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e sind auf Seite 1von 95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第一節 官制象天… … … … … … … … … … … … … … … … … … … … … … ..1
第二節 治病與修真祕旨:研究興趣之啟發… … … … … … … … … … … ..1
第三節 傳統醫學的臟腑觀… … … … … … … … … … … … … … … … … … ..2
第四節 研究定位與方法… … … … … … … … … … … … … … … … … … … ..3
第五節 「者」、「官」、「出」… … … … … … … … … … … … … … … … … … 3
第二章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 … … … … … … … … … … … 5
第一節 「君」:調和上下、天地、神人之間的「天下主」… … … … … ..5
第二節 「主」之為「中心」、「主宰」… … … … … … … … … … … … … … ..6
第三節 「主乃國之心」、「國以君為主」… … … … … … … … … … … … … ..7
第四節 「心」字…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第五節 心主血脈…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第六節 心主神明… … … … … … … … … … … … … … … … … … … … … … ..12
第七節 「一心猶有二心」… … … … … … … … … … … … … … … … … … ..15
第三章 「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 … … … … … … … … … … … … ..16
第一節 「相傅」之為「輔君之臣」… … … … … … … … … … … … … … ..16
第二節 「相」字… … … … … … … … … … … … … … … … … … … … … … ..17
第三節 「傅」字… … … … … … … … … … … … … … … … … … … … … … ..18
第四節 肺為華蓋… … … … … … … … … … … … … … … … … … … … … … ..20
第五節 「肺」字、「節奏」… … … … … … … … … … … … … … … … … ..20
第六節 肺主氣… … … … … … … … … … … … … … … … … … … … … … … 21
第七節 君相:心榮肺衛… … … … … … … … … … … … … … … … … … … ..23
第四章 「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 … … … … … … … … … … … … ..26
第一節 將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6
第二節 「將」字… … … … … … … … … … … … … … … … … … … … … … ..27
第三節 將軍之德… … … … … … … … … … … … … … … … … … … … … … ..29
第四節 肝為木臟… … … … … … … … … … … … … … … … … … … … … … ..30
第五章 「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 … … … … … … … … … … … … ..32
第一節 「九品中正制」… … … … … … … … … … … … … … … … … … … ..32
第二節 中正之道… … … … … … … … … … … … … … … … … … … … … … ..33
第三節 「中」字… … … … … … … … … … … … … … … … … … … … … … ..34
第四節 「正」字… … … … … … … … … … … … … … … … … … … … … … ..36
第五節 膽為「奇恒之府」與「清淨之府」… … … … … … … … … … … ..36
第六節 肝主謀慮,膽為之決斷… … … … … … … … … … … … … … … … ..38
第六章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 … … … … … … … … … … … ..39
第一節 「臣」字… … … … … … … … … … … … … … … … … … … … … … ..39
第二節 「使」字… … … … … … … … … … … … … … … … … … … … … … ..40
第三節 「膻中」之與「心包絡」… … … … … … … … … … … … … … … ..42
第七章 「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 … … … … … … … … … … … ..44
第一節 倉廩藏穀… … … … … … … … … … … … … … … … … … … … … … ..44
第二節 「倉人」、「廩人」… … … … … … … … … … … … … … … … … … ..47
第三節 胃為水穀之海… … … … … … … … … … … … … … … … … … … … ..49
第四節 脾和以知五穀味… … … … … … … … … … … … … … … … … … … ..51
第五節 脾為胃行其津液… … … … … … … … … … … … … … … … … … … ..53
第六節 脾廩胃倉… … … … … … … … … … … … … … … … … … … … … … ..54
第八章 「大腸者,傳道之官,變化出焉」… … … … … … … … … … … … ..56
第一節 「傳遽之臣」… … … … … … … … … … … … … … … … … … … … ..56
第二節 「傳」字… … … … … … … … … … … … … … … … … … … … … … ..57
第三節 「道」字… … … … … … … … … … … … … … … … … … … … … … ..58
第四節 大腸之傳化糟粕… … … … … … … … … … … … … … … … … … … ..59
第九章 「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 … … … … … … … … … … ..61
第一節 「受」字… … … … … … … … … … … … … … … … … … … … … … ..61
第二節 「盛」字… … … … … … … … … … … … … … … … … … … … … … ..62
第三節 小腸:上承於胃下通大腸以泌別清濁… … … … … … … … … … ..64
第十章 「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 … … … … … … … … … … … … ..67
第一節 「將作少府」… … … … … … … … … … … … … … … … … … … … ..67
第二節 「作」字… … … … … … … … … … … … … … … … … … … … … … ..67
第三節 「強」、「彊」… … … … … … … … … … … … … … … … … … … … ..68
第四節 腎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9
第十一章 「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 … … … … … … … … … … ..72
第一節 大禹治水,決瀆通溝… … … … … … … … … … … … … … … … … ..72
第二節 「決」字… … … … … … … … … … … … … … … … … … … … … … ..74
第三節 「瀆」字… … … … … … … … … … … … … … … … … … … … … … ..75
第四節 「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 … … … … … … … … … ..76
第十二章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 … … … … … … … … … … ..79
第一節 「州都」之為「中正之官」… … … … … … … … … … … … … … ..79
第二節 「九州」、「十二州」、「都鄙」… … … … … … … … … … … … … ..79
第三節 「州」字… … … … … … … … … … … … … … … … … … … … … … ..81
第四節 「都」字… … … … … … … … … … … … … … … … … … … … … … ..82
第五節 「脬」曰膀胱… … … … … … … … … … … … … … … … … … … … ..83
第十三章 結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5
第一節 「十二官職」之與「十二臟腑」… … … … … … … … … … … … ..85
第二節 傳統醫學的「中國式」思維… … … … … … … … … … … … … … ..85
第三節 典籍的省思與臨床… … … … … … … … … … … … … … … … … … ..86
•參考書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7
•英文摘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1
《素問.靈蘭秘典論》中十二官之探討

研 究 生:許玉娟
指 導 教 授:林昭庚 教授
中國醫藥大學 中國醫學研究所

本論文題目為《素問.靈蘭秘典論》中「十二官」之研討,《素問.靈蘭秘
典論》作者以「十二官」來譬喻「十二臟腑」,本論文研究目的旨在探討「十二
官」與「十二臟腑」的對應關係,藉由對此「十二官」職司的了解,以使「十二
臟腑」的生理功能得以明朗化,進而提供傳統醫學的「臟象生理學」一種新視野
與新的研究方法,期望能帶給中醫臨床一些實用的觀點,並試圖搭起古今中醫之
間的連繫橋樑。本研究方法結合歷史、典章制度、文字與中醫(著重於《黃帝內
經》及《難經》)等學科,材料以《黃帝內經》成書之前的古文典籍為主,尤其
是十三經;文字學部份,則以《說文解字》為基礎,並力求其古文字(甲、金文)
的本義;歷史及典章制度,除十三經外,乃以《史記》與《通典》為主;醫經方
面(《內經》、《難經》),尚包括有歷代醫家注解;至於秦漢之後的著作,大致又
以經傳之注疏本為主要。研究結果發現到,從歷史、典章制度的角度著手,「君
主」、
「相傅」 、
「將軍」、「臣使」、
「倉廩」和「中正」等,大抵歷代均有設置,
「受
盛」與「決瀆」卻無可考證,而「作強」及「傳道」,則有職責與之相似,但名
稱卻稍異的官職存在,至於「州都」卻等同「中正」,此當不是《素問.靈蘭秘
典論》作者所提的「州都之官」;然而,站在文字學的觀點來看十二官與十二臟
腑的名稱,一切就豁然開朗,古人用字,除涵意深遠,更是名實相符。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官制象天

中國傳統「天人合一」、
「天人相應」的思維認為,天地之間的人事物,無一
不是「法天則地」
、「與天地相參」而來,亦即取法「天地自然之道」
,而整部《黃
帝內經》正就是這種精神的體現;誠如《老子》所言:
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
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
將「身體」相對應於「國家」,「臟腑」之猶如「百官」,尤其是「心」之於
「君主」
,這樣的譬喻法,在先秦以及秦漢時期的典籍當中,多有所見。 《春秋繁
露.官制象天》云:
以此見天之數,人之形,官之制,相參相得也。人之與天,多此類者,而
皆微忽,不可不察也。2
所以,不論是「官制」抑或是「人身之制」乃是「參天之數」而來,既然皆
是法天之道,《淮南子.精神訓》有云:
夫天地運而相通,萬物總而為一。能知一,則無一之不知也;不能知一,
則無一之能知也。3
所謂「道者一也」,能知「一」者即是能知「道」者;能知「道」者,即萬物無
一不知。是故,善體「道」者,不論是「治身養生」或是「經國治世」根本無異,
因為其方法途徑必是依「道」而行。

第二節 治病與修真祕旨:

研究興趣之啟發

《素問.靈蘭秘典論》作者以「十二官」來比喻「十二臟腑」,就相當於以
十二官職司來暗喻十二臟腑之功能,則此篇所論可算是傳統醫學的「臟象生理
學」。不過,《素問.刺法論》(遺篇)中,亦有十二官之說,其中惟「脾為諫議之

1
丁辛百、潘明環編著, 《道德經與氣功》(安徽: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 年 3 月 1 版 1 刷),
頁 81。
2
〔漢〕董仲舒, 〔清〕蘇輿撰,鐘哲點校:《春秋繁露義證》(北京:中華書局,1996 年 9 月 1
版 2 刷),頁 218。
3
劉文典撰, 《淮南鴻烈集解》 (上冊)(北京:中華書局,1997 年 1 月 1 版 2 刷)
,頁 224。
官」與《素問.靈蘭秘典論》所言不同,餘十一官皆相同,《素問.刺法論》以
「十二官相失」會使「神失位」,而導致「邪易干」
,此篇並附論刺法以治療「十
二官相失」,然則,其篇末有云:
是故刺法有全神養真之旨,亦法有修真之道,非治疾也,故要修養和神也。
道貴常存,補神固根,精氣不散,神守不分,然即神守而雖不去,亦能全
真,人神不守,非達至真,至真之要,在乎天玄,神守天息,復入本元,
命曰歸宗。4
又《素問.靈蘭秘典論》篇末亦云:
至道在微,變化無窮,孰知其原;窘乎哉,消者瞿瞿,孰知其要;閔閔之
當,孰者為良。恍惚之數,生於毫釐,起於度量,千之萬之,可以益大,
推之大之,其形乃制。黃帝曰:余聞精光之道,大聖之業,而宣明大道,
非齋戒擇吉日,不敢受也。黃帝乃擇吉日良兆,而藏靈蘭之室,以傳保焉。
「靈臺蘭室,黃帝藏書之所。秘典,秘藏典籍也。」 5 按此二篇之言,則
吳崑云:
除「臟象生理學」之外,此「十二官」隱微所藏之道,倒頗耐人尋味,遂引起筆
者對此「十二官」之研究興趣。

第三節 傳統醫學的臟腑觀

中國傳統醫學的身體觀與現代醫學是迥然不同的,舉例而言,現代醫學提到
人體內臟中的「肝」、「心」
、「脾」、「肺」、「腎」、「胃」、「小腸」… … 等器官時,
所指的就是現代解剖生理所見到的那個「有形的」器 官;但傳統醫學則先將人體
內臟因特性不同而分成「臟」與「腑」,此外,其所謂的「臟」與「腑」都包括
那個「有形的」器官和「無形的」部分。傳統醫學認為人的身體可分成「形」 、「精」

「氣」和「神」四個層次,其中「形」 、
「精」屬於「有形的」物質層次,而「氣」、
「神」則屬於「無形的」非物質層次。 《素問.靈蘭秘典論》與《素問.刺法論》
均以「十二官」比喻「十二臟腑」,而「十二官」除其職司功能外,擔任此官職
之人又當各有其人格特質,則此「十二臟腑」其實上已將「人神」 、「情志」的部
份暗括在其中。
另外,傳統醫學中的「肝」 、
「心」、 「脾」、「肺」、
「腎」、「胃」、「小腸」等名
詞,均是所謂的集合性代名詞,例如:「肺」有時是指「肺經」這條經脈,有時
是指「肺臟」這個器官,有時則是指「肺的功能」,或者是指「肺氣」… … 等等
很多不同的意義。其實,醫經中的措詞用語,常是「言簡意賅」
、「一字多義」的,
再加上年代距今久遠,很多文字的用法又有些不同。

4
〔明〕馬蒔著,王洪圖點校: 《黃帝內經素問注證發微》
(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9 年
9 月 1 版 1 刷)
,頁 677。。
5
〔明〕吳昆著,孫國中、方向紅點校: 《黃帝內經素問吳注》
(北京:學苑出版社,2003 年 1 月
1 版 2 刷),卷 3,頁 43。
第四節 研究定位與方法

由於《素問.靈蘭秘典論》所處的時空背景,與今日相去甚遠,因此,本論
文的研究方法,乃結合歷史、典章制度、文字與中醫(著重於《黃帝內經》及《難
經》)等學科,嘗試對於「十二官」對應「十二藏」的關係,作一初步之探討,
試圖為傳統醫學中的「臟象系統」提供一新的視野與思考方式,冀望能帶給中醫
臨床一些實用的觀點,至於,前述所提及「十二官」之藏有「全神養真」的祕旨,
則又是另一層次的主題,並不列入本論文之研究範圍。本篇論文中疏漏、錯誤之
處,敬請指教見諒。
茲附上《素問.靈蘭秘典論》之論之「十二官」: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肝者,將軍
之官,謀慮出焉。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
出焉。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大腸者,傳道之官,變化出焉。小
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決瀆
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

第五節 「者」、「官」、「出」

此「十二官」之通用語法為「某者,某某之官也,某某出焉」,那麼,
「者」、
「官」、「出」三字乃是關鍵字,因此,當先對此三字的文字意義有一番了解。「者」
字,《說文解字》云:
者,別事詞也。6
段注以今之「這」即小篆「者」字之意,即所謂之「別事詞」。金文「者」字乃
是由「煮」字簡化而來,而金文「煮」字,象刀割肉投入鬲中,鬲之下方則以火
烹煮之狀,金文借「者」、「煮」聲以為「諸」。7
本篇中之「官」字,大多數注家通常都將之解釋為「官職」
、「官位」之意。
;8 而「官」字之甲骨文,
關於小篆之「官」字,《說文解字》以其為「吏事君也」
原為「館舍」之義,楊樹達的《積微居小學金石論叢》認為,「官」字從? ,凡
從? 之字皆以屋室為義,? 的下方則象周廬列舍之形,即臣吏所居,後乃引申用

6
〔漢〕許慎撰, 〔清〕段玉裁注,魯實先正補: 《說文解字注》 (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98
年 1 版 12 刷)
,頁 137。段玉裁注曰:
「言主於別事,則言者以別之。喪服經,斬衰裳,苴絰杖
絞帶,冠繩纓,菅履者,注曰,者者,明為下出也,此別事之例。凡俗語云者箇、者般、者回皆
取別事之意。不知何時以迎這之這代之」
7
康殷: 《文字源流淺說》 (台北:學海出版社,1991 年 2 月再版),頁 483-484。
8
〔漢〕許慎撰, 〔清〕段玉裁注,魯實先正補: 《說文解字注》 ,頁 730。
《周禮》官府都鄙并稱,是其本義也。9「官」字從原意「館舍」,
為「官職」之稱,
慢慢被引申用作「官職」或「官位」,而前述曾提到,傳統醫學的「臟」與「腑」
都包括「有形的」器官和「無形的」非物質層次,因此,筆者認為「官」字在本
篇中,除指其「官位」及「官職功能」之外,當包括其「執事之處所」。
「出」字,《說文解字》云:
出,進也。象草木益茲上出達也。10
甲骨文之「出」字,上「止」下「ㄩ」,李敬齊以其為「入之反」,乃「往門外」
之意,即象足(從止)在門口(從ㄩ)而向外之形。11孫詒讓認為,金、石文之
「出」字,均從「止」,「止」即足,乃取足行出入之義,不象草木上出形;12 而
吳大澂亦以金文之「出」字從「止」,其下方之ㄩ,則象納履形,蓋因古禮「入
則解履,出則納履」。13 按甲、金文「出」字之本義,乃如段注所言之「內入之
反」,是為「外出」之意。
就「者」
、「官」
、「出」三字之義來看,則「某者,某某之官也,某某出焉」,
可解釋作「某臟腑,為某某官職,有某某功能作用顯現出來」。

9
《漢語大字典》 (上冊)(四川:四川辭書出版社,1995 年 5 月 1 版 1 刷)
,頁 921。
10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魯實先正補:《說文解字注》 ,頁 273。段玉裁注曰:「本謂艸
木,引申為凡生長之稱。又凡言外出為內入之反。」
11
高樹藩編纂:《正中形音義綜合大字典》 (台北:正中書局, 2002 年 11 月 2 版 12 刷)
,頁 138。
12
于省吾主編:《甲骨文字詁林》(冊 1)
(北京:中華書局,1999 年 12 月 1 版 2 刷),頁 774。
13
高樹藩編纂:《正中形音義綜合大字典》 ,頁 138。
第二章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第一節 「君」:調和上下、天地、神人之間的「天下主」

《素問.靈蘭秘典論》的作者借用十二官職來比喻人體十二臟腑之相互關係,
在本篇篇首,黃帝問歧伯,「願聞十二藏之相使,貴賤何如」,張景岳注云:「貴
賤者,君臣上下之分。」因此,既是用官職來做對比,那就蘊含有主次、高低及
分工的意味。本篇作者將「心」擺在第一位並封其為「君主之官」,而「君主」
貴為一國之最高領導者,同理,「心」乃居人體最高統帥的地位。
關於「君」字,《說文解字》云:
君,尊也。從尹口,口發號。古文象君坐形。14
其實,在卜辭中,「君」字是同「尹」字的,同為高級職官名15 。「尹」為古代官
長之泛稱,例如《尚書.皋陶謨》:「庶尹允諧」,此處之「庶尹」乃「百官」之
意16 。另外,商及西周時,天子的輔弼之臣多稱為「尹」,例如「師尹」;春秋楚
國之執政官則稱「令尹」。17 《爾雅.釋言》:「尹,正也。」郭璞注云:「謂官正
也。」18 郝懿行注云:「是正兼官長君長二義。」19 「尹」字之甲骨文形體,象以
手持針之狀,示以針刺療人之疾病,或是? 針時的特定手式,引申作為「治理」,
又由針刺的醫人,轉為「治理者」。20《漢和大字典》解「尹」字,認為其有「上
下之間調和疏通」的意味。21
「君」字既是與「尹」字同源,其亦有「治理者」之意。《儀禮.喪服》:
「君,
至尊也。」鄭玄注云:
天子、諸侯及卿大夫有地者皆曰君。22

14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魯實先正補:《說文解字注》 (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98
年 1 版 12 刷)
,頁 56。
15
徐朝華: 《上古漢語詞匯史》 (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年 8 月 1 版 1 刷)
,頁 52。
16
崔富章主編: 《書經直解》 (浙江:浙江文藝出版社,1997 年 5 月 1 版 1 刷) ,頁 29。
17
倉修良主編: 《史記辭典》 (山東:山東教育出版社,1994 年 10 月 1 版 2 刷) ,頁 100。
18
〔晉〕鄭璞: 《爾雅注》 (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年 8 月 1 版 1 刷,朱祖延主編: 《爾雅
詁林》 (上卷) (二),影覆宋蜀大字本) ,頁 1251。
19
同前註,頁 1251。〔清〕郝懿行: 《爾雅義疏》 (咸豐六年刊本) 。
20
說文解字云:「尹,治也。從又? 。握事者也。」 「尹」字,其中之「又」是象「手」之形,而
「? 」一般被當作是「筆」,「尹」象以手握筆,代表治事之官;或者, 「? 」被當作是「手杖」,
「尹」則象以手持杖,引申為長老、有權位者;但是,康殷認為「? 」是「針灸所用之針」 ,只
有「聿」或「? 」之中的「? 」才是「筆」的象形。參見康殷: 《文字源流淺說》 (台北:學海出
版社,1991 年 2 月再版) ,頁 459 。
21
「尹」字乃「? 」+「又」 ;「? 」表「上下」 ,「又」則為「疏通調和」之意。參見藤堂明保編:
《漢和大字典》 (日本:學習研究社,2001 年 4 月 1 版 37 刷)
,頁 380 。
22
〔漢〕鄭玄注, 〔唐〕賈公彥疏,彭林整理,王文錦審定: 《儀禮注疏》 (下) (北京:北京大學
出版社,1999 年 12 月 1 版 1 刷,李學勤主編: 《十三經注疏》 (冊 5) )
,頁 553。
因此,在古代封建制度社會中,凡官職在大夫以上,而享有一片土地上的所有人
事物的最高統治權者,皆可稱之為「君」
。而所謂「君」的「治理」
,則如《廣雅.
釋言》所言:「君,? 也。」23 另外,《荀子.君道》則云:
君者何也?曰:能? 也。能? 也者何也?曰:善生養人者也,善班治人者
也,善顯設人者也,善藩飾人者也。善生養人者人親之,善班治人者人安
之,善顯設人者人樂之,善藩飾人者人榮之。四統者俱而天下歸之,夫是
之謂能? 。24
為什麼需要有「君」這個「治理者」呢?《左傳.襄公十四年》曰:
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25
《尚書.仲虺之誥》則曰:
惟天生民有欲,無主乃亂。26
天生萬民,若無一「代理人」來執行「看管」的工作,而任民恣情縱性,則將導
致天下禍亂叢生,蒼生便無安定的日子可過。由此可知,「君主」乃「天」之「代
理人」,亦屬「天」之民,其職責為「統籌治理萬民」;而其位高於所有「臣民」
之上,所以說是「至尊也」。誠如《穀梁傳.宣公十五年》所云:
為天下主者,天也,繼天者,君也,君之所存者,命也。為人臣而侵其君
之命而用之,是不臣也;為人君而失其命,是不君也。君不君,臣不臣,
此天下所以傾也。27
真正的「天下之主」其實是「天」,「君主」只是承繼「天命」而來治理天下28 ,
君臣均需各盡其職責與本分,才能使國家安定。這就如同《漢和大字典》的看法,
「君」乃「調和上下、天地、神人之間的聖職,從人口發號令」。29

第二節 「主」之為「中心」、「主宰」

至於「主」字,《說文解字》云:

23
徐復主編: 《廣雅詁林》 (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 年 7 月 1 版 3 刷),卷 5,頁 410。
24
〔周〕荀況, 〔清〕王先謙撰,沈嘯寰、王星賢點校: 《荀子集解》 (上冊)(北京:中華書局,
1997 年 10 月 1 版 4 刷)
,頁 237。
25
〔周〕左丘明傳, 〔晉〕杜預助注, 〔唐〕孔穎達正義,浦衛忠、龔抗雲、于振波整理,胡遂、
陳? 明、楊向奎審定: 《春秋左傳正義》(中)(李學勤主編: 《十三經注疏》 (冊 7)),頁 927。
26
〔漢〕孔安國傳, 〔唐〕孔穎達疏,廖名春、陳明整理,呂紹綱審定: 《尚書正義》 (李學勤主
編: 《十三經注疏》 (冊 2)
),頁 196 。
27
〔晉〕范寧集解, 〔唐〕楊士勛疏,夏先培整理,楊向奎審定: 《春秋穀梁傳注疏》 (李學勤主
編: 《十三經注疏》 (冊 9)
),頁 204。
28
古代稱「承繼天命」以統治天下的「君主」為「天子」 。例如《尚書.洪範》 :
「天子作民父母,
以為天下王。」 《呂氏春秋.本生篇》 :「始生之者天也,養成之者人也。能養天之所生而勿攖之
謂之天子。」 《禮記.曲禮下》 :「君天下曰天子。」參見徐連達主編: 《中國歷代官制大詞典》 (廣
東教育出版社,2002 年 12 月 1 版 1 刷) ,頁 134-135。
《素問.寶命全形論》則云: 「人能應四時
者,天地為之父母;知萬物者,謂之天子。」
29
藤堂明保編: 《漢和大字典》 ,頁 217。「君」字為「尹」+「口」 。
鐙中火主也。象形。從? 。? 亦聲。30
「? 」字之甲骨文、金文或篆文的形體大致相同,很像「正在燃燒的火焰」,火
對先民的生活非常重要,因此,「? 」字就有「重要」 「主要」的意思。31 而《漢

和大字典》中,「主」的象形文字有兩種,其一為「? 」 ,像是「燃燒中之燈火」;
另一則為「主」,乃「燭台上燃燒之燈火」 ;可用以表示「中心」、
「主宰」。32《爾
雅.釋詁》:
尸職主也,尸寀也,寀寮官也。
《義證》云:
尸,神像也。古者祭祀均有尸以依神,孝子不見親之形像,心無所繫,立
尸以主意也。寀、采地也。人臣因官食采,故采可訓為官。寮、本作? ,
穿也;正字為僚,僚、好兒,引申為官。33
根據《爾雅》的說法,
「主」從原先「祖先的靈牌位」引申用為「官職」的意思。
《禮記.曲禮下》云:
凡? 主器。《注》云:「主,君也。」34
此處之「主」字為「國君」,用法同《尚書.仲虺之誥》所言之「惟天生民有欲,
無主乃亂」。《廣雅.釋詁》亦曰:「主,君也。」因此,「主」字也可當作「君」
字來使用。總括來說,「君主之官」,亦屬「天生之民」,為天下所有臣民之主宰
者,其職責為「代天統治萬民」 ,而其功能則可「溝通上下、天地與神人之間」。
在《黃帝內經》(以下簡稱《內經》)中,除《素問.靈蘭秘典論》外,《靈
樞.口問》 、《靈樞.師傳》、《靈樞.五癃津液別》及《靈樞.邪客》等篇也都提
到,「心」為五藏六府之主;可見,傳統醫學的臟象系統認為,「心」是最高的主
導者。

第三節 「主乃國之心」、「國以君為主」

採用類比方式,將「國家」對應於「人體」,
「君主」則對應到「心」的說法,
在先秦諸子典籍頗為常見,例如《淮南子.? 稱》云:
主者,國之心。心治則百節皆安,心擾則百節皆亂。故其心治者,支體相
遺也;其國治者,君臣相忘也。35
另外,在《春秋繁露.通國身》當中,也有類似的說法:

30
〔漢〕許慎撰, 〔清〕段玉裁注,魯實先正補: 《說文解字注》,頁 214。
31
王志成、葉紘宙: 《部首字形演變淺說》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0 年初版)
,頁 351。
32
藤堂明保編: 《漢和大字典》 ,頁 25。
33
〔清〕尹桐陽《爾雅義證》 (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朱祖延主編:《爾雅詁林》 (上卷) (一),
民國三年衡陽學社石印本) ,頁 276-277。
34
〔漢〕鄭玄注, 〔唐〕孔穎達疏,龔抗雲整理,王文錦審定: 《禮記正義》 (上)(李學勤主編:
《十三經注疏》 (冊 6)
),頁 103。
35
〔漢〕劉安,劉文典撰,馮逸、喬華點校: 《淮南鴻烈集解》
(上冊) (北京:中華書局,1997
年 1 月 1 版 2 刷),頁 318。
氣之清者為精,人之清者為賢。治身者以積精為寶,治國者以積賢為道。
身以心為本,國以君為主。精積於其本,則血氣相承受;賢積於其主,則
上下相制使。血氣相承受,則形體無所苦;上下相制使,則百官各得其所。
形體無所苦,然後身可得而安也;百官各得其所,然後國可得而守也。36
根據《淮南子.? 稱訓》及《春秋繁露.通國身》的觀點,要達到「國治」、
「君
臣相忘」或「百官各得其所」的關鍵在於「君主」;同理,只要「心治」即可使
「百節皆安」、「形體無所苦」。其實,在《素問.靈蘭秘典論》中亦有相同之論
點:
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則下安,以此養生則壽,歿世不殆
,以為天下則大昌。主不明則十二官危,使道閉塞而不通,形乃大傷,以
此養生則殃,以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

第四節 「心」字

「心」何以能成十二官之首的「君主之官」呢?又何以「主明則下安,以此
養生則壽,歿世不殆,以為天下則大昌」?而傳統醫家所言之「心」可否與現代
醫學的「心臟」劃上等號?
「心」字的甲骨文看起來像一顆心臟的縱向切面圖,37 表示出左右心房、心
室及血管38 之形,可見上古先民早已認識到位於人或動物身體中的「心臟」;而
《說文解字》云:
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39
《漢和大字典》認為「心」字當名詞使用時,為「五臟之一」,循環系的中心。40
另一方面,傳統醫家也實地觀察到「心臟」,例如:《難經.四十二難》云:
心重十二兩,中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主藏神。
而明代醫家張景岳的《類經圖翼.三卷.經絡》云:
心居肺管之下,膈膜之上,附著脊之第五椎,是經常少血多氣,其合脈也,
其榮色也,開竅於耳,又曰舌。心象尖圓,形如蓮蕊,其中有竅,多寡不
同,以導引天真之氣,下無透竅,上通乎舌,共有四系以通四臟。心外有

36
〔漢〕董仲舒, 〔清〕蘇輿撰,鐘哲點校: 《春秋繁露義證》 (北京:中華書局,1996 年 9 月 1
版 2 刷),頁 182。
37
「心」字的甲骨文,象人或動物的心臟形,參見康殷: 《文字源流淺說》 ,頁 79-80;許進雄:《古
文諧聲字根》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5 年 9 月 1 版 1 刷)
,頁 775。
38
嚴健民認為, 「心」字的甲骨文反映了心臟底部四條大經脈的特點,而這亦可從某些秦漢以前
的典籍獲得證明;例如: 《晏子春秋.景公從畋十八日不返國晏子諫第二十三》 :「寡人之有五子,
猶心之有四支」 、《淮南子.原道訓》 :「夫心者,五藏之主也,所以制使四支,流行血氣」 、《素問.
陰陽別論》 :「人有四經十二從」等,當中之「四支」及「四經」即是指心臟底部四條大血管。參
見嚴健民:《中國醫學起源新論》 (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 年 4 月 1 版 1 刷) ,頁 141。
39
〔漢〕許慎撰, 〔清〕段玉裁注,魯實先正補: 《說文解字注》 ,頁 501。
40
藤堂明保編: 《漢和大字典》,頁 455。
赤黃裹脂,是為心包絡。心下有膈膜與脊脅周回相著,遮蔽濁氣,使不得
上熏心肺,所謂膻中也。41

第五節 心主血脈

接著,再來看看《內經》中所言之「心」。《素問.五藏生成》
:「心之合脈也」;
《素問.宣明五氣》:「心主脈」;《素問.痿論》云:「心主身之血脈」;《素問.
五臟生成》云:「諸血者皆屬於心」。由以上的論述可知,「心」對於「全身之血
脈」居主宰的地位。另外,《素問.平人氣象論》云:
藏真通於心,42 心藏血脈之氣也。
「藏真」為「臟所藏之真氣」,至於「真氣」則如《靈樞.刺節真邪》所言:
真氣者,所受於天,與穀氣并而充身也。43
因此,「藏真」乃「臟所藏的先天(與生俱來)之精氣」,但其仍需靠呼吸及後天
經食穀所化生之精氣來滋養並與之合併而充於全身。但「藏真」與「心」的關係
又是如何呢?答案就在這個「通」字!
《說文解字》云:
通,達也。從? ,甬聲。44
「? 」的甲骨文是由外面的「行」字,左右夾住中央的「止」字所形成;其金文
則為上「彳」下「止」。由甲骨文及金文的字形看來,「彳」只有「行」的左半部,
「行」是四通八達的十字路口,而「彳」就是指一條道路的「路口」;但一般說
法以「行」是「行走」 ,所以「彳」亦是行走,而且是「小步走」的意思。「止」,
其甲骨文形體就像人的足腳板,上面是腳趾頭,下面是腳跟。因此,「? 」就是
「在街道上走路」,後來又有「小步行走」的意思。45 至於「甬」字,其金文之

41
〔明〕張景岳: 《類經圖翼》 (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9 年 8 月 1 版 1 刷,《張景岳醫學
全書》 )
,卷 3,頁 667-668。
42
關於「藏真」的解釋,各家意見不一。馬蒔認為, 「藏真」為「臟本身之真氣」 。張志聰則云:
「臟真者,真臟所藏之神也」 ,此是站在「五臟」藏「精神魂魄」之立場而言;其實,筆者以為
「臟之神」亦屬於「臟之真氣」 。楊上善云:「
「藏真」即「無胃氣之真臟脈」 」
;而《黃帝內經太
素》將「通」字改作「痛」字,但《素問》及《鍼灸甲乙經》均作「通」。筆者的看法同於馬蒔,
至於「真氣」 ,稍後將有討論。
43
對於「真氣」的定義與作用,馬蒔曰: 「真氣者,與生俱生,受之於天日,與穀氣相併,而充
滿於身者也。」而張志聰云: 「所受於天者,先天之精氣,穀氣者,後天水穀之精氣,合并而充
身者也。」張景岳則云:「真氣,即元氣也。氣在天者,受於鼻,而喉主之。在水穀者,入於口,
而咽主之。然鍾於未生之初者,曰先天之氣。成於已生之後者,曰後天之氣。氣在陽分即陽氣,
在陰即陰氣,在表曰衛氣,在裏曰營氣,在脾曰充氣,在胃曰胃氣,在上焦曰宗氣,在中焦曰中
氣,在下焦曰元陰元陽之氣,皆無非其別名耳。」筆者以為, 「所受於天」除表示「先天與生俱
來的」之外,應還包括有「經呼吸而來」的意思,因為《素問.六節藏象論》云: 「天食人以五
氣,地食人以五味。五氣入鼻,藏於心肺,上使五色脩明,音聲能彰。五味入口,藏於腸胃,味
有所藏,以養五氣,氣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參見〔日本〕澀江抽齋著,郭秀梅、崔
為、王錦鴻校點: 《零樞講義》 (下冊)(北京:學苑出版社,2003 年 5 月 1 版 1 刷),頁 1013。
44
〔漢〕許慎撰, 〔清〕段玉裁注,魯實先正補: 《說文解字注》 ,頁 71-72。
45
王志成、葉紘宙: 《部首字形演變淺說》 ,頁 128-131。
形與古鐘相近46 ;而《漢和大字典》則認為,「甬」為「人之足上下踏地面」的
形聲會意字。47 看來,
「通」字兼具「在街道上走路(包括大、小步行走)」的動作
與聲音。所以,《漢和大字典》釋「通」為「? 」(足的動作)加上音符「甬」的
會意兼形聲字。48 而《易經.繫辭上》云:
一闔一闢謂之變,往來不窮謂之通。49
所以,
「藏真通於心」表示, 「心」藉由其「往來不窮的行走」功能,使「臟
所藏之真氣」得以順利地向全身(包括心本身)輸佈。而「心」之「往來不窮的行
走」功能則是與「心主血脈」有關。然而,「血」、「脈」是什麼?其在身體中的
作用或重要性又是怎樣?
《靈樞.決氣》云:
黃帝曰:余聞人有精氣津液血脈,余意以為一氣耳,今乃辨為六名,余不
知其所以然。歧伯曰:兩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謂精。何謂氣?
歧伯曰:上焦開發,宣五穀味,熏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是謂氣。
何謂津?歧伯曰:腠理發泄,汗出溱溱,是謂津。何謂液?歧伯曰:穀入
氣滿,淖澤注於骨,骨屬屈伸,洩澤補益腦髓,皮膚潤澤,是謂液。何謂
血?歧伯曰: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50何謂脈?歧伯曰:壅
遏榮氣,令無所避,是謂脈。……黃帝曰:六氣者,貴賤何如?歧伯曰:
六氣者,各有部主也,其貴賤善惡,可為常主,然五穀與胃為大海也。
可見,當脾胃攝入「五穀」後,經由身體臟腑的去蕪存菁成為「五穀精氣」,再
經過「變化」就產生了「血」;「血」的作用為「奉養生身」。《素問.五臟生成》
言:
故人臥,血歸於肝,肝受血而能視,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
血而能攝。
王冰注云:「肝藏血,心行之,人動則血運於諸經,人靜則血歸於肝臟」 ,張志聰
注云:「夫血者,所以濡筋骨,利關節者也。」51 《難經.二十二難》:「血主濡

46
康殷:《文字源流淺說》 ,頁 609。
47
藤堂明保編: 《漢和大字典》 ,頁 854。
48
同前註,頁 1317。
49
〔魏〕王弼注,〔唐〕孔穎達疏,呂申、盧光明整理,呂紹綱審定:《周易正義》 (李學勤主編:
《十三經注疏》 (冊 1))
,卷 7,頁 288。
50
〔日本〕澀江抽齋著,郭秀梅、崔為、王錦鴻校點:《零樞講義》 (下冊),頁 590,921。關於
「變化而赤」的問題,歷代大多數醫家都認為是「奉心化赤而為血」 ;《靈樞.營衛生會》云: 「中
焦亦並胃中,出上焦之後,此所受氣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於肺脈,乃化而為血,
以奉生身,莫貴於此,故獨得行於經隧,命曰營氣。」這裏並未指出是經「心」化赤而為血,卻
反而說是「上注於肺脈,乃化而為血」 ;而《靈樞.邪客》云:「五穀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氣,
分為三隧,出于喉嚨,以貫心脈,而行呼吸焉。營氣者,泌其津液,注之於脈,化以為血,以榮
四末,內注五藏六府,以應刻數焉」 ;此處認為五穀精氣所形成營氣,分泌津液注入脈中就形成
了血。楊上善曰: 「五穀精汁,在於中膲,注手太陰脈中,變赤循脈而行,以奉生身,是謂之為
血也。」張景岳曰: 「中焦者,並胃中出上焦之下,凡水穀之入,必先歸胃,故中焦受穀之氣,
取穀之味,輸脾達藏,由黃白而漸變為赤,以奉生身者,是謂之血。」
51
張志聰的論點同《靈樞.本藏》:「血和則經脈流行,營覆陰陽,筋骨勁強,關節清利矣。」參
見陳夢雷等編: 《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 (冊 1)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 年 7 月 1 版 4
之」。因此,
「心」關係著「血」的生成,並推動「血」運行至全身,使生命體的
各個部位因受「血」的滋養,而得以產生「看見」、
「行走」 、
「運動」… … 等功能,
所以才說「諸血者皆屬於心」。「血」其實是運載著「有生命的身體」各部所需要
的一切精微物質。既然,全身無一處不需要「血」 ,「血」實則為人賴以維繫生命
之關鍵,難怪《靈樞.本藏》云:
人之血氣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
根據《靈樞.決氣》,所謂的「脈」,是能包圍「榮氣」使之行於特定途徑,
而「榮氣」則是「專行於經隧」之中的「血」 。「脈」字就是「? 」
,《說文解字》:
? ,血理分袤行體中者。從 從血。? 或從肉。52
從「」
,表示像細小水流般,從「血」 ,則可見其中流動的物質與血有關。 《素問.
脈要精微論》:「夫脈者,血之府也」,「府」為「藏聚貨物之處」,而且其所藏之
貨物「有進有出」53 ;因此,「脈」為「血」會聚、出入的處所;換言之,「脈」
乃「血」之「通道」。有了「脈」這個「通道」,「血」才得以運行並循環於全身
各處,使得生命體得以維持生存;所以,《靈樞.九鍼論》曰:
人之所以成生者,血脈也。
《論衡.道虛》云:
夫血脈之藏於身也,猶江河之流地。54
因此,「血脈」之道在於「川流不息」,才能運周於全身,以維持生命體一切正常
的生理機能!「血脈」既承載身體所需的精微物質,卻也同時得為病邪的溫床,
「血脈」一旦發生停滯,就會產生疾病;這些在《內經》諸多篇章中均有詳細之
論述,其治療方法則為「視其有餘或不足而加以調之」。
「心」主導著的「血脈」的生成與運行,而「血脈」則又是奉養人之生身不
可或缺的重要物質;因此,就「心主血脈」的觀點而言,「心」實為人身之「君
主之官」。錢穆先生的一段話,正恰好說明了這個論點:
中國人「心血」二字連言。論其深義,亦可謂「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
而道中庸。」人人所易知,亦人人所難通。西方人言身體生理,特以腦為
全身之主宰,亦主一身與其四週之交通。中國人言「心」
,則超腦而上之。
腦仍是身體中一器官,心則融乎全身,又超乎身外。心為身君,乃一抽象
名詞,而非具體可指。「血」則貫注全身,而為一身生命之根本。如腦部
受傷,不見不聞,無知覺、無記憶,但其人之生命仍可存在。血脈流通一
停止,其生命即告死亡。西方人重主宰,重權力,則腦之地位為高。中國
人重存在,重根本,則血其最高。又且血只在身內,不涉身外,中國人認
為此乃生命之本。腦則僅是生命中一個體,而心則通於全生命而為其主。

刷) ,頁 119-120。
52
〔漢〕許慎撰, 〔清〕段玉裁注,魯實先正補: 《說文解字注》
,頁 570。
53
「府」之金文形體像是,在屋舍內用手點數貨物。古時天子之「六府」為貯存「六材」(即六
大類民生必需品)之處, 「六材」順利的進出代表國家的安康。參見郝保華、董海莉<從古文化角
度看六腑的含義>,收錄於《醫古文知識》 ,2001/3 。
54
〔漢〕王充,黃暉撰: 《論衡校釋》(冊 2)
(北京:中華書局,1996 年 11 月 1 版 3 刷)
,頁 337。
兼心血而言,則一本相通,而又無個體之分別,此實中國人生大道理所在。
55

第六節 心主神明

《史記.太史公自序》云:
凡人所生者神也,所託者形也。神大用則竭,形大勞則敝,形神離則死。
死者不可復生,離者不可復反,故聖人重之。由是觀之,神者生之本也,
形者生之具也。不先定其神(形),而曰「我有以治天下」,何由哉?56
《靈樞.天年》云:
黃帝問於歧伯曰:願聞人之始生,何氣築為基?何立而為楯?何失而死?
何得而生?歧伯曰:以母為基,以父為楯,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黃帝
曰:何者為神?歧伯曰:血氣已和,榮衛已通,五藏已成,神氣舍心,魂
魄畢具,乃成為人。
看來,除「有形的身體」外,尚需「無形的神」以駕馭其身,方足以稱之為「人」。
「無形的神」既駕馭於「有形的身體」之上,所以《淮南子.泰族訓》曰:
治身,太上養神,其次養形;治國,太上養化,其次正法。神清志平,百
節皆寧,養性之本也。肥肌膚,充腸腹,供嗜慾,養性之末也。57
綜觀《內經》全書,養生與治病的要點,無非在使「形與神俱」以「盡終其
天年」;但「治神」之重要性卻優先於「治身」,《素問.上古天真論》云:
夫上古聖人之教下也,皆謂之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
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是以志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
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願。故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
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賢不肖不懼於
物,故合於道。所以能年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素問.寶命全形論》云:
故鍼有懸布天下者五,黔首共餘食,莫知之也。一曰治神,二曰知養身,
三曰知毒藥為真,四曰制砭石小大,五曰知府藏血氣之診。五法俱立,各
有所先。今末世之刺也,虛者實之,滿者泄之,此皆眾工所共知也。若夫
法天則地,隨應而動,和之者若響,隨之者若影,道無鬼神,獨來獨往。
帝曰:願聞其道。歧伯曰:凡刺之真,必先治神,五藏已定,九候已備,
後乃存鍼,眾脈不見,眾凶弗聞,外內相得,無以形先,可玩往來,乃施
於人。

55
錢穆:《中國思想通俗講話》
(台北:蘭臺出版社,2001 年 2 月) ,頁 102-103。
56
〔漢〕司馬遷:《史記》
(台北:鼎文書局, 1999 年 6 月 11 版,楊家駱主編,(冊 4) )
,卷 130,
頁 3292。
57
〔漢〕劉安,劉文典撰,馮逸、喬華點校:《淮南鴻烈集解》 (上冊),頁 679。
又何以「治神」之重要性高於「治身」呢?《素問.湯液醪醴論》云:
帝曰:形弊血盡而功不立者何?歧伯曰:神不使也。帝曰:何謂神不使?
歧伯曰:鍼石,道也。精神不進,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今精壞神去,
榮衛不可復收。何者?嗜欲無窮,而憂患不止,精氣弛壞,榮泣衛除,故
神去之而病不愈也。
原來,「精氣」耗竭,「血肉之軀」敗壞後,「神」乃離去而無法再支使其身;可
見「治病之道」在乎「神使」。而張景岳對「神不使」做了很好的說明:
凡治病之道,攻邪在乎針藥,行藥在乎神氣,故治施於外,則神應於中,
使之升則升,使之降則降,是其神之可使也。若以藥劑治其內而臟氣不應,
針艾治其外而經氣不應,此其神氣已去,而無可使也。58
然而,究竟「治神」是什麼?在《內經》當中,卻是經常利用「有形之身」
的經絡臟腑為媒介,施以針灸湯藥以達到調治「無形之神」的目的。因為,「神」
之層次雖高於「身」,然卻仍得依附「形體」的存在才能稱做是「人」;就如《莊
子.天地》所云:「形全者神全。」59
但「神」又是依附在人身何處?根據《靈樞.天年》的說法,當「血肉之軀」
建構完成時,
「神氣舍心」之後,使得「魂魄畢具」,就形成所謂的「人」;因此,
「心」為「神」在人身所居之宅舍。所以,《靈樞.邪客》云:
心者,五藏六府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
《靈樞.大惑》亦云:
心者,神之舍也。60
「神」,《說文解字》云:
神,天神,引出萬物者也。從示、申。61
甲骨文或金文有時「神」作「申」而不從「示」
。 「示」象上古人們當作自然神來
崇拜的「桌石」62 ,或神靈降下的祭壇63 。
「申」的甲骨文或金文形體,則像是閃

58
〔明〕張景岳: 《類經》 (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9 年 8 月 1 版 1 刷, 《張景岳醫學全書》 ),
卷 12,頁 203。
59
〔周〕莊周, 〔清〕王先謙撰: 《莊子集解》 (北京:中華書局,1999 年 12 月 1 版 2 刷)
,頁 107。
60
《難經.三十四難》 :
「臟者,人之神氣所舍藏也。故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脾藏意與智,
腎藏精與志也。」 《靈樞.本神》 :「凡刺之法,先必本於神,血脈榮氣精神,此五藏之所藏也,
至其 離藏則精失,魂魄飛揚,志意恍亂,智慮去身者,何因而然乎?……天之在我者,德也,
地之在我者,氣也,德流氣薄而生者也。故生之來謂之精。兩精相搏謂之神。隨神往來者,謂之
魂。並精而出入者,謂之魄。所以任物者,謂之心。心有所憶,謂之意。意之所存,謂之志。因
志而存變,謂之思。因思而遠慕,謂之慮。因慮而處物,謂之智。」張景岳曰: 「神者,陰陽合
德之靈也,二氣合而生人,則血氣榮衛五臟,以次相成,神明從而見矣。惟是神之為義有二:分
言之,則陽神曰魂,陰神曰魄,以及意志思慮之類皆神也。合言之,則神藏於心,而凡情志之屬,
惟心所統,是為吾身之全神也。夫精全則氣全,氣全則神全,未有神氣衰而神能主者,亦未有神
既散而形獨存者,故曰失神者死,得神者生。」總結而言, 「神」包括「神」 、
「魂」 、「意」 、
「魄」 、
「精」 、
「志」、「思」和「慮」等所有情志的活動,而這些情志活動的層次與功能均不相同,雖分
藏於五臟之內,卻總由「心之神」所統治管理。參見〔日本〕澀江抽齋著,郭秀梅、崔為、王錦
鴻校點: 《零樞講義》 (下冊) ,頁 778-779。
61
〔漢〕許慎撰, 〔清〕段玉裁注,魯實先正補: 《說文解字注》
,頁 3。
62
康殷:《文字源流淺說》 ,頁 572。
63
藤堂明保編: 《漢和大字典》 ,頁 917。
電蜿蜒伸展之狀64 。所以,《漢和大字典》認為,「神」是「示」(祭壇)加上音
符「申」的會意兼形聲字,表示「理性不可知、不可思議的自然之力」 。難怪,
《素
問.天元紀大論》云:
陰陽不測謂之神。
亦如《荀子.天論》所言:
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不見其事而見其功,夫是之謂神。65
由於「心」乃有生之年「神」所暫客之居所,在典籍當中常常可發現到,使
用「心」代以言「神」的現象。舉例來說,《釋名.釋形體》云:
心,纖也,所識纖微,無物不貫也。66
此「心」即是「神」,其有「無物不知、無物不成」的能力,所以《說文解字》
才說「引出萬物者也」,果真不可思議,非理性之思考所能及;這般的能耐,當
然足堪以駕馭「有形之身」,《荀子.解蔽》云:
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出令而無所受令。67
「心」(神)既總管人之所有情志活動,所謂的「修心養性」或者「養生」
即可由此下手,這在《淮南子.原道》就有詳細的說明:
夫喜怒者,道之邪也;憂悲者,德之失也;好憎者,心之過也;嗜欲者,
性之累也。人大怒破陰,大喜墜陽;薄氣發瘖,驚怖為狂;憂悲多恚,病
乃成積;好憎繁多,禍乃相隨。心不憂樂,德之至也;通而不變,靜之至
也;嗜欲不載,虛之至也;無所好憎,平之至也;不與物散,粹之至也。
能此五者,則通於神明。通於神明者,得其內者也。是故以中制外,百事
不廢;中能得之,則外能收之。中得之,則五藏寧,思慮平,筋力勁強,
耳目聰明。……夫心者,五藏之主也。所以制使四支,流行血氣,馳騁於
是非之境,而出入於百事之門戶者是也。68
反之,過度的情志反應必定會傷及五臟,尤其是會傷到「心」 ;是故,
《靈樞. 口
問》云:
心者,五藏六府之主也。……故悲哀愁憂則心動,心動則五藏六府皆搖。
《靈樞.本神》云:
心怵惕思慮,則傷神,神傷則恐懼自失,破肫脫肉,毛悴色夭,死於冬。
《靈樞.邪客》亦云:
心者,五藏六府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藏堅固,邪弗能容也,容之
則心傷,心傷則神去,神去則死矣。
前述曾提到「心主血脈」,此言「心藏神」,所以,《靈樞.營衛生會》云:
血者,神氣也。
《素問.八正神明論》則云:

64
康殷:
《文字源流淺說》,頁 379。其看法同《漢和大字典》。
65
〔周〕荀況,
〔清〕王先謙撰,沈嘯寰、王星賢點校: 《荀子集解》
(下冊) ,頁 309。
66
〔漢〕劉熙撰,〔清〕畢沅疏證: 《釋名疏證》(台北:廣文書局,1987 年 5 月再版),頁 70。
67
〔周〕荀況,
〔清〕王先謙撰,沈嘯寰、王星賢點校: 《荀子集解》
(下冊) ,頁 397。
68
〔漢〕劉安,劉文典撰,馮逸、喬華點校: 《淮南鴻烈集解》(上冊),頁 31-32,35。
血氣者,人之神,不可不謹養。
寓「無形」於「有形」之中,「神」亦是憑藉著「血脈」得以通達全身;而由於
「形全」才得以「神全」,《靈樞.平人絕穀》因此才說:
五藏安定,血脈和則精神乃居,故神者水穀之精氣也。
同理,當「神」生病時,即可透過「血脈」以達到調治,這在《素問.調經論》
中就有說明:
神有餘則笑不休,神不足則悲。血氣未并,五藏安定,邪客於形,洒淅起
於毫毛,未入於經絡也,故命曰神之微。帝曰:補寫奈何?歧伯曰:神有
餘,則寫其小絡之血,出血勿之深斥,無中其大經,神氣乃平。神不足者,
視其虛絡,按而致之,刺而利之,無出其血,無泄其氣,以通其經,神氣
乃平。帝曰:刺微奈何?歧伯曰:按摩勿釋,著鍼勿斥,移氣於不足,神
氣乃得復。
顯然,《素問.調經論》提示了醫者「治神」之法;《靈樞.小鍼解》亦道出相同
之理:
麤守形者,守刺法也。上守神者,守人之血氣有餘不足,可補寫也。
而從此處也可得知,醫者所謂的上、下工之區別,就在於「守血氣而治神」或者
是「守刺法而治形」。
總結上述,從「心主血脈」或「心藏神」的角度來看,均顯示出《靈樞.本
藏》所云:
人之血氣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
因其關係著性命,所以《素問.刺禁論》及《素問.四時刺逆從論》都分別提到,
針刺時,若不慎「刺中心」,會造成「一日死」,其嚴重性居「刺中五藏」之首。

第七節 「一心猶有二心」

《醫學入門.卷一. 臟腑》云:
心者一身之主,君主之官,有血肉之心,形如未開蓮,居肺下肝上是也;
有神明之心,神者,氣血所化,生之本也,萬物由之盛長,不著色象,謂
有何有,謂無復存,主宰萬事萬物,虛靈不昧者是也。69
一「心」猶有二「心」,筆者認為,不論是「血肉之心」或是「神明之心」,無不
主宰著生身性命之存亡,「出令而無所受令」,得為「五藏六府之大主」;甚至藉
由「心」的修鍊,亦有機會使人臻於「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長
久」的境界,而得以溝通「上下、天地、神人之間」。因此,
《素問.靈蘭秘典論》
的作者將「心」封為「君主之官」,可說是名符其實、當之無愧!

