (如印度) 使人产生过度的幻想和迷信” ; “当自然形态较小而变化较多 (如希腊)
时 , 就使人类早期发展了理智” , 故前一地区常表现为宗教重于科学 , 情绪高于理性 ;
后一地区则理性发达 , 科学高于宗教 , 理性重于情绪 。
在中国古代的哲学体系中 , “天人合一” 、 “天人感应” 学说占据重要的地位 , 如
“伊洛竭而夏亡 , 河竭而商亡” 就是这种观念的早期体现 。
地理环境影响中国社会政治的例证不胜枚举 。 如全新世大暖期的黄河中下游地区 ,

① 国 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枟全球变化 : 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枠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施普林格出


版社 , 1998 年 。
② 参见王恩涌 : 枟关于 “人地关系” 的发展与认识枠 , 枟论地理科学枠 , 浙江教育出版社 , 1994 年 。
第一章 总 论 · 3 ·

地处亚热带边缘 , 气候温暖湿润 , 易于人类趋利避害 , 故三代文明和后来中国的统一


王朝大多都定都于黄河流域 。 殷末周初 、 汉魏之交 、 北宋时期 、 元代 、 清初都是中国
晚全新世的寒冷期 , 恰恰正是在这几个时期 , 北方诸少数民族纷纷南下侵扰中原 。 耐
人寻味的是 , 周边民族入侵中原后 , 双方往往是在秦岭 — 淮河这一地理分界线南北对
峙 。 所谓 “天下未乱蜀先乱 , 天下已治蜀未治” , “得中原者得天下” , 是中国先贤对于
自然环境制约社会政治这一现实的形象总结 。
地理环境对于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也很显著 。 如自中全新世以来 , 中国的 400m m
降雨线长期是典型的农牧交错带 ; 而淮河流域这一地理分界线 , 也长期是稻作农业和
粟作农业的过渡区 。
人类活动对于自己赖以生存的地球系统也有巨大的反作用 。 进入早期农业社会以
后 , 人类对其生存环境的干扰不断加大 , 如传统的刀耕火种型粗放农业导致了人工植
被对天然植被的替代 ; 地球上遍布的荒漠化景观 , 绝大多数都是不适宜的人类活动造
成的 。 自全新世早期开始以迄近代 , 人类的不合理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强度和
广度 , 在许多地区都是自然干扰无法比拟的 。
认为早期人类对自然界的作用微不足道的观点其实并无实据 , 处于铜石并用时代
的埃及先民所建金字塔之例即有力的反证 。 国外有的农史专家指出 , 4000 aB畅P畅 前后 ,
旧大陆几乎所有的宜耕土地都已被开垦殆尽 。 正是由于当时地广人稀 、 社会生产力水
平低下 , 才使得以 “广种薄收” 为特征的撂荒轮作式农业垦殖活动成为必然 。 如果我
们到近代仍保持着这种粗放型农业的少数民族地区做一番实地调查 , 再加以科学的类
比 , 便不难认识到早期人类对于自然系统的干扰力度何等之大 !。
枟中国大百科全书·环境科学枠 分册 “总论” 中明确指出 : “环境问题可以说在古代
就有了” ; “环境科学的主要任务是 : 第一 , 探索全球范围内环境演化的规律 … … 第二 ,
揭示人类活动同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 … … 第三 , 探索环境变化对人类生存的影响 … …
第四 , 研究区域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 … … ” 还明确指出 : “逐步建
立起一个将环境的历史研究同现状研究结合起来 , 将微观研究 同宏观 研究结 合起 来 ,
将静态研究同动态研究结合起来的研究方法” ① 。 可见 , 研究文明历程的人地关系 , 与
环境科学四项主要任务的前三项 , 尤其是第一项密切相关 。
遗憾的是 , 由于大气污染 、 水污染 、 臭氧层破坏等环境问题近几十年来才在世界
范围内危及人类的生存 , 所以许多人似乎认为环 境问题是 当代 所特有的 。 受 此影 响 ,
我国的环境保护队伍多年来基本在扮演着类似于 “救火队” 的角色 , 而无暇探究环境
科学领域的深层规律 。 造成我国环境保护队伍此种现状的原因主要在于 :
首先 , 近代以来人本主义膨胀 , 人类很少虑及自身行为与自然界之间累积已久的
显性和潜性对立 , 因而在调节人与自然的矛盾与冲突中缺乏充分的理性基础 。
其次 , 各种环境危机来势迅猛 , 且加速蔓延 , 迫使环境保护工作者穷于技术层面

① 枟中国大百科全书·环境科学枠 ,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1983 年 。


· 4 · 中国文明起源的人地关系简论

的应对 , 使得深层次的理论研究严重滞后 。
其三 , 环境科学 本属于 自然科 学 、 社 会科学 、 人文 科学 、 工程 技术的 交叉学 科 ,
但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者绝大多数都仅有自然科学背景 。 并且 , 忽略乃至排斥社会科
学 、 人文科学在环境科学学科体系中的作用的趋向至今仍严重存在 ① 。
显然 , 研究早期文明的人地关系 , 对于深化和完善环境科学的理论体系也有十分
重要的现实意义 。

1畅2 人地关系理论回顾

“人地关系” ( Man唱land Relationship) 并非仅指人口与土地的关系 。 人地关系理论


所谓的 “人” , 是指社会性的人 , 即在一定生产方式下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人 ; “地”
不仅包括地球系统的岩石圈 、 水圈 、 大气圈 、 生物圈诸要素共同构成的自然环境 , 也
包括因人类作用而改变了的人文地理环境 ② 。
人地关系自人类诞生以来即已存在 , 就此而言 , 现代社会和古代社会并无质的区
别 。 人类的一 切 活 动 都 是 在 特 定 地 理 环 境 中 进 行 的 , 并 与 之 发 生 密 切 的 相 互 作 用 关
系 ③ 。 人地关系集中体现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两大方面 ④ 。
生产活动中的人地关系主要体现在 :
其一 , 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生产活动所必需的物质资料 , 并决定着各种生产活动
的内容 。
其二 , 自然环境以其提供资源 的数量 和质量 , 影响 着人类 生产活 动的发 展程 度 。
一般而言 , 资源条件好的地区人类生产活动产生较早 , 经济发展较快 。
其三 , 自然环 境 以 其 资 源 的 空 间 组 合 特 点 影 响 人 类 生 产 活 动 的 地 域 分 工 。 平 原
宜耕 , 山区宜林 , 草原宜牧 。 直到今天 , 产业类型的布局和自然资源的分布仍密切相
关。
其四 , 人类生产活动对自然环境产生多方面的反作用 , 而且以负影响为主 , 集中
表现在导致自然资源数量减少和自然环境质量下降两方面 。
生活中的人地关系主要体现在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习惯 、 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三
方面的影响 :
其一 , 不同自然环境中的人们生活习惯有很大差异 。 如我国北方人喜面食 , 南方
人喜稻米 , 乃是由于北方和南方各有适宜小麦和水稻生长的自然环境 。
其二 , 不同自然环境对人类的生理特征具有重大的影响 , 突出表现在人种的差异 。
生理的差异又造成人们对环境适应性的不同 , 如生活在热带非洲的黑人耐酷暑 , 北极

① 宋豫秦 : 枟关于中国环境科学的学科体系枠 , 待刊 。
② 李振泉 : 枟人地关系论枠 , 枟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学枠 ,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1984 年 。
③ 金其铭 : 枟人地关系论枠 , 江苏教育出版社 , 1992 年 。
④ 张文奎 : 枟人文地理学概论枠 (修订本) ,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1990 年 。
第一章 总 论 · 5 ·

圈中的爱斯基摩人不畏严寒 , 青藏高原的藏族则能够适应高原缺氧环境 。
其三 , 不同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心理和精神也有一定的影响 , 而且这种影响可以通
过社会环境的作用 , 进一步影响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 。 一般而言 , 恶劣的环境使人勇
于奋进和抗争 , 善于居安思危 , 不断探索创新 ; 而舒适的环境则易使人安于现状 , 不
图思变 。
总之 , 人地关系作为一种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 不论从宏观区域甚至
全球的角度 , 还是从微观个体的角度 , 都能发现它的存在 。
在古代社会 , 人们受知识的局限 , 对于自然界缺乏充足的认识 , 人地关系问题仅
为少数思想家所关注 , 大多潜伏在哲学思想和宗教观念之中 , 未能形成独立的思想体
系 ① 。 到了近代 , 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人们对于自然界有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 , 人与自然
的关系也就成了人们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 因之逐步形成了人地关系的理论体系 。
人地关系理论不仅是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 也是近代哲学思想宝库的组成部分 ② 。 近
代人地关系理论体系的诸多派别都各有其哲学的渊源 , 故也可认为地理学的人地关系
理论实际上是从哲学思想体系中孕育而生的 。
从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 , 西方世界的人地关系理论形成了
众多的流派 。
古希腊时期是上古文明在科学上的繁荣时代 , 西方地理学即发端于古希腊 ③ 。
古希腊的希波革拉第 (公元前 460 ~ 前 377) 所著 枟论空气 、 水和地方枠 一书可谓
研究人地关系的专著 。 该书着重论述了不同气候条件对人的性格造成的影响 。 受其影
响 , 亚里士多德 (公元前 384 ~ 前 322) 也在 枟政治学枠 一书中论述了地理条件与城邦
的发展和安全的关系 ④ , 他还提出地理位置 、 气候等对人的性格 、 精神面貌的形成以及
人类社会的性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 修昔底德著 枟伯罗奔尼撒战史枠 则由希腊诸民
族所占有的土地性质及其地理位置来解释希腊民族的特质及命运 。 柏拉图更以地理环

境解释希腊分裂混乱的原因 。 另外 , 埃拉脱色尼 、 斯特拉波 、 伊德列西等也都有不少

关于人地关系的论述 , “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 , 差不多可以找到以后各种

观点的胚胎 、 萌芽” 。
中世纪的封建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 , 加上宗教桎梏 , 严重制约着人们对于大
千世界的理解 。 经院哲学不仅无视客观现实的存在 , 而且置理性于神的绝对统治之下 。
在此背景下 , 人地关系理论自然也很难得到深化 。
文艺复兴运动为人地观的革新带来了新的契机 , 有关人地关系的论述开始广泛地

① 盛叙功 : 枟西洋地理学史枠 ,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1990 年 。


② 张文奎 : 枟人文地理学概论枠 (修订本) ,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1990 年 。
③ P . 詹姆斯著 , 李旭旦译 : 枟地理学思想史枠 16 页 , 商务印书馆 , 1982 年 。
④ 王恩涌 : 枟关于 “人地关系” 的发展与认识枠 , 枟论地理科学枠 , 浙江教育出版社 , 1994 年 。
⑤ 李旭旦 : 枟人文地理学引论枠 , 枟人文地理学论丛枠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1985 年 。
⑥ 罗伯特·迪金森著 , 葛以德等译 : 枟近代地理学创建人枠 18 ~ 19 页 , 商务印书馆 , 1980 年 。
· 6 · 中国文明起源的人地关系简论

