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e sind auf Seite 1von 66

中國文化研究導論

何謂「中國」?
何謂「中華民族」?
甚麼是「文化」?
甚麼是「文化元素」?
「文化」與「文明」
中國文化的世界地位
中國文化史之分期
中國文化史之分類
何謂「中國」?
 「中」:位置中央,在左右之間,或四方之內,
為核心所在。

 「國」:東漢許慎撰《說文解字》中謂:「邑,
國也,從□」。

→→□表示城垣,其內的「戈」表示武裝,「口」
代表人民,即為一個城池的意思。
 「中國」這一詞語之出現,始
於周代。如青銅器《何尊》上
的銘辭,記周武王克商,謂:

「余其宅茲中國。」

附圖:《何尊》,1963年出土於陝西省寶
雞市東北郊,現藏陝西省寶雞市青銅器博
物館。
 意為「中央之城」的「中國」,又可被理解為周天子的
居所,亦即「京師」。如劉熙撰《孟子註》一書中謂:

「帝王所都為中,故曰中國。」

 此外,「中國」的定義又有多種引申,諸如:
1. 居於「四夷」之中的國家:《詩經‧小雅‧六月》序云:
「四夷交侵,中國微矣」;
2. 國境之內的國家:《穀梁傳‧昭公三十年》注:「『中
國』,猶國中也」;
3. 「中等之國」:《管子》按國家大小分為王國、中國、
小國;
4. 「中央之國」:《列子》按國家所在地分之為南國、北
國、中國。
 春秋時期「中國」的範圍:

黃河中下游及淮河流域,秦、楚、吳、越等國不包括在內。

 戰國晚期「中國」的範圍:

由於列國爭霸,問鼎中原,故《荀子》及《戰國策》中所論
之「中國」,已包括秦、楚、吳、越等地在內。

 秦一統後「中國」的範圍:

北至長城以南,西至甘肅一帶,東臨大海,南抵嶺南。
 秦代以後「中國」的範圍:

漢、唐兩代文治武功皆盛,「中國」的範圍大
大增加。清代極盛時,中國擁有土地1,260萬平
方公里。

十九世紀中葉以後,西力東漸,中國不斷喪失
領土。但到了今日,中國尚有土地達960萬平方
公里。
 晚周以後,「中國」一詞不僅有地理及政治意
義,還開始派生出文化意義。《史記》卷四十
三〈趙世家〉中記載趙國公子成在與趙武靈王
的對話中指出:

「中國者,蓋聰明徇智之所居也,萬物財用之
所聚也,賢聖之所教也,仁義之所施也。」
 唐代韓愈在〈原道〉一文中指出:

「諸侯用夷禮則夷之,進於中國則中國之。」

∴所以,中國古有「用夏變夷」一語。
 在傳統「家天下」觀念的影響下,我國古代多以朝
代作國名,較少自稱「中國」。

 基於這種情況,外國人也較多以我國歷史上強盛的
王朝名字來稱呼我們:

1. 日本人長期稱中國人為「秦人」,稱中國為「漢
土」、「唐土」。江戶時代 ( 1603 – 1867 ) 日本人稱
中國人為「明人」及「清人」;
2. 印度人稱中國為「支那」( China ),實為 ( Chin )
[秦] 的變音;
3. 十至十三世紀時中亞地區人民稱中國為「震旦」,
實為「契丹」 ( 遼王朝 ) 之變音。
 以「中國」為非正式國名,與異域外邦相對稱,始見
於《史記‧大宛列傳》:

「天子既聞大宛及大夏、安息之屬,皆大國,多奇物、
土著,頗與中國同業,……。」

 一個朝代自稱「中國」,始於元朝。元世祖忽必烈遣
使到日本,國書上稱自國為「中國」,並將安南、高
麗、緬甸及日本等命名為「外夷」。

「內中外夷」的世界觀
 「中國」作為與外國對等的國體觀念,萌發於宋
代。

 宋代建立後,國家積弱,遼、夏先後立國,各有
其文字與典章制度,宋帝國甚至要向遼國稱臣進
貢,被迫放下「天朝大國」的面子。

北宋理學家石介撰《中國論》,提及:

「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國,居天地之偏者曰四夷。」
 十九世紀中葉,西力東漸,我國門戶大開。傳
統支撐東亞地區宗藩關係運作的「華夷秩序」
被近代「民族國家秩序」取代,「中國」一名
乃愈益普遍為外國人所用。

→→中英《南京條約》、中美《望夏條約》等
經常出現「中國皇帝」、「中國大臣」、「中
國商人」、「中國官方」,甚至「中國人民」
等詞語。
何謂「中華民族」?