69
〔明〕李挺著,田代華、金麗、何永點校: 《醫學入門》
(上冊)
(河北: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2 年 2 月 1 版 2 刷)
,頁 132。
第三章 「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

第一節 「相傅」之為「輔君之臣」

《通典.職官.宰相》云:
黃帝得六相而天地治,神明至。虞舜臣堯,舉八愷,使主后土,以揆百事,
莫不時敘,地平天成。舉八元,使布五教於四方,內平外成,謂之十六相。
及成湯居毫,初置二相,以伊尹、仲虺為之。武丁得傅說,爰立作相,王
置諸其左右。周時,召公為保,周公為師,相成王,為左右,亦其任也。
70

黃帝因得「六相」,而明察天地、辨四方,以治天下。在堯為帝時,舜為其舉「十
六相」,以平定內外,施教化於民。《左傳.文公十八年》云:
是以堯崩而天下如一,同心戴舜,以為天子,以其舉十六相,去四凶也。
71

《史記.五帝本紀》云:
舜謂四嶽曰:有能奮庸美堯之事者,使居官相事?……舜曰:嗟!女二十
有二人,敬哉,惟時相天事。
正義云:
相,視也。舜命二十二人各敬行其職,惟在順時,視天所宜而行事也。72
舜因替堯舉用十六相有功,乃繼堯之後受民擁戴為天子,並任用二十二位賢人,
「順時,視天所宜而行事」
,以輔其治國。商湯有二相,伊尹為「阿衡」,仲虺則
為「左相」。73 殷武丁即位,一心想重新振興商王朝,卻苦無賢相輔佐,因而三

70
〔唐〕杜祐,王文錦、王永興、劉俊文、徐庭雲、謝方點校: 《通典》(冊 1)
(北京:中華書
局,2003 年 5 月 1 版 4 刷)
,卷 21,頁 533-534。黃帝得蚩尤而明天道,得太常而察地理,得蒼
龍而辨東方,得祝融而辨南方,得風后而辨西方,得后土而辨北方,謂之六相。舜為堯臣,舉蒼
舒、隤敳、檮戭、大臨、龍降、庭堅、仲容及叔達為八愷,而舉伯奮、仲堪、叔獻、季仲、伯虎、
仲熊、叔豹及季貍為八元,共十六相。
71
〔周〕左丘明傳, 〔晉〕杜預助注, 〔唐〕孔穎達正義,浦衛忠、龔抗雲、于振波整理,胡遂、
陳? 明、楊向奎審定:《春秋左傳正義》(中)(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年 12 月 1 版 1 刷,
李學勤主編: 《十三經注疏》 (冊 7)
),頁 583。
72
〔漢〕司馬遷: 《史記》 (台北:鼎文書局,1999 年 6 月 11 版,楊家駱主編, (冊 1)
),卷 1,
頁 38-42。
73
同前註,頁 94。孫子兵書云: 「伊尹名摯。」孔安國亦曰「伊摯」。然解者以阿衡為官名。按:
阿,倚也,衡,平也。言依倚而取平。書曰「惟嗣王弗惠于阿衡」 ,亦曰保衡,皆伊尹之官號,
非名也。皇甫謐曰: 「伊尹,力牧之後,生於空桑。」又呂氏春秋云: 「有侁氏女採桑,得嬰兒于
空桑,母居伊水,命曰伊尹。」尹,正也,謂湯使之正天下。
年不言,由其家臣掌管政事;後於夢境中受到指引,遂得傅說於奴隸之列。74 而
周成王年幼之時,以召公、周公為「保」、「師」輔其處理政務,此「保」、「師」
的職責就是相當於「相」;所以《尚書.君奭》云:
召公為保,周公為師,相成王為左右。75
到了春秋戰國時代,各國先後置「相」,有「相國」、「相邦」、「承相」等稱謂,
惟楚不置「相」,而以「令尹」為最高執政官76 ;「相」在當時大都輔佐國君來治
理國家,但另有一些協助貴族完成各種禮儀事務者,亦稱之為「相」。77 由上述
看來,「相」的設置沿革,自古由來以久,只是歷代所給予之稱謂稍有不同。

第二節 「相」字

大抵而言,不論名稱為何,「相」這一官職,其位高居百官之上,而效命於
君主左右,其職責不外是「輔佐國君執政」以使其國家得到治理。所以,《呂氏
春秋.舉難》云:
相也者,百官之長也。78
《荀子.王霸》則云:
相者,論列百官之長,要百事之聽,以飾朝廷百吏之分,度其功勞,論其
慶賞,歲終奉其成功以效於君。79
「相」字,《說文解字》云:
相,省視也。從目木。《易》曰:地可觀者,莫可觀於木。80
「相」字的甲骨文就是象「樹木上的眼睛」,有「由高處向下視察」的意思。《爾
雅.釋詁上》
:「詔相導左右助勴也」,郭璞注云:
「導,教導之;勴謂贊勉,助其
謀也;左右,反覆相訓,以盡其義」81 ,郝懿行注云:
「左,又作佐,手之助也;

74
同前註,頁 102-103。 《史記.殷本紀第三》 :「帝武丁即位,思復興殷,而未得其佐。三年不言,
政事決定於冢宰,以觀國風。武丁夜夢聖人,名曰說。以夢所見視? 臣百吏,皆非也。於是迺使
百工營求之野,得說於傅險中。是時說為胥靡,築於傅險。見於武丁,武丁曰是也。得而與之語,
果聖人,舉以為相,殷國大治。故遂以傅險姓之,號曰傅說。」
75
〔漢〕孔安國傳, 〔唐〕孔穎達疏,廖名春、陳明整理,呂紹綱審定: 《尚書正義》 (李學勤主
編: 《十三經注疏》 (冊 2))
,頁 438-439。
76
趙德義、汪興明主編: 《中國歷代官稱辭典》 (北京:團結出版社,2002 年 1 月 1 版 3 刷)
,頁
419。
77
晁福林: 《先秦社會形態研究》 (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 年 3 月 1 版 1 刷) ,頁 213-217。
78
〔秦〕呂不韋,陳奇猶校釋: 《呂氏春秋校釋》 (下冊)
(上海:學林出版社,1995 年 10 月 1
版 3 刷) ,頁 1310。
79
〔周〕荀況, 〔清〕王先謙撰,沈嘯寰、王星賢點校: 《荀子集解》(上冊) (北京:中華書局,
1997 年 10 月 1 版 4 刷)
,頁 224。
80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魯實先正補:《說文解字注》 (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98
年 1 版 12 刷) ,頁 133。
81
〔晉〕鄭璞: 《爾雅注》 (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年 8 月 1 版 1 刷,朱祖延主編: 《爾雅
詁林》 (上卷) (一) ,影覆宋蜀大字本) ,頁 353。
右,從手口,手口之助也,通作祐。」82《爾雅.釋詁下》
:「監瞻臨位覜相視也」,
83
郭璞注云:「察視也。」 就文字學的角度來看「相」,其從原先「居高處察視」
之象,又可轉用為「藉由手口反覆教導、助謀、輔佐」之意。
另外,《禮記.樂記》云:
今夫古樂,進旅退旅,和正以廣,弦匏笙簧,會守拊鼓。始奏以文,復亂
以武。治亂以相,訓疾以雅。君子於是語,於是道古。修身及家,平均天
下。此古樂之發也。84
此處之「相」為一種古樂器,乃「拊」之別稱,用以「節樂」;亦即古代在演奏
音樂時,用「相」來掌握「節奏」。

第三節 「傅」字

「傅」乃「太傅」之簡稱,西周時始置,其職司為輔佐天子以治天下。《尚
書.周官》云:
立太師、太傅、太保,茲惟三公。論道經邦,燮理陰陽。85
而《淮南子.泰族》云:
舉天下之高,以為三公。86
「傅」屬「三公」之一,「三公」之職責同為輔助國君,其位則高於天下百官。
另外,《五行大義》則云:
三公,智通於天地,應變而無窮,辨於萬物之情,其言足以調陰陽四時,
而節風雨。如是者,舉之以為三公。87
「三公」因其「智通於天地,應變而無窮」,乃能「視天所宜而行事」,所以得以
「論道經邦,燮理陰陽」;看來,「三公」之才智能耐亦在天下百官之上。
《左傳.僖公二十八年》:
鄭伯傅王,用平禮也。

82
同前註,頁 355-356。 〔清〕郝懿行: 《爾雅義疏》 (咸豐六年刊本)。
83
同前註,頁 547。 〔晉〕鄭璞: 《爾雅注》 (影覆宋蜀大字本)。
84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龔抗雲整理,王文錦審定:《禮記正義》(下)(李學勤主編:
《十三經注疏》 (冊 6)),頁 1120-1121。旅,俱也;「進旅退旅」,謂古樂進則俱齊,退亦俱齊,
進退如一,不參差也。 「弦匏笙簧,會守拊鼓」 ,弦也,匏也,笙也,簧也,其器雖多,必會合保
守,待擊拊鼓,然後作也。 「始奏以文」 ,文,鼓也;始奏樂之時,先擊鼓以警戒。 「復亂以武」,
武,金鐃也;舞畢,反復亂理欲退之時,擊金鐃而退。 「治亂以相」,相,即拊也;治理奏樂之時,
先擊相。 「訓疾以雅」 ,雅,樂器名;舞者訊疾,奏此雅器以節之。 「君子於是語」 ,君子於此之時,
語說樂之義理也。 「於是道古」 ,君子作樂之時,亦說古樂之道理。
85
〔漢〕孔安國傳, 〔唐〕孔穎達疏,廖名春、陳明整理,呂紹綱審定: 《尚書正義》 (李學勤主
編: 《十三經注疏》 (冊 2))
,頁 483。師,天子所師法;傅,傅相天子;保,保安天子於德義者;
此惟三公之任。佐王論道,以經緯國事,和理陰陽。
86
〔漢〕劉安,劉文典撰,馮逸、喬華點校: 《淮南鴻烈集解》 (下冊)(北京:中華書局,1997
年 1 月 1 版 12 刷)
,頁 682。
87
〔隋〕蕭吉撰: 《五行大義》 (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7 年 6 月 1 版 1 刷)
,頁 98。
杜預注云:「傅,相也。」88因此,「傅」與「相」兩官職之性質相同,不外是輔
君治國;而所謂的「輔佐」,就如《左傳.襄公十四年》所云:
有君而為之貳,使師保之,勿使過度。是故天子有公,諸侯有卿,卿置側
室,大夫有貳宗,士有朋友,庶人、工、商、皂、? 、牧、圉,皆有親昵,
以相輔佐也。善則賞之,過則匡之,患則救之,失則革之。
杜預注云:
貳,卿佐也。匡,正也。革,更也。89
「傅」字,《說文解字》云:
傅,相也。從人,尃聲。90
「傅」字的甲骨文闕,金文則作「輔」,古以「輔」、
「傅」相通。《說文解字》作
「相也」解,「相」乃省視之意;亦即「予人以省視而輔導」,故從「人」;又以
「尃」從「甫」從「寸」,為主事者(從「甫」)以適當方法(從「寸」)做事之
意。因此,「傅」為導人於正者。91
《廣雅.釋言》「傅,敷也。」 92 在古文中,
: 「傅」字亦通「敷」字,例如:
《荀子.成相》:
「禹傅土,平天下」,楊倞注云: 「傅,讀為敷」,孔安國云:
「洪
水泛溢,禹分布治九州之土。」93 《尚書.禹貢》:「禹敷土」,《史記.夏本紀》
作「傅土」。94 《墨子.備城門》:「板周三面,密傅之」,蘇子卿云:「傅,即塗
也,所以防火。」95 而《說文》解 「傅」從「人」、「尃」,此「尃」《說文》釋
其為「布也,從寸」 ,段玉裁注云:「凡敷施必有法度而後行之,故從寸。」96《廣
韻.莫韻》:「佈,? 也。古作尃」97 因此,「傅」字又有「敷佈」之意。
然而,歷史之記載總在事件發生後。上古三代之後,各種制度逐漸形成、建
立,歷朝歷代又因其時之所需而有所改制,但是,從後人的眼光來看過去之歷史
時,不免會依後人當時所處之時空背景及個人之觀點來考量。在制度形成、名實
確立之前,擔任所謂的「 相」或者是「傅」之賢明人士本就一直存在,甚至是「有
其人而不備其官職」,畢竟「實」重於「名」。98 因此,就政治歷史及文字學的角

88
〔周〕左丘明傳, 〔晉〕杜預助注, 〔唐〕孔穎達正義,浦衛忠、龔抗雲、于振波整理,胡遂、
陳? 明、楊向奎審定: 《春秋左傳正義》 (上)(李學勤主編: 《十三經注疏》 (冊 7)),頁 449。
89
同前註,頁 927。
90
〔漢〕許慎撰, 〔清〕段玉裁注,魯實先正補: 《說文解字注》 ,頁 372。
91
高樹藩編纂: 《正中形音義綜合大字典》(台北:正中書局,2002 年 11 月 2 版 12 刷),頁 92。
92
徐復主編: 《廣雅詁林》 (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 年 7 月 1 版 3 刷)
,卷 5,頁 416。
93
〔周〕荀況, 〔清〕王先謙撰,沈嘯寰、王星賢點校: 《荀子集解》 (下冊) ,頁 463。
94
高亨纂著,董治安整理:《古字通假會典》 (山東:齊魯書社,1997 年 7 月 1 版 2 刷) ,頁 918。
95
〔周〕墨翟, 〔清〕孫詒讓撰,孫啟治點校: 《墨子閒詁》 (下冊) (北京:中華書局,2001 年 4
月 1 版 1 刷),頁 516。
96
〔漢〕許慎撰, 〔清〕段玉裁注,魯實先正補: 《說文解字注》 ,頁 121。
97
《漢語大字典》 (上冊) (四川:四川辭書出版社,1995 年 5 月 1 版 1 刷)
,頁 506。
98
〔唐〕杜祐,王文錦、王永興、劉俊文、徐庭雲、謝方點校: 《通典》 (冊 1)
(北京:中華書
局) ,卷 20,頁 504-506。記曰:「虞夏商周有師、保,有疑、丞,設四輔及三公,不必備,唯其
人。語能使也。」故天子無爵,三公無官,參職天子,何官之稱?天文三台,以三公法焉。伊尹
曰: 「三公調陰陽,九卿通寒暑,大夫知人事,列士去其私。」周成王作周官,曰: 「立太師、太
傅、太保,? 惟三公,論道經邦,燮理陰陽。貳公弘化,寅亮天地,弼予一人。」則三太,周之
度而言,「相傅之官」的官位在君主之下,但處於百官之上;其職能為輔佐君主
「視天之所宜而行事」,使政令教化敷佈流行以澤民身,國家因而得行於正軌(節
奏不亂)。

第四節 肺為華蓋

反觀人體臟腑,《靈樞.師傳》及《靈樞.九鍼論》云:
五藏六府者,肺為之蓋。
《素問.痿論》云:
肺者,藏之長也,為心之蓋。
就身體地理位置而言,肺處內臟器官之最高,附於心之兩側;此就好比於「舉天
下之高」以為「相傅之官」,其官職居百官之長,而位於君主之左右。

第五節 「肺」字、「節奏」

「肺」字在甲骨文及金文均闕,而《說文解字》以其為金臟。或作「胇」,
例如:
《詩經.大雅.桑柔》
: 「肺,本又作胇。」99「胇」
「自有肺腸」唐陸德明釋文:
從「肉(月)」
、「弗」
;以肺屬內臟故從「肉」
,而「弗」
,從「? 」
、「? 」象兩(多)
枝箭或物之直者,從「韋」為繩索,用繩索將直立之物相背綑縛就是「弗」,引
申有矯正、調直之意。100觀察肺臟之外形,「? 」、「? 」不正就是代表左、右肺
葉,而「韋」(繩索)則為大、小氣管之象徵。
小篆之「肺」(音ㄈㄟ? ),因內臟皆有肉無骨故從「肉」,又從「市」101(以
市音弗)聲,象草木盛茂狀,肺為五臟中之最大者,呼吸時不斷張閉如草木之動,
是有盛茂意。102因此,除為五臟之一外,「肺」(音ㄆㄟ? )又可表示枝葉繁茂,例
如:《詩經.陳風.東門之楊》 :
「東門之楊,其葉牂牂……東門之楊,其葉肺肺」

三公也,故不以一職為官名。又以三少為孤卿,舉六卿為九焉。舜之於堯,伊尹於湯,周公、召
公於周,是其任也。故周禮建外朝之法,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 士在其後;右九棘,公、
候、伯、子、男位焉,? 吏在其後;面三槐,三公位焉,州長眾庶在其後。三公一命? ,若有加
則賜也,不過九命。春秋九命作伯,尊公曰宰,言於海內無不宰統焉。或說司馬主天,司徒主人,
司徒主土,是為三公。漢初,唯有太傅、太尉,後加置太師、太保、大司徒、大司空。王莽居攝,
置四輔官。
99
《漢語大字典》(中冊)
,頁 2064。
100
康殷:《文字源流淺說》(台北:學海出版社,1991 年 2 月再版)
,頁 459。
101
「肺」之右從「市」(音弗),此「市」非彼「市」(市場之市)。小篆之「肺」 ,其右之「市」仍
為類似「屮」的象形字,象植物枝葉末端,剛冒出嫩芽而旁邊有兩片對生的葉子;到了隸書, 「肺」
之右就寫成工整的「市」 。
102
高樹藩編纂:《正中形音義綜合大字典》 ,頁 1400。
注云:「牂牂,樹葉青? 茂密貌;肺肺同牂牂,茂盛貌。」103《漢和大字典》釋
「肺」,認為其左側從「肉」,右側象「草的芽」加上下方「已張開之雙葉」的會
意兼形聲字,與「旆」、「沛」、「勃」屬同系字;「肺」是五臟之一,位於胸部之
左右,主呼吸之器官。 104 草木之發芽生長,瞬間雖極不易以肉眼察覺,然其確有
動作亦有聲響,此「草的芽」的舉動與聲音頗像「呼吸時,氣體在氣管中進進出
出」,因此,《釋名.釋形體》云:
肺,勃也,言其氣勃鬱也。105
而「已張開之雙葉」是左、右肺葉。呼吸時,呼氣、吸氣及停頓三者的時間比例
不同,形成各種不同的節奏,每種節奏又各蘊藏著不同程度的生機或殺機,就好
像收音機的調頻一般,身體處在每種不同節奏之下所能感應及接收的訊息亦不
一。而其實,每種呼吸節奏亦正代表一種情緒或反應著某種心理狀態;因此,當
有某種情緒高張不下時,便可藉由調整呼吸的節奏來讓心身復歸於平衡狀態,這
不正就是「治亂以相」,亦即是「肺相」輔佐「心君」以治神(情志)。

第六節 肺主氣

《素問.六節藏象論》曰:
肺者,氣之本也。
《素問.五藏生成論》所云:
諸氣者皆屬於肺。
然而,什麼是「氣」?氣於呼吸時經由肺出入人體之目的為何?《莊子.知北遊》
云:
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106
此即所謂「人命在呼吸之間」。而《論衡.自然篇》云:
天之動行也,施氣也,體動氣乃出,物乃生矣……天動不欲以生物,而物
自生,此則自然也。施氣不欲為物,而物自為,此則無為也。謂天自然無
為者何?氣也。恬澹無欲,無為無事者也。107
「氣」是遍佈於天地宇宙間並使之自然運行的無形力量,萬物亦因之自然而然生
成,這就是所謂的「無為」
。「氣」字,在甲骨文寫成三橫,中間那一橫筆稍短,
看起來像雲層重疊、飛流飄動上升的樣子。 108 到了金文、小篆之後,寫做三橫的
象形字,逐漸變成「气」
。而饒? 氏認為,「气之形與雲同,但析言之則山川初出
者為气,升於天者為雲,合觀之則气乃雲之散,雲乃气之斂。」109

103
袁愈荌著:《詩經藝探》(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8 年 5 月 1 版 1 刷),頁 452。
104
藤堂明保編:《漢和大字典》(日本:學習研究社,2001 年 4 月 1 版 37 刷)
,頁 1059。
105
〔漢〕劉熙撰,〔清〕畢沅疏證:《釋名疏證》 (台北:廣文書局,1987 年 5 月再版) ,頁 70。
106
〔周〕莊周,〔清〕王先謙撰:
《莊子集解》 (北京:中華書局,1999 年 12 月 1 版 2 刷) ,頁 186。
107
〔漢〕王充,黃暉撰:《論衡校釋》(冊 3)
(北京:中華書局,1996 年 11 月 3 刷) ,頁 776。
108
王志成、葉紘宙:《部首字形演變淺說》(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0 年初版) ,頁 233。
《素問.六節藏象論》云:
帝曰:余已聞六六九九之會也,夫子言積氣盈閏,願聞何謂氣?請夫子發
蒙解惑焉。歧伯曰:此上帝所秘,先師傳之也。帝曰:請遂聞之。歧伯曰:
五日謂之候,三候謂之氣,六氣謂之時,四時謂之歲,而各從其主治焉。
五運相襲,而皆治之,終期之日,周而復始,時立氣布,如環無端,候亦
同法。故曰:不知年之所加,氣之盛衰,虛實之所起,不可以為工矣。
簡而言之,《素問.六節藏象論》所謂之「氣」,因著四時(歲)更迭而有虛實之不
同,周而復始,如環無端,五日一候,十五日成一節氣,二十四個節氣則為一年。
醫者若不知「人身之氣」隨著四時天運而有盛衰,就無法成為「上工」 。
《素問.
寶命全形論》曰:
夫人生於地,懸命於天,天地合氣,命之曰人。
人之形雖假地而生,然人之生命卻因天之氣乃出,故曰「懸命於天」;亦是莊子
所謂「氣聚則生,氣散則死」,王充《論衡》所言之「天之動行也,施氣也,體
動氣乃出,物乃生矣」。
由上述,筆者認為,「氣」,可將之視為一種自然之動能,其隨著一年四季而
有虛實之變化;人之生命就是藉著「氣」經由肺進出身體而自然維持之。 《靈樞.
九鍼論》云:
天者,陽也,五藏之應天者肺,肺者,五藏六府之蓋也。
《素問.六節藏象論》云:
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五氣入鼻,藏於心肺,上使五色脩明,音
聲能彰。五味入口,藏於脾胃,味有所藏,以養五氣,氣和而生,津液相
成,神乃自生。
「天者,陽也」,「陽」是「來自天之動能」。肺開竅於鼻,「天」所要滋養人的「五
氣」
,透過呼吸,將其精華藏之於心肺,以到達五臟,心肺之氣充足就能上使「五
色脩明」、「音聲能彰」;另外,從飲食所獲得之五味則藏於脾胃,以養五臟之氣,
氣和以化生津液而成精,精氣充足後,神乃自生,明代醫家張景岳謂此為「人生
之道」。這又是在人身之中, 「肺相」如何輔助「心君」調「陰陽四時」、「視天之
所宜而行事」之一例。
《素問.生氣通天論》云:
黃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於陰陽天地之間,六合之內,其氣九
州九竅五藏十二節,皆通乎天氣。其生五,其氣三,數犯此者,則邪氣傷
人,此壽命之本也。蒼天之氣清淨,則志意治,順之則陽氣固,雖有賊邪,
不能害也,此因時之序。故聖人傳110精神,服天氣,而通神明。失之則內
閉九竅,外壅肌肉,衛氣散解,此謂自傷,氣之削也。
人氣通於天氣,天氣則為陽氣,乃生之本,若能順應著四時陰陽時序之變化,使
其陽氣固密足以衛外而不受邪氣所傷,此為養生、盡終天年之根本。然深諳此道

109
高樹藩編纂:
《正中形音義綜合大字典》
,頁 804。
110
《黃帝內經太素》作「搏」

者,惟「聖人」能為之,甚至可藉由精神內守不外耗(心君),服食蒼天清淨之
氣(呼吸調息、肺相),與天合一而通神明。因此,「肺相」能輔佐「心君」成為
通天道之「聖人」;而「聖人」之境界就是《素問.上古天真論》所云:
有聖人者,處天地之和,從八風之理,適嗜欲於世俗之間。無恚嗔之心,
行不欲離於世,被服章,舉不欲觀於俗,外不勞形於事,內無思想之患,
以恬愉為務,以自得為功,形體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數。
可見,「肺相」的能耐真可如《五行大義》所言之「智通於天地,應變而無窮,
辨於萬物之情,其言足以調陰陽四時,而節風雨」。