融入哲学 、 历史 、 地理等诸多学科领域 。
孟德斯鸠 (1689 ~ 1755) 是法国著名的政治哲学家 , 他的巨著 枟论法的精神枠 是
一部综合性的政治学著作 , 在解释民族 、 政治 、 宗教等社会现象形成原因时 , 突出地
强调了地理环境的作用 。 其观点与古希腊的希波革拉第相似 , 属于 “地理环境决定论”
的人地观 。 紧随其后的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 (1770 ~ 1831) 也肯定了地理环境对于
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 ① 。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白克尔 (1821 ~ 1862) 在 枟英国文明史枠 一书中也探索了地理
环境与文明发展的关系 , 其观点与孟德斯鸠相似 。
伴随着达尔文 枟物种起源枠 的出版 , 西方世界对于人地关系的探讨迅速深化 。 近
代地理学的奠基人洪堡 (1769 ~ 1859) 和李特尔 (1779 ~ 1859) 也是近代人地关系理
论的主要创立者 ② 。 洪堡在 枟宇宙枠 第一卷之末尾写道 : “人类在生活上到处和土地发
生最根本的联系 , 虽然比起植物来 , 他依赖于他周围的大气气象变化的程度较小 ———
他能借助于精神活动和智力教养的提高来轻易地摆脱自然力的控制 , 还具有使他自身
适应于各种气候下生活的惊人能力” ③ 。 李特尔则在其 枟地理学枠 一书中称地理学的中
心原理为 “自然的一切现象和形态与人类的关系” 。 此后 , 德国 的李希 霍芬 (1833 ~
1905) 更认为人地关系研究是地理学的最高目的 。 而拉采尔 (1844 ~ 1904) 的 枟人类

地理学枠 被认为奠定了 “环境决定论” 产生的土壤 。
拉采尔的思想通过其学生辛普尔 (1863 ~ 1932) 所著 枟地理环境的影响枠 而得以
广泛传播 。 该书强调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的体 质 、 民族发展 和国 家历史的 影响 。 不 过 ,
辛普尔在阐述拉氏的观点时采取了谨慎的态度 , 谈到地理环境对人的影响 , 不用 “控
制” , 而用 “影响” 。 辛普尔的观点也有别于同时期的亨丁顿 (1876 ~ 1947) 在其 枟气
候与文明枠 一书中极力宣扬的气候环境对人类行为的控制作用 ④ 。
当 “地 理 环 境 决 定 论 ” 得 以 大 肆 宣 扬 的 同 时 , 法 国 人 地 派 地 理 学 家 白 兰 士
(1845 ~ 1918) 提出了另一种截然相反的人地观 ——— “可能论” (亦称 “或然论”) 。 其
中心思想认为人和地 (自然环境) 之间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 , 环境为人类发展提供
了多种可 能 性 , 然 是 否 能 够 为 人 类 发 展 所 利 用 则 取 决 于 人 类 的 选 择 能 力 ⑤ 。 他 认 为
“人” 和 “地” 这两个因素 , 人是积极因素 。 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 , 或者以地对人的影
响为主 , 或者以人对地的影响为主 , 二者互为因果 ⑥ 。 这一观点成为 20 世纪初人地关
系思想的主流 , 并得到他的学生白吕纳和另外一位法国学者瓦洛的完善 。

① 王恩涌 : 枟关于 “人地关系” 的发展与认识枠 , 枟论地理科学枠 , 浙江教育出版社 , 1994 年 。


② 李振泉 : 枟人地关系论枠 , 枟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学枠 ,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1984 年 。
③ P . 詹姆斯著 , 李旭旦译 : 枟地理学思想史枠 16 页 , 商务印书馆 , 1982 年 。
④ 金其铭 : 枟人地关系论枠 , 江苏教育出版社 , 1992 年 。
⑤ 张文奎 : 枟人文地理学概论枠 (修订本) ,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1990 年 。
⑥ 罗伯特·迪金森著 , 葛以德等译 : 枟近代地理学创建人枠 18 ~ 19 页 , 商务印书馆 , 1980 年 ; 李旭
旦 : 枟世界各国人文地理学流派枠 , 枟人文地理学论丛枠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1985 年 。
第一章 总 论 · 7 ·

白吕纳在 枟人地学原理枠 一书中对白兰士提出的 “人类的选择能力” 进行了解释 ,


认为白兰士的 “人类的选择能力” 来自 “心理因素” , “心理因素是随不同社会和时代
而变迁的” , 所以 “自然是固定的 , 人文是无定的 , 而两 者之间 的关 系常随时 代而变
化” 。 白兰士的人地关系互为因果的理论较客观地反映了人 地关 系的实 质 。 正 因为如
此 , 时至今日 , 其理论仍然受到各国学者的重视 。
受法国 “人地学派” 思想的影响 , 美国学者巴罗斯 (1877 ~ 1960) 和英国学者罗
士培分别提出了 “适应论” 和 “协调论” (或称生态论) 。 他们更加强调人对环境的认
识和适应 , 并提出了 “协调” 的思想 , 指出人类需要主动 、 不断地适应环境对人类的
限制 。 这种 “适应” 是一个不断调整的过程 , 是人类有意识地对人地关系的协调 。
美国地理学者索尔在 1925 年提出了 “文化景观论” 的人地观 。 他认为 , 地理学是
研究地球表面按地区联系的各种事物 , 包括自然事物和人文事物及其在各地区的差异
的学科 。 他主张以解释文化景观作为人文地理的研究核心 , 理由是景观一词理当与人
文兼容并蓄 。 这一主张较早地体现了地理学的整体性 。
还应提及的是 “二元论” 和 “非决定论” 人地观 。
二元论 、 非决定论是否定人类社会和地理环境之间存在相互联系的一派观点 。 洪
堡和李特尔都主张地理学的一元性 , 但在他们逝世以后 , 其一元性理论受到非议 。 以
德国佩舍尔为首的一些人反对地理学的人文方向 , 认为地理学只是对地球表面形态的
研究 , 而人类活动不在研究范畴之内 。
在十月革命前 , 环境决定论思想由德国传入俄国 。 然而 , 它在一开始就受到上下
各方的反对 。 “列宁本人曾对黑海以北的草原 , 因气候不好 , 所以不能用以耕作的观点
进行了强烈的反驳 。 他说这种观点是以现有技术水平为根据的 , 它忽略了不可避免的
技术变革” ① 。
前苏联的社会制度决定了地理环境决定论在本国难以立足 , 但代之而来的是过于
强调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各自规律的 “二元论” 人地观 。 这种人地观认为 , 地理环境
和社会环境是两个相互独立的系统 , 各自按自身规律发展 , 所以应分开来研究 。 C畅 B畅
卡列斯尼克就曾经说 : “既然自然界和社会的发展都是受各自的特殊规律制约的 , 那么
必然应得出下面的结论 : 任何地理环境都不能决定人类社会的发展 , 任何社会也不是
地理环境发展变化的决定性因素 。” ② 卡列斯尼克的观点过分强调人与地的特有规律 ,
实际上却将两者割裂开来 。
除了上述观点外 , 另有很多学者持强调人类作用的人地观 。 影响较大的是以康斯
坦丁诺夫和费根为代表的经济学派 。 他们过多地强调了人的能动性和社会经济环境的
作用 , 在某种程度上也有将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割裂开来的倾向 ③ 。 此外 , 以萨乌什

① P . 詹姆斯著 , 李旭旦译 : 枟地理学思想史枠 16 页 , 商务印书馆 , 1982 年 。


② 萨乌什金著 , 毛汉英等译 : 枟经济地理学 : 历史 、 理论 、 方法和实践枠 290 页 , 商务印书馆 ,
1987 年 。
③ 金其铭 : 枟人地关系论枠 , 江苏教育出版社 , 1992 年 。
· 8 · 中国文明起源的人地关系简论

金 、 阿努钦 、 普列汉诺夫为代表的一批学 者也提 出了人地 一体 、 相互 影响的 人地 观 。


如阿努钦认为 , “人类社会一方面作为决定其他自然部分变化的外部因素 , 另外又以物
质的最高形态的特质成为了自然的一部分 … … 人类社会一方面和自然间存在着相互作
用 , 另一方面它又是这个相互作用的结果” ① 。 这种观点代表了前苏联现代的人地观思
想 , 与西方学者的协调论 、 和谐论等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处 。
中国的人地关系理念至迟滥觞于东周时期 , 枟禹贡枠 就记载了古代九州的地理环境
以及方域 、 土壤 、 物产 、 田赋 、 交通等状况 。 自此以降 , 关于人地关系的观点可归纳
为三种 ② : 人制于天 、 人定胜天 、 天人合一 。
枟礼记·王制枠 篇云 : “广谷大川异制 , 民生其间者异俗” , 已带有地理环境决定论
的思想 ③ , 属于人制于天的范畴 。 近代的梁启超是地理环境决定论的积极支持者 , 他到
处用地理环境来解释古今中外的历史现状 , 不但认为地理环境决定政治制度 、 风俗习
惯 、 宗教信仰 , 甚至文学 、 艺术和学术思想也由地理环境所决定 。 如他说先秦诸子思
想各异 , 与他们所处的地域有关 。 孔子 、 墨子在北方 , 老子 、 庄子在南方 , 商鞅 、 韩
非在西方 , 管仲 、 邹衍 在东 方 , 所 以 “或 从实行 , 或毗 思想 , 或主峻 刻 , 或崇虚 无 ,
其现象与地理相应” ④ 。
枟孟子·公孙丑下枠 有一句影响至今的名言 : “天时不如地利 , 地利不如人和 。” 这
句话包含有人定胜天思想的萌芽 。 清初顾炎武的 枟天下郡国利病书枠 和顾祖禹的 枟读
史方舆纪 要枠 中 对 各 地 的 天 然 形 势 、 关 山 险 隘 的 分 析 , 也 处 处 体 现 了 人 定 胜 天 的 思

想 。
然而 , 中国近代以前占主流的却是 “天人合一” 的人地观 , 即人地协调观 。 “人”
是一个较明确的概念 , 而中国古代哲学家有的认为 “天” 是物质的天 , 与地相对 ; 有
的指有智力 、 有意志的自然界 ⑤ 。 枟中华思想大辞典枠 指出 : “主张 ‘天人合一’ , 强调
天与人的和谐一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调” 。
存在决定意识 。 生态作为 “文化创造的自然基础” ⑥ , 自然会对中国的古代文化产
生重大影响 。 自战国时期以来 , 历代中国思想家都深刻地论证了 “天人合一” 的理论 ,
中国古典哲学的发展也始终是围绕着 “天人关系” 这一中心而发展 、 成熟的 。 司马迁
所谓的 “天人之际” , 即天人关系 , 接近于我们所谓的人地关系 。
汉初著名思想家贾谊强调自然界存在着客观规律 “六理” , 六理不断衍生而超越自
身 , 产生自然界之万物 ⑦ 。