 「民族」一詞,泛指歷史上形成的、處於不
同社會發展階段的各種「人群共同體」。

→→若從時序及「生活質素」劃分,民族可
被分為「原始民族」、「古代民族」及「現
代民族」三種。
 中國古籍中向有「民」及「族」的概念,而且
「種」、「部」、「類」等用以劃分不同民族
的用字也屢見不鮮。雙字詞方面,亦有「族
類」、「族部」、「民群」及「民種」等等。

 《說文》曰:「族,矢鋒也,束之族族
也。……聚矢之所集。」

《左傳‧成公四年》中言:「非我族類,其心必
異。」
 由此可知,古漢語的「族」、
「族類」等字詞,是區分所謂
「內諸夏、外夷狄」的「舊式
民族主義概念」的專用名詞。

 至於「民族」一詞,乃源於近
代西方的民族主義概念,由近
代中國學者自日本引入中國。
 十九世紀上半葉,德國傳教士
郭士立 ( Karl Friedrich
Gutzlaff, 1803 - 1851 ) 在其編輯
的《東西洋每月統記傳》道光
十七年 ( 1837年 ) 九月號裡刊載
〈約書亞降迦南國〉一文,內
有:「以色列民族」一詞。

 此外,咸豐、同治年間著名文
士王韜於1874年著《洋務在用
其所長》一書中,也出現了
「民族」一詞。
 晚清普遍使用「民族」一詞的事例:

1. 1898年6月,康有為向光緒皇帝呈上〈請君民
合治滿漢不分揭〉,內有「民族之治」一詞;

2. 1900年,章太炎撰〈序種性〉內有「自帝系
世本推迹民族」一句;

3. 梁啟超在〈新民說‧論自由〉一文中言:「今
日吾中國最急者,……民族建國問題而已」。
 「中華」一詞之由來:

1. 「中華」一詞,在《魏書》與《晉書》中
多有用例;

2. 「華」者,「花」也,意謂燦爛。《左傳‧
定公十年》篇中形容中國:「有服章之美,
故謂之華。」
 《唐律名例疏議釋義》中說:

「中華者,中國也。親被王教,自屬中國,
衣冠威儀,習俗孝悌,居身禮儀,故謂之中
華。」
 公元1367年,朱元璋命徐達北伐,其檄文內有「驅逐
胡虜,恢復中華」之句。到了近代,「中華」逐漸成
為指認全中國的一種「文化符號」。

 梁啟超於1902年完成《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
一書,內云:

「四千餘年之歷史未嘗一中斷者誰乎?我中華也。」

「蓋大地今只有兩文明:一泰西文明,歐美是也;二
泰東文明,中華是也。」
 「中華」與「民族」結合:

1. 晚清時期:「中華民族」 / 「中國民族」

2. 1905年孫中山建立同盟會,其誓詞有「驅除韃
虜,恢復中華」一句。與之同時,章太炎在
〈中華民國解〉一文中使用「中華民族」一詞。
 除了革命派的孫中山與章太炎,立憲派的楊度
對何謂「中華民族」亦有其見解。他在〈金鐵
主義說〉一文中說:

「則中華之名詞,不僅非一地域之國名,亦且
非一血統之種名,乃為一文化之族名。……華
之所以為華,以文化言,不以血統言,可決之
也。故欲知中華民族為何等民族,則于其民族
命名之頃,而已含定義于其中。與西人學說拟
之,實采合于文化說,而背于血統說。華為花
之原字,以花為名,其以之形容文化之美,而
非以之狀態血統之奇。」
 辛亥革命成功後,孫中山倡言「合漢、滿、蒙、回、
藏諸族為一人:是曰民族之統一」。

 1912年3月,黃興等人成立「中華民國民族大同會」,
不久改稱為「中華民族大同會」,其宗旨為「提攜五
族共路文明之域」。

 1917年,李大釗撰〈新中華民族主義〉一文,主張對
古老的中華民族「更生再造」。

 1919年,孫中山撰〈三民主義〉,提出漢族與「滿、
蒙、回、藏之人民相見于誠,合為一爐而冶之,以成
一中華民族之新主義」。
 中華民族的結構:

 著名學者費孝通在其著作《中華民族多元一
體格局》中指出:

「中華民族作為一個自覺的民族實體,是近
百年來中國和西方列強對抗中出現的,但作
為一個自在的民族實體,則是在幾千年的歷
史過程中形成的。」
 歷史上對我國有過重大影響,而又先後成為
中華民族成員的有以下各個部族:

 東北:烏桓、鮮卑、室韋、契丹、女真等;
 北方:匈奴、烏孫、突厥、回紇、蒙古等;
 西南方:吐谷渾、氐、羌、吐蕃及西南夷各
種等;
 南方:瑤、苗、黎、壯等。
 中華民族的格局:

「多元一體」;
「多元中統一」、「統一中多元」

 中華民族的主體:漢族

 漢族以外的其他民族主要屬於藏語系及阿爾泰語系
民族。人口一百萬以上的有十七個,分別是:壯、
回、維吾爾、彝、苗、藏、滿、布依、土家、哈尼、
哈薩哈、傣、朝鮮、瑤、侗及白族。
 人口一百萬以下、十萬以上的也有十七個:黎、東鄉、
高山、拉姑、水、納西、景頗、羌、錫伯及土族等。

 人口十萬以下、一萬以上的有十五個:烏孜別克、俄羅
斯、保安、京、布朗、裕固、撒拉、毛雅、阿昌、塔吉
克、鄂溫克、崩龍及基諾等族。

 人口一萬以下的有:塔塔爾、門巴、獨龍、鄂倫春及赫
哲等。

 此外,尚有一些民族雖然已經遷離中國的範圍 ( 如匈奴
在其大汗「上帝之鞭」阿提拉 ( Attila the Hun ) 帶領下
西遷 ),甚或已然消亡 ( 如西北的黨項及東北的契丹等 ),
但她們對中華民族的形成,實有很大的貢獻。
甚麼是「文化」?

 余英時認為,「文化」的內涵非常複雜。

 Terry Eagleton指出,「文化」( Culture )


一詞可能是英語中詞義最為複雜的一個詞
語。
 殷海光在其著作《中國文化的展望》之中,羅列
了四十七個關於「文化」的定義。在參考了各式
各樣的定義後,他綜合了文化的六大特質:

1. 文化包括「好的」與「不好的」部分;
2. 文化包括「精神」及「物質」兩大層面;
3. 無論是所謂「文明人」或所謂「野蠻人」,均
有他們自己的文化;
4. 文化並非一成不變的化石,而是處於不斷的變
動之中;
5. 價值觀念是構成文化的重要元素;
6. 不同文化體系之間往往是相對的。
 若按此六大特質再作申論:

「文化」=「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文化系統」( Culture System )


 錢穆認為,「文化」就是「人類集體生活之總
稱」,也是知識和精神文明演進及發展的歷程。

 Wissler ( 魏斯萊 ) 指出,「文化」是一個民族


的生活方式。
甚麼是「文化元素」?
 任何文化系統都包含若干要素,可稱之為
「文化要素」或「文化元素」。

1. 文化元素可否脫離文化系統而獨立存在?

2. 不同的文化元素之間是否可以相容並存?

3. 文化元素呈現了不同文化體系之間的「文化
普遍性」及「文化特殊性」。
「文化」與「文明」

 「文化」( Culture ) VS「文明」( Civilization )

 錢穆認為「文明偏在外,屬於物質方面;文化
偏在內,屬於精神方面」。

 不過,在現代社會科學的應用習慣上,「文化」
與「文明」兩個詞語基本上沒有分別。
 然而,何以會產生「文化」與「文明」兩個不
同的詞彙呢?

 拉丁文 Cultura  德文 Kultur & 英文 Culture

 拉丁文 Civis  英文 Civilization


 從中國文字方面來說,「文化」與「文明」實為同一
事物的兩個名詞。

 中國「文化」一詞,出自《易經》。《易經》中云:
「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 漢代劉向《說苑‧指武》曰:
「凡武之興,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後加誅。」

 此皆明確指出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以文教化」。
 故此,中國傳統文化最著重的是人倫及禮俗。
這些都是建基於「以文教化」精神上的文化
產物。

 若然中華民族失落了這種「以文教化」的精
神,那麼中華民族已是一個失去靈魂的民族,
中國文化的價值亦蕩然無存。
中國文化的世界地位
 中國是世界幾大「原生文化」之一:

1. 三大文明 ( 近東、東亞、中南美 );
2. 四大文明古國 ( 埃及、巴比倫、印度、中國 );
3. 六大文化區 ( 西亞、埃及、印度、中國、墨西哥、
秘魯 );
4. 七大母文化 ( 埃及、蘇美爾、米諾斯、瑪雅、安
第斯、哈拉巴、中國 );
5. 八個文明中心 ( 埃及、印度、中國、巴比倫、雅
典、伊斯蘭、西方、墨西哥 )
 中國文化「連續不絕」:

從《史記》到《清史稿》,完整無缺的
「史的統序」,為世界上所僅有。
 在文化上深深影響其他地區及文化體系:

中國向為「漢字文化圈」的中心,在傳統天朝制度及宗
藩關係的運作下,中國文化大量輸出至東亞地區。

深受影響的國家包括:朝鮮 ( 韓國 )、日本、越南、
琉球 ( 今日本沖繩縣 ) 及蒙古等。

中國輸出:漢字、儒學、典章制度

外國所受影響:韓國的「諺文」、日本的「假名」、越
南的「字喃」;儒家學說思想等。
 中國古代物質文明對世界文明進化的貢獻:

1. 農業文明:耕種技術;

2. 各類建築工程:橋樑、鑿井、冶煉鑄造等;

3. 科技:天文、算術、醫學、火藥、造紙、印刷及羅盤等;

4. 物產:絲綢、瓷器等;

5. 藝術:繪畫、雕刻等;

6. 學術思想:儒家倫理觀、重視道德思想、民本政治理想等。
 傳統中國文化對世界影響之深遠:

1. 火藥透過蒙古西征而傳至歐洲,促成西方封建主義崩潰,造
就近代文化;

2. 羅盤促成西歐開創「大航海時代」;

3. 造紙術及印刷術成就了「文藝復興」;

4. 各項學術思想對歐洲近代啟蒙運動有極深遠的影響,法國啟
蒙運動家如伏爾泰 ( Voltaire, 1694 – 1778 )、孟德斯鳩
( Montesquieu, 1689 – 1755 ) 及盧梭 ( Rousseau, 1712 – 1778 )
等都曾接觸過中國的文化典籍。
中國文化史之分期
 前文明期:猿人時代至夏代

 特色:

1. 黃河流域文明在以蒙古人種為主幹的情況下萌芽;

2. 此時期的中國是農作物及家畜的重要原生地;

3. 屬於此時期的文化遺址極多,說明中華文明的起源
為「多元發生」。
 文明奠基及元典創製期:夏代至戰國末年

 特色:

1. 奠定中國文化乃至東亞地區主流文化的重要時
期;
2. 開始出現文字、青銅器、宮殿及祭壇等;
3. 青銅器主要為祭祀用的「禮器」,兵器較次要;
4. 祭祀活動頻繁,開始確立宗法制度;
5. 重要的傳統典籍出現,展現中國人的思想。
 大一統帝國文化之探索與定位:秦漢時期

 特色:

1. 固定傳統中國文化的基本面貌,如度量衡統一、
文字制定、教育模式、戶籍控制與統計、官吏選
拔及史學體例等;
2. 儒家學說定於一尊;
3. 下層社會出現民間信仰,迷信風氣開始盛行;
4. 開創可與南亞孔雀王朝文化和西方羅馬帝國文化
相媲美的世界第三種龐大帝國文化。
 胡漢、中印文化大融合時期:兩晉南北朝至唐代中

 特色:

1. 代表漢族的農業文化與代表胡族的游牧文化產生大
規模衝突,然後漸趨民族與文化融和;
2. 來自印度的佛教開始在中國發揮巨大影響力,在經
歷「中國化」後,成為中國最重要的宗教信仰之一;
3. 唐中葉安史之亂後,中國經濟與文化重心開始南移。
 近古文化定型期:唐代中葉至明代中葉

 特色:

1. 日本著名史學家內藤湖南及宮崎市定等認為
此時期的中國文化呈現由中世走向近世的面
貌;
2. 城市文化興起;
3. 理學出現;
4. 嚴復在晚清時期曾說:「中國之所以成為今
日現象者,為宋人所造就什八九。」
 東西文化交匯與現代轉型時期:明末至今

 特色:

1. 明末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及唐甄等提倡「非君
崇公」,將傳統儒家民本思想推至高峰,可視為近
代中國啟蒙之先聲。同時,西方傳教士把西方文化
帶到中國,造就東西文化的另一次大交匯;
2. 西力東漸以後,中國沿海各城市成為首批對外開放
的地方,也成為中國吸收西方文化的最重要窗口;
3. 隨著西方文化的嚴重衝擊,中國人開始對傳統中國
文化產生懷疑。
中國文化史之分類
 按朱維錚著《中國文化史分類試析》( 上海:復旦大學出
版社,1986年 ) 一書所述,中國文史可分為十四大類:

 區域文化:

在古代中國,不同地域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特徵,不同特徵
的文化都在或長或短時期形成具有自己個性的傳統。在黃
河流域,關隴、齊魯、三晉諸區域的古代文化的個性顯然
不同。在長江流域,巴蜀、荊楚、吳越諸區域的古文化也
色彩各異。我們對於區域文化了解愈多,對於中華文化具
有吸引百川歸海的普遍性格的認識也愈深。
 民族文化:

這裏指對漢族和各民族的發展起過重要影響
古代民族的文化。匈奴、烏桓、鮮卑、突厥、
回紇、吐蕃、黨項、契丹、女真等古代民族,
它們的活動在中華民族的不同歷史時期都發
生過重大影響。
 考古學文化:

由十八世紀開始,這個領域成就非常豐盛。
彩陶、青銅器、玉器、漆器、瓷器、古錢、
碑刻、簡牘、帛書、壁畫、雕塑、古城、古
廟、古墓、古園等等,新發現的材料很多,
使歷史研究中以傳世文獻與古代文化為主要
綱領的許多結論提出了新補充與引證。
 科學文化:

我們研究文化史,必須要注意工藝學的發展
史。不過,文化史不該包括全部科學史和全
部工藝史,後者有很大一部分,屬於生產力
史。我們只可能著重研究科學與文化的相互
關係。
 生活文化:

這是研究人類的衣食住行,文明進化的歷
史。這又包括從社會禮俗及經濟模式去研究
中國的文化。如中國的婚喪禮俗;又如中國
的經濟模式,包括游牧文化、農業文化及商
業文化。
 藝術文化:

藝術包括文學、音樂史、舞蹈史、戲劇史、
曲藝史、雜技史、繪畫史、雕塑史、工藝美
術史等等。
 體育文化:

以改善體質為目標的體育,在中國古代早已
受到重視。《漢書‧藝文志》列有「兵技巧」
十三家,其實就是體育。因此,提倡以柔克
剛,以靜制動,中和為用,自強不息,便成
為古代體育的傳統。這些傳統和中國武術中
重視學藝者道德教養的傳統,當然是一種文
化現象。
 學術文化:

從清末以來,凡研究中國文化史,無不把思
想學說的變化當作主線。這包括哲學史、文
學史、經學史、史學史、美學史、邏輯史、
倫理史等。
 語言文化:

包括中國文字、音韻、訓詁、考證等科目的
研究。
 宗教文化:

研究中國的神話,古代信仰、鬼神觀念、道
教、佛教的中國化及其它外來宗教及其引起
的文化交流。同時,儒家學說的宗教功能、
儒、釋、道合流引起之文化特色,及歷來不
少虔誠的聖人捨身求法,促進了中外文化交
流等,皆在中國文化史的研究上,佔有很重
要的地位。
 比較文化:

我們認定某種現象反映中國文化的傳統或特
性,就因為我們已經默默地將它與別種文化傳
統和特性進行了比較。由於歷史的原因,比較
文化史的研究,特別是中外文化的交流與衝突、
吸收及排斥,互補與傳統等等相互關係的研究,
在我們這裏還屬於起步階段。
 文化制度:

中國歷史上的察舉、科舉、考詮、御史、驛
傳、史官、書院、祭祀等等制度,在我們看
來都必須加強研究。
 文化事業:

這包括研究中國歷史上的圖書、出版、檔案、報刊、
目錄學、版本學、文物收藏以及類書、方志、辭書等
編纂之類的歷史。

 文化運動:

文化運動屬於文化史上的突變現象。研究文化運動
史,將使中國文化發展過程的若干關節點,得到合乎
規律的歷史說明。例如「五四」新文化運動的研究。
參考資料
 費孝通等著:《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北京: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
1989年。
 伍雄武著:《中華民族的形成與凝聚新論》。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2000年。
 王明珂著:《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臺北:允晨文化出版
公司,1997年。
 陳連開:〈論中華民族的結構〉,載《煙台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
版,1996年第2期,頁3 – 14。
 田曉岫:〈中華民族形成時代新考〉,載《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
社會科學版,第24卷第1期 ( 2002年1月 ),頁66 – 72。
 殷海光著:《中國文化的展望》。香港:文藝書局,1969年。
 錢穆著:《中國文化史導論》。臺北:正中書局,1951年。
 韋政通著:《中國文化概論》,修訂版。臺北:水牛出版社,1973年。
 金耀基著:《中國文化與世界》。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
 何芳川著:《中外文明的交匯》。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03年。

Das könnte Ihnen auch gefall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