第七節 君相:心榮肺衛

《難經.三十二難》云:
心者血,肺者氣。血為榮,氣為衛;相隨上下,謂之「榮衛」 。通行經路,
營周於外,故令心、肺在鬲上也。
之前曾於「君主之官」論及「血」之於生身的重要性,至於「氣」則由稍前敘述
可得知,所以,《靈樞.本藏》乃言:
人之血氣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
而「心主血」、「肺主氣」,「血氣」既是「奉生而周于性命者」,心肺於是位居身
體臟腑之最高處。「榮衛」之於心肺又是如何?
《靈樞.榮衛生會》云:
黃帝問於歧伯曰:人焉受氣,陰陽焉會,何氣為榮?何氣為衛?榮安從生?
衛於焉會?老壯不同氣,陰陽異位,願聞其會。歧伯答曰:人受氣於穀,
穀入於胃,以傳與肺,五藏六府,皆以受氣,其清者為榮,濁者為衛,榮
在脈中,衛在脈外,榮周不休,五十而復大會,陰陽相貫,如環無端。衛
氣行於陰二十五度,行於陽二十五度,分為晝夜。故氣至陽而起,至陰而
止。……榮出於中焦,衛出於上焦111。……上焦出於胃上口並咽以上,貫
膈而布? 中,走腋,循太陰之分而行,還至陽明,上至舌,下足陽明,常
與榮俱行於陽二十五度,行於陰亦二十五度,一周也,故五十度而復大會
於手太陰矣。……中焦亦並胃中,出上焦之後,此所受氣者,泌糟粕,蒸
津液,化其精微,上注於肺脈,乃化而為血,以奉生身,莫貴於此,故獨
得行於經隧,命曰榮氣。黃帝曰:夫血之與氣,異名同類何謂也?歧伯答
曰:榮衛者,精氣也,血者,神氣也,故血之與氣,異名同類焉。
《靈樞.邪客》云:
五穀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氣,分為三隧,故宗氣積于胸中,出于喉嚨,
以貫心脈,而行呼吸焉。榮氣者,泌其津液,注之於脈,化以為血,以榮
四末,內注五藏六府,以應刻數焉。衛氣者,出其悍氣之慓疾,而先行於

111
《素問》作「衛出於下焦」
,而《黃帝內經太素》則作「上焦」

四末分肉皮膚之間,而不休者也,晝日行於陽,夜行於陰,常從足少陰之
分間,行於五藏六府。
從《靈樞.榮衛生會》及《靈樞.邪客》兩篇中之論述可知,水穀精微之氣經由
「心肺」而化生成「榮、衛氣」,故言「心榮」
、「肺衛」;榮行脈中,衛則行於脈
外112,如環無端,依循特定時間刻數而周於身。而這亦表示出「肺主氣」之除「呼
吸之天氣」外的另一種氣,那就是「衛氣」。此外,《素問.痺論》云:
榮者水穀之精氣也,和調於五藏,灑陳於六府,乃能入於脈也;故循脈上
下,貫五藏絡六府也。衛者水穀之悍氣也,其氣慓疾滑利,不能入於脈也;
故循皮膚之中,分肉之間,熏於盲膜,散於胸腹。
而《靈樞.本藏》云:
衛氣者,所以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關闔者也。……衛氣和則分肉
解利,皮膚調柔,腠理緻密矣。
血之得獨專行於經隧之中者,是為榮氣,其能滋養五藏六府、全身上下;衛
氣則為慓悍之氣,其行於脈外,潤澤分肉、皮膚及腠理,司毛孔之開闔,故《靈
樞.決氣》云:
何謂氣?歧伯曰:上焦開發,宣五穀味,熏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
是謂氣。
《素問.痿論》則云:
肺主身之皮毛。
皮毛位於身體之最外層,因此,衛氣,顧名思義乃是衛外之氣,乃為一身之藩籬
屏障。由於有一種衛氣是常與榮氣相俱偕行而周於身,如在其左右,故《難經》
言其「相隨上下」,有似「肺相」之伴於「心君」。
《素問.經脈別論》云:
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淫精於脈。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輸
精於皮毛。毛脈合精,行氣於府。府精神明,留於四藏,氣歸於權衡。權
衡以平,氣口成寸,以決死生。113
《素問.五藏生成論》云:
肺之合皮毛也,其榮毛也,其主心也。
藉由「肺主氣」之功能,以推動「心主血」的作用,使之能行於並滋養全身各處
(經脈流通),進而使得臟腑皆安,身強神王,然「肺」仍需受「心」之制;此

112
「衛氣」於《內經》中因循行位置之不同而有些許差異,此處並不加以詳述。
113
張景岳注云: 「濁,言食氣之厚者也。如陰陽清濁篇曰:受穀者濁,受氣者清是也。心主血脈,
故食氣歸心,則精氣浸淫於脈也。精淫於脈,脈流於經,經脈流通,必由於氣,氣主於肺,故為
百脈之朝會。皮毛為肺之合,故肺精輸焉。肺主毛,心主脈;肺藏氣,心生血。一氣一血,稱為
父母,二臟獨居胸中,故曰:毛脈合精,行氣於府。府者,氣聚之府也,是謂氣海,亦曰膻中。
宗氣積於肺,神明出於心,氣盛則神王,故氣府之精為神明。神王則臟安,故肺肝脾腎四臟,無
不賴神明之留以為主宰,然後臟氣咸得其平而歸於權衡矣。權衡,平也,故曰:主明則下安,主
不明則十二官危。臟腑之氣既得其平,則必變見於氣口而成寸尺也。氣口者,脈之大會,百脈俱
朝於此,故可以決死生。」參見﹝明﹞張景岳: 《類經》
(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9 年 8
月 1 版 1 刷,
《張景岳醫學全書》),卷 3,頁 49。
猶如「肺相」佐「心君」之治理天下,使百官各得其所,政令教化敷佈流行以澤
民身,國家因而得行於正軌。
總結而言,從外觀形態、臟腑的地理位置、呼吸、血氣及榮衛等方面來看,
肺之為「相傅之官」,其理明矣。

第四章 「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
第一節 將軍

《尚書.甘誓》云:
啟與有滬戰於甘之野,作甘誓。甘誓。大戰於甘,乃召六卿。
孔安國傳曰:「天子六軍,其將皆命卿。」114 《周禮.夏官.敘官》云:
凡制軍,萬有二千五百人為軍,王六軍,大國三軍,次國二軍,小國一軍,
軍將皆命卿;二千有五百人為師,師帥皆中大夫;五百人為旅,旅帥皆下
大夫;百人為卒,卒長皆上士;二十有五人為兩,兩司馬皆中士;五人為
伍,伍皆有長。115
按三代之制,文、武官不分職,治民之吏亦可以治兵,此即「軍將皆命卿」之意。
《周禮》以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分
掌邦政,稱為六卿或六官,其平時各司其職,遇臨戰事則受命為軍將 116,但執政
治民與統領軍隊時的職稱有所不同,因此,《通典.職官.武官》乃云:
蓋古之天子,寄軍政於六卿,居則以田,警則以戰,所謂入使理之、出使
長之之義。其職在國,則以比長、閭胥、族師、黨正、州長、鄉大夫為稱,
其在軍則以卒伍、司馬、將軍為號,所以異軍國之名。117
春秋時期,文、武官基本上仍是不分制,此即所謂的「出則為將,入則為相」

118
一般認為,將相分職是從晉國開始的,晉乃周成王弟唐叔虞的封國,其以征服
四周戎狄遂成為軍事大國。119 而《通典.職官.武官》以為「將軍」之職稱名號
乃起於晉獻公之時:
諸侯之制,大國三軍,次國二軍,小國一軍,其將亦命卿也。晉獻公初作
二軍,公將上軍,則將軍之名起於此也。魏獻子、衛文子並居將軍之號。
自戰國置大將軍,周末又置前後左右將軍,至秦,將軍之官多矣。漢興,

114
〔漢〕孔安國傳, 〔唐〕孔穎達疏,廖名春、陳明整理,呂紹綱審定: 《尚書正義》 (北京:北
京大學出版社,1999 年 12 月 1 版 1 刷,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 (冊 2)),頁 172-174。鄭玄
云: 「夏亦然,則三王同也。」
115
〔清〕孫詒讓撰,王文錦、陳玉霞點校: 《周禮正義》
(冊 9)
(北京:中華書局,2000 年 3 月
1 版 2 刷),頁 2237-2238。鄭玄注云: 「軍、師、旅、卒、兩、伍,皆眾名也。伍一比,兩一閭,
卒一族,旅一黨,師一州,軍一鄉,家所出一人。將、帥、長、司馬者,其師吏也。言軍將皆命
卿,則凡軍帥不特置,選於六官六鄉之吏。自鄉以下,德任者使兼官焉。」
116
徐連達主編: 《中國歷代官制大詞典》 (廣東:廣東教育出版社,2002 年 12 月 1 版 1 刷),頁
267。
117
〔唐〕杜祐,王文錦、王永興、劉俊文、徐庭雲、謝方點校: 《通典》(冊 1)(北京:中華書
局,2003 年 5 月 1 版 4 刷),卷 28,頁 779-780。
118
白鋼主編: 《中國政治制度史》 (上卷)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年 1 月 1 版 1 刷),頁
167。
119
袁剛:《中國古代政府機構設置沿革》 (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3 年 1 月 1 版 1 刷),
頁 37。
置大將軍、驃騎將軍,位次丞相。車騎將軍、衛將軍、左右前後將軍,皆
金印紫綬,位次上卿,掌京師兵衛,四夷屯警。120
《國語.晉語一》對這段歷史的記載如下:
十六年,公作二軍,公將上軍,大子申生將下軍,以伐霍。
依周制,天子六軍,大國三軍,次國二軍,小國一軍,而晉本為大國,後因其宗
國滅亡,僖王命晉武公以一軍為晉侯,遂從小國之制,但在晉獻公十六年時(魯
閔元年),乃作二軍,晉獻公親自統率上軍。121 到了晉文公,則復大國之禮,而
作三軍,《左傳.僖公二十七年》云:
作三軍,謀元帥。122
另外,在《國語.晉語四》提到,除了從大夫行列中挑選適任之人為將帥外,晉
文公也使一些賢能的大夫擔任三軍將佐,以輔將帥治軍; 123 從此,將相逐漸分職。
戰國時期,七雄爭霸,文、武官職的分設已趨普遍,誠如《史記.孟嘗君列
傳》之言:
將門必有將,相門必有相。124
此時,武官之最高統率者稱為「將」或「將軍」
,秦國或稱「尉」
,而楚國則稱「柱
國」,其官位次於相。125 之後,各朝代指揮統領軍隊之官就名為「將軍」。

第二節 「將」字

在「將軍」成為專有名詞之前,率領軍隊即是「將」,這在《左傳》或《國
語》中常可見到的「將上軍」
、「將中軍」或「將下軍」就是此意。「將」字,
《說
文解字》云:
將,帥也。從寸、醬省聲。126

120
〔唐〕杜祐,王文錦、王永興、劉俊文、徐庭雲、謝方點校: 《通典》 (冊 1)
,卷 28,頁 779-780。
《左傳》曰: 「晉閻沒、女寬謂魏獻子曰: 『豈將軍食之而有不足。』 」注曰: 「獻子為中軍率,故
謂之將軍。」又《禮記》曰: 「將軍文子之喪既除,而後越人來弔。」又《家語》曰: 「衛將軍文
子問於子貢。」是也。文子為衛之將軍,名彌牟。
121
徐元誥撰,王樹民、沈長雲點校: 《國語集解》 (北京:中華書局,2002 年 6 月 1 版 1 刷) ,頁
262。二軍,軍之有上下也。霍,周文王子霍叔武之國也。
122
〔周〕左丘明傳, 〔晉〕杜預助注,〔唐〕孔穎達正義,浦衛忠、龔抗雲、于振波整理,胡遂、
陳? 明、楊向奎審定: 《春秋左傳正義》(上) (李學勤主編: 《十三經注疏》 (冊 7)),頁 436。謀
元帥,中軍帥。正義曰: 「元,長也。謂將帥之長。軍行則重者居中,故晉以中軍為尊,而上軍
次之。其二軍則上軍為尊,故閔元年晉侯作二軍,公將上軍。」
123
徐元誥撰,王樹民、沈長雲點校: 《國語集解》 ,頁 357-358。
124
〔漢〕司馬遷: 《史記》 (台北:鼎文書局,1999 年 6 月 11 版,楊家駱主編, (冊 3)),卷 75,
頁 2353。
125
袁剛:《中國古代政府機構設置沿革》 ,頁 44。
126
〔漢〕許慎撰, 〔清〕段玉裁注,魯實先正補: 《說文解字注》 (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98
年 1 版 12 刷)
,頁 121。段玉裁注曰:「後人謂將帥二字去聲與平聲之將,入聲之帥別者,古無
是說也。毛詩將字故訓特多,大也、送也、行也、養也、齊也、側也、願也、請也,此等或見爾
雅,或不見,皆各依文為義,亦皆就疊? 雙聲得之;如願、請是一義,將讀七羊反,故釋為請也;
將讀即羊反,故皇矣,傳釋為側,釋言及楚茨傳釋為齊,齊、徐仙民周禮音蔣細反,皆雙聲也,
依段注所云,
「將」字在古文中各依其文而有多義,
《爾雅》釋「將」為「大也、
送也、資也及齊也」,127 而《廣雅》則釋「將」為「君也、行也、養也、美也、
欲也、長也、帥也、且也、請也及扶也」128 。在《說文解字》中之「將」字為小
篆,康殷認為,甲骨文的「將」字象用刀切肉投入鼎中烹煮之狀,或加爿(牆本
字)以標聲,在金文已出現省去鼎的字形,後又稍訛化成小篆的「將」,「將」就
由「調和鼎鼐」引申而指治理軍旅之事(動詞),如作小篆的「將」,其僅象以手
持肉,形意已失完整、明確;129 此亦即《爾雅.釋言》所謂的「齊也」,邢昺疏
曰:「王肅云『分齊其肉所當用也。』」130 ,其意原出自《詩經.小雅.楚茨》:
濟濟蹌蹌,絜爾牛羊。以往烝嘗,或剝或亨,或肆或將。祝祭于崩,祀事
孔明。先祖是皇,神保是饗。孝孫有慶,報以介福,萬壽無疆。131
「楚茨」乃周王室豐收,祭祀祖先的詩歌,其中所言之「剝、亨、肆、將」,乃
指宰割、烹煮肉食以裝於鼎並陳置於祭祀的桌上。因此,《說文解字》釋「將」
為「帥也」,應是後來之引申義,然其從「醬」聲,則似乎又稍反映出些許甲骨
文將字的原意;而《正中形音義綜合大字典》以「帥」乃統率卒伍者之稱,必有
法度而後可以主之先之並居眾上為將,故從「寸」 ,其從醬省(省醬下酉)聲, 「醬」
132
乃調和眾味者,所以,「將」為導眾卒伍使協和以戰者。 另外,段注提到「帥」
亦可作「率」,133 此意同於《荀子.富國》所謂的「將率不能則兵弱」,134 而依康
殷及《漢和大字典》的看法,金文「率」字則象整治亂絲,135 則表示出「將」這
個統領者有治理亂象的能力。
前述曾提及,「將」字在古文中可訓為多義,但《廣義校訂》以為其乃是一

釋言,將、齊也,郭云: 『謂分齊也。』引詩或肆或將,此甚明畫,或肆蒙或剝,言剝之乃陳於
互也,或將蒙或烹,言烹之必劑量其水火及五味之宜,故云齊其肉也,如是乃以祝祭于祊。詩爾
雅皆不了,故箸之。必有法度而後可以主之先之,故從寸。」
127
朱祖延主編: 《爾雅詁林》 (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年 8 月 1 版 1 刷) ,上卷(一) ,頁
29;上卷(二) ,頁 946,1305,1333。
128
徐復主編:《廣雅詁林》 (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 年 7 月 1 版 3 刷) ,頁 2,29,36,53,
112,144,366,396,436。
129
康殷: 《文字源流淺說》 (台北:學海出版社,1991 年 2 月再版) ,頁 480。
130
〔宋〕邢昺: 《爾雅疏》 (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年 8 月 1 版 1 刷,朱祖延主編:《爾雅
詁林》上卷(二) ,光緒四年吳興陸氏十萬卷樓仿宋刻本) ,頁 1333。
131
高亨撰: 《詩經今注》 (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4 年 2 月初版) ,頁 321-323。濟濟,
莊嚴恭敬貌。蹌蹌,步趨有節貌。絜,同潔;又解:絜借為挈,即拿著。烝嘗,都是祭名,冬祭
稱烝,秋祭稱嘗。剝,宰割。亨,同烹,燒煮食物。肆,陳設,指陳肉于案上。將,裝肉于鼎。
祝,祠廟中司祭禮的人。祊,宗廟門內設祭的地方。明,讀為孟; 《爾雅.釋詁》 :「孟,勉也。」
即勤勉。皇,讀為迋; 《廣雅.釋詁》 :「迋,歸也。」此句言先祖回來受享。饗,享受祭祀。介
福,大福。
132
高樹藩編纂: 《正中形音義綜合大字典》 (台北:正中書局,2002 年 11 月 2 版 12 刷) ,頁 943。
133
〔漢〕許慎撰, 〔清〕段玉裁注,魯實先正補: 《說文解字注》 ,頁 663。
134
〔周〕荀況, 〔清〕王先謙撰,沈嘯寰、王星賢點校: 《荀子集解》 (上冊) (北京:中華書局,
1997 年 10 月 1 版 4 刷),頁 194。楊倞注曰: 「率與帥同。」
135
康殷認為, 「率」之金文象一團絲線加上兩旁之斷絲以示其亂,而概率讀如律,亦亂聲之轉化,
參見康殷: 《文字源流淺說》 ,頁 297。《漢和大字典》則以金文之「率」象一搓絲線加上左右凸
出之絲線,此乃表示整治左右凸出之絲線以使歸中心線之意,參見藤堂明保編: 《漢和大字典》
(日本:學習研究社,2001 年 4 月 1 版 37 刷) ,頁 830。
義之多種引申義:
將,引伸為持也、致也、傳也、奉也、養也、助也、順也、從也、行也、
送也、欲也、且也、大也、長也、壯也、美也,無非平聲,通為率領主持
之義,謂領軍曰將軍。136
按《廣義校訂》之言,
「將」為「率領主持」
,而「率領主持軍隊」則稱之「將軍」。

第三節 將軍之德

「將軍之官」乃兵卒之統領者,「將軍」之於國家有何重要性?而其又需具
備有何種特質才能勝任此職責呢?《孫子.計》云:
夫將者國之輔也。輔周則國必強。137
由於兵家之事關係到國家之存亡,倘若將軍的才智周備則能使其國家強盛。《孫
子.計》云:
將者,智信仁勇嚴也。138
智、信、仁、勇、嚴為上將宜具備之五種德性,因為兵家以用智為先,故智乃居
五德之首。上將之謀慮周密卻能機權達變,仁民愛物卻又威嚴有信,並能勇斷疑
慮,因此,《淮南子.兵略》有云:
是故將軍之心,滔滔如春,曠曠如夏,湫漻如秋,典凝如冬,因形而與之
化,隨時而與之移。139

第四節 肝為木臟

肝者,《說文解字》云:
肝,木藏也。從肉、干聲。140
肝為內臟故從肉,
「干」字的甲骨文象盾,依《方言》之意,
「盾」自關而東稱之

136
〔清〕吳善述著:《廣義校訂》 (台北:鼎文書局,1997 年 9 月 4 版,楊家駱主編: 《說文解字
詁林正補合編》 (冊 3)
,同治甲戌原刻本) ,頁 1159。
137
曹操等注: 《孫子十家注》 (北京:中華書局,1996 年 2 月 1 版 9 刷,
《諸子集成》(冊 6)),頁
46-47。曹公曰: 「將周密,謀不泄也。」李筌曰:「輔猶助也,將才足則兵強。」杜牧曰: 「才周
也。」賈林曰: 「國之強弱必在於將,將輔於君而才周其國則強,不輔於君內懷其貳則弱,擇人
授任,不可不慎。」何氏曰: 「周謂才智具也,得才智周備之將,國乃安強也。」
138
同前註,頁 7-8。曹公曰:「將宜五德備也。」杜牧曰:「先王之道,以仁為首。兵家者流,用
智為先。蓋智者,能機權識變通也。信者,使人不惑於刑罰也。仁者,愛人憫物,知勤勞也。勇
者,決勝乘勢,不逡巡也。嚴者,以威刑肅三軍也。楚申包胥使於越,越王句踐將伐吳,問戰焉,
夫戰智為始,仁次之,勇次之,不智則不能知民之極,無以詮度天下之眾寡,不仁則不能與三軍
共飢勞之殃,不勇則不能斷疑以發大計也。」
139
〔漢〕劉安,劉文典撰,馮逸、喬華點校: 《淮南鴻烈集解》 (下冊) (北京:中華書局,1997
年 1 月 1 版 12 刷),頁 511。
140
〔漢〕許慎撰, 〔清〕段玉裁注,魯實先正補:《說文解字注》 ,頁 168。段玉裁注曰:「按禮經
正脅謂之榦,少牢古文榦為肝,但取同音假借。」
「干」,在關西則稱作是「盾」。141 而《說文解字》謂「盾」是用來「扞身蔽目」
的。142 另在《釋名.釋兵》就將「盾」的用途說明得很詳細:
盾,遯也。跪其後,避刃以隱遯也。143
雖然,盾各依其所用或所製材質而有不同之名稱,但主要軍事用途乃在捍衛、抵
抗敵人並避免自身受傷,此不正與將軍之職責有異曲同工之妙。另《說文解字》
釋「干」字則云:
干,犯也。從一從反。144
《漢語大字典》認為,甲、金文之「干」字象有椏杈的木棒形,古人狩獵作戰,
即以干為武器, 145 而在經傳古文中也可見到「干」字訓作「犯」之意的例子。然
則,不論是防禦或是侵犯,雖有主、被動之不同,卻是將軍之職的一體兩面。
《釋名.釋形體》云:
肝,榦也。於五行屬木,故其體狀有枝榦也。凡物以木為榦也。146
段玉裁也提到,古文之「肝」可作「榦」,其謂「正脅謂之榦」,而肝之臟正位於
正脅下,且肝之經脈亦布脅肋,此或許為肝、榦二字可借用之原因,所以,《廣
雅.釋親》云:
榦,謂之肋。肝,榦也。147
另外,築牆時兩頭所植之木也可稱作「榦」。148「榦」俗作「幹」,此二字之金文
字體雷同,《廣雅.釋詁》云:
樹、莖、榦、本也。149
榦乃木之屬,《廣雅疏證》謂「榦」為枝之本,而榦、枝又有何差別?《淮南子.
主術》云:
故枝不得大於榦,末不得強於本,則輕重大小有以相制也。150
這說明了枝為末,且較榦小而輕。肝之形體外觀就像是樹木之有枝幹般,《醫學
入門.卷一. 臟腑》云:
肝有二布葉,一小葉,左三右四,共七葉,分兩行,如木甲析之多葉也。
151

141
《漢語大字典》 (上冊)(四川:四川辭書出版社,1995 年 5 月 1 版 1 刷) ,頁 405。
142
〔漢〕許慎撰, 〔清〕段玉裁注,魯實先正補: 《說文解字注》 ,頁 136。段玉裁注曰:「盾,經
典謂之干。用扞身,故謂之干。毛傳曰,干,扞也。」
143
〔漢〕劉熙撰, 〔清〕畢沅疏證: 《釋名疏證》 (台北:廣文書局,1987 年 5 月再版) ,頁 227。
144
〔漢〕許慎撰, 〔清〕段玉裁注,魯實先正補: 《說文解字注》 ,頁 87。段玉裁注曰: 「犯,侵
也。反入者,上犯之意。」
145
《漢語大字典》 (上冊),頁 405。
146
〔漢〕劉熙撰, 〔清〕畢沅疏證: 《釋名疏證》 ,頁 70。
147
徐復主編: 《廣雅詁林》 ,頁 513-514。
《廣雅疏證》云: 「《說文》,肋,脅骨也。」
148
高樹藩編纂: 《正中形音義綜合大字典》 ,頁 2028。
149
徐復主編: 《廣雅詁林》 ,頁 251。《廣雅疏證》云: 「樹莖榦諸字為根本之本。莖榦皆枝之本也。」
150
〔漢〕劉安,劉文典撰,馮逸、喬華點校: 《淮南鴻烈集解》 (上冊) ,頁 302。
151
〔明〕李挺著,田代華、金麗、何永點校: 《醫學入門》 (上冊)(河北: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2 年 2 月 1 版 2 刷)
,頁 138。
此所以《說文解字》以肝為木臟。《尚書.洪範》云:「木曰曲直」,152 木之本性
可曲可直正表示出其有柔軟的特性,至於木之其他特性,《素問.五運行大論》
有云:
東方生風,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神在天為風,
在地為木,在體為筋,在氣為柔,在藏為肝。其性為暄,其德為和,其用
為動,其色為蒼,其化為榮,其蟲毛,其政為散,其令宣發,其變摧拉,
其眚為隕,其味為酸,其志為怒。153
可見,木之性亦包括溫和、宣發及舒散,並且又有像風一般之機動性,而這些特
質不正又與「將之五德」及「將軍之心」不謀而合嗎?
縱觀肝之特性,其與將軍一職,有頗多相同屬性,除《素問.靈蘭祕典論》
稱肝為將軍之官外,《靈樞.五癃津液別》有謂「肝為之將」,而《靈樞.師傳》
則云:
肝者,主為將,使之候外。
因此,肝之於人身就像將軍之於國家,其職責為捍衛外敵以保護己身。

152
〔漢〕孔安國傳, 〔唐〕孔穎達疏,廖名春、陳明整理,呂紹綱審定: 《尚書正義》 ,頁 301-302。
孔安國傳曰: 「木可以揉曲直。」孔穎達正義曰: 「揉曲直者,為器有須曲直也。曲直為木本性。」
153
陳夢雷等編: 《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冊 1)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 年 7 月 1 版 4
刷) ,頁 605-606。王冰注曰:「長短曲直木之體也。乾舉機發,木之用也。維結束絡,筋之體也。
緛縱卷舒,筋之用也。木化宣發,風化所行,則物體柔耎故為柔。暄,溫也,肝木之性也。為和
者,以敷布和氣於萬物,木之德也。風搖而動,無風則萬物皆靜,故為動。其政為散者,發散生
氣於歲物也。其令宣發者,陽和之氣舒而散也。其變則摧拔已成者也。大風暴起,草泯木墜,故
其眚為隕。」
第五章 「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