① B . A .阿努钦等 , 邝福光译 : 枟地理学理论问题枠 181 ~ 182 页 , 贵州师大学报丛刊 , 1986 年 。


② 谢觉民 : 枟人文地理学的演变和发展趋势枠 , 枟人文地理笔谈枠 , 科学出版社 , 1999 年 。
③ 金其铭 : 枟人地关系论枠 , 江苏教育出版社 , 1993 年 。
④ 萨乌什金著 , 毛汉英等译 : 枟经济地理学 : 历史 、 理论 、 方法和实践枠 290 页 , 商务印书馆 ,
1987 年 。
⑤ 季羡林 : 枟人文地理学与天人合一思想枠 , 枟人文地理笔谈枠 , 科学出版社 , 1999 年 。
⑥ 冯天瑜等 : 枟中华文化史枠 (上) 20 页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1990 年 。
⑦ 枟贾子新书·六术枠 。
第一章 总 论 · 9 ·

西汉大儒董仲舒的 “天人感应” 学说影响深远 。 其大意如 : 人若处事不当 , 天就


会降下灾异 , 而灾异本身却是人事不当造成的 。 实际上其理论体系包括三个相互递进
的命题 ① : “天人相合” 、 “天人感应” 、 “人参天地” 。 他把天 、 地 、 人看做有机的 、 不可
分割的整体 , 提出 “何为本 ? 曰 : 天 、 地 、 人 , 万物 之本也 。 天生 之 , 地养之 , 人成
之 , 天生之以孝悌 , 地养之以衣食 , 人成之以礼乐 。 三者相为手足 , 合以成体 , 不无
一可也” ② ; 又曰 : “天地与人 , 合而成德” ③
, 其意是说天 、 地 、 人不仅互为依存 , 而
且三者的和谐共生可达到美好的境界 。
枟淮南子枠 一书也具有强烈的人地和谐理念 ④ 。 该书提出 , 由于东南西北中自然环
境的差异 , 才形成了不同的景观和物产 , 并对人产生多种影响 , 包括体质 、 美丑 、 性

情 , 甚至可决定婴儿的性别 。
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也强调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 , “人禀五常 , 因风气而生长 ,
风气虽能生万物 , 亦能害万物 。 如水能浮舟 , 亦能覆舟” ⑤ 。
除了儒家之外 , 道家 、 墨家和杂家也有类似的思想 。 如老子的 “人法地 , 地法天 ,
天法道 , 道法自然” ; 枟庄子·齐物论枠 的 “天地与我并生 , 而万物与我为一” 等 。
“天人合一” 思想也体现在中国古代的许多地理学著作中 。
枟尚书·禹贡枠 记载禹治水是 “随山刊木” 、 “随山浚川” ⑥ , 体现了因地制宜的观念 。
荀况主张人类应 “制天命而用之” , 他在 枟天论枠 中发表了 “天有其时 , 地有其财 , 人
有其制 , 夫是之谓能参” 的精辟之见 。 枟管子·地员枠 篇认为 “地者政之本也 , 辨于土
而民可富” , 也具有因地制宜的思想 。 东汉王充的 枟论衡·明雩枠 篇中说 : “夫人不能以
行感天 , 天亦不能随行而应人” , 主张人地各有规律 。 北魏贾思勰的 枟齐民要术·种谷枠
提出 “顺天时 、 量地利 , 则用力少而成功多 ; 任情返道 , 劳而无获” , 体现的是人类应
该遵循自然规律 、 合理利用自然 、 协调人地关系的思想 ⑦ 。
汉以降天人合一思想的不断完善 , 除了取决于古代先民在生产 、 生活实践中对于
大自然的长期观察之外 , 也当与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密切相关 。
前国家环境保护局局长曲格平指出 , “中国自上古时期 (公元前 2200 年) 至近代
(1949 年) 的 4000 多年的历史进程中 , 人口的变化经历了一个长期的缓慢增长到突然
上扬的过程 。 这期间 , 中国人口 — 环境关系的变迁 , 大体可划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 即
先秦时期 ——— 生态环境的 ‘黄金时代’ ; 秦至西汉 ——— 环境第一次恶化时期 ; 东汉至隋
——— 环境相对恢复时期 ; 唐至元 ——— 环境第二次恶化时期 ; 明清以后至解放前 ——— 环

① 王玉德 、 张全明等 : 枟中华五千年生态文化枠 (上) 252 页 ,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1999 年 。


② 枟春秋繁露·立元神枠 。
③ 枟春秋繁露·官制象天枠 。
④ 枟淮南子·地形训枠 。
⑤ 枟金匮要略枠 。
⑥ 鞠继武 : 枟中国地理学发展史枠 72 页 , 江苏教育出版社 , 1987 年 。
⑦ 金其铭 : 枟人地关系论枠 , 江苏教育出版社 , 1993 年 。
· 10 · 中国文明起源的人地关系简论

境严重恶化时期” ① 。
无疑 , 秦至西汉第一次出现的人口膨胀和随之而来的环境急剧恶化 , 必然会启发
人们去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 实际上 , 所谓先秦时期生态环境的 “黄金时代” 是相对
的 。 从考古遗址的分布密度和堆积情况看 , 黄河流域上中下游的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
代的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力度不可低估 。 那时的人口虽少 , 但实行的是 “刀耕火种”
式的粗放性农业 , 采集 、 狩猎和捕捞活动的规模也很大 。 根据民族学材料和民族志类
比方法可以推测 , 早期人类 (先秦时期) 应当具有一定的保护环境的意识 , 但当强度
的粗放性开发活动与脆弱的生态环境耦合时 , 仍然会发生严重的生态危机 。 以今例古 ,
近年来在堪称 “动植物王国” 的云南西双版纳和植被繁茂的怒江峡谷 , 因当地少数民
族的人口增长和粗放性开发活动 , 频频导致水土流失甚至引发泥石流的现实即其证 ② 。
因此 , 先秦时期的许多著名政治家和思想家都曾将保护生态环境作为治国安邦之大事 ,
为此制定了一系列严厉的法规措施 ③ , 如规定 “有动封者 , 罪死而不赦” , 鲁大夫里革
甚至敢于为此冒犯君颜 ④ 。 孟子 ⑤ 、 荀子 ⑥ 也都阐发了各自的生态保护理念 。 凡此 , 正
恰恰说明当时业已存在生态危机了 ⑦ 。
中国古代哲学可谓独树一帜 , 但科学精神却不如古希腊时的欧洲强烈 。 欧洲的地
理条件培养了人们勇于探索的意志和力量 , 自古就有许多的航海家 、 探险家 ; 中国早
期文明发生在大河流域 , 使人们形成了安于现状的人生观 。 19 世纪末的欧洲继承了古
希腊的理性思维和古罗马的重视试验的传统 , 社会上科学思维之风大盛 , 这是欧洲近
代科学迅速发展的土壤和动力 ;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文哲理和治国之道 , 所谓的 “半
部论语治天下” 就是这种理念的写照 。 在科学研究方面重视功利和实用 , 如中国古代

① 曲格平 、 李金昌 : 枟中国人口与环境枠 ,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1992 年 。


② 刘隆等主编 : 枟西双版纳国土经济考察报告枠 , 云南人民出版社 , 1990 年 。 另据介绍 , “怒江虽然
每平方公里才有人口 30 人 , 根据怒江的自然状况与生产水平的现状 , 已不宜扩大耕地面积 , 同
时还必须对坡度超过 25 度以上的耕地进行退耕还林 。 虽然怒江的土地垦殖系数才 3 % , 但已超
过了大自然允许的最高限度 … … ” 引自张惠君 、 陈铁军 、 和润培著 : 枟怒江峡谷经济枠 , 云南人民
出版社 , 1997 年 。
③ 枟管子·七臣七主枠 : “春政不禁则百长不生 , 夏政不禁则五谷不成” ; 枟管子·八观枠 : “山林虽广 ,
草木虽美 , 禁发必有时 ; 国虽充盈 , 金玉虽多 , 宫室必有度 ; 江海虽广 , 池泽虽博 , 鱼鳖虽多 ,
网罟必有正 , 船网不可一财而成也 。 非私草木爱鱼鳖也 , 恶废民于生谷也 。 故曰 : 先王之禁山泽
之作者 , 博民于生谷地 。” 管子并非一味强调保护自然 , 而是主张在合乎自然生发之理的前提下
合理利用 。 管子还有环境与人口相协调的思想 , “地大而不为 , 命曰土满 ; 人众而不理 , 命曰人
满 ; 兵威而不止 , 命曰武满 。 三满而不止 , 国非其国也” 。
④ 枟国语·鲁语上枠 : “宣公夏滥于泗渊 , 里革断其而弃之 … … ”
⑤ 枟孟子·梁惠王上枠 : “不违农时 , 谷不可胜食也 。 数罟不入洿池 , 鱼鳖不可胜食也 。 斧斤以时入山
林 , 材木不可胜用也 。”
⑥ 枟荀子·王制枠 : “树成荫而众鸟息焉” ; “川渊而鱼鳖归之 , 山林茂而禽兽归之” ; “草木荣华滋硕之
时 , 则斧斤不入山林 , 不夭其生 , 不绝其长 … … 污池渊沼川泽 , 谨其时禁 , 故鱼鳖尤多 , 而百姓
有余用也 , 斩伐养长不失其时 , 故山林不童 , 而百姓有余材也” 。
⑦ 罗桂环 、 王耀先 、 杨朝飞 、 唐锡仁 : 枟中国环境保护史稿枠 ,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1995 年 。
第一章 总 论 · 11 ·

早就知道了有实用价值的勾股定理 , 却不了解三角形三内角之和等于 180° 。 四大发明


也都属于技术成就 , 而未上升到较为系统的理论层面 , 所以 , 古希腊欧几里德所创造
的几何体系未出现在中国 。
近代以来 , 中国的人地关系思想受西方影响较大 。 鸦片战争前 , 我国和西欧各国
虽有来往 , 也接受了一些西方的人地关系思想 , 但皆零碎且微不足道 。 鸦片战争以后 ,
我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 外国的各种思想 、 理论也相继传入中国 。 清政府派留
学生之举为中国科学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 包括对人地关系理论的贡献 。 如竺可桢
早期在 枟气候与人生及其他生物之关系枠 一文中强调人们生活方式对环境的适应 , “一
个民族的吃荤和吃素 , 亦和 气候有关 。 以大 概而 论 , 热带 之人 食素 , 寒带之 人食 荤 。
潮湿地带人们食素 , 干燥地带食荤” ① ; 在 枟气候与文化枠 中说道 : “世界最古的文化差
不多统起源于干燥地带之大河流域 。” 这些观点代表了 20 世纪 30 年代中国地理学界的
主要人地观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 科学技术发展迅猛 , 各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 , 对自然界所造
成的影响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是空前的 。 人类不但可以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 , 而且在一
定程度上可以改造和征服大自然 。 建国以后 , 我国 的人 地关系 研究受 前苏联 的影 响 ,
过分强调人的因素 , “人有多大胆 , 地有多大产” 等口号正是 “人定胜天” 思想极化的
体现 。 这种盲目的观念和行为带来的是自然环境的急剧恶化 ② 。 正如恩格斯所说 : “我
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 。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 自然界都对我
们进行了报复 。”
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 , 人地关系的讨论从人文地理学延伸到环境科学 、 生态学 、
可持续发展等领域 。 计量方法 、 生态理论 、 系统理论 、 协调理论和控制理论 、 感应与
行为理论等被大量引入到人地关系研究领域 , 从而大大增强了其实践意义 。 1980 年 ,
在日本东京召开的第 24 届国际地理大会上 , 怀斯在开幕词中指出 : “在今日世界人口
日增 , 环境变化加剧 , 资源匮乏和自然灾害频繁的处境中 , 如何去协调自然环境和人
类文化生活的关系 , 已成为国际地理学所面临的主要研究任务 。” 联合国大会 、 世界环
境与发展委员会 、 国际环境发展研究所 、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国际机构 , 也都强调可
持续发展思想是协调人地关系的指导原则 。
人地关系协调论 (Harmony) 是当前比较流行的观点 。 该理论认为 , 一方面要使人
类活动更能顺应地理环境的发展规律 , 更能充分合理地利用地理环境 , 另一方面要对

① 孙武 : 枟人地关系与脆弱带的研究枠 , 枟中国沙漠枠 1995 年 4 期 。


② 有人指出 , 在当今世界 , 人类一年之中对于自然环境的消耗 、 破坏力度 , 相当于上古时期的数百
年 、 数千年 ! 而且基本不返还 。 此言并非危言耸听 。 据一位法国社会学家估计 , 今天社会生产 3
年内的资本增长 , 相当于 20 世纪初 30 年内的资本变化 , 牛顿时代以前 300 年内的资本变化 , 石
器时代 3000 年的变化 。 因此 , 当今人类安居乐业之时 , 其实也正在亲手营造着一场新的大灾变 。
其后果 “则有可能造成地球表层系统向金星与火星的状态演化 (大陆局部沙漠化已在提醒我们) ,
从而造成人类文明的终结” 。 ——— 引自明德 : 枟生物和地球环境的协同演化 ——— 介绍张昀对新地球
观的论述枠 , 枟张昀文集枠 , 2001 年 (非刊行本) 。
· 12 · 中国文明起源的人地关系简论

已经破坏了的不协调的人地关系进行调整 。 当代 世界人口 剧增 , 各种 资源日 益匮 乏 ,


人类对生存环境日益关注 , 所以 , 当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资源 、 环境之间处于对
立状态时 , 谋求人地关系和谐的观点就应运产生 。 70 年代以来 , 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
正在成为人文地理学的主流 。
1972 、 1979 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和资源 、 环境 、 人口相互
关系座谈会 , 主张 将 人 口 增 长 、 经 济 发 展 速 度 同 自 然 环 境 和 资 源 的 保 护 协 调 起 来 。
1973 年美国地质学家 D畅N畅 卡戈和 B畅F畅 莫洛特指出 , 人类是地理环境不可分割的组成
部分 , 他们有能力协调人与地的关系 。
吴传钧指出 , 协调环境观的思想基础在于 : 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界是不可分割的统
一体 , 与环境协调是人与自然并存和发展的惟一合理途径 。 人与环境的协调可采用多
种方式 , 人类对此还没有充分的认识 , 尚未最终拟定准确而完整的行动方案 。 他指出 ,
以地域为基础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地理学的研究核心 , 人地系统是由地理环境和人
类活动两个子系统交错构成的复杂的开放巨系统 。 在这个巨系统中 , 人类社会和地理
环境两个子系 统 之 间 的 物 质 循 环 和 能 量 转 化 相 结 合 , 形 成 了 人 地 系 统 发 展 变 化 的 机
制① 。
从上述人地关系理论的发展演变过程可以看出 , 以往人地关系的讨论大多围绕具
体问题展开 , 如自然环境如何影响农作方式 、 如何影响民族性格等 , 到现代则出现了
诸如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等向定量化研究的趋势 。 我们进行的早期文明的人地关系
研究 , 以人地关系基本理论为指导 , 从 “人” 、 “地” 相互作用的角度探讨中国文明产
生 、 发展乃至历数千年而不衰的原因 。 这不但不利 于拓 宽中国 文明起 源研究 的视 野 ,
也是对人地关系理论研究和应用的深化 。

1畅3 考古学与人地关系研究

文明起源的人地关系研究需要多学科的参与 , 不同学科可以发挥不同的独特作用 。
但这一命题本身决定了它与考古学的关系最为密切 。
苏秉琦晚年曾颇有感触地指出 , “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取得的巨大成就 , 是以地球
濒临毁灭为代价” 的 , “考古学应有能力来回答重建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关系” 问题 ② 。
任何一门科学的性质都是由其特定的任务所决定的 , 而任何一门科学的任务又是
由其特定的研究对象所决定的 。 考古学的研究对象既包括人类所遗留的文化遗存 , 也
包括与人类有过直接或间接关系的自然遗存 。 由于迄今为止的一切人类活动都是在大
自然中进行的 , 因此 , 考古学应是一门介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 。 正
如夏鼐所指出的 : 在社会科学各学科中 , 考古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最为密切 , 也最易

① 吴传钧 : 枟国土开发整治与规划枠 , 江苏科学出版社 , 1990 年 。


② 苏秉琦 : 枟中国文明起源新探枠 , (香港) 商务印书馆 , 1997 年 。
第一章 总 论 · 13 ·

于和自然科学相沟通 ① 。 然而 , 由于我国的社会科学研究始终着重于上层建筑领域 , 因
此在人类学研究领域 (如考古学和民族学) , 长期存在着忽略物质文化研究和人地关系
研究的倾向 。 考古学家们对于中国文明起源的研究 , 长期局限于理论探讨和考古遗存
本身 , 很少有考古学家积极主动地考虑如何完善 、 提高本学科的功能 , 如何在更广阔
的科学天地里发挥自己独特的优势 。
第四纪环境变迁研究的常规手段是从 自然剖 面中提取 环境 信息 , 通过年 代测 定 ,
建立环境演变模型 。 但由于自然剖面的形成往往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历史过程 , 因而传
统地学对自然剖面年代的认定 , 大多是以千年和数千年为尺度的 。 目前对地层划分的
精度虽大大提高 , 但几乎所有的常规测年手段仍以百年为尺度 , 从而难以准确提供探
讨人地关系所必需的环境信息 。 然而 , 考古学在这方面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 一方
面 , 考古学涉及的对象包括人类遗存和自然遗存 两大类 , 且考 古遗存 的信息 量丰 富 ;
另一方面 , 考古地层学和考古类型学可以提供远较自然剖面精确的年代坐标 。 这便为
探讨中国文明的起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研究人地关系的目的在于总结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演变机理 , 而认识任何事物的
发展演变 机 理 都 需 要 一 个 相 当 长 的 时 间 跨 度 , 惟 此 才 能 看 得 清 晰 , 悟 得 明 白 , 所 谓
“以史为鉴” 正是这般道理 ; 研究人地关系机理应具备学术意义上的 “人” 的知识 , 即
人类学知识 ; 研究中国文明起源问题则必须克服没有文字依据的障碍 , 而考古学正可
满足此三方面的需要 : 它既是人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 又具备时间跨度长的优势 , 其
丰富的文化遗存又可弥补文献资料的空缺 。 所以 , 考古学在研究中国文明起源的人地
关系方面的优势和作用之大 , 是其他任何学科都无与伦比和无可替代的 。
另外 , 利用考古学遗存 , 从人地关系角度出发研究古代文明 , 有助于考古学与其
他相关学科的沟通 , 特别是有助于考古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和学 科功能 的完善 与提 高 ,
促进考古学研究成果的推广和转化 , 同时也有利于促进相关学科的进步 。

1畅4 景观生态学与文明起源研究

景观生态学 ( Landscape Ecology) , 又称地生态学 , 是由地理学的景观和生物学的


生态两个范畴结合产生的 , 它是研究景观在物质 、 能量和信息交换过程中形成的空间
结构 、 内部功能及其相互关系和演变规律的科学 。
景观生态学早在 100 多年前即 已产生 , 由于缺 乏社 会需要 而未能 得以连 续发 展 。
当代景观生态学是伴随着世界范围内生态环境的恶化而逐步发展成熟的 。 它将人类作
为景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 , 同时认为人类也是景观的塑造者和破坏者 。 因此 , 当代
景观生态学尤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
景观生态系统既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空间 , 那么这一空间所具有的特定属性

① 夏鼐 : 枟三十年来的中国考古学枠 , 枟考古枠 1979 年 7 期 。


· 14 · 中国文明起源的人地关系简论

便与人类的生存活动息息相关 。 对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良好的景观生态系统而言 , 可
以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 反之则具有强烈的抑制 性和破坏 性 。 景观生 态系统 的优 劣 ,
不仅取决于大自然的规定性 , 而且取决于人类活动的质量 。 适宜的人类活动不仅可以
与其所处的景观系统和谐共生 , 持续发展 , 而且可以改善其原始的结构与功能 , 使之
更加有利于人类的生存 。 反之 , 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却必然对系统的平衡造成干扰或破
坏 , 导致其功能的减弱或丧失 , 最终危及人类的生存 。
景观生态系统在受到人类的强度干扰 , 成为自然 — 人工系统或人工系统后 , 体现
为三种类型 :
其一 , 可与人类的强度 活 动 相 适 应 。 例 如 , 我 国 云 南 红 河 南 岸 的 哈 尼 族 聚 居 区 ,
广泛分布着以富含铁 、 铝氧化物的红壤为主要类型的山间平坝 。 千余年来 , 哈尼族群
众不断将其改造成为鳞次栉比 、 埂回堤转的水稻梯田 , 大大提高了对丰富光能的转化
和对充沛水资源的利用 , 从而创造出了良性循环的水田农业生态系统 。 最近 , 有关人
士正在酝酿将其作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对象 。
其二 , 在一定时期内可与人类的强度活动相适应 。 例如 , 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
原始森林被大面积辟为耕地后 , 以其肥沃的地力养育了中华民族数千年 , 但随之而来
的水土流失却在日益加剧 。 我国西南云 、 贵 、 川广大热带及亚热带地区 , 水热条件优
异 , 热带丛林茂密 , 生态调节能力也很强 , 千百年来一直是当地民族生存的理想景观 。
但由于近代以来人口不断增长 , 游耕半径渐趋缩短 , 使 “刀耕火种” 轮歇地难以复茂 ,
造成生态系统严重受损 、 生物多样性迅速减少 、 水土流失不断加剧 。 甚至被誉为 “植
物王国王冠上的绿宝石” 的西双版纳 , 近年来也频频发生泥石流等灾害 。
其三 , 不能与人类的强度活动相适应 。 例如 , 我国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 破坏
植被和地表结皮层的粗放性农业开发活动 , 使大片肥美的草原不断沦为赤地千里的荒
漠。
当代景观生态学在反思了人对自然的 “改造论” 之后 , 以系统论 、 控制论和信息
论为基础 , 与生物控制共生理论 、 耗散结构理论 、 自组织理论相结合 , 已将其研究对
象上升至 “复合景观生态系统” 的高度 。 其突出标志是 : “人类与自然共生” (Symbio唱
sis) 的思想已成为理论核心 。
当代景观生态学研究之所以如此强调人地关系 , 乃是因为 :
其一 , 人类是景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 , 它不仅具有特殊的外在异质性 , 而且还
有显著的 、 复杂的内在异质性 。
其二 , 人类不仅是景观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 , 也是景观生态系统的塑造者和破坏
者 , 随时随地都在任意改变着原始景观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
“边缘效应” 与 “共振效应” 是景 观生态学 的两 个重要概 念 。 1942 年 , 植 物学家
Beechar 发现 : 不同地貌单元及生物群落的界面地带 , 结构往往比较复杂 , 不同生境的
物种于此共生 , 种群密度大 , 生产力水平也相应较高 。 于是 , 他将这种现象称为 “边
缘效应” (Edge Effect) 。 这种具有边缘效应的地带 , 也就是当前国际上所谓的 “ Eco唱
第一章 总 论 · 15 ·