第一節 「九品中正制」

據《史記.陳涉世家》的記載:
陳王以朱房為中正,胡式為司過,主司? 臣。諸將徇地,至,今之不是者,
繫而罪之,以苛察為忠。其所不善者,弗下吏,輒自治之。154
秦朝末年,陳勝為楚王時,曾任命朱房為中正,一般認為此乃「中正之官」設置
之起始,然其職司並不非常明確,似乎是以糾察? 臣之過失為主。又《通典.職
官.總論州佐》云:
中正,陳勝為楚王,以朱房為中正,而不言職事。兩漢無聞。魏司空陳?
以天臺選用,不盡人才,擇州之才優有昭鑒者,除為中正,自拔人才,銓
定九品,州郡皆置。吳有太公平,亦其任也。晉宣帝加置大中正,故有大
小中正,其用人甚重。齊、梁亦重焉。後魏有之。北齊郡縣皆有,其本州
中正以京官為之。隋有州都,其任亦重。大唐無。155
兩漢之時,則無此職。到了三國黃初元年(220 年),魏文帝採用吏部尚書陳? 之
建議而設「九品中正制」
,其以「賢有識鑒」的中央官吏兼任原籍州、郡之中正,
察訪各地同籍之已仕或未仕士人,採擇輿論,依照家世門第和道德才能,分成三
等九品(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政府按其
等級選用,每三年調整品第一次,但仍舊保持用人不計門第之原則。156 後又經晉
朝、南北朝及隋朝之沿置,唐朝時即廢除。
另於《禮記.王制》有云:
史以獄成告於正,正聽之。正以獄成告於大司寇,大司寇聽之棘木之下。
大司寇以獄之成告於王,王命三公參聽之。157

154
〔漢〕司馬遷: 《史記》 (台北:鼎文書局,1999 年 6 月 11 版,楊家駱主編, (冊 3)),卷 48,
頁 1960-1961。
《索隱》曰: 「謂朱房、胡武等以素所不善者,即自驗問,不往下吏。」
155
〔唐〕杜祐,王文錦、王永興、劉俊文、徐庭雲、謝方點校: 《通典》 (冊 1)(北京:中華書
局,2003 年 5 月 1 版 4 刷)
,卷 32,頁 891-892。
《晉令》曰:「大小中正為內官者,聽月三會議
上東門外,設幔陳席。」又劉毅上表: 「刺史初臨州,大中正選州里才業高者兼主簿從事,迎刺
史。若吏部選用,猶下中正,問人事所在、父祖位狀。」又《晉起居注》曰:「僕射諸葛恢啟稱:
州都大中正為吏部尚書,及郎、司徒左長史掾屬皆為中正。臣今領吏部,請解大中正。以為都中
正,職局司理,不宜兼也。」孝文云: 「中正之任必須得才業兼資者。」
156
徐連達主編: 《中國歷代官制大詞典》 (廣東:廣東教育出版社,2002 年 12 月 1 版 1 刷)
,頁
27。
157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龔抗雲整理,王文錦審定:《禮記正義》(上)(北京:北京大
學出版社,1999 年 12 月 1 版 1 刷,李學勤主編: 《十三經注疏》(冊 6)
),頁 412。鄭玄注曰: 「史,
司寇吏也。正,於周鄉師之屬,今漢有正平丞,秦所置。 《周禮》周鄉師之屬, 『辨其獄訟,異其
死刑之罪而要之,職聽於朝。司寇聽之。』朝,王之外朝也。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右九棘,
鄭玄以「正」一職相當於《周禮》所謂的「鄉師」,其為司法制度之一員,參與
訟獄之審判,務求刑罰之公平、公正。而《通典.職官.大理卿》亦提到,秦時
始置「廷尉正」
,後代沿襲其制,唯名稱不同,其職司以斷疑獄為主;廷,平也,
尉,罰也,廷尉有公正執法判罪之意。158

第二節 中正之道

按「中正之官」初設於秦末,卻至三國魏才成為正式設置之官職,其由州、
郡中之賢人能士擔任,其職司則是鑒別人品、識人賢愚以供政府選用;然而,
「中
正」一詞早就在經傳古文中可以見到。譬如,《尚書.呂刑》云:
非佞折獄,惟良折獄,罔非在中。察辭于差,非從惟從。哀敬折獄,明啟
刑書,胥占,咸庶中正。159
此言斷獄者,需秉持中正的原則,憐察詳審犯人之本情,非從其口頭偽辭,而依
刑書使刑罰當其罪之所宜,此與前述「正」之職責相同。又《公羊傳.宣公十五
年》云:
古者曷為什一而藉?什一者,天下之中正也。多乎什一,大桀小桀;寡乎
什一,大貂小貂。什一者,天下之中正也。什一行而頌聲作矣。160
按《公羊傳》以「十取其一」的稅制,合乎天下中正之道,不多不少,既符百姓
民力之所當,又適足供給宗廟百官制度之費用,取其所當取以達供需平衡。另《荀
子.勸學》云:
故君子居必擇鄉,遊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161
此言君子之居處、交遊必慎重選擇以合乎中正,因其乃禍福之根源。而《禮記.
中庸》云:
唯天下至聖,為能聰明睿知,足以有臨也;寬裕溫柔,足以有容也;發強
剛毅,足以有執也;齊莊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別也。 162

公、侯、伯、子、男位焉。面三槐,三公位焉。王使三公復與司寇及正共平之,重刑也。」
158
徐連達主編: 《中國歷代官制大詞典》 (廣東:廣東教育出版社) ,頁 473。
159
〔漢〕孔安國傳, 〔唐〕孔穎達疏,廖名春、陳明整理,呂紹綱審定: 《尚書正義》 (北京:北
京大學出版社,李學勤主編: 《十三經注疏》 (冊 2)),頁 551。孔安國傳曰: 「非口才可以斷獄,
惟平良可以斷獄,無不在中正。察囚辭其難在於差錯,非從其偽辭,惟從其本情。當憐下人之犯
法,敬斷獄之害人,明與刑書,相與占之,使刑當其罪,皆庶幾必得中正之道。」
160
〔漢〕公羊壽傳, 〔漢〕何休解詁,〔唐〕徐彥疏,浦衛忠整理,楊向奎審定:《春秋公羊傳注
疏》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李學勤主編: 《十三經注疏》 (冊 8)),頁 360。何休解詁曰: 「奢
泰多取於民,比於桀也。蠻貂無社稷宗廟百官制度之費,稅薄。頌聲者,大平歌頌之聲,帝王之
高致也。」徐彥疏曰: 「夏桀無道,重賦於人,今過什一,與之相似。若十取四五,則為桀之大
貪;若取二三,則為桀之小貪。若十四五乃取其一,則為大貂行;若十二十三乃取一,則為小貂
行。然則多於什一則有為桀之譏,寡於什一則有蠻貂之恥,是以什一而稅,三王所不易,故傳比
於中正之言。」
161
〔周〕荀況, 〔清〕王先謙撰,沈嘯寰、王星賢點校: 《荀子集解》 (上冊) (北京:中華書局,
1997 年 10 月 1 版 4 刷)
,頁 6。
162
﹝清﹞朱彬撰: 《禮記訓纂》 (下冊)
(北京:中華書局,1998 年 12 月 1 版 2 刷)
,頁 780。
中正為天下至聖之德性之一,並因之受人尊敬。
綜觀上述所舉之例,「中正」一詞在經傳之義,均頗相似,而且,由此亦可
發現古人非常重視所謂的「中正之道」,何以如此呢?《管子.宙合》云:
中正者,治之本也。163
蓋心思、視聽、言行、舉止能合於中而不失於正,乃持身家治天下之根本。

第三節 「中」字

「中」字之甲、金文象一根長竿上方旌旗隨風向右或向左飄揚之狀,唐蘭以
為,「中」最初本為氏族社會之徽幟,古時有大事,聚? 於曠地先建中,群眾望
見中而趨赴,群眾來自四方則見建中之地為中央,卜辭多有「立中」之辭,與唐
蘭之說相符,164 關於旌旗,《考工記.輈人》云:
龍旂九斿,以象大火也;鳥旟七斿,以象鶉火也;熊旗六斿,以象伐也;
龜蛇四斿,以象營室也;弧旌枉矢,以象弧也。165
在古代社會,由旗幟上方所繪製之圖騰及斿數,可得知其所代表之事件意義及使
用者之身份地位,而每種旗幟亦有不同之專屬名稱,例如常、旂、旗、? 、旐或
旟等等,此在《周禮.春官.司常》及《周禮.夏官.大司馬》有詳細之記載。
唐蘭以「中」本旂旗之類,而其所立之地,恆為中央,遂引申為中央之義,後更
引申為一切之中,「中」字因而不用徽幟之義。166 小篆「中」字,
《說文解字》云:
中,內也。從囗? 。下上通也。167
依段注之言,「中」字當釋作「內」,而其有合宜、不偏之意。《正中形音義綜合
大字典》則認為,小篆「中」字,從囗從? , 囗音圍,象四方之界,? 音袞,象
通於上下、平分左右之意,此《說文解字》作「內」解,乃不上、不下、不左、
不右而入居其中。168 另有一版本將「中」訓作「和」,《說文繫傳校錄》曰:
中,乃以囗象四方,而以? 記其中也。楚金訓為口舌之口,誤。段氏改和

163
〔齊〕管仲, 〔唐〕尹知章注, 〔清〕戴望校正: 《管子校正》(北京:中華書局,1996 年 2 月
1 版 9 刷,《諸子集成》 (冊 5)
),頁 62。
164
徐中舒主編: 《甲骨文字典》 (四川:四川辭書出版社,1998 年 10 月 1 版 5 刷) ,頁 40。
165
戴吾三編著:《考工記圖說》 (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3 年 5 月 1 版 2 刷) ,頁 39-41。斿,
古代旗幟上的飄帶或穗狀的下垂飾物,各種旗的斿數不同。鄭玄解釋斿數為具體的星次,過去學
者治《考工記》涉及天文,多從鄭玄之說,近年天文學史學者陳久金則認為, 《考工記》所述五
種旗幟與季節有關,飄帶也應與季節有關。龍、鳥、熊、龜,弧為旗上所繪之圖騰。 「龜蛇」可
能是「龜旐」之誤。
166
于省吾主編: 《甲骨文字詁林》 (冊 4)
(北京:中華書局,1999 年 12 月 1 版 2 刷),頁 2936-2937。
167
〔漢〕許慎撰, 〔清〕段玉裁注,魯實先正補: 《說文解字注》 (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98
年 1 版 12 刷)
,頁 20。段玉裁注曰:「俗本和也,非是,當作內也。宋麻沙本作肉也。一本作而
也。正皆內之? 。入部曰,內者,入也,入者,內也。然則中者,別於外之辭也,別於偏之辭也,
亦合宜之辭也。作內,則此字平聲去聲之義無不賅矣。許以和為唱和字,龢為諧龢字,龢和皆非
中之訓也。周禮中失即得失。按中字會意之恉,必當從囗,音圍。云下上通者,謂中直或引而上
或引而下皆入其內也。」
168
高樹藩編纂: 《正中形音義綜合大字典》 (台北:正中書局,2002 年 11 月 2 版 12 刷),頁 16
也為內也,亦非許君意也。
《玉篇》
、《廣韻》皆有和也之訓而無內也之訓,
蓋許君以中正為中之本義,故取中庸篇之中和為解。169
而《說文解字義證》曰:
和也者,和當為龢。《禮記.中庸》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馥謂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中和之氣,上下相通,故能化成萬物。170
按《說文繫傳校錄》及《說文解字義證》根據《禮記.中庸》之言,乃訓「中」
為「和也」,然而,《禮記.中庸》其實對「中」、「和」有曰:
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171
喜怒哀樂存之於內而未表現出來可謂之「中」,即使表現出來卻又能合宜就可說
是「和」,筆者以為,
「內」之謂「中」,「合宜之外」乃是「和」
,「中」、「和」為
相對之言,看來,段注將「中」訓作「內也」而以其有合宜、不偏之意,似乎亦
無不可。不過,無論是訓作「內」或「和」,筆者個人認為此皆後來引申之意。
另《爾雅.釋言》云:「殷齊中也」,邢昺疏曰:
釋曰,殷齊皆謂正中也。注書曰以殷仲春者,堯典文。案彼云日中星鳥以
殷仲春,孔安國以殷為正。中、正義同故也。釋地曰距岠齊州以南者,彼
注云岠,去也。齊,中也。謂中州為齊州,是齊得為中也。172
王引之曰:
管子正世篇曰治莫貴於得齊,謂得中也。列子周穆王篇曰四海之齊,謂中
央之國。皆謂中為齊。家大人曰,人臍居腹之中央,故謂之臍。臍者,齊
也。173
這表示出「中」之有位居地理之中央的涵意,此與「中」字甲骨文之「建中之地」
頗為相合。而王樹柟曰:
齊者,小雅小宛人之齊聖,毛傳云齊,正。正即中也。鄭箋云中正謂齊。
174

除邢、王兩人外,諸多《爾雅》學者亦將「中」釋為「正」,其實,在古籍文章
也可見到不少「中」、「正」同義的例子。

169
〔清〕王筠著:《說文繫傳校錄》 (台北:鼎文書局,1997 年 9 月 4 版,楊家駱主編:《說文解
字詁林正補合編》 (冊 2)
,咸豐七年筠子彥侗刻本) ,頁 433。
170
同前註,頁 434。
〔清〕桂馥著: 《說文解字義證》 (武昌書局白紙初印本) 。
171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龔抗雲整理,王文錦審定:《禮記正義》(下)(北京:北京大
學出版社,李學勤主編: 《十三經注疏》 (冊 6)),頁 1422。中為大本者,以其含喜怒哀樂,禮之
所由生,政教自此出也。致,行之至也。位,猶正也。
172
〔宋〕邢昺: 《爾雅疏》 (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年 8 月 1 版 1 刷,朱祖延主編:《爾雅
詁林》上卷(二) ,光緒四年吳興陸氏十萬卷樓仿宋刻本) ,頁 850。
173
同前註,頁 853。
〔清〕王引之: 《經義述聞.爾雅》 (四部備要本) 。
174
同前註。
〔清〕王樹柟: 《爾雅說詩》(王氏陶廬叢刻本) 。
第四節 「正」字

甲骨文之「正」字,上為一長方形(即小篆體上方之一),下為人之足部(即小
篆體下方之止),其有幾種不同之字形,至於「正」在卜辭中所代表之意義則可
約略分成四種:其一為征伐之「征」,此表商王外出征伐敵方,後又引申指狩獵
亦可稱作征,但商代之後,征字不僅專限於人並有特定涵義,只有奉辭伐罪或是
上伐下,才可謂之征,敵人來犯則不得稱征;其二為正月之「正」,卜辭或稱一
月為正月,吳其昌認為,殷末之俗,有於新歲之首月舉行或巡或狩之禮,蔚為一
歲之盛節,故遂以「征」名其月,「征月」即「正月」;其三用為「足」,卜辭或
稱「正雨」,或稱「正年」,或稱「雨不正辰」,此類「正」字,均假作「足」,足
字本無豐沛充足之義,朱駿聲以為此足亦是假借字,但饒宗頤則認為,此「足」
即「是」字,而「是」、「時」古音義俱通,故「正雨」乃「是雨」,
「是雨」即「時
雨」;其四則用作祭名。另外,饒宗頤提到,卜辭「臣正」指官職,此與《爾雅.
釋詁》之訓「正」為「長」(官長)相同。175
按經籍古文之「正」字,已有多種引申涵意及用法,然較常見者,是將其用
作不偏、正直、中正之意,例如:《尚書.洪範》云:
無偏無黨,王道蕩蕩。無黨無偏,王道平平。無反無側,王道正直。176
或《易經.乾》所云:
大哉乾乎,剛健中正,純粹精也。177
這與《說文解字》之訓較相近:
正,是也。從一。一以止。是,直也。從日正。178
筆者個人以為,甲骨文「正」字,看起來也像足之往正前方目標行進,因而小篆
「正」字訓作「是」或「直」,似乎有些符合此意。

第五節 膽為「奇恒之府」與「清淨之府」

膽,《說文解字》云:
膽,連肝之府也。從肉。詹聲。179
傳統中醫以膽為肝之腑,而其位置如《難經.四十二難》所云之「膽在肝之短葉

175
于省吾主編: 《甲骨文字詁林》 (冊 1)
,頁 791,797,808-809。
176
〔漢〕孔安國傳, 〔唐〕孔穎達疏,廖名春、陳明整理,呂紹綱審定: 《尚書正義》,頁 311。
177
〔魏〕王弼注,〔唐〕孔穎達疏,李申、盧光明整理,呂紹綱審定:《周易正義》 (北京:北京
大學出版社,李學勤主編: 《十三經注疏》 (冊 1)
),頁 21。
178
〔漢〕許慎撰, 〔清〕段玉裁注,魯實先正補: 《說文解字注》 ,頁 69。段玉裁注曰:「十目燭
隱則曰直。以日為正則曰是。從日正會意。天下之物莫正於日也。左傳曰,正直為正,正曲為直。」
179
同前註,頁 168。
間」,關於《說文解字》所謂的「連肝之府」,《說文釋例》以為:
云連肝者,它府不連於本藏,如胃為脾之府而不連脾也,大腸為肺之府而
不連肺也,小腸為心之府而不連心也,惟膽連於肝,故先云連肝,指其部
位也,又云肝之府,明其職也。180
膽雖亦屬腑,但其特性卻又異於他腑,故稱其為「奇恒之府」
,就如《素問.
五藏別論》所云:
腦髓骨脈膽女子胞,此六者地氣之所生也,皆藏於陰而象於地,故藏而不
寫,名曰奇恒之府。夫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氣之所生也,其
氣象天故寫而不藏,此受五藏濁氣,名曰傳化之府,此不能久留俞寫者
也。……所謂五藏者,藏精氣而不寫也,故滿而不能實。六府者,傳化物
而不藏,故實而不能滿也。所以然者,水穀入口,則胃實而腸虛;食下,
則腸實而胃虛。故曰:實而不滿,滿而不實也。181
一般而言,臟屬陰,臟藏水穀之精氣,精氣質清充滿於臟,此即所謂的「藏而不
寫」;腑則屬陽,六腑之中,胃、大腸、小腸、三焦及膀胱等五腑傳化水穀之濁
氣,腑內之物有出有入,其「通」為原則,亦即「寫而不藏」;然而,膽雖為六
腑之一,《難經.四十二難》謂其內「盛精汁三合」,以其有似臟之「藏而不寫」
之特性,才得以名之「奇恒之府」,「精汁」之質清不同於水穀之濁氣,此為《難
經.三十五難》所以稱膽為「清淨之府」的原因。另外,在《靈樞.本輸》則稱
膽為「中精之府」,楊上善以為,此乃由於膽之不同腸胃受傳糟粕,唯藏精液於
中也。182 看來,膽為人身十二臟腑之中,唯一既像腑卻又有臟之特性,頗合中庸
之道,不偏不倚,故以其為身體之「中正之官」。
肝與膽之關係又是如何呢?膽附著於肝的短葉之間,即「連肝之府」,王叔
和之《脈訣》認為,肝之餘氣,溢入於膽,聚而成精,藏而不瀉,外視物而得明,
183
倘若肝氣老衰,儲藏在膽之精汁亦會跟著減少,而視物就無法清楚,在《靈樞.
天年》已有此論述:
五十歲,肝氣始衰,肝葉始薄,膽汁始減,目始不明。

180
〔清〕王筠撰: 《說文釋例》(楊家駱主編: 《說文解字詁林正補合編》 (冊 4)
,道光二十四年
家刻本) ,頁 685。
181
張景岳曰:「凡此六者,原非六腑之數,以其藏蓄陰精,故曰地氣所生,皆稱為腑。然膽居六
腑之一,獨其藏而不瀉,與他腑之傳化物者為異。女子之胞,子宮是也,亦以出納精氣而成胎孕
者為奇。奇,異也。恒,常也。凡此五者,是名六腑,膽稱奇恒,則此惟五矣。若此五腑,包藏
諸物而屬陽,故曰天氣所生,傳化濁氣而不留,故曰瀉而不藏;因其轉輸運動,故曰象天之氣。
五臟主藏精氣,六腑主傳化物。精氣質清,藏而不瀉,故但有充滿而無所積實;水穀質濁,傳化
不藏,故雖有積實而不能充滿。」參見〔明〕張景岳: 《類經》(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9
年 8 月 1 版 1 刷,
《張景岳醫學全書》 )
,卷 4,頁 62。
182
〔唐〕楊上善撰注,蕭延平校正,王洪圖、李雲增補點校: 《黃帝內經太素》 (北京:科學技
術文獻出版社,2000 年 8 月 1 版 1 刷),卷 11,頁 274。
183
許浚編著: 《東醫寶鑒》(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8 年 1 月 1 版 2 刷),頁 108。
第六節 肝主謀慮,膽為之決斷

肝為將軍,其有勇有謀慮,但謀慮當需有決斷後才能付諸行動,就如《尚書.
呂刑》所言之「唯中正乃能斷獄」,又唯清淨而乃能中正,此則非得靠膽這一「清
淨之府」的助力不可,假若無法決斷呢?在《素問.奇病論》就提到此病之治法:
帝曰:有病口苦,取陽陵泉,口苦者病名為何,何以得之?歧伯曰:病名
曰膽癉。夫肝者中之將也,取決於膽,咽為之使。此人者,數謀慮不決,
故膽虛氣上溢,而口為之苦。治之以膽募俞,治在陰陽十二官相使中。
另外,《春秋元命包》也提出何以肝需要膽來行決斷的原因:
膽者,肝之府也。肝者,木之精也,主仁,仁者不忍,故以膽斷也。184
然而,膽不只為肝之謀慮下決斷,《素問.六節藏象論》甚至認為,「凡十一
藏取決於膽也」
,原因何在?膽為肝之腑,其於五行亦屬木,木性通於春氣主生,
膽為甲木屬陽,肝為乙木屬陰,張志聰以膽主甲子,為五運六氣之首,膽氣升則
十一臟腑之氣皆升,故取決於膽,185 而張景岳之看法則是以為,膽之經脈為足少
陽屬半表半裏,且其又為奇恒之府,所以能通達陰陽,十一臟皆取決於此。186
《釋名.釋形體》未對膽作論述,《明堂五藏論》則云:
膽者,敬也。膽為貫也,決曹使孫,能怒能喜,能剛能屬。187
「敬也」,猶《禮記.中庸》所謂「齊莊中正,足以有敬也」;「決曹」掌刑獄,
前述已提及《尚書.呂刑》之「唯中正乃能斷獄」
;而「貫也」,甲、金文無貫字,
小篆之「貫」,
《正中形音義綜合大字典》認為,秦以前以貝為貨幣,秦時廢貝行
錢,中有孔可以繩索穿之而持之,此穿前錢者曰「貫」,188 此則似乎有「凡十一
藏取決於膽」之意味;看來,《明堂五藏論》對於膽之描述,亦說明出其為中正
之官。
既然十一臟皆取決於膽,《素問.刺禁論》提到,倘若針刺時不慎「刺中膽」,
則會造成「一日半死」,其嚴重性僅次於「刺中心」。

184
佚名:《春秋元命包》 (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 年 12 月 1 版 1 刷,安居香山、中村璋
八輯: 《緯書集成》 )(冊中))
,頁 629。
185
陳夢雷等編: 《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 年 7 月 1 版 4 刷) (冊
1) ,頁 111。
186
〔明〕張景岳: 《類經》(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張景岳醫學全書》 ),卷 3,頁 37。
187
從春雨主編: 《敦煌中醫藥全書》 (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1994 年 12 月 1 版 1 刷)
,頁 92。
決曹,古官職名,掌刑獄,見《後漢書.百官志》 。
188
高樹藩編纂: 《正中形音義綜合大字典》 ,頁 1757。
第六章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

第一節 「臣」字

歷代並無所謂的「臣使之官」,然而,與「臣」或「使」相關之官職名稱或
詞語則頗多,例如:近臣、內小臣、小耤臣、遠臣、刑臣、使臣、使者、使吏、
使華等等。「使臣」一詞,其意同於「使者」,乃奉君命出使他國之臣子,《左傳》
當中就常可見到使臣如何如何之辭句,而《詩經.小雅.鹿鳴之什.皇皇者華》
則描述了使臣出使在外之見聞、目的及心情。至於「臣使」之詞,見於《荀子.
王霸》:
重色而衣之,重味而食之,重財物而制之,合天下而君之,飲食甚厚,聲
樂甚大,臺謝甚高,園囿甚廣,臣使諸侯,一天下,是又人情之所同欲也,
而天子之禮制如是者也。189
《漢語大詞典》以「臣使」為「統治」之意,190 換言之,即是使之為臣以侍君。
「臣」字,《說文解字》云:
臣,牽也。事君者。象屈服之形。凡臣之屬皆從臣。191
郭沫若以許慎之訓「臣」為「牽」,乃同聲轉注,而甲骨文或金文之「臣」字,
均象一豎目之形,人首俯則目豎,所以才「象屈服之形」;但葉玉森認為卜辭之
「臣」與篆文同,象一人坐地,上牽其頭,中攣其手,下牽其足,表屈服狀。192
「臣」
原本是奴隸之稱,地位卑下,常是亡國之民的悲慘下場,此所以《禮記.少儀》
之「臣則左之」,鄭玄注曰:
「臣,謂囚俘」,孔穎達疏曰:
「臣,謂征伐所獲民虜
193
者也。」 另外,楊樹達提到,臣之所以受義於牽,乃是因臣本為俘虜之稱,囚