tone” 地带 。 彭少麟将边缘效应定义为 : “在植物群落的交错区 , 由于不同群落的相互


渗透 , 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 引起交错区的种类组成 、 配置以及结构和功能具有不同
于所相邻的群落的特性 。” ① 早期人类往往选择具有边缘效应的生存环境 ② , 因为这种
生境更能与其多元的经济文化类型相适应 。
所谓共振效应 , 是指由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干扰作用耦合 , 导致景观生
态系统超越临界阈值而严重失衡的效应 。 其对于景观生态系统的干扰破坏度远大于同
量的自然因子和人文因子单独作用之和 。
共振效应在任何有人类生存活动的景观生态系统中都普遍存在 。 但是 , 同等规模
和强度的人类活动 , 在结构 、 功能及稳定性不同的系统中 , 所引起的后果却有显著差
异 。 例如 , 在 中 国 南 方 水 热 条 件 优 异 、 生 态 稳 定 性 强 的 热 带 或 亚 热 带 地 区 , 同 样 的
“刀耕火种” 粗放农业所引发的共振效应 , 其频率和强度都大大低于北方干旱 、 半干旱
的生态脆弱地区 。
我国早期文明的发祥地大部分都处在 “边缘效应” 与 “共振效应” 明显的生态过渡
带上 , 所以 , 在进行文明起源的 人地 关系分析 时 , 应 将 “边 缘 效 应” 与 “共 振 效 应”
分析作为关注的重点 。

1畅5 生态过渡带是人类文明的 “孵化场”

生态过渡带作为景观生态学的重要概念 , 对于探讨早期文明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具
有特殊意义 。
生态过渡带一词 , 最初被理解为两个相邻植物群落之间的交接带 , 近年来拓展为
适用于多种时空尺度的概念 , 理解为相邻生态系统之间 , 相邻景观或区域之间的交错
带 (或交错区) 。 一般认为生态过渡带具有以下特征 :
第一 , 生态界面活跃 , 景观要素变化迅速 , 生态过程表现较为强烈 ;
第二 , 景观异质性强 , 植物种类及群落结构往往比较复杂 , 有利于不同物种齐集
共生 , 生物多样性增加 ;
第三 , 对全球变化的反应较为敏感 ;
第四 , 相邻生态系统的物种具有屏障作用 , 同时又起着 “过滤器” 的作用 ③ 。
生态过渡带可以从不同时空尺度进行研究 。 我国有几条重要的生态过渡带 , 如位
于东北东部山地的针叶 — 落叶阔叶林过渡带 ; 位于北方干湿过渡带的森林 — 草原过渡
带 ; 位于亚热带与暖温带之间的常绿落叶阔叶林过渡带 ; 位于南亚热带与热带之间的

① 彭少麟 : 枟边缘效应对森林景观的影响枠 , 枟景观生态学理论·方法及应用枠 , 中国林业出版社 ,


1991 年 。
② 俞孔坚 : 枟从选择满意景观到设计整体人类生态系统枠 , 枟景观生态学理论·方法及应用枠 , 中国林
业出版社 , 1991 年 。
③ 高洪文 : 枟生态交错带 (Ecotone) 理论研究进展枠 , 枟生态学杂志枠 1994 年 1 期 。
· 16 · 中国文明起源的人地关系简论

雨林常绿阔叶林过渡带等 。 此外 , 还有不同尺度的山地 — 平原过渡带和水陆过渡带等 。


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 , 它们具有不同的敏感度 , 如北方干湿过渡带为一级敏感带 ,
干旱与极干旱过渡带为二级敏感带 , 其余为三级敏感带 。
生态过渡带生物多样性增加 、 种群密度提高等边缘效应 , 往往使其成为人类生存
活动的 “理想生境” 。
在早期人类社会 , 任何单 一 的 生 产 方 式 都 难 以 维 持 其 生 计 , 因 此 , 农 业 民 (部)
族必以采集 、 狩猎 、 捕捞等其他生产方式为补充 , 狩猎民 (部) 族和渔业民 (部) 族
亦然 。 纯粹的农业民 (部) 族 、 狩猎民 (部) 族 、 渔业民 (部) 族并不存在 。 对此有
许多民族志可引以为证 。 这种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局限所形 成的 “多元” 性经 济 ,
决定了当时人们总是将那些具有边缘效应的地带视为理想生境 。 例如 , 当一个景观生
态系统水热条件良好 , 且平原 、 低山 、 丘陵 、 湖泊等景观镶嵌块并存时 , 生活在该系
统的人们便可耕 、 可牧 、 可渔 、 可狩 , 这就与早期人类的 “多元” 性经济有了更多的
相宜性 。 用现代景观生态学的观点考察 , 早期人类往往倾向于选择两种景观的交错区 ,
如森林与草地交错带 、 山地与平原接壤带 、 水域与陆地过渡带等 。
另外 , 生态过渡带敏感易变的气候条件 , 促进了物种的变异与适应进化 , 构成了
生物多样性的土壤 , 为人类从众多野生动植物中选择驯养种 、 栽培种创造了条件 。 从
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关系分析 , 生态过渡带多变的气候和多样的环境条件 , 推动着人
地之间不断发生冲突 、 又不断走向协调 , 也有利于增强社会发展的活力 。
由于生态过渡带之边缘效应还表现为物种与群落之间因竞争激烈而常常形成高频
率 、 大幅度的彼此消长 , 抗干扰能力差 , 界面易发生变异 , 且恢复周期长等 , 这便决
定了其易变性 、 灾变性特点 。 这种隐患一旦爆发 , 必然对于社会系统造成一系列的震
荡 。 以我国北方生态过渡带为例 , 晚全新世以来当地游牧民族的几次大规模南下征战 ,
几乎都发生在气候的寒冷期 。 这虽然与统治集团的利益和民族矛盾密切相关 , 但当地
民族生存环境的恶化也不可忽视 。 又如 , 当沿海或水网密布地区的生态系统处于良性
状态时 , 人们拥有稻粟之享 , 兼得渔盐之 利 。 但若 遇全 球气候 升温或 发生严 重水 患 ,
则洪水往往会给社会带来灭顶之灾 。 总之 , 由于生态过渡带的生态因子大多都是脆弱
的 , 因此植根于此的社会系统也难免受其负面影响 。

1畅6 中国早期文化的生态格局

新石器时代 早 期 农 耕 文 化 的 出 现 , 在 适 于 人 类 生 存 的 地 区 形 成 了 与 生 物 圈 景 观
(自然景观) 迥然不同的文化 生物圈景观 (半自然景观) , 这是地球生物圈发生的革命
性变化 。 不同时代的文化景观都具有一定的空间格局 。 对于我国的早期文化生态格局 ,
我们可以从不同空间尺度进行分析 (图 1 1) 。
(1) 南稻北粟 ——— 新石器文化的大尺度格局
从大空间尺 度考 察 , 作 为自然 选择的 结果 , 南方高 温 、 湿润 、 水陆交 错的沼 泽 、
第一章 总 论 · 17 ·

图 1 1 中国早期文明地域分布示意图

湿地中 , 生长着野生稻 (如普通野生稻 O ryza Sativa f畅 spontanica) ; 北方温暖 、 较干


的气候条件下 , 分布着野生粟 (狗尾草 Setaria V iridis) 和黍 (如糠稷 Panicu m Bisul唱
catu m) 。 当先民们逐渐认识到生长周期短的草本植物可以获得较高的收成时 , 便在原
有野生种的基础上 , 经过长期的人工选择和驯化 , 培育了我国最早的稻和粟 。 全新世
高温期的来临 , 则为原始农业的出现提供了条件 , 因为该时期正是我国新石器时代的
文化繁盛期 (7000 ~ 4000 aB畅P畅) 。 现已明确 , 长江流域 、 东南沿海和西南地区为稻作
区 , 黄河流域和广大的北方为粟作区 , 黄淮之间为粟 、 稻混作区 。 这样的文化生态格
局与我国现代气候分异的格局大体一致 。
全新世高温期气候带的界线与现代气候格局相比有明显的差别 : 温度带和雨带北
移 , 稻作区北推 2° ~ 3° , 可达北纬 35°附近 ; 粟作区北界也相应向北推进 。 与此同时 ,
副热带高压带北移 , 在其控制下 , 北方生态过渡带形成半湿润到半干旱气候 , 从而增
· 18 · 中国文明起源的人地关系简论

大了对作物生长的胁迫 , 只有耐旱的作物如粟和黍等才能有较好收成 , 人类自然要选


择这类农作物作为栽培对象 。 稻和粟这两种作物的生 物学 特性差别 很大 。 稻是 C3 植
物 , 粟和黍同属 C4 植物 , C4 植物比 C3 植物具有更高的水分利用效率和氮素利用率 ,
具有更强的生活适应性 , 这是它们在我国北方地区广泛分布的生理学基础 ① 。 我们不妨
把上述南稻北粟的经济格局称之为不同的文化生态域 (Cultural Eco唱domain) 。
(2) 文化生态 ——— 链状的文化生态格局
从中尺度上看 , 我国早期文明起源地往往沿大江大河呈链状分布 , 如辽河链 、 黄
河链和长江链 , 我们不妨把它们称之为文化生态区 (Cultural Eco唱region) 。 划分文化生
态区的标准是中尺度的气候 、 地貌 、 地理 和文化 类型组合 。 如 在新石 器时代 最暖 期 ,
长江流域的气候状况相当于现代的中亚热带南部 , 温暖多雨 , 估计年降水量在 1300 ~
1800mm , 山地覆盖着茂密的常绿阔叶林 , 河湖三角洲地区河网密布 , 湿地连片 。 河姆
渡文化和马家浜文化即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孕育而生 。 这两种文化均以稻作农业为主 ,
兼有采集和渔猎 。 长江中 、 下游广大区域的其他同期文化遗存与此两种文化具有高度
的一致性 。
在新石器时代 , 黄河中下游地区 , 包括黄河上游支流的河谷盆地边缘 , 盛行以粟
为主的旱作农耕文化 。 当时气候温暖 , 虽有旱情 , 但总降水量较现代多 。 宽平的山前
黄土台地和河流阶地 , 既宜于耕作 , 又可兼收采集 、 狩猎之利 。 这类文化广泛分布于
大河上下 , 成为新石器时代我国最大的文化生态区 。
西辽河流域 (或广义的燕辽地区) 是另一个相对独立发展的文化生态区 。 这里虽
然也属粟作文化区 , 但气候 、 地质 、 地貌条件和文化特征具有显著的特点 。 如兴隆洼
文化的先民虽已定居 , 并出现了原始的农耕 , 但采集活动仍占较大比重 ② 。 其后的红山
文化 、 夏家店下层文化 、 夏家店上层文化也具有相似的文化特征 。 由于该地区与北方
游牧文化毗邻而居 , 其文化发展及特征总是带有不同程度的游牧民族色彩 。
(3) 文化生态型 (Cultural Eco唱type) ——— 局地尺度的文化生态格局
局地尺度上的文化景观相对分散 、 呈斑块状分布 , 可称其为文化生态型 (Cultural
Eco唱type) , 它是局地生物 、 气候和地貌条件与文化的结合 。 例如 , 中原地区的磁山文
化 、 裴李岗文化 、 老官台文化是我国早期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 , 它们都处于温暖半湿
润落叶阔叶林带 , 同属定居的农耕文化 , 但在文化内涵上又大同小异 。 差异的产生源
于所处自然环境的不同 。 分布于渭河流域的许多老官台文化遗址 , 多位于河流阶地上 ,
而磁山文化和裴李岗文化 , 却都分布在山前过渡 带环境 。 从山 地向平 原的过 渡地 区 ,
存在一个山前暖带 , 即 “暖坡效应” 。 因此 , 与宽广的东部大平原相比 , 我国中部的山
地丘陵区向东部平原的过渡地带冬季气温偏高 , 1 月平均气温偏高 0畅5 ~ 0畅8 ℃ 。 河南

① 殷立娟 、 李美荣 : 枟中国 C4 植物的地理分布与生态学研究 I : 中国 C4 植物及其与气候环境的关


系枠 , 枟生态学报枠 1997 年 4 期 。
② 宋豫秦 : 枟西辽河流域全新世沙质荒漠化过程中的人地关系枠 , 北京大学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 ,
1995 年 。
第一章 总 论 · 19 ·

省境内的黄河以南 、 桐柏山以北 、 京广线以西 、 东经 112°10′以东的低山丘陵区 , 即秦


岭与黄淮海平原交界带 , 较周邻其他地区拥有更为优越的热量资源 ① 。 暖带的范围大致
在海拔 140 ~ 420m 之间 , 其在生物 、 土壤上的反映是 : 伏牛山南坡海拔 250 ~ 400m ,
有常绿灌丛存在 ; 海拔 150 ~ 300m 地段 , 因水热条件有利于矿物质风化 , 土壤中大部
分氧化物发生淋失 , 形成土壤地球化学过程最活跃的地段 ② 。 由此推测 , 在新石器时
代 , 类似的气候条件在偃师 、 巩义 、 新郑 、 禹县 、 汝州 、 舞阳 、 平顶山 、 南召等山前
地带普遍存在 。 因此 , 这一带数量众多 、 高度发展的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存在绝非偶然 。
“暖坡效应” 的存在从一个侧面解释了中原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 。

1畅7 有关国外早期文明兴衰的理论简介

尼罗河文明 、 两河流域文明和印度河文明 , 与中国的华夏文明并称世界四大文明 。


它们处在相同的纬度带上 , 在自然条件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

1畅 尼罗河文明

尼罗河源于非洲北部广袤的沙漠地区 , 自南向北形成一条狭长的河谷 。 孟斐斯以


南的尼罗河谷地为上埃及 , 尼罗河下游的三角洲沼泽区为下埃及 。 古埃及的地理范围
大约和今日埃及国家相当 。 沿尼罗河流域主要是肥沃的冲积平原 , 现代埃及全国人口
的 95 % 以上都集中在这条绿色生命带中 , 在古埃及当更有过之 ③ 。 冲积平原边缘为沙
漠低地 , 此外是沙漠高地 。 河谷与沙漠是古代埃及人生活环境的主要景观组分 。
尼罗河在埃及境内长达 1200 多公里 , 其泛滥期非常准时 。 每年七月 , 由于接受源
自非洲中部的丰富季雨 , 尼罗河水位升高并溢出河床 , 流向河谷 , 到九月 、 十月泛滥
达到高潮时 , 整个河谷都淹没在水中 。 古代地理学家斯特拉伯 (Strabo) 对此情景的描
绘是 : “除了人们的居住地 ——— 那些坐落在自然形成的山和人为高地上的规模可观的城
市和村庄外 , 整个国家都淹没在水中 , 成为一个湖 , 而远远望去 , 那些城市和村庄就
象湖中的岛屿 。” ④ 十一月河水退后 , 宽阔的河谷留下一层富含磷酸盐和腐殖质的淤泥 ,
成为农作物生长的沃土 。 有关的文献史料和许多贵族坟墓中反映农业生产的壁画都表
明 , 古埃及的农民和奴隶 “在每年泛滥期过后开始整土 , 乘土地松软着手播种 , 以木
锄石犁即可开垄成畦 , 有时甚至赶来成群的猪羊代替人工将种子踩入田中 , 此后只需
遇水排涝 , 逢旱灌田和施行一定的田间管理 , 即可保证丰收的年成” ⑤ 。 收获之后 , 随

① 刘军臣 、 安士伟 : 枟秦岭与黄淮平原交界带的暖带特征枠 , 枟山地学报枠 1998 年 1 期 。


② 马建华 、 马向忠 : 枟秦岭 — 黄淮平原交界带土壤物质迁移与积累枠 , 枟山地学报枠 1997 年 1 期 。
③ 朱龙华 : 枟世界历史·上古部分枠 66 页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1991 年 。
④ 阿兰·褒曼 : 枟法老后的埃及枠 (Alan Bowman , Egypt after the Pharaohs) 13 页 , 牛津出版社 ,
1986 年 。
⑤ 朱龙华 : 枟世界历史·上古部分枠 98 页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1991 年 。
· 20 · 中国文明起源的人地关系简论

之而来的几个月的干旱 , 又使水涝和土壤盐碱化 得以避免 。 尼 罗河流 域罕见 的定 时 、


定量的泛滥规律 , 为埃及古代文明最早创建大规模水利灌溉和制定历法提供了方便 ① 。
尼罗河赠给古埃及人的不仅是肥沃的农田 , 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沼泽地 , 这里的
野生动植物是古埃及人另一个重要的食物来源 。
基于尼罗河之于埃及文明的重要意义 ,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曾说过一句名言 :
“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
有关古埃及文明衰亡的研究理论有以下几种 :
枟表土与人类文明枠 这一名著的作者弗·卡特和汤姆·戴尔认为 ② : “蓝色尼罗河夹带
的淤泥与主要来自白色尼罗河流经的丛林和沼泽地的腐殖质 , 每年都要给埃及留下一
层薄薄的沉积层” ; “这一层层薄薄的新土层就是埃及漫长而富有生命力的文明之秘密
所在” 。 在这一点上 , 弗·卡特和汤姆·戴尔同意希罗多德 “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的说
法 , 这一说法被称为 “大河论” 。
弗·卡特和汤姆·戴尔虽然也以公元前 525 年波斯人占领埃及作为埃及早期文明的
结束时间 , 但他们认为这仅是埃及文明结束的开端 , “在绝大多数地区文明衰落的基本
原因是文明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遭到破坏” , 尼罗河文明衰落的真正原因是土地资源优
势的丧失 。
王会昌所著 枟古典文明的摇篮与墓地枠 一书认为 , 尼罗河文明的兴衰取决于环境
变迁 ③ , “正是在距今五六千年前后 ,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 , 控制北纬 30°附近的副热带高
气压沙漠带随着全球行星风系的调整而向高纬推移 , 亚非季风势力深入内陆 , 使得北
半球北纬 20° ~ 40°之间的广 阔地区 在季风 雨露的 惠泽之下 , 绽 开了一 朵朵文 明之 花 ,
形成了花团锦簇的北半球文 明带 。 最近 3000 年来 , 由于全 球气 候向着 干 、 凉 方向转
变 , 行星风系再度调整 , 副热带高气压沙漠卷土重来 , 从而摧毁了大部分古老的文明 ,
致使昔日文明的故乡沦为一片茫茫瀚海” 。 他认为 , 整个前王朝时期是一个气候湿润的
年代 , 由前王朝末期到早期王朝 , 气候由湿润向干旱转变 。 古王国到中王国时期 , 尼
罗河流域经历了干旱煎熬的 1000 年 。 特别是在第一中间期和中王国的前半期 , 极度的
干旱气候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 诸侯之间战争频仍 , 人民揭竿而起 , 社会动荡不安 。 从
第二中间期到新王国前期又是一个相对湿润的阶段 , 新王国在这个湿润阶段的后期将
自己的国力推到了埃及历史上的顶峰 。 但是在新王国后期 , 尼罗河流域迎来了极端干
旱的百余年 。 在这种环境恶化的冲击下 , 经济萧条 , 饥馑与暴动时常发生 , 最终导致
了王朝衰落 , 外敌入侵 , 尼罗河文明无可奈何地被希腊化了 , 尼罗河文明就这样退出
了历史舞台 。

① 朱龙华 : 枟世界历史·上古部分枠 67 页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1991 年 。


② 弗·卡特 、 汤姆·戴尔著 : 枟表土与人类文明枠 ,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1987 年 。
③ 王会昌 : 枟古典文明的摇篮与墓地枠 ,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1997 年 。
第一章 总 论 · 21 ·