189
〔周〕荀況, 〔清〕王先謙撰,沈嘯寰、王星賢點校: 《荀子集解》 (上冊) (北京:中華書局,
1997 年 10 月 1 版 4 刷),頁 216。
190
《漢語大詞典》 (冊 8)(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9 年 11 月 1 版 1 刷) ,頁 720。
191
〔漢〕許慎撰, 〔清〕段玉裁注,魯實先正補: 《說文解字注》 (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98
年 1 版 12 刷) ,頁 118。
192
于省吾主編: 《甲骨文字詁林》 (冊 1)
(北京:中華書局,1999 年 12 月 1 版 2 刷)
,頁 628-629,
633。郭沫若曰: 「古人造字,於人形之象徵,目頗重要,如頁字、夔字、首字等,均一目代表一
人或一頭首,此以一目為一臣,不足為異。然殷人用臣之意亦有別。……『多臣』 、『多射』均關
征伐之事,則臣與射乃兵卒之類也。古人稱奴隸為臣, 《左傳》僖十七年卜招父曰『男人為臣,
女人為妾。』 《小雅.正月》 『民之無辜,並其臣僕。』以多臣多射從事征伐,用知商人以奴隸服
兵役矣。」于省吾曰: 「甲骨文以橫目為目,以縱目為臣,周代金文略同。臣與目只是縱橫之別。」
另外,于省吾提出,臣字本象縱目形,而縱目人乃少數民族的一種,典籍亦稱之為豎目,在一些
少數民族志中有關於縱目人之明確記載,再者,鬼神也有縱目之例,究竟甲骨文之臣字作縱目,
是否意指世間或神靈界的縱目人,實不得而知。
193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龔抗雲整理,王文錦審定:《禮記正義》(中)(北京:北京大
學出版社,1999 年 12 月 1 版 1 刷,李學勤主編: 《十三經注疏》(冊 6) ),頁 1034,1036。
俘之人數不止一位,引之者必以繩索牽之,名其事則曰牽,名其所牽之人則是臣。
194
此外,《尚書.費誓》有「臣妾逋逃」之詞,孔安國傳曰: 「役人賤者,男曰臣,
195
女曰妾。」 有時,王之賞賜亦是奴僕的來源之一,在卜辭中,有些臣字之前會
有人名、族名或稱號,藉之以表示出此臣之隸屬主人、原屬族邦或專業職司,例
如: 「小耤臣」乃專管土地耕種的小臣,而「小眾人臣」則為負責管理眾人(奴僕)
的小臣。196除了奴隸身份之外,在甲骨文字中,有地位的貴族官吏對商王也稱「臣」
或是「小臣」,乃是一種下對上的謙稱,另外,像伊尹或傅說這類頗有賢能才幹
的奴隸,因受到商王的賞識而得以成為輔佐國政的相,使其從「奴隸之臣」晉升
為「官僚之臣」 ,伊尹也因此又被稱為「伊小臣」 ;197這其實也可說是「亦臣亦奴」
的寫照,究竟是「臣」抑或是「奴」,有時或許只是名號稱呼之不同,其實質上
可能是相當或者正好相反也說不定。奴隸之於主人猶官吏之於君主,此乃一種相
對的主從關係,在下位者當服事在上位者,許慎因而將「臣」釋為「事君者」 ;「臣」
與「君」相對,不論官階大小,其職責乃在盡心力侍奉其君以使之歡喜無憂,所
以,經籍文章常在「臣」字前方,加上譬如「忠」 、
「佞」 、
「奸」、「良」
、「遠」
、「近」
198
等等之類的形容詞,來描述臣子的個人特質。 卜辭之「臣」字,也有動詞用法,
此類卜辭反映出當時其他邦國或小臣對於商王的臣服關係, 199所以,動詞之「臣」
乃「臣服」之意。

第二節 「使」字

使字,《說文解字》云:
使,令(伶)也。從人。吏聲。200
古籍中「使」與「史」通用,例如: 《易.巽.九二》之「用史巫紛若吉」,漢帛
書本「史」作「使」 ;《禮記.雜記上》之「客使自下由路」 ,鄭注:「使或是史。」
另「史」與「吏」也相通,例如:《禮記.王制》之「史以獄成告於正」,《孔子
家語.刑正》「史」作「吏」。201按古文無「使」字,且「吏」與「事」之古文字
同,有時又與「史」通用;古人以捕獵生產及戰爭為大事,「事」和「史」之
甲骨文雷同,其象以手持捕獵器以搏取野獸,所以從右(手)從干,然而,干既是

194
《漢語大字典》 (中冊)(四川:四川辭書出版社,1995 年 5 月 1 版 1 刷)
,頁 2801。
195
〔漢〕孔安國傳, 〔唐〕孔穎達疏,廖名春、陳明整理,呂紹綱審定:《尚書正義》 (李學勤主
編: 《十三經注疏》 (冊 2)
),頁 565。
196
俞鹿年編著: 《中國官制大詞典》 (上卷)(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8 年 1 月 1 版 2 刷),
頁 283-284。
197
于省吾主編: 《甲骨文字詁林》 (冊 1)
,頁 629,637。
198
李佐豐: 《先秦漢語實詞》 (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3 年 1 月 1 版 1 刷),頁 404。
199
于省吾主編: 《甲骨文字詁林》 (冊 1)
,頁 630。
200
〔漢〕許慎撰, 〔清〕段玉裁注,魯實先正補:《說文解字注》 ,頁 376。大徐本「令」作「伶」。
段玉裁注曰: 「令者,發號也。」
201
高亨纂著,董治安整理: 《古字通假會典》 (山東:齊魯書社,1997 年 7 月 1 版 2 刷),頁 417。
獵具亦是武器,既可以用之狩獵亦可以打仗。202「史」字於卜辭中之用法,包括
有事、任事者、使(令也)及人名等四種涵意,「事」、「史」、「吏」及「使」字應
為同源,「史」、
「吏」及「使」乃由「事」字之初文孳生而來,因此, 《說文解字》
以「史」為「記事者」 ,
「吏」則為「治人者」
,但治人亦是治事,而「使」是「令」,
203
謂以事任人之意。
「使」之為「令」 ,又《說文解字》以「令」乃「發號也」
,段玉裁注曰:「發
204
號者,發其號? 以使人也。」 而「發號者」則有主、從之區別,其為主者(發號
者)乃上位者,以口施號令,命下位者(被發號者)從其令,所以,「使」之為上位
者乃官吏之屬,其為下位者則是臣之類,此亦治人與治事之不同;就如《爾雅.
釋詁下》所云:
俾、拼、抨、使也。俾、拼、抨、使、從也。
郭璞注曰:「俾、拼、抨、使皆謂使令,見詩。四者又為隨從。」205《廣韻.止
韻》
謂:「使,役也」,《論語.學而》「使民以時」之「使」乃「役使」;206《孟子.

孫丑上》「尊賢使能」之「使」則有「任用」之意;207另外,「使」當作「使者」
或「出使他國」的用法在古籍中亦是常見。而「使」字之多種引申義,可由《廣
雅》之訓一目了然:
廝、徒、牧、圉、侍、御、僕、從、扈、養、任、甬、辯、令、保、庸、
童、? 、謂、命、使也。208
大抵而言,「使」與「臣」同義,為廝、徒、牧、圉、侍、御、僕、從、扈、養
童及? 之類的奴婢僕人,而「使」之為任、甬、辯、令、保及庸乃等同「任用」
之意。
又《玉篇》云: 「伶、使也」;《詩經.秦風.車鄰》之「寺人之令」
,《釋文》

202
于省吾主編:《甲骨文字詁林》 (冊 4)
,頁 2952,2958。于省吾認為「使」乃後起的分化文。
203
徐中舒主編:《甲骨文字典》 (四川:四川辭書出版社,1998 年 10 月 1 版 5 刷),頁 316-317。
204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魯實先正補: 《說文解字注》 ,頁 430。
205
〔晉〕鄭璞:《爾雅注》(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年 8 月 1 版 1 刷,朱祖延主編:《爾雅
詁林》 (上卷)(一),影覆宋蜀大字本) ,頁 774。
206
《漢語大字典》(上冊),頁 145。
207
李佐豐:
《先秦漢語實詞》 ,頁 130。
208
徐復主編:《廣雅詁林》(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 年 7 月 1 版 3 刷) ,卷 1,頁 103。王
念孫《廣雅疏證》曰: 「牧、圉、臣也,臣與使同義。扈養者,宣十二年公羊傳,廝役扈養,何
休注云: 『艾草為防者曰廝,汲水漿者曰役,養馬者曰扈,炊烹者曰養。』任甬保庸者,說文,
任,保也。徐鍇傳云: 『信於朋友曰任,任者,可保任也,亦言可任用也。』說文,賃,庸也。
賃亦任也,庸亦用也。方言,自關而東,陳魏宋楚之間,保庸謂之甬,甬亦庸也。楚辭九章,固
庸態也,王逸注云: 『庸,廝賤之人也。』史記欒布傳,賃傭於齊,為酒人保,集解引漢書音義
云: 『可保信,故謂之保,傭與庸通。』辯者,酒誥,勿辯乃司民湎于酒,傳云: 『辯,使也。』
辯之言俾也,俾亦使也。書序,王俾榮伯作賄肅慎之命,馬融本俾作辯,是辯俾同聲同義。」錢
大昭《廣雅疏義》曰: 「說文,男有罪曰奴,奴曰童,女曰妾,通作僮。漢書衛青傳,季與主家
僮衛? 通,僮者,婢妾之總稱。? 者,說文,役,戍邊也,古文作? ,春官瞽矇,掌九德六詩之
歌,以役太師,注,役為之使也。謂者,釋名,謂,猶愄也,猶得敕不自安,愄愄然也,廣韻,
愄,怫愄不安也。」
引《韓詩》「令」作「伶」,則古令、伶相通。209《說文解字》云:
伶,弄也。
段玉裁注謂: 「徐鍇曰:
『伶人者,弄臣也。』古伶人字本作泠。泠人,樂官也。」
210
「使」之又為弄臣或樂官,其主要職司乃在使其主人歡樂喜悅。

第三節 「膻中」之與「心包絡」

「膻中」究竟為何呢?《說文解字》云:
膻,肉膻也。從肉。亶聲。詩曰,膻裼暴虎。211
按段注之言,「膻」為袒衣見肉,故從肉,一般又作「袒」或「襢」,《漢和大字
典》與 《漢語大字典》亦有相同之觀點。古代之衣裳為前開襟,袒衣則見胸,
因此,廣義的「膻中」即可說是「胸中」;而依《靈樞.經脈》之記載,手厥陰
心包絡經脈為「起於胸中,出屬心包絡」,然而,胸前兩乳中間又恰好正是「膻
中穴」的位置,此穴屬任脈為手厥陰心包經之募穴,乃心包絡經之經氣聚集之處;
212
另在《素問.刺法論》有曰: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可刺心包絡所流。
所以,不論從廣義或狹義的角度來看,
「膻中」之與心包絡的關係,實密不可分。
又《靈樞.脹論》謂「膻中」為「心主之宮城」,213 心主所居住之宮城即心包絡,
而《靈樞.邪客》有提到,由於心(君主)為五臟六腑之大主,精神所舍藏之處,
此臟堅固不易受邪,倘使心臟容邪而受傷,則易造成神去而死,而心臟之所以不
易受邪之原因,在於有心包絡這個宮城的保護,此即所謂的「諸邪之在於心者,
皆在於心包絡」,心包因而又名「手心主」
。心主血脈,但手厥陰心包經主脈所生
病,而且其是動病會造成胸脅支滿、心中憺憺大動及喜笑不休,至於其所病則是
煩心心痛,反之,假若心包絡之作用功能正常,就不會出現那些不悅的病症,亦
就能有喜樂。心包絡之代心受邪,使心主得以安然無恙,不就正像「臣使」之為
其君主效命一般。
「膻」從「亶」聲,《說文解字》云:
亶,多穀也。214
「亶」之本義為「多穀」 ,即穀多而藏於米倉;然而,「膻中」究竟是何物多而藏

209
〔清〕鈕樹玉著:《說文解字校錄》 (台北:鼎文書局,1997 年 9 月 4 版,楊家駱主編:《說文
解字詁林正補合編》 (冊 7)
,江蘇書局刊本),頁 206。
210
〔漢〕許慎撰, 〔清〕段玉裁注,魯實先正補: 《說文解字注》 ,頁 376。
211
同前註,頁 171。段玉裁注曰:「釋訓、毛傳皆云,襢裼,肉襢也。李巡云,脫衣見體曰肉襢。
孫炎云,襢,去裼衣。按多作襢、作袒,非正字。膻其正字。」另「詩曰,膻裼暴虎」 ,段玉裁
注曰: 「鄭風文。今詩作襢、作袒。」
212
李世珍:
《常用腧穴臨床發揮》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6 年 9 月 1 版 5 刷)
,頁 854。
213
《黃帝內經太素》作「心主之官」 ,
《鍼灸甲乙經》作「心主之中宮」 。
214
〔漢〕許慎撰, 〔清〕段玉裁注,魯實先正補:《說文解字注》 ,頁 230。段玉裁注曰:「亶之本
義為多穀。故其字從 。引伸之義為厚也、信也、誠也。見釋詁、毛傳。」
於胸中呢?先來看看「羶」字,因為「膻」與「羶」也通用,《集韻.僊韻》曰:
「? ,羊臭也,或作羶、膻。」215 而「? 」為「羶」之本字,象羊騷味之濃厚
瀰漫。根據《靈樞.邪客》所言:
五穀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氣,分為三隧,故宗氣積于? 中,出于喉嚨,
以貫心脈,而行呼吸焉。
則「宗氣」乃「胸中」所積聚之物,其由五穀精微之清氣所化生而來,216其主要
作用與心肺之行呼吸有關,又《靈樞.海論》稱「膻中」為「氣之海」,名列四
海之一,凡地大物博者,皆得謂之海,217 換言之,
「膻中」為宗氣多而藏於胸中。
對於宗氣,《靈樞.五味》也有詳細且類似之論述:
穀始入于胃,其精微者,先出于胃之兩焦,以溉五藏,別出兩行,營衛之
道。其大氣之摶而不行者,積于? 中,命曰氣海,出于肺,循喉咽,故呼
則出,吸則入。
「膻中」既為宗氣積聚之處,張景岳謂其因位於上焦,故又名「上氣海」,主要
功能在奉行君相之令而布施氣化, 218 亦即貫心肺以行呼吸,而其之於氣的重要性
自是不言而喻,而依前述所論,膻中和心包絡之關係,則心包絡之與氣的散佈亦
大有關連,此所以《難經.二十五難》稱心包絡為「有名而無形」 ;「膻中」除為
手厥陰心包經之募穴外,其又為任脈、足太陰、足少陰、手太陰及手少陰等經的
交會穴,此穴主治氣病。 219 這就是《難經.四十五難》所謂之「氣會三焦外一筋
直兩乳內也」,亦即「氣會膻中」 ,
「膻中」乃八會穴之一;《針炙穴名解》以此穴
內景正應心包外腔,其猶臣使,即心臟外衛充盈之氣,俗稱心氣,又名中氣,倘
若中氣有所減損,則人體各部之氣,會來填補,就像諸侯之會師覲王者,故稱「膻
中」為「氣會」。220

215
《漢語大字典》 (中冊),頁 2118。《漢和大字典》亦提及「膻」又可同「羶」 ,且音同「羶」。
216
《靈樞.陰陽清濁》云: 「受穀者濁,受氣者清。清者注陰,濁者注陽。濁而清者,上出于咽。
清而濁者,則下行。」
217
〔漢〕許慎撰, 〔清〕段玉裁注,魯實先正補: 《說文解字注》 ,頁 545。
218
〔明〕張景岳:
《類經》 (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9 年 8 月 1 版 1 刷,《張景岳醫學全書》),
卷 3,頁 35。
219
李世珍:《常用腧穴臨床發揮》 ,頁 854。
220
王德深主編:《中國針炙穴位通鑒》 (青島:青島出版社,1994 年 10 月 1 版 1 刷)
,頁 135-136。
第七章 「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

第一節 倉廩藏穀

《尚書.洪範》云:
三,八政。一曰食,二曰貨,三曰祀,四曰司空,五曰司徒,六曰司寇,
七曰賓,八曰師。221
食為八政之首,
《漢書.食貨志》以為「食」乃是農殖嘉穀可食之物。而《管子.
牧民》云:
凡有地牧民者,務在四時,守在倉廩。國多財,則遠者來;地辟舉,則民
留處。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上服度,則六親固;四維
張,則君令行。222
民以食為天,人不食則亡,所以,《尚書.洪範》及《管子.牧民》均以食為一
切政教之根本。在基本生理物質需求滿足之後,方能行教化之功;是故,天下安
定之根本在於倉廩實。因此,仁君者,當視民之有餘而斂之,使穀有所藏,待民
之饑餓不足而散之。在《史記.五帝本紀》記載著,帝堯經幾十年的觀察、驗證
後,認為舜乃可用之才,就曾先為其築倉廩。
脾胃在五行屬土,兩者為表裏關係,一陰一陽,土居中央,以生長萬物,猶
如五臟六腑端賴脾胃之資養,而倉廩則為藏穀之所,其官職在《周禮》中屬地官,
脾胃之於人身就好像倉廩之於國家,《素問.靈蘭祕典論》作者因此將脾胃封為
倉廩之官。然而,倉與廩各有何特性呢?脾及胃又是何為倉?何為廩?
《釋名.釋宮室》云:
倉,藏也,藏穀物也。223
古代先民儲存穀物或糧草之方式,約可分成兩大類,一為露天式的大量堆積,譬
如《國語.周語中》所提到的「野有庾積」224 ;另一則藏之於建築物內,這兩類
放置糧食的地方,不論是在屋內或屋外,皆可稱之為倉,此為廣義的倉;而廩亦

221
〔漢〕孔安國傳, 〔唐〕孔穎達疏,廖名春、陳明整理,呂紹綱審定: 《尚書正義》 (北京:北
京大學出版社,1999 年 12 月 1 版 1 刷,李學勤主編: 《十三經注疏》(冊 2)),頁 305。孔穎達正
義曰: 「八政者,人主施政教於民有八事也。一曰食,教民使勤農業也。二曰貨,教民使求資用
也。三曰祀,教民使敬鬼神也。四曰司空之官,主空土以居民也。五曰司徒之官,教眾民以禮義
也。六曰司寇之官,詰治民之奸盜也。七曰賓,教民以禮待賓客,相往來也。八曰師,立師防寇
賊,以安保民也。」
222
〔齊〕管仲,〔唐〕尹知章注, 〔清〕戴望校正:《管子校正》(北京:中華書局,1996 年 2 月
1 版 9 刷,
《諸子集成》 (冊 5) )
,頁 1。
223
〔漢〕劉熙撰, 〔清〕畢沅疏證: 《釋名疏證》(台北:廣文書局,1987 年 5 月再版),頁 184。
224
韋昭注云:「庾,露積穀也。」參見徐元誥撰,王樹民、沈長雲點校: 《國語集解》(北京:中
華書局,2002 年 6 月 1 版 1 刷),頁 62。
是屬倉之一種。所以,《廣雅.釋宮》云:
京、庾、廩、廘、廥、贛、廯、囷、倉也。225
「倉」字,《說文解字》云:
倉,穀藏也。蒼黃取而臧之,故謂之倉。從食省。囗226象倉形。凡倉之屬
皆從倉。? ,奇字倉。227
按《說文解字》,將成熟變黃的穀物收藏之,即可謂之「倉」
,而藏穀之處所亦是
「倉」;故「倉」字之上方從食省,表示所藏之物可食用,而其下方從囗,囗為
週圍、圍繞之意,此象藏穀之建築物或穀積之形,至於穀倉之形,則又有方有圓,
古人依方圓、用途或建造地點不同的倉,而有特殊之名稱,例如前述之京、囷、
廩等之類。甲骨文的「倉」字有兩種,其一為「? 」加上一些「禾」在下方,表
示將穀糧放置於屋舍之下;另一則象有屋頂的「 ? 」
,但中間有門戶可進出糧草,
金文之字形亦與此相近。《漢和大字典》解「倉」字,為「食的略體加上口印(入
所)」的會意文字,表示出將食糧、新穀或青草納屋。228 就文字學而言,
「倉」則
是指收納儲藏糧草的屋舍或是穀物堆積之形。
「倉」中所藏之物就只有穀嗎?《國語.越語下》云:
除民之害,以避天殃,田野開闢,府倉實,民眾殷。229
韋昭注認為:「貨財曰府,米栗曰倉。」而《六書約言》則云:
倉,象囗而積版,以? 集米栗之形。230
看來,「倉」中之藏似乎又包括有米及栗。但究竟穀、米與栗,三者有何不同?
《周禮.天官.大宰》提到「大宰以九職任萬民,一曰三農,生九穀」,鄭司農
認為,三農乃平地、山、澤,而九穀為黍、稷、秫、稻、麻、大小豆及大小麥;
鄭玄則謂,三農是原、隰及平地,九穀無秫、大麥而有梁、? 。231「栗」字的甲
骨文象飽滿的穀穗下垂之狀,所以,《說文解字》云:
粟,嘉穀實也。232
李時珍以栗即為粱,穗大而毛長粒粗者為粱,穗小而毛短粒細者為栗,苗俱似茅,
種類凡數十種,有青赤黃白黑諸色,或因姓氏地名,或因形似時令,隨義賦名。

225
〔清〕王念孫: 《廣雅疏證》曰: 「京者,倉廩之屬,圜謂之囷,方謂之京。庾為盈裕也,亦
為聚、積之義,積物待賈亦是庾;另說在邑曰倉,在野曰庾。廘,通作鹿,庾也。廥者,芻 ? 之
臧也。廯,藏穀鮮絜也。」 〔清〕俞樾: 《廣雅釋詁疏證拾遺》曰: 「贛,倉也,贛與椷古同聲,
椷,篋也。篋謂之箱,贛亦謂之箱。」 (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 年 7 月 1 版 3 刷,徐復主
編: 《廣雅詁林》 ) ,卷 7,頁 529。
226
「囗」乃古之「圍」字。
227
〔漢〕許慎撰, 〔清〕段玉裁注,魯實先正補: 《說文解字注》 (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98
年 1 版 12 刷)
,頁 223。
228
藤堂明保編: 《漢和大字典》 (日本:學習研究社,2001 年 4 月 1 版 37 刷)
,頁 83。
229
徐元誥撰,王樹民、沈長雲點校: 《國語集解》
,頁 578。
230
〔清〕吳善述著:《六書約言》 (上冊) (台北:鼎文書局,1997 年 9 月 4 版,楊家駱主編: 《說
文解字詁林正補合編》 (冊 1)
,原刻初印本) ,頁 789。
231
〔清〕孫詒讓撰,王文錦、陳玉霞點校: 《周禮正義》 (冊 1)
(北京:中華書局,2000 年 3 月
1 版 2 刷),頁 78-79。
232
〔漢〕許慎撰, 〔清〕段玉裁注,魯實先正補: 《說文解字注》 ,頁 317。
233
至於「米」,《說文解字》曰:「米,栗實也」,段玉裁注云:
栗,嘉穀實也。嘉穀者禾黍也,實當作人。粟舉連秠者言之,米則秠中之
人,如果實之有人也。果人之字古書皆作人。金刻本草尚無作仁者,至明
刻乃盡改為仁。234
以鄭玄所謂之九穀而言,栗即是其中之梁,經舂去穀殼後則為米,米猶似穀之果
實。另外,九穀當中之黍、稷、稻、粱、? 及大豆皆有米,而麻、小豆與小麥三
者無米。235
據《廣雅.釋宮》廩亦屬倉之一種,然廩與倉又有何異同?《爾雅.釋言》
云:「廩,廯也」,邢昺疏曰:「廩廯皆囷倉之別名。」 236 廯為藏穀鮮絜,那麼,
廩中所藏之穀皆為新穀嗎?《公羊傳.文公十三年》云:
魯祭周公,何以為盛?周公盛,魯公燾,? 公廩。237
此謂廩中所藏大部分為舊穀,只有少數為新採收之穀,其象徵財貨的新舊相連
續,而用於祭祀時,則亦有飲水思源、感念先祖之德的意義。《詩經.周頌.豐
年》:
豐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廩,萬億及秭。為酒為醴,烝? 祖妣。以洽百禮,
降福孔皆。238
此為描寫周成王時,大豐收祭祖祀神之詩歌,當中所謂的「高廩」亦名「神倉」,
儲藏有非常大量的穀物,可用來釀成美酒以祭祀祖先及神明。在《禮記.月令》
也提到:
乃命冢宰農事備收,舉五穀之要,藏帝藉之收於神倉,祇敬必飭。239
而《國語.周語上》云:
廩於籍東南,鍾而藏之,而時布之。240
按《禮記.月令》及《國語.周語上》所言,
「神倉」收藏帝王耕地所得之穀物,
以用之於祭祀,但「神倉」究竟是「高廩」或「御廩」,歷代注家的看法則有些

233
〔明〕李時珍,劉衡如、劉山水校注:《本草綱目》 (下冊) (北京:華夏出版社,2002 年 1 月
1 版 1 刷),頁 999。
234
〔漢〕許慎撰, 〔清〕段玉裁注,魯實先正補: 《說文解字注》 ,頁 330。
235
〔清〕孫詒讓撰,王文錦、陳玉霞點校: 《周禮正義》 (冊 4)
,頁 1233-1234。
236
〔宋〕邢昺: 《爾雅疏》 (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年 8 月 1 版 1 刷,朱祖延主編:《爾雅
詁林》上卷(二) ,光緒四年吳興陸氏十萬卷樓仿宋刻本) ,頁 1313。
237
〔漢〕公羊壽傳, 〔漢〕何休解詁,〔唐〕徐彥疏,浦衛忠整理,楊向奎審定:《春秋公羊傳注
疏》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李學勤主編: 《十三經注疏》 (冊 8) ),頁 303-304。何休注云:
「盛
者,新穀。燾者,冒也,故上一新也。廩者,連新於陳上,財令半相連爾。」周公盛者,謂新穀
滿其器。言魯公燾者,謂下故上新,裁可半平。廩,謂全是故穀,但在上少有新穀,財得相連而
已。
238
黍為小米,稌乃稻或糯。 《爾雅》郭注:「十億為秭。」注云: 「廩所以藏秶盛之穗,以其萬億
及秭數多,非藏米之數。故以藏穗言之,與常廩、御廩又異。」孔疏以高廩即神倉。
239
鄭玄注云:「重秶盛之委也。帝藉,所耕千畝也。藏祭祀之穀為神倉。祇,亦敬也。」蔡氏章
句曰: 「穀藏曰倉,米藏曰廩。」參見﹝清﹞朱彬撰: 《禮記訓纂》 (上冊) (北京:中華書局,1998
年 12 月 1 版 2 刷)
,頁 267。
240
徐元誥撰:《國語集解》 ,頁 20-21。韋昭注認為,廩,御廩也,一名神倉;鍾,聚也;布,賦
也;謂為廩以藏王所籍田,以奉齍盛也。
不同。另外,《公羊傳.桓公十四年》云:
御廩者何?秶盛委之所藏也。241
《穀梁傳.桓公十四年》云:
天子親耕,以共曰秶盛。……甸栗而內之三宮,三宮米而藏之御廩。242
《公羊》、
《穀梁》二傳所謂的「御廩」藏有君王、諸侯親耕及夫人親舂之穀米,
並御用於宗廟祭禮,而為天下百姓躬行孝道之典範,此「御廩」與《禮記》的「神
倉」應是有相同的功能。
從文字學的角度來看廩字,康殷以為,其甲骨文象尖頂圓身的糧倉,而其金
文以示有階梯,與一般之屋形有別243。小篆的廩,從? 從稟,? 象屋的側視圖形,
稟則從入從回從禾,其亦表示藏穀。陳夢家《殷墟卜辭綜述》則 認為,卜辭的廩,
象露天的穀堆之形,今北方農人在麥場上,作一圓形的低土台,上堆麥桿麥殼,
頂上作一亭蓋形,塗以泥土,謂之「花籃子」,與此相似,乃是積穀所在之處,
即後世倉廩之廩244 。小篆之「廩」,《說文解字》謂:
穀所振入也,宗廟秶盛,蒼黃廩而取之,故謂之廩。從入,從回,象
屋形,中有戶? 。245
照《說文解字》之看法,廩為收藏穀物之糧倉,以用於宗廟祭祀、君王之賞賜或
官吏的食祿。一般以倉藏穀而廩則藏米,然縱觀上述,不論倉或廩之所藏,其實
是穀米皆有。

第二節 「倉人」、「廩人」

根據《周禮》的記載,「地官」中的「廩人」、「舍人」、「倉人」及「遺人」
此四官之職司與穀米之出斂和使用較有直接密切的關係。《周禮.地官.敘官》
云:
廩人,下大夫二人,上士四人,中士八人,下士十有六人,府八人,史十
有六人,胥三十人,徒三百人。
舍人,上士二人,中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倉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241
〔漢〕公羊壽傳, 〔漢〕何休解詁,〔唐〕徐彥疏,浦衛忠整理,楊向奎審定:《春秋公羊傳注
疏》 (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 (冊 8) )
,頁 103。
《禮記.祭義》:「是故昔者天子為藉千畝,
冕而朱紘,躬秉耒;諸侯為藉百畝,冕而青紘,躬秉耒,以事天地、山川、社稷、先古,以為醴
酪齊盛於是乎取之,敬之至也。」何休注云: 「黍稷曰秶,在器曰盛。委,積也。御者,謂御用
於宗宙。廩者,釋治穀名。禮,天子親耕,東田千畝,諸侯百畝。后夫人親西郊採桑,以共秶盛
祭服,躬行孝道以先天下。」
242
〔晉〕范寧集解, 〔唐〕楊士勛疏,夏先培整理,楊向奎審定:《春秋穀梁傳注疏》 (李學勤主
編: 《十三經注疏》 (冊 9)),頁 53-54。范寧注云: 「甸,甸師,掌田之官也。三宮,三夫人也。
宗宙之禮,君親割,夫人親舂。御廩,藏公所親耕之物,御用於宗宙。」
243
康殷:
《文字源流淺說》 (台北:學海出版社,1991 年 2 月再版) ,頁 262。
244
《漢語大字典》
(上冊) (四川:四川辭書出版社,1995 年 5 月 1 版 1 刷),頁 905。
245
〔漢〕許慎撰,
〔清〕段玉裁注,魯實先正補: 《說文解字注》,頁 230。
遺人,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246
就官員編制人數而言,廩人為最多,其以下大夫為官首,而徒又多達三百人,可
見,廩人所處理之穀米事務除較重要外,其出納數量亦較多。
《周禮.地官.廩人》云:
廩人掌九穀之數,以待國之匪頒、賙賜、稍食。以歲之上下數邦用,以知
足否,以詔穀用,以治年之凶豐。凡萬民之食食者,人四? ,上也;人三
? ,中也;人二? ,下也。若食不能人二? ,則令邦移民就穀,詔王殺邦
用。凡邦有會同師役之事,則治其糧與其食。大祭祀,則共其接盛。247
廩人一職,雖云主掌米之入藏,但亦兼掌穀,舉凡王之賞賜、官之食祿、民之公
糧、會同師役之糧食及大祭祀之穀米,皆屬其職責範圍。
《周禮.地官.舍人》云:
舍人掌平宮中之政,分其財守,以? 掌其出入。凡祭祀,共簠簋,實之,
陳之。賓客,亦如之,共其禮,車米、筥米、芻禾。喪紀,共飯米、熬穀。
以歲時縣穜稑之種,以共王后之春獻種。掌米粟之出入,辨其物。歲終,
則會計其政。248
舍人依法實行用穀之政,以用於祭祀、喪禮及賓客之禮米,而其所需之米栗則出
於廩人;另外,王之藉田的春耕種苗,亦由舍人負責供應。
《周禮.地官.倉人》云:

246
〔清〕孫詒讓撰,王文錦、陳玉霞點校: 《周禮正義》 (冊 1)
,頁 17,19-21;
(冊 3)
,頁 656-657,
681-682。賈公彥疏云: 「此官使下大夫為官首,徒三百人又多者,以其米廩事重,出納又多故也。」
此經王官之爵凡七等:曰公,曰卿,曰中大夫,曰下大夫,曰上士,曰中士,曰下士,而無上大
夫。言王臣者,自士以上,得王簡策命之,則為王官也。對下經府史胥徒,不得王命,官長自辟
除者,非王臣也。 《一切經音義》引《三蒼》云: 「府,文書財物藏也。」是凡財物所藏,並謂之
府;因之凡治藏之吏,亦通謂之府也。吏,掌書者。胥,讀如諝,謂其有才知,為什長。 《說文
解字.? 部》云: 「徒,步行也。」凡徒亦步行給役者,故以為名。鄭玄注云: 「舍猶宮也,主平
宮中用穀者也。」遺人,此官所掌皆施予之事,故取饋遺為名。
247
同前註, (冊 4)
,頁 1223-1228。賈公彥疏云:「廩人掌米,倉人掌穀。今廩人云九穀者,以廩
人雖專主米,亦兼主穀,故以九穀言之也。上下即豐凶;廩人之官,以歲之豐凶得稅物多少之帳,
計國之用,以知足否。食食謂民食國家糧食者;上謂大豐年也,中謂中豐年,下謂少儉年。此麤
米與舂人舂之,當須? 與舂人。」鄭玄注云: 「凡官所食,與之田而令自取,惟封邑頒掌地為然,
其餘則皆收其穀而給之。匪頒即分頒,謂委人之職諸委積也;賙賜,謂王所賜予,給好用之式也;
稍食,乃祿稟,為食之小者。六斗四升曰? 。殺,減也。行道曰糧,謂糒也(《說文解字》云: 「糧,
穀也。糒,乾飯也。」);止居曰食,謂米也。師役,謂軍旅起徒役。大祭祀之穀,藉田之收藏
於神倉者也,不以給小用;接,? 也,收也,? 以授舂人舂之。」
248
同前註,頁 1228-1234。沈彤云: 「古者穀幣貨賄通謂之財,此則專指穀也。」 《說文解字》云:
「? ,刑也。平之如水,從水。廌所以觸不直者去之,從廌。法,今文省。」 《周禮.天官.大
宰》云: 「以八? 治官府。」陸德明釋文云: 「? ,古法字。」鄭玄注曰: 「政謂用穀之政也;分
其財守者,計其用穀之數,分送宮正、內宰,使守而頒之也;而行出於廩人,其有空缺,則計之
還入。方曰簠,圓曰簋,盛黍稷稻粱器。禮,致饔餼之禮。飯所以實口,不忍虛也;熬穀者,錯
於棺旁,所以惑蚍蜉也。」賈公彥疏云: 「案《聘禮》曰: 「致饔,使卿韋弁歸饔餼,米百筥設於
中庭,車米三十車陳於門外,禾三十車,芻薪倍禾。」又按掌客,上公米百有二十筥,車米四十
車,禾五十車,芻薪倍禾;候伯米百筥,車米三十車,禾四十車,芻薪倍禾;子男米八十筥車米
二十車,禾三十車,芻薪倍禾;皆言陳。是其饔餼車米、筥米、芻禾所陳多少之事。飯米謂生米,
熬穀則未舂之穀。」內宰注云: 「先種後孰謂之穜,後種先孰謂之稑。」
倉人掌栗入之藏。辨九穀之物,以待邦用。若穀不足,則止餘? 用;有餘,
則藏之,以待凶而頒之。凡國之大事,共道路之穀積、食飲之具。249
倉人職司國家九穀之入藏,以備廩人之出用於賞賜與祿稟,並視穀之有餘或不足
而做適度調整,若國有喪禮或戰事,倉人得供給其路途上之糧食。
《周禮.地官.遺人》云:
遺人掌邦之委積,以待施惠。鄉里之委積,以恤民之? 阨;門關之委積,
以養老孤;郊里之委積,以待賓客;野鄙之委積,以待羇旅;縣都之委積,
以待凶荒。凡賓客、會同、師役,掌其道路之委積。凡國野之道,十里有
廬,廬有飲食;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路室有委;五十里有市,市有候
館,候館有積。凡委積之事,巡而比之,以時頒之。250
待廩人及倉人優先將栗米用於國家公需之後,剩餘的則由遺人掌管,從鄉里到縣
都皆屬其職權範圍,其施惠對象包括凶年之困民、老孤、賓客及行客寄居;另外,
賓客、會同及師役之住宿與食飲,亦由遺人負責。

第三節 胃為水穀之海

《釋名.釋形體》云:
胃,圍也。圍受食物也。251
按《釋名》之義,胃就像是個可裝載食物的容器。《靈樞.玉版》云:
人之所受氣者,穀也,穀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穀氣血之海也。
人後天氣血生化之來源與生命維持之根本在於飲食,所以,在《靈樞.五味》曾
提到若半日穀食不入就會導致氣衰,一日穀食不入則會氣少,而《靈樞.平人絕
穀》則說,倘使平人不食飲七日就會因水穀精氣津液皆耗盡而死亡。胃是水穀注
入的地方,《靈樞.玉版》稱其水穀氣血之海,「海」則為百川會聚之所,這就點
出了胃有像容器般的性質,《說文解字》云:
海,天池也,以納百川者。從水。每聲。
段玉裁注:
凡地大物博者,皆得謂之海。252

249
同前註,頁 1234-1235。鄭玄注曰:「九穀盡藏焉,而云「掌栗入之藏」,偏舉其一。大事,喪、
戎。」 「以待邦用」者,即匪頒、賙賜、稍食。賈公彥疏云: 「案:左氏成公傳「國之大事,在祀
與戎」 ,不言喪事。今此喪戎,不言祀者,此經云共道路,惟軍戎及喪在外,行於道路,故據而
言焉。祭祀遠無過在近郊之內,無在道共糧之事,故不言祭祀也。」
250
同前註,頁 986-992。鄭玄注曰:「委積者,廩人、倉人計九穀之數足國用,以其餘共之,所
謂餘法用也。少曰委,多曰積。門關以養老孤,人所出入,易以取餼廩也。羇旅,過行寄止者。
待凶荒,謂邦國所當通給者也。廬,若今野候,徒有? 也。宿,可止宿;若今亭,有室矣。候館,
樓可以觀望者也。一市之閒,有三廬一宿。」委積皆倉廥積聚之通稱。通言之,宿、市、路室、
候館等皆謂之野廬。江永云: 「遺人、委人皆掌委積,而所主不同。遺人兼有薪芻,而所主者栗
米之積;委人主薪芻、疏材、木材,凡畜聚之物之積。遺人之委積,自鄉里至縣都皆掌之,但所
主者栗米,非委人之所聚者耳。」賈公彥疏云: 「? 阨謂年穀不熟,民有困乏,則振恤之。」
251
〔漢〕劉熙撰, 〔清〕畢沅疏證: 《釋名疏證》
,頁 70。
而《靈樞.海論》以胃為水穀之海且名列四海之一,可見胃是個裝盛水穀的大容
器。另外,《靈樞.本輸》謂胃是五穀之府,《難經.三十五難》則稱胃為水穀之
府,「府」乃古代藏文書或貨物之處,其所藏為六大類民生生活必需品,「府」內
之物順利地進出,可表示國體之安康,同理,胃可說是身體內儲藏水穀的大倉庫,
而水穀的出入無礙,則是身體健康無虞的象徵,所以, 《靈樞.平人絕穀》才說:
胃滿則腸虛,腸滿則胃虛,更虛更滿,故氣得上下,五藏安定,血脈和利,
精神乃居,故神者,水穀之精氣也。
胃字,《說文解字》云:
胃,穀府也。從肉。 象形。253
甲骨文與金文的胃字闕,小篆的胃,其下方從肉,上方則象穀在胃中之形,中以
容納穀食之肉囊為胃,因此,《說文》謂其為穀府。254
張景岳認為,氣味之正者莫如水穀,水穀入胃以養五臟,胃乃五臟六腑之本
255
,所以,《素問》及《靈樞》諸多篇章都稱胃是五臟六腑之海,並認為五臟六
腑皆是稟氣於胃。《靈樞.營衛生會》云:
人之受氣于穀,穀入于胃,以傳與肺,五藏六府,皆以受氣,其清者為營,
濁者為衛,榮在脈中,衛在脈外,榮周不休,五十而復大會,陰陽相貫,
如環無端。
水穀進入胃之後,其精微之氣藉著營衛系統周而不休的循環而得以資養五臟六腑
及全身,由於五臟六腑皆稟氣於胃,臨床診病查胃氣之有無,是決死生的重點,
此即為《素問.平人氣象論》所謂的:
人以水穀為本,故人絕水穀則死,脈無胃氣亦死。
因為人是受氣於穀,即使是治病,亦不能全靠藥物,仍需食飲之配合,才能
得以痊癒康復,所以,《素問.藏氣法時論》云:
毒藥攻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
以補精益氣。
亦就是《素問.五常政大論》所提的:
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
治病,十去其九。穀肉果菜,食養盡之,無使過之,傷其正也。
其實,在《素問.金匱真言論》、
《素問.藏氣法時論》及《靈樞.五味》對於調
養五臟氣或治療五臟病所合宜之五穀五肉五果五菜,均有詳細之論述,或許食飲
調理之重要性甚至是遠大於湯藥的,畢竟上工是治病之未成。因而,楊上善說:
五穀、五畜、五果、五菜,用之充飢則謂之食,以其療病則謂之藥。……
故但是入口資身之物,例皆若是。此穀、畜、果、菜等二十物,乃是五行
五性之味,藏府血氣之本也,充虛接氣,莫大於茲,奉性養生,不可斯須

252
〔漢〕許慎撰, 〔清〕段玉裁注,魯實先正補:《說文解字注》 ,頁 545。
253
同前註,頁 168。
254
高樹藩編纂: 《正中形音義綜合大字典》 (台北:正中書局,2002 年 11 月 2 版 12 刷)
,頁 1402。
255
〔明〕張景岳: 《類經》(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9 年 8 月 1 版 1 刷,
《張景岳醫學全書》),
卷 11,頁 186。
離也。黃帝並依五行相配、相克、相生,各入藏府,以為和性之道也。 256

第四節 脾和以知五穀味

脾字,《說文解字》云:
脾,土藏也。從肉,卑聲。257
《說文解字》因脾在五行屬土而稱其為土臟,又脾為內臟有肉無骨故乃從肉,至
於卑字,《說文解字》云:
卑,賤也。執事者。從左甲。
段玉裁注:
古者尊右而卑左,故從左,在甲下,甲象人頭。258
卑字後來引申有「下」之的意思,而脾就恰好位於胃的下方。 《廣雅.釋親》謂:
「脾,裨也。」259 裨,《說文解字》言其「接也,益也。」 260 這正說明了脾與胃
相接交,就如《素問.太陰陽明論》所謂的「脾與胃以膜相連耳」 ,而脾能裨益、
助益胃,因此,《釋名.釋形體》云:
脾,裨也。在胃下,裨助胃氣,主化穀也。261
在探討脾是如何裨助胃氣之前,先來了解一下脾本身的特性。
《靈樞.師傳》
云:
脾者,主為衛,使之迎糧,視唇舌好惡,以知吉凶。262
何謂「衛」?《說文解字》云:
衛,宿衛也。從韋、? 、行。行、列也。263
《正中形音義綜合大字典》認為,甲骨文之「衛」,約有數形,其一從行、止,
「行」
為四達之道,「止」則象足,每一通道處有人駐足而守,即是衛;金文之「衛」,
形體亦多,其一從行、方、韋省(省韋中口),「方」為古旁字,「韋」乃相背,行

256
〔唐〕楊上善撰注,蕭延平校正,王洪圖、李雲增補點校: 《黃帝內經太素》 (北京:科學技
術文獻出版社,2000 年 8 月 1 版 1 刷)
,卷 2,頁 23。
257
〔漢〕許慎撰, 〔清〕段玉裁注,魯實先正補: 《說文解字注》 ,頁 168。
258
同前註,頁 116。
259
徐復主編:《廣雅詁林》 ,卷 6,頁 514。
260
〔漢〕許慎撰, 〔清〕段玉裁注,魯實先正補: 《說文解字注》 ,頁 395。段玉裁注:「接也,此
也字依玉篇補手部曰接交也。益也,會部曰? ,益也,土部曰埤,增也,皆字異而音義同。覲禮,
侯氏裨冕,注曰,裨冕者,衣裨衣而冠冕也,裨之為言埤也,天子六服,大裘為上,其餘為裨。
按本謂衣也,引伸為凡埤益之稱。」
261
〔漢〕劉熙撰, 〔清〕畢沅疏證: 《釋名疏證》 ,頁 70。
262
張志聰注曰:「脾乃轉運之官,故主為衛。」參見陳夢雷等編: 《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 (冊
2)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 年 7 月 1 版 4 刷),頁 244。張景岳注: 「脾主運化水穀,以長
肌肉,五臟六腑皆賴其養,故脾主為衛。衛者,臟腑之護衛也。」參見〔明〕張景岳: 《類經》
(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張景岳醫學全書》 ) ,卷 4,頁 68。
263
段玉裁注云: 「鄭云,衛王宮者必居四周四中,於徼候便也,漢有衛尉掌宮門衛屯兵。韋者,
圍之省,圍守也;? , 也。行者,列也,今音讀如杭,別於步趨之行。衛從三字會意。」〔漢〕
許慎撰, 〔清〕段玉裁注,魯實先正補: 《說文解字注》 ,頁 78。
時以背向內面向外任保護,亦即列衛之意;小篆之「衛」,從行、? 、韋省(省韋
下 )聲,「行」音杭,作排列解,「? 」為環周,行列周? 為衛,《說文解字》作
「宿衛」解,即環繞巡邏,以任戒備之意,故從行、? ,又韋本作相背解,巡邏
宜背向內面向外以彼此相背。264 按甲骨文之衛字,象眾足繞口走動,此表示出「衛」
為動態字,因此,「脾者,主為衛」就說明了脾有轉運的功能,而其所運化之物
即是食物,所以才說「使之迎糧」,轉運、運化的結果,使五臟六腑得以滋養,
能量充足,身體強健,這亦可說是「護衛」之意。
在《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提到「谷氣通於脾」265,王冰與馬蒔的注解認為,
山谷空虛可受納,就像脾之有倉廩的特性,所以,《素問.六節藏象論》亦稱脾
胃為「倉廩之本」。另外,谷在五行屬土,而穀出於地亦為土之屬, 「谷」與「穀」
二字在古籍中可通用266 ,《黃帝內經太素》將「谷」作「穀」,森立之以「穀」字
267
為草木果菜米食之總名 ,舉凡土地所生產以養人身之食物,可分成五味,而此
五味分養五臟氣,但五味進入身體之關鍵點就在於脾,此即《素問.六節藏象論》
所言之「轉味而入出者」。所以,《靈輸.脈度》云:
脾氣通于口,脾和則口能知五穀矣。268
而《難經.三十七難》則謂:
脾氣通於口,口和則知穀味矣。
脾之經脈上至口內之舌,若「脾和」則口中之舌當能分辨出食物的滋味,此即「口
和」之意;然而,什麼是「和」呢?《說文解字》云:
? ,相應也。從口、禾聲。269
「? 」為「和」之小篆,所謂「相應」乃是彼此心聲相應,故從口,而禾本象嘉
穀順垂之形,兼有相依從之意,相應就是彼此順而相從,故從禾聲。270 另外,
「龢」
也作「和」,《說文解字》云:
龢,調也。從龠、禾聲。讀與? 同。271

264
高樹藩編纂: 《正中形音義綜合大字典》 ,頁 451。
265
《黃帝內經太素》 「谷」作「穀」,楊上善曰:「五穀滋味入脾,故穀氣通脾也。」參見〔唐〕
楊上善撰注,蕭延平校正,王洪圖、李雲增補點校: 《黃帝內經太素》 ,卷 3,頁 58。王冰注曰:
「谷空虛,脾受納,故通谷」 ,馬蒔注曰: 「谷至空虛,脾能運化其所納,此地之谷氣,所以能通
於脾也。」參見陳夢雷等編: 《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 (冊 1),頁 67-68。張景岳注: 「山谷土
氣,脾為土臟,故相通。」參見〔明〕張景岳: 《類經》 (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張景岳醫
學全書》 ),卷 3,頁 33。
266
《尚書.堯典》 :「曰昧谷」 ,《尚書大傳》 「昧谷」作「柳穀」 ,《周禮.天官.縫人》鄭注引同。
參見高亨纂著,董治安整理: 《古字通假會典》 (山東:齊魯書社,1997 年 7 月 1 版 2 刷) ,頁 333。
267
〔日本〕森立之著,郭秀梅、岡田研吉點校:《素問考注》 (上冊)(北京:學苑出版社,2002
年 4 月 1 版 1 刷),頁 162。
268
「脾和」《黃帝內經太素》作「口和」 ,楊上善曰:「脾足太陰脈上膈挾咽,連舌本,散舌下,
故得氣通口也。」參見〔唐〕楊上善撰注,蕭延平校正,王洪圖、李雲增補點校: 《黃帝內經太
素》 ,卷 6,頁 145。
269
〔漢〕許慎撰, 〔清〕段玉裁注,魯實先正補: 《說文解字注》 ,頁 57。
270
高樹藩編纂: 《正中形音義綜合大字典》 ,頁 1187。
271
段玉裁注云:「言部曰調,龢也,此與口部和,音同義別。經傳多假和為龢。」參見〔漢〕許
慎撰, 〔清〕段玉裁注,魯實先正補: 《說文解字注》 ,頁 85。
「龠」字,《說文解字》云:
龠,樂之竹管,三孔,以和眾聲也。272
康殷認為,龠為竹管編成似排簫之樂器,禾聲,或作以手按簫孔之狀。273 此「龢」
字之意,即《廣雅.釋詁》所謂的:「調,和也」或「和,諧也。」 274 因此,
「脾
和」乃脾之機能運作正常,經脈通暢,而使口能知五味以養五臟,這正符合《素
問.玉機真藏論》所說的:
脾脈者土也,孤藏以灌四傍者也。275

第五節 脾為胃行其津液

接著,再來看看脾胃兩者的關係,並了解一下脾是如何裨助胃的。《素問.
太陰陽明論》云:
帝曰:脾病而四支不用,何也?歧伯曰:四支皆稟氣於胃,而不得至經,
必因於脾,乃得稟也。今脾病不能為胃行其津液,四支不得稟水穀氣,氣
日以衰,脈道不利,筋骨肌肉,皆無氣以生,故不用焉。276帝曰:脾不主
時,何也?歧伯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時長四藏,各十八日寄治,
不得獨主於時也。脾藏者,常著胃土之精也,土者,生萬物而法天地,故
上下至頭足,不得主時也。帝曰:脾與胃以膜相連耳,而能為之行其津液,
何也?277歧伯曰:足太陰者三陰也,其脈貫胃屬脾絡嗌,故太陰為之行氣