2畅 两河流域文明

古代西亚的文明中心是两河流域 , 即美索不达米亚 。 因两河流域文明的代表是巴


比伦 , 故又称巴比伦文明 。 从地理位置上看 , 两河流域居于古代西亚的中心 , 底格里
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皆发源于小亚东部山区 , 东南流入波斯湾 。 两河上游山区属小亚范
围 , 一般不包括在美索不达米亚境内 , 其中 、 下游平川地带又可分南北两部分 , 北部
古称亚述 , 南部是巴比伦尼亚 。 巴比伦尼亚的北部叫阿卡德 , 南部叫苏美尔 。 这些不
同的名称来源于先后建立于此的古代文明 。 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与古代西亚文明
的关系类似尼罗河之古埃及文明 , 但两者又存在很大不同 。 相比尼罗河 , 这两条河流
是流程较短的中长河流 , 水量变化大 , 且不同年份泛滥的时间很不稳定 。 而且由于是
两条河流 , 彼此常有交错先后之差 , 更增加了泛期的不稳定 。 因此 , 西亚的古代居民
要付出更艰辛的努力 , 掌握好排涝蓄水 、 调节灌溉的功能 , 才能保证原始农业的顺利
发展 ① 。
西亚处在亚 、 非 、 欧三洲的联接处 , 因无海洋 、 沙漠等天然屏障阻隔 , 与外界的
陆路交通非常方便 , 故自新石器时代以来即是民族迁徙和信息交换的中枢 。 西亚经伊
朗北接中亚草原 , 经小亚联络高加索至黑海 , 与古代游牧世界的中 、 西两片皆有牵涉 ,
是古代农耕世界与游牧世界接触频繁 、 相互影响甚为突出的地带 。 农牧交互作用的冲
突 , 加剧了西亚历史格局的动荡 。
两河流域这片土地曾先后被十余个不同的种族与部落占据 。 “地球表面上几乎再也
没有别的什么地方 (惟一可能的例外是叙利亚和巴勒斯坦) 像美索不达米亚那样遭到
进犯的游牧部落的蹂躏 。 从最早的历史记载直至近代史书都把底格里斯 、 幼发拉底两
河流域的土地当作战争最丰盛的战利品 。 一一列举那些征服者或想成为征服者的名字 ,
几乎等于给中亚 、 西亚 、 欧洲东南部和非洲东北部所有的部落和民族依次点名” ② 。
西亚地区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物发现于从伊朗西南角通过美索不达米亚北部
和叙利亚 、 到巴勒斯坦的约旦河流域这个弧形地带 , 从而证明美索不达米亚北部地区
是西亚早期文明的发源地 ③ 。
以两河流域为中心的古代西亚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 : 苏美尔和阿卡德时期 (公元
前 36 ~ 前 21 世纪) 、 古巴比伦王国 (公元前 19 ~ 前 17 世纪) 、 亚述帝国与新巴比伦王
国 (公元前 9 ~ 前 6 世纪) 、 波斯帝国 (公元前 6 ~ 前 4 世纪) 、 安息与萨珊波斯 (公元
前 2 ~ 公元 7 世纪) 。
一般认为 , 奥泊德文化过渡到文明时代的条件已趋成熟 , 苏美尔文明在乌鲁克文
化时渐趋形成 , 到早期王朝时日臻成熟 , 其后一直未曾中断 。 乌尔第三王朝全面恢复

① 朱龙华 : 枟世界历史·上古部分枠 152 、 153 页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1991 年 。


② 弗·卡特 、 汤姆·戴尔著 : 枟表土与人类文明枠 ,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1987 年 。
③ 林琳 : 枟论上古西亚两河流域文化的两个问题枠 , 枟湖北大学学报枠 (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 年 1
期。
· 22 · 中国文明起源的人地关系简论

和弘扬了苏美尔文明 , 代表苏美尔文明最高水平的一系列成就皆完成于此时 。 完全继


承苏美尔文化传统的巴比伦文化 , 自古巴比伦王国经亚述帝国再到新巴比伦王国 , 成
为西亚最具代表性的古代文明 , 对邻近各国和以后各时代都很有影响 。 公元前 539 年 ,
居鲁士攻占了新巴比伦王国 , 两河流域并入了波斯帝国的版图 , 两河流域独立发展的
历史宣告结束 。
枟表土与人类文明枠 一书认为 , 美索不达米亚的 “主要资源则是底格里斯河和幼发
拉底河的河水及其流域的富饶肥沃的土壤” , “由它们构成的自然财富使得美索不达米
亚成为人类文明的摇篮” 。 同时 , “美索不达米亚不如埃及那样幸运 , 因为尼罗河携带
的泥沙与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夹带巨量泥沙相比 , 只是一小部分” 。 虽然 “只要灌
渠保持畅通 , 美索不达米亚的文明就能继续繁荣 , 这是因为土地仍然肥沃 、 富有生产
力” , 但两河流域文明无时无刻不 “受到这些水和泥沙的橙红色混合物的威胁 , 始终面
临着毁灭” 。 以至于到最后 , “从巴比伦周围灌渠中经常不断一铲一铲挖出的淤泥沿着
河岸堆成了山 。 于是不得不重挖新的渠道 , 尔后又无可奈何地依次将它们放弃” 。 由于
这样 “许许多多废弃不用的灌渠及其两岸淤泥堆成的山丘” , “越来越难以把作物活命
的水引到田地” , 也致使幼发拉底河不断改道 。 该著还认为 : “蒙古与泰姆人的入侵 ,
还有黑死病 , 大大地减少了美索不达米亚的人口 , 但是 , 同样重要的是 , 这些入侵者
破坏了或者导致破坏了灌溉工程 。” “滥伐森林和过量的放牧毁坏了粮食生产的机制 ,
一再加速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衰落 。 淤泥随波逐流 , 在灌渠道中沉积堵塞之后 , 清除
它们则需要付出繁重的劳动 , 劳动量大而效 率低 , 而且每 年都 需要疏通 清理 , 但 是 ,
历史上发生的每一次战争或政变都会中断灌渠的清理工作 。 随着灌溉系统的全面崩溃 ,
两河流域文明之花终于凋谢了 。”
在近东地区从事考古学研究达 40 年之久的英国 著名考古 学家塞 顿· 劳埃 德认 为 ,
除了洪水的威 胁 之 外 , 导 致 两 河 流 域 文 明 衰 亡 的 另 一 个 主 要 原 因 是 土 壤 的 盐 碱 化 和
“粗放耕作” 。 他描述说 , “今天在伊拉克旅游 , 人们不难看到滥用土壤的后果 。 大片的
土地不再耕种 , 上面覆盖着一层由于过分长期耕种而造成的白色硬壳 。 河水含有大量
盐分 , 在炎热的阳光下蒸发 , 盐沉淀下来 , 破坏了土壤的肥力 。 当盐碱化发生在这片
实行 ‘粗放经济’ 的土地上 , 农民便到另一片新土地上耕作 , 并重新开始灌溉 。 但是
更严重的盐碱化是长期灌溉所导致的地下水位的增高 , 它把盐带到了地表” ① 。 塞顿·劳
埃德并介绍说 , “在本世纪 (编者注 : 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 , 随着当代著名的亚述学
家索基尔德·雅可布生的系统研究 , 对于这个问题有了许多新的见解 。 他在许多楔形文
书中找到了论及盐碱化后果的确凿资料 , 并且研究了它在很长的历史时期所带来的后
果 。 例如 , 雅可布生认为 , 土壤退化最严重的地区在拉格什城邦 , 这里的盐碱化始于
公元前 2400 年 , 并向西扩展到幼发拉底河 ; 1000 年以后 , 盐碱化扩展到巴比伦 。 雅可
布生计算的结果是 , 小麦最初在全部谷物中占 16 % , 3 个世纪之后 , 它的比例下降到

① 塞顿·劳埃德著 , 杨建华译 , 黄菊元校 : 枟美索不达米亚考古枠 7 页 , 文物出版社 , 1990 年 。


第一章 总 论 · 23 ·

2 % , 而且在公元前 2000 年至公元前 1700 年的文书中根本没有提到过小麦” ① 。


弗·卡特等虽然提及战争是两河流域文明衰亡的催化剂之一 , 但他们认为 : “世界
上那么多种文明在屡经战乱之后存活下来并且有了进展 , 所以将这种暴力指责为文明
衰亡的最基本原因是不能成立的 。 比如 : 许多具有伟大文明的民族 ——— 巴比伦人 , 希
腊人与罗马人 , 在其整个进步发展时期几乎一直不断地在打仗 。” “战争还从来未有从
历史上彻底消灭任何一种文明的先例 , 有些时候 , 战争几乎灭绝了文明的民族 。 但是 ,
只要还有良好的环境 , 这些征服者或其他民族总会在被征服的土地上重建文明 。” 他们
还以为 : “在尼罗河流域与美索不达米亚河谷 , 文明衰落和黑暗时代接踵而至是历史的
事实 , 但只有一次 , 可是 , 作为征服的结果而出现的短暂文明衰弱均不只一次 。 只要
支持文明的物质资料还存在 , 那么在每次短暂衰落后总是能够再一次建成新的 、 更加
进步的文明 。”
与之相反 , 社会科学家们对于两河流域文明兴衰过程研究多偏重于人或社会结构 ,
相继提出了战争论 、 种族退化论 、 领导者无能论等各种理论 。 如维尔·杜伦认为 , 亚述
消亡的原因在于种族退化 。 他认为 , “胜利也会造成不利的影响 , 使原本战无不胜的亚
述人逐渐丧失优良的体质和品格 , 每一次战争中死去的都是最强壮和最勇敢的人 , 活
下来并繁殖人口的倒是些虚弱和谨慎之徒 。 或许 , 文明化过程就是种族弱化的过程” 。

3畅 印度河文明

印度河发源于青藏高原 , 上游为狮泉河和噶尔河 , 先流向西北 , 继而在兴都库什


山南麓折向西南 , 在巴基斯坦旁遮普省汇纳了杰卢姆河 、 杰纳布河和萨莱杰河等较大
支流 , 最后注入阿拉伯海 。
印度河文明发现于 20 世纪 20 年代初 , 经过数十年的发掘与研究 , 目前已发现的
大小城镇遗址多达 200 余处 , 分布于印度河中下游和西部沿海广大地区 。 其范围西起
伊朗边境 , 东近德里 , 北及喜马拉雅山麓 , 南靠阿拉伯海 , 东西宽达 1550km , 南北相
距 1100 km , 估计整个印度河文明的分布地域近 130 万 km 。 其主体部分在今巴基斯坦

境内 ② 。
根据文献记 载 和 C 测 定 的 结 果 , 印 度 河 文 明 的 初 兴 约 在 前 2400 年 , 盛 期 在 前
14

2200 ~ 前 2000 年 。 自前 1800 年起有衰亡之象 , 中心地区在此后一两百年迅速瓦 解 。


较远的城市 , 如罗塔尔 , 则存在到前 2000 年代后期 , 有的甚至延续到前 1000 年 。
印度河文明的城市已具较大规模 , 其 中以摩亨 佐达 罗和哈 拉帕城 址最具 代表 性 。
两座城市的人口估计各 3 ~ 4 万 , 可能是两个独立国家的都城或城邦联盟的中心 。 城市
布局一般分为上城和下城两部分 , 宽阔的主街道把全部市区隔成一片片方形的建筑群 ,
显得疏密有致 , 井然有序 。 以摩亨佐达罗为例 , 其上城以高墙深壕环卫 , 街道旁建圆
形塔楼 。 北部中央最突出的建筑是一长方形的大浴池 , 以烧砖密缝紧砌 , 并加沥青以

① 塞顿·劳埃德著 , 杨建华译 , 黄菊元校 : 枟美索不达米亚考古枠 , 文物出版社 , 1990 年 。


② 朱龙华 : 枟世界历史·上古部分枠 255 、 256 页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1991 年 。
· 24 · 中国文明起源的人地关系简论

防渗漏 , 一边盖有廊房 , 另一边为 8 个小型专用浴室 , 皆有精密的上 、 下水道 。 这个


大浴池的建筑和供水系统在古代是罕见的 。 大浴池的西边有数列十余间的大谷仓 , 这
类谷仓也是印度河文明特有的建筑 。 上城南部有一组厅堂建筑 , 其中最大的会议厅有

28m , 内列 4 排支柱 , 规模甚是宏伟 。 摩亨佐达罗下城内的建筑与上城相比相差甚远 ,
但大街宽达 10m , 下有砖砌排水沟 。 摩亨佐达罗和哈拉帕今天均处于印度河平原的塔
尔沙漠的包围之中 。 除上述两座城址外 , 卡里班根城址和罗塔尔城等城址的建筑与上
述两城也颇多相似之处 , 特别是罗塔尔城 , 作为海港 , 其最惊人之建筑是一座长 225m 、
宽 37m 的船坞 , 以烧砖 、 沥青筑成 , 有闸门开启 , 可说是世界上最早的航海船坞 。
印度河文明的起源目前主要有二说 , 其一认为起源于西亚 , 特别是伊朗 , 经俾路
支和阿富汗抵达印度河平原 , 此即过去甚为流行的苏美尔文明移植说 。 其二认为主要
从前哈拉帕文化发展而来 , 在发展中受到西亚的影响 。 现有较多的材料表明 , 印度河
文明之初兴与当地新石器时代和铜石并用时代的文化有直接联系 。
关于印度河文明的衰落原因 , 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
其一 , 雅利安人摧毁说 : 主要依据是摩亨佐达罗遗址中曾在一间房屋下面发现 13
具杂乱残缺的尸骨 , 上面有刀伤斧砍之痕 , 另外 , 文献中也确实提到雅利安人初入印
度时毁灭了不少当地黑肤土著人的城市 。 但有的研究者指出这种说法系牵强附会 , 因
为从年代上看 , 摩亨佐达罗的陷落约在公元前 1750 年 , 雅利安人开始进入印度的时间
肯定在此以后 。 从地理上看 , 摩亨佐达罗偏于南面 , 其北千里之遥尚有哈拉帕等许多
城市 , 如果雅利安人由北而来 , 这些北部 的城镇 应先遭劫 难 , 可实际 情况并 非如 此 。
由此可见 , 雅利安人的入侵不是印度河文明衰亡的惟一原因 , 至少肯定不是其开始衰
落的原因 。 从摩亨佐达罗城市建设耗费之大和阶级分化明显来看 , 它的内部阶级关系
十分紧张 , 其毁于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不无可能 。
其二 , 地震说 : 哈拉帕文化城市之衰亡 , 不是由于外族的侵入 , 而是由于公元前
1700 年左右发生的地震和地震所引起的水灾 。 这突如其来的灾害毁灭了摩亨佐达罗城 ,
使文化中心北移到哈拉巴城 , 并同时向东南坝贝湾各地移民 , 印度河文明由此走向衰落 。
其三 , 洪水说与疫病说 : 哈拉伯文化主要是被洪水破坏的 , 大洪水可能中断了这
个古老的文明 。 与洪水论相关联的说法是所谓的 “疫病论” ① 。
其四 , 经济发展退化说 : “印度河文明的衰落是由于政治和文化统一因素遭到破
坏 , 是城市经济向村落经济和游牧业退化的结果 , 而不是大规模的战争引起的人口灭
绝 。” ②
经济发展退化说认为 , 印度河文明的经济体系可分三个层次 , 第一是城镇地区的
商业和手工业经济 , 第二是沿着河流两岸分布的农业村落经济 , 第三是河间高地的牧
业经济和山区森林中的狩猎采集经济 。 这三个层次之间形成了 一种脆 弱的经 济平 衡 。

① Kirk . W .: The Role of Incha in the Diffusion of Early Culture . Geogr . J . 141 (I) : 19 ~ 34 , Lon唱
don (Roy . eogr . Soc .) , 1975 。
② 刘欣如 : 枟印度古代社会史枠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1990 年 。
第一章 总 论 · 25 ·

当人口增加和城市文明发展的需要增大时 , 只好放弃集约农业的经营方式 , 转而走扩


大耕地面积和寻求新牧场的道路 , 由此导致农业网点和牧业人群开始向东北部和东南
部扩散 。 然而从生态学角度来看 , 印度河流域处于西亚生态系统的边缘 , 属于干旱的
生态环境 , 在没有重大生产技术突破的情况 下 , 发展就会 停滞 下来 。 面对这 种情 况 ,
印度河流域的先民退而转向小型的村落农业经济和牧业经济 , 那些城市居民也逐渐丢
掉了不再有用的城市文化 , 而转向村落农业文化和牧业文化 。
其五 , 环境变迁论 : 有学者认为 , 以上这些假说没有一个 “能够比较圆满地解释
这个古老文明为什么会衰落 , 尤其缺乏的是 , 没有哪一种理论既能阐释印度河流域文
明兴起和发展的原因 , 又能以一贯之地揭示文明衰落的激发机制” ① 。 环境变迁论者认
为 , 从公元前 8000 多年到公元前 2000 年这段时间内 , 印度河流域气候湿润 , 当时的
塔尔地区河流纵横 , 湖沼遍野 。 考古材料也能反映出这一湿润景观 。 在印度河文明时
代 , 哈拉帕人的村落和城镇都建立在高出宽阔河谷的地方 , 与此相反 , 文明灭亡之后
来到这里的雅利安人基本是紧挨河床定居 。 哈拉帕人的房屋和院落常常坐落在用砖头
垒起的高高的宅基台地上 , 而雅利安人则无忧无虑地在干涸的 古河道 上居住 和放 牧 。
在印度河文明时代 , 城市的一系列建筑设施也证明了气候是湿润的 。 摩亨佐达罗精心
设计的排水系统规模宏大 , 举世闻名 , 大概与当时降水量大 、 须迅速排除城内积水有
关 。 正是由于湿润的气候 、 丰沛的降水和充足的河流滋润着肥沃的印度河平原 , 古老
的印度河流域文明才得以在这里诞生 。
但从公元前 2000 年起 , 印度河平原的气候发生了较大变化 , 原来的湿润景观不断
地干旱恶化 , 昔日辽阔坦荡的平原已经深深陷入沙漠化土地的包围之中 , 干旱煎熬着
文明 , 文明在煎熬中挣扎 。 印度河文明就是在沙漠化的煎熬之中走向了衰落 。
其六 , 人为破坏论 : 与上述观点不同 , 有些学者认为 , 印度河文明的衰落很大程
度上是人类自食其果 。 因为 , 根据全新世气候变迁的研究结果 , 基本都认定在 7000 ~
3000aB畅P畅 期间 , 全球气温并没有大的变化 ② 。 可是在 3700aB畅P畅 左右的时候 , 印度河
文明却迅速衰落 。 因此 , 将印度河文明的衰落简单归结为气候变化的影响 , 或者其他
社会原因都是片面的 。 印度河文明的衰落应该有更直接的原因 , 这种原因就来自人类
自身对于生存环境的破坏 。 印度河流域优越的环境提供了文明诞生的条件 , 而制陶业 、
青铜冶炼业等一系列技术进步又促使印度河文明迅速走向鼎盛 。 然而 , 在文明不断进
步的同时 , 印度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开始承受来自两方面的巨大压力 : 人口增长的压力
和对燃料需求急剧增长的压力 ③ 。 这些不断增长的压力迅速导致了木材需求量超出了森
林自然更新的水平 。 使得森林资源不可逆转地减少 。 更严重的是 , 森林资源的衰退引起
大量的水土流失和印度河流域水分贮存能力的减小 , 并由此引起区域气候变化 。 原本富
庶的地区受越来越严重的干旱威胁 , 无法灌溉而产生沙荒地 , 沙漠化的进程也由此开始 。

① 弗·卡特 、 汤姆·戴尔著 : 枟表土与人类文明枠 ,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1987 年 。


② 竺可桢 : 枟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枠 , 枟考古学报枠 1972 年 1 期 。
③ 班武奇 : 枟印度河文明兴衰和地理环境变迁枠 , 枟地理学报枠 1998 年 3 期 。
· 26 · 中国文明起源的人地关系简论

1畅8 “盖雅假说” 的启示

“盖雅” 一词源于古希腊 , 乃古希腊神话中的大地女神之名 , 她诞生于混沌之中 ,


是天和日的女儿 , 因此被古希腊人尊崇为大地之母 (Earth Mother) 。 古希腊人认为大
地上的一切生物 , 包括动物 、 植物和人类都属于一个共同的大社会 , 这个社会便被称
为 “盖雅” (Gaia) 。
19 世纪 30 年代 , 盖雅一词出现于科学文献中 , 被用来描述和解释生物对地球环境
的影响和控制作用 。 1972 年 , 英国地球物理学家洛维洛克 (J畅E畅Lovelock) 和马古丽
斯在一系列论著中阐述了 “盖雅假说” , “盖雅” 一词于是成为一个全新的科学概念 。
盖雅假说认为 : 盖雅是一个由地球大气圈 、 生物圈以及海洋 、 土壤等共同构成的
反馈系统或控制系统 。 该系统通过自身调节和控制而寻求达到适合于生物群生存的最
佳物理化学环境 , 而在这一系统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是生物 。
盖雅假说出现的背景是 : 迄今为止的太空观测与研究表明 , 在太阳系中 , 只有地
球存在生物圈 。 太阳系之外也未发现类似地球这样的由无数生命体覆盖着的星体 。 这
一现实使科学界改变了将地球视为普通行星的观点 , 开始了对地球状态的深层思考 。
盖雅假说的主要论据是 : 与其他星球相比 , 地球大气圈在酸度 (pH) 、 氧化还原势
(pE) 和化学组成上都非常特殊 ; 由太阳辐射强度变化史而预期的地球热变化史和由地
质 、 化石记录的地球实际热变化史之间极不相符 ; 地球大气圈和水圈中的生物生境自
地球形成以来始终保持着相对稳定 ; 尽管地球上曾出现过多次大冰期 , 但即使在最寒
冷的时期 , 地球热带平均温度下降也不超过 8 ℃ ; 自太古宙至今 , 地表温度从未降到大
洋冰结的程度 , 也从未升温到全球大洋蒸发干涸的程度 ; 虽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历史时
期 , 但地球的沉积模式和大地构造运动方式基本相同 。
根据天体物理学理论 , 太阳辐射强度若增长或减少 10 % , 就足以导致全球海洋蒸
发干涸或全部冻结 。 而虽然科学家估计自太古宙至今太阳的辐射强度至少增长了 30 % ,
甚至 70 % ~ 100 % , 但事实上在地质史上地表平均温度的变化却大约只有 10 ℃ 。
对于地球的 “特殊性” , 科学界有两种不同的解释 。
第一种解释代表传统的观点 。 它认为 , 地球之所以有生命存在 , 是因为它具有其
他星体所没有的 、 适合于生命存在的特殊环境条件 。 而这种特殊环境条件的存在 , 则
是由于地球适中的体积和适合的轨道位置 。 地球环境的现状似乎是 “特意” 满足生命
生存的 : 其大气圈的密度与成分正好能保持生命所必须的液态水圈 ; 其大气层自由氧
的含量既保证了生命的呼吸和岩石的风化 (生命必需的各种营养元素主要靠风化的岩
石提供) , 还可使大多陨石和流星在坠落地面之前被氧化燃烧 , 而其臭氧层又足以遮挡
强烈的紫外线损害地球生命的健康 ; 大气中所含二氧化碳既使生物赖以存在的地表恰
好维持在适宜的温度 , 又可满足植物再生产之所需 … … 如果不是 “造物主” 的 “特意
安排” , 那一定是极端的巧合 。

Das könnte Ihnen auch gefall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