272
同前註。段玉裁注云: 「和眾聲,謂奏樂時也,萬舞時祇用龠以節舞,無他聲。」
273
康殷:《文字源流淺說》 (台北:學海出版社,1991 年 2 月再版),頁 512。
274
徐復主編: 《廣雅詁林》 ,卷 3,,頁 239,267。
275
《黃帝內經太素》無「脈」字。楊上善曰:「孤,尊獨也。五行之中,土獨為尊,以王四季。
脾為土也,其味甘淡,為酸苦辛鹹味液,滋灌四傍之臟,其脈在關中宮,獨四時不見,故不主時
也。」參見〔唐〕楊上善撰注,蕭延平校正,王洪圖、李雲增補點校: 《黃帝內經太素》 ,卷 14,
頁 391。
276
同前註,卷 6,頁 154。楊上善曰: 「土王四季,四季皆有土也;脾長四臟,四臟皆有脾也。
四肢百體稟氣於胃,胃以水穀津液資四肢。當用四肢之時,胃氣不能徑到四肢,要因於脾,得水
穀津液營衛之氣,營於四肢,四肢稟承,方得用也。」
277
同前註,頁 155。
《黃帝內經太素》作「脾藏有常著土之精也」 ,當中之「著」字,楊上善做「在」
解,以為「脾臟在土之精妙也」 ,四臟之本,皆為土也,土為萬物之質,法於天地,與萬物為質,
故身與頭手足為體,身不別主時;而「以膜相連耳」之「連」則作「逆」,楊曰: 「脾陰胃陽,脾
內胃外,其位各別,故相逆也。」王冰注曰: 「肝主春,心主夏,肺主秋,腎主冬,四臟皆有正
應,而脾無正主也。治,主也。著,謂常約著於胃也。脾外主四季,則在人內應於手足也。」馬
蒔注曰: 「脾屬土,胃亦屬土,脾與胃土之精,相為依著,唯土生萬物而法天地,所以脾主胃土,
上下至於各經,而不得專主於一時耳。」張志聰注曰: 「春夏秋冬,肝心肺腎之所主也,土位中
央,灌溉於四臟,是以四季月中,各王十八日,是四時之中皆有土氣,而不獨主於時,此五臟之
氣,各王七十二日以成一歲也。然脾之所以長王於四臟者,得胃土之精也,陰陽並交,雌雄輸應,
故能生萬物而法則天地,交會於上下,分王於四時。」參見陳夢雷等編: 《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
錄》 ,頁 296。張景岳注:「脾胃相為表裏,脾常依附於胃,以膜連著,而為之行其精液;然脾胃
皆屬於土,所以生成萬物,故曰法天地也。土為萬物之本,脾胃為臟腑之本,故上至頭,下至足,
無所不及,又豈得獨主一時而已哉?」 ,參見〔明〕張景岳: 《類經》(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於三陰。陽明者,表也,五藏六府之海也,亦為之行氣於三陽。藏府各因
其經而受氣於陽明,故為胃行其津液。四支不得稟水穀氣,日以益衰,陰
道不利,筋骨肌肉無氣以生,故不用焉。
四時春夏秋冬之更迭,而有生長收藏不同之作用,各與五臟之肝心肺腎相應,但
土生萬物而為之本,四時皆需有土氣,就像脾土負責運化水穀以時時滋養全身及
臟腑。脾胃之間有支脈相連繫,儲藏在胃這個大倉庫中的食飲,需經脾的轉輸,
其精微之氣再藉由經脈循行,以灌溉五臟六腑及四肢百體,透過脾的功用,以使
胃這個「水穀之海」、
「五臟六腑之海」的特性能彰明顯現出來,此即「脾常著胃
土之精」及「脾為胃行其津液」,而相對來說就是「胃為脾之腑」。

第六節 脾廩胃倉

到底脾胃兩者,何為倉又何為廩呢?就前述廩人與倉人的職責來看,倉人之
職以藏穀為主,「倉」字亦是此義,與胃之特性較相符,而廩人則職司穀物之分
配居多,廩人之官員人數較多且官階亦較高,此好比脾之轉輸運化,況且脾屬臟
而胃為腑。另外,二十八宿以臟腑名稱命名者,有心與胃,在《素問》及《靈樞》
諸篇章都提到,心為五藏六府之主,而胃為五臟六腑之海,或許是由於心與胃在
身體所居之特殊地位與重要性,二十八宿才以之為名,據《史記.天官書》的記
載:
胃為天倉。其南眾星曰廥積。278
再者,《靈樞.脹論》稱胃為「太倉」,是貯藏水穀之大倉庫,足陽明胃經在嘴角
旁有一穴名為「地倉」,足太陽膀胱經在背部有「胃倉」穴,其位於第十二椎下
兩傍各三寸陷者中,與胃俞平行,為貯存胃氣之倉 279;看來,與胃相關之穴位名
稱,似乎也與「倉」較有關係。不過,脾胃兩者在五行同屬土,一陰一陽,一臟
一腑,關係密切,倉廩皆是收藏穀物之所,性質相近,廩人與倉人兩職之間亦有
些相關連,筆者以為,此乃為何《素問.靈蘭祕典論》篇作者不區分熟為倉或廩,
而直接說「脾胃者,倉廩之官」。
《素問.刺法論》(遺篇)中,以胃為倉廩之官,脾則為諫議之官280 ,秦代開

《張景岳醫學全書》),卷 3,頁 43-44。「著」字,《正中形音義綜合大字典》謂:「甲文、金文、


著字闕。小篆著:從艸、者聲,本義作「明」解(見廣雅) ,乃顯明可見意;艸為植物之多而常
見者,故從艸。又以者本作「別事詞」解,多則應有所別,使其顯明可見,故著從者聲。」參見
高樹藩編纂: 《正中形音義綜合大字典》 ,頁 1504。
278
〔漢〕司馬遷: 《史記》 (台北:鼎文書局,1999 年 6 月 11 版,楊家駱主編,(冊 2)),卷 27,
頁 1305。 《正義》曰:「胃主倉廩,五穀之府也。占:明則天下和平,五穀豐稔;不然,反是也。」
《集解》如淳曰: 「芻? 積為廥也。」 《正義》曰: 「芻? 六星,在天苑西,主積? 草者。不見,
則牛馬暴死;火守,災起也。」
279
〔晉〕皇甫謐,張燦玾、徐國仟主編:《鍼灸甲乙經校注》(上冊)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1998 年 10 月 1 版 1 刷)
,頁 513-514。
280
《靈樞.本神》云: 「心有所憶,謂之意。」 「脾為諫議之官,知周出焉」 ,張景岳注云: 「脾
藏意,神志未定,意能通之,故為諫議之官。慮周萬事,皆由乎意,故智周出焉。若意有所著,
始設置「諫大夫」,掌議論,西漢於郎中令(光祿勛)之下設「諫大夫」,東漢時改
稱為「諫議大夫」,後世亦沿用此名稱,「諫議大夫」乃奏諫侍從之官。281 按此篇
所論,為十二臟神失其守的刺法,治病之外亦可修養和神,五臟藏七神,臟腑失
其職司則神氣不藏,神氣不藏則易受病邪之氣的侵犯,其由神之觀點切入,與《素
問.靈蘭祕典論》稍有異。

思有所傷,勞倦過度,則脾神散失矣。」參見〔明〕張景岳: 《類經》(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張景岳醫學全書》 ),卷 28,頁 554。
281
趙德義、汪興明主編:《中國歷代官稱辭典》 (北京:團結出版社,2002 年 1 月 1 版 3 刷)
,頁
193。
第八章 「大腸者,傳道之官,變化出焉」

第一節 「傳遽之臣」

歷代亦無名為「傳道」的官職,但職責與之相類似的有之。在《禮記.玉藻》
有提到:「凡自稱… … 士曰傳遽之臣」 ,282
,鄭玄注云:「傳遽,以車馬給使者也」
而此官之任務乃是乘傳驛以遞送緊急公文。283 另《周禮.秋官.行夫》云:
行夫掌邦國傳遽之小事、媺惡而無禮者。凡其使也,必以旌節。雖道有難
而不時,必達。居於其國,則掌行人之勞辱事焉,使則介之。284
依注解之言,秦漢以後,凡有急事速行,乘車曰傳或馹,乘馬則曰遽或驛,而《 周
禮》乃周初之典章制度,當時似乎尚未有單騎之制,且《大僕》注云:「遽,傳
也」,因此,「傳遽」當通為乘車;「行夫」或「大、小行人」均為使者之屬,惟
行夫為下士,大、小行人則是大夫,官階不同,所編制之官員人數亦有異,285因
而其奉王命所出使之事就有大小之分,但由於都必需乘傳遽以行,故皆可謂之「傳
遽之事」。在《史記》就有提及幾個與「傳遽之事」相關的設施,例如:「傳車」

282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龔抗雲整理,王文錦審定:《禮記正義》(中)(北京:北京大
學出版社,1999 年 12 月 1 版 1 刷,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冊 6)),頁 928-929。陸德明釋
文曰: 「遽,是促遽。士位卑,給車馬役使,故稱『傳遽』 ,亦謂對己君也。皇氏以為『對它國君』 ,
其義亦通。」
283
徐連達主編: 《中國歷代官制大詞典》 (廣東:廣東教育出版社,2002 年 12 月 1 版 1 刷)
,頁
477。
284
〔清〕孫詒讓撰,王文錦、陳玉霞點校: 《周禮正義》
(冊 12)
(北京:中華書局,2000 年 3
月 1 版 2 刷)
,頁 3057-3059。注曰: 「傳遽,若今時乘傳騎驛而使者也。美,福慶也。惡,喪荒
也。此事之小者無禮,行夫主使之。道有難,謂遭疾病他故,不以時至也。必達,王命不可廢也。
其大者有禮,大小行人使之。有故則介傳命,不嫌不達。」疏曰:「媺,古美字。云『凡其使也,
必以旌節者』者,明此官為小事特使,與聘問不同,不得用邦節、珍圭、牙璋之等,故與環人同
用路節也。注云: 『傳遽,若今時乘傳騎驛而使者也』者,《大僕》注云:『遽,傳也。』 《玉藻》
云: 『士曰傳遽之臣』 ,注云: 『傳遽,以車馬給使者也。』 《爾雅.釋言》云: 『馹,遽傳也。』
左成五年傳「晉侯以傳召伯宗」 ,杜注云:『傳,驛。』又僖三十二年孔疏引孫炎云: 『傳車驛馬
也。』 《說文.馬部》云:『驛,置騎也。馹,騎傳也。』案:秦漢以後,凡急事速行,乘車曰傳、
曰馹,乘馬曰遽、曰驛,故鄭、許亦分別釋之。然此經為周初典法,似尚未有單騎之制,則傳遽
當通為乘車。 《漢書.高帝紀》 ,田橫乘傳詣雒陽,顏注引如淳云: 『律,四馬高足為置傳,四馬
中足為馳傳,四馬下足為乘傳,一馬二馬為軺傳。急者乘一乘傳。』師古云: 『傳者,若今之驛,
古者以車,謂之傳車,其後又單置馬,謂之驛騎。』此說漢時乘傳騎驛之制,亦以單置馬為起於
後世,足證周初有乘無騎矣。又案:周時傳遽,蓋用輕車,取其速至。故《方言》揚雄《荅劉歆
書》以行人為輶軒使者,輶軒即輕車也。行夫,亦即行人之屬。凡王官以事巡行天下,必乘傳遽,
通謂之傳遽之事,則亦通謂之輶軒之使也。云『其大者有禮,大小行人使之』者,明行人使邦國
亦乘傳遽也。」
285
同前註,(冊 11),頁 2734-2735。《周禮.秋官.敘官》云: 「大行人,中大夫二人;小行人,
下大夫四人;……;行夫,下士三十有二人,府四人,史八人,胥八人,徒八十人。」
乃古代驛站的專用車子,「傳舍」是供傳送文書或旅客歇宿之所,而「傳置」則
為沿途分段置馬的驛站。 286 筆者個人認為,或許是因為「傳遽之臣」的職責需常
往來於道路上,其處於路途之中的時間多過停留於目的地,且依前述注解所云,
「傳」、「遽」二字乃同義,因此,《素問.靈蘭秘典論》的作者才選用「傳道」
一詞,以代替「傳遽」;但究竟這個筆者個人的推論是否真有其可能性,接下來,
就從文字學下手來探討看看。

第二節 「傳」字

「傳」字,《說文解字》云:
傳,遽也。從人。專聲。287
《說文解字》中,「傳」、
「遽」二字為互訓,段注也引《禮記.玉藻》及《周禮.
秋官.行夫》之注文以釋傳遽,其又以文書亦可謂之「傳」,而凡展轉引伸之稱
亦是「傳」。甲骨文的「傳」從人從專,與《說文解字》的篆文「傳」字相同,288
而甲骨文的「專」字,從? 從又,? 正象紡專之形,其上方有三股線,紡專旋轉,
三股線即成一股,從又則示以手旋轉紡專,從專之字皆有轉動之義,289此說與《漢
和大字典》相近;290 而《說文解字》以「專」有二義,其一即是紡專。291 另李孝

以為,紡車旋轉與陶人運鈞,其事相類,喻天道運行以陶育萬物,謂之「專」者,
以其圜轉收絲,傳、轉皆由專得義,而「專」既為紡專為陶鈞,皆運轉不息者,
乘傳者亦其類之引伸。292
《爾雅.釋言》云:
「馹,遽、傳也」
,郭璞注曰: 「皆轉車驛馬之名。」293《爾
雅音義》云:「郭音義,馹,本或作臸。」294 于省吾認為,甲骨文的「臸」從?
至,表示從此至彼為遞至,以卜辭中之「臸來歸」 、
「臸入」、「臸往」為例,即是
乘臸傳以歸以入以往,傳乃傳車,由此可見,商代之臸傳已相當發達; 295 于省吾

286
倉修良主編: 《史記辭典》 (山東:山東教育出版社,1994 年 10 月 1 版 2 刷),頁 606-607。
287
〔漢〕許慎撰, 〔清〕段玉裁注,魯實先正補: 《說文解字注》 (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98
年 1 版 12 刷)
,頁 377。段玉裁注曰:「? 部曰,遽,傳也。與此為互訓,此二篆之本義也。周
禮行夫,掌邦國傳遽,注云,傳遽,若今時乘傳騎驛而使者也。玉藻,士曰傳遽之臣,注云,傳
遽以車馬給使者也。左傳、國語皆曰,以傳召伯宗,注皆云,傳,驛也。漢有置傳、馳傳、乘傳
之不同。按傳者如今之驛馬,驛必有舍,故曰傳舍。又文書亦謂之傳。司關注云,傳如今移過所
文書是也。引伸傳遽之義,則凡展轉引伸之稱皆曰傳,而傳注、流傳皆是也。」
288
徐中舒主編: 《甲骨文字典》 (四川:四川辭書出版社,1998 年 10 月 1 版 5 刷),頁 892。
289
同前註,頁 329,892。書中之「紡磚」 ,筆者依《說文解字》改作「紡專」 。
290
藤堂明保編: 《漢和大字典》 (日本:學習研究社,2001 年 4 月 1 版 37 刷)
,頁 57。
291
〔漢〕許慎撰, 〔清〕段玉裁注,魯實先正補: 《說文解字注》,頁 121。
292
于省吾主編: 《甲骨文字詁林》 (冊 4) (北京:中華書局,1999 年 12 月 1 版 2 刷) ,頁 3002。
293
〔晉〕鄭璞: 《爾雅注》 (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年 8 月 1 版 1 刷,朱祖延主編:《爾雅
詁林》 (上卷) (二),影覆宋蜀大字本) ,頁 865。
294
同前註,頁 866。〔唐〕陸德明: 《爾雅音義》 (通志堂刊本) 。
295
于省吾主編: 《甲骨文字詁林》 (冊 3)
,頁 2289。
從卜辭推論商代已有發達的傳車,恰與孫貽讓之「周初尚無單騎之制,傳遽當通
為乘車」,兩者的看法一致。《玉篇》訓「遽」字:
遽,急也,疾也,卒也。296
「遽」之有急、疾或卒之意,那麼,「傳遽之臣」也可說是乘傳車以遞送緊急文
書的人。

第三節 「道」字

「道」字,《說文解字》云:
道,所行道也。從? 首。一達謂之道。古文道,從首寸。297
小篆的「道」字,從? 首,亦從首聲,? 謂長行,首謂面之所向,行之所達;長
行於面之所向與行之所達之塗,此塗即道,故許慎作「所行道也」解,所以,由
此達彼所行經之路,即稱之曰道。298《說文解字》謂「古文道,從首寸」,桂馥

為其即是「導」字;299 而《釋名.釋言語》則云:
道,導也。所以通導萬物也。300
甲骨文的「道」字未見,金文的「道」字從行首,與從? 是同義。301《釋名.釋
道》將「道」解釋得頗為傳神而易懂:
道,一達曰道路。道,蹈也。路,露也。言人所踐蹈而露見也。302
《釋名.釋道》所謂之「一達曰道路」,與《說文解字》相同,而《釋名.釋道》
之言及段玉裁之注又皆引自《爾雅.釋宮》,303 道路之有一至九達,且各有專屬
名稱,郭璞注謂:「一達曰道路,長道。」304 另《爾雅.釋宮》亦云:
路,旅途也。路、場、猷、行、道也。
「途即道也。」305 郝懿行注則曰:
郭璞注曰: 「途者,釋名云涂,度也,人所由得

296
〔梁〕顧野王著: 《大廣益會玉篇》 (北京:中華書局,2004 年 1 月 1 版 2 刷,影印張氏澤存
堂本) ,卷 9,頁 50。
297
〔漢〕許慎撰, 〔清〕段玉裁注,魯實先正補: 《說文解字注》 ,頁 75。段玉裁注曰: 「毛傳每
云行道也,道者人所行,故亦謂之行。道之引伸為道理,亦為引道。首者,行所達也。釋宮文,
行部偁四達謂之衢。九部偁九達謂之馗。按許三偁當是一例,當作一達謂之道。從? 首,道人所
行也,故從? 。」
298
高樹藩編纂: 《正中形音義綜合大字典》 (台北:正中書局,2002 年 11 月 2 版 12 刷),頁 996。
299
〔清〕桂馥著:《說文解字義證》 (台北:鼎文書局,1997 年 9 月 4 版,楊家駱主編:《說文解
字詁林正補合編》 (冊 3),武昌書局白紙初印本) ,頁 158。
300
〔漢〕劉熙撰, 〔清〕畢沅疏證: 《釋名疏證》 (台北:廣文書局,1987 年 5 月再版) ,頁 107。
301
《漢語大字典》 (下冊)(四川:四川辭書出版社,1995 年 5 月 1 版 1 刷)
,頁 3864。
302
〔漢〕劉熙撰, 〔清〕畢沅疏證: 《釋名疏證》 ,頁 47。
303
朱祖延主編: 《爾雅詁林》 (中卷),頁 1878。
《爾雅.釋宮》云: 「一達謂之道路。二達謂之岐
旁。三達謂之劇旁。四達謂之衢。五達謂之康。六達謂之莊。七達謂之劇驂。八達謂之崇期。九
達謂之逵。」
304
同前註。〔晉〕鄭璞: 《爾雅注》(影覆宋蜀大字本) 。
305
同前註,頁 1875。
通度也。」306 因此,人所藉以通度之途徑即是「道」。
此外,段注亦提及,「道」又可引伸為「道理」,不過,「道理」二字,涵義
頗廣,這在經傳古文中是常可見到的,舉例而言,《易經.繫辭上》有謂「一
陰一陽之謂道」或「是故形而上者謂之道」,307而道家著作或《內經》中,「道」
字出現的次數更是觸目可見。事實上,這樣的「道」,還真是語言文字所難以道
盡。《玉篇》之訓,已把「道」字原義及引伸義都包括於其中:
道,理也,路也,仁義也。308
由以上文字學的觀點看來,可將「傳道」解釋為,乘坐傳車行於旅途以使人
或物得以由此至彼。

第四節 大腸之傳化糟粕

大腸,在《靈樞.腸胃》309及《難經.四十二難》310稱其為「回腸」;其上接
小腸,下則接於肛門,且為六腑之一,腑之以通為用,故大腸有與小腸相同之基
本特性,即《釋名.釋形體》所謂之:
腸,暢也,通暢胃氣,去滓穢也。311
「以通為用」就是「暢」。另《素問.六節藏象論》云:
脾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者,倉廩之本,榮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而
轉味入出者也,其華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黃,此至陰之類
通於土氣。
大腸雖亦有容器般的性質,但與小腸卻有些不同,小腸上承於胃,胃中水穀到此
分清濁,水液由前陰這個路線而出,糟粕則往大腸去,再由肛門排出,肛門在《靈
樞.腸胃》312及《難經.四十二難》313被稱作「廣腸」,可見,大腸之職司與糟粕
有關,因此,其較有《釋名.釋形體》所言之「去滓穢也」的特質,這就是吳昆
之謂:
大腸主出糟粕,傳化腐穢者矣。314

306
同前註,頁 1876。〔清〕郝懿行: 《爾雅義疏》 (咸豐六年刊本) 。
307
〔魏〕王弼注, 〔唐〕孔穎達疏,呂申、盧光明整理,呂紹綱審定: 《周易正義》(李學勤主編:
《十三經注疏》 (冊 1))
,卷 7,頁 268,292。
308
〔梁〕顧野王著: 《大廣益會玉篇》 ,卷 9,頁 50。
309
〔唐〕楊上善撰注,蕭延平校正,王洪圖、李雲增補點校: 《黃帝內經太素》 (北京:科學技
術文獻出版社,2000 年 8 月 1 版 1 刷),卷 13,頁 364。回腸,大腸也。
310
〔宋〕李駒撰,王立點校: 《黃帝八十一難經纂圖句解》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7 年 5
月 1 版 1 刷)
,頁 165。大腸一名回腸,以其回曲,因以名之。
311
〔漢〕劉熙撰, 〔清〕畢沅疏證: 《釋名疏證》 ,頁 71。
312
〔唐〕楊上善撰注,蕭延平校正,王洪圖、李雲增補點校: 《黃帝內經太素》,卷 13,頁 364。
廣腸,白直也,附脊以受大腸糟粕。
313
〔宋〕李駒撰,王立點校: 《黃帝八十一難經纂圖句解》 ,頁 166。廣腸者,直腸也,一名肛門。
314
〔明〕吳昆著,孫國中、方向紅點校: 《黃帝內經素問吳注》 (北京:學苑出版社,2003 年 1
月 1 版 2 刷)
,卷 3,頁 43。
至於「糟粕所出」,即高士宗所說的「食化而變糞」,315所以,《素問.靈蘭秘典
論》的作者謂其為「變化出焉」。
由大腸的功能特性看來,其為傳導糟粕的通道,並使糟粕由小腸到肛門,而
此通道的路逕為由上到下,316也可算是「一達曰道路」,王冰則稱此為「傳不潔
之道」,317因此,大腸之為「傳道之官」,其理明矣。

315
〔清〕高士宗著,孫國中、方向紅點校: 《黃帝內經素問直解》(北京:學苑出版社,2001 年
3 月 1 版 1 刷)
,卷 1,頁 63。
316
楊上善曰:「傳導糟粕令下也。」參見〔唐〕楊上善撰注,蕭延平校正,王洪圖、李雲增補點
校: 《黃帝內經太素》 ,卷 11,頁 273。
317
陳夢雷等編: 《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 (冊 1)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 年 7 月 1 版 4
刷) ,頁 94。
第九章 「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第一節 「受」字

由於歷代亦無「受盛之官」的設置,遂從文字學的觀點來探討「受盛」二字
的意義。「受」字,《說文解字》云:
受,相付也。從 。舟省聲。318
而「 」,《說文解字》云:
物落也。上下相付也。從爪又。讀若詩摽有梅。319
「 」為上? 下又,按段注之言,? 即爪,又亦是手,乃上方以覆手與之,而下
方之手以接受之,所以,許慎將之訓為「上下相付也」 。「受」字,其上下亦是?
又,與 之意相同,然則,「受」上下之所相付的,究竟是何物呢?卜辭的「受」
字,上下均為手,即小篆之謂從? 又,其中間為? ,乃《說文解字》之「 舟省聲」,
但「舟」又是什麼?「舟」有二義,其一為眾所熟知的「舟楫」之舟,即《說文
解字》之訓「舟」為「船也」;320 另一則為「承槃」,乃祭享時的用盛器物,321 在
《周禮.春官.司尊彝》中就記載著:
司尊彝掌六尊、六彝之位,詔其酌,辨其用與其實。春祠夏禴,祼用雞彝、
鳥彝,皆有舟;其朝踐用兩獻尊,其再獻用兩象尊,皆有罍,諸臣之所昨
也。秋嘗冬烝,祼用斝彝、黃彝,皆有舟;其朝獻用兩著尊,其饋獻用兩
壺尊,皆有罍,諸臣之所昨也。凡四時之閒祀追享朝享,祼用虎彝、蜼彝,
皆有舟;其朝踐用兩大尊,其再獻用兩山尊,皆有罍,諸臣之所昨也。
注引鄭司農云:「舟,尊下臺,若今時之承槃。」322「槃」為「盤」之本字,乃

318
〔漢〕許慎撰, 〔清〕段玉裁注,魯實先正補: 《說文解字注》 (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98
年 1 版 12 刷)
,頁 160。段玉裁注曰: 「 者自此言,受者自彼言,其為相付一也。」
319
同前註,頁 160。段玉裁注曰: 「草曰苓,木曰落。引伸之凡物皆曰落。付,與也。以覆手與
之,以手受之,象上下相付。凡物陊落皆如是觀。」
320
同前註,頁 403。段玉裁注曰: 「古人言舟,漢人言船。」
321
徐中舒主編: 《甲骨文字典》 (四川:四川辭書出版社,1998 年 10 月 1 版 5 刷)
,頁 456。
322
〔清〕孫詒讓撰,王文錦、陳玉霞點校: 《周禮正義》
(冊 6)(北京:中華書局,2000 年 3 月
1 版 2 刷),頁 1513-1515。注云:「祼,謂以圭瓚酌鬱鬯,始獻尸也。后於是以璋瓚酌亞祼。 《郊
特牲》曰: 『周人尚臭,灌用鬯臭,鬱合鬯臭,陰達於淵泉,灌以圭璋,用玉氣也。既灌,然後
迎牲,致陰氣也。』朝踐,謂薦血腥、酌醴,始行祭事。后於是薦朝事之豆籩,既又酌獻。其變
朝踐為朝獻者,尊相因也。朝獻,謂尸卒食,王酳之。再獻者,王酳尸之後,后酌亞獻,諸臣為
賓,又次后酌盎齊,備卒食三獻也。於后亞獻,內宗薦加豆籩。其變再獻為饋獻者,亦尊相因。
饋獻,謂薦孰時。后於是薦饋食之豆籩。此凡九酌,王及后各四,諸臣一,祭之正也。雞彝、鳥
彝,謂刻而畫之為雞鳳皇之形。 『昨』讀為『酢』,字之誤也。諸臣獻者,酌罍以自酢,不敢與王
之神靈共尊。玄謂黃目,以黃金為目。追享,謂追祭遷廟之主,以事有所請禱。朝享,謂朝受政
於廟。蜼,禺屬,卬鼻而長尾。山罍,亦刻而畫之,為山雲之形。」注引鄭司農云: 「『獻』讀為
『犧』 。犧尊,飾以翡翠。象尊以象鳳凰,或曰以象骨飾尊。 《明堂位》曰: 『犧尊,周尊也。』

物器,以木、錫或銅所製成,古時之槃與舟相類。323依《周禮》所言,四時之祭
祀及閒祀,各有其特定使用之盛酒器,即彝、尊與罍,而祭祀用酒及盛酒器均有
專人職司管理,在此三大類的盛酒器,又以六彝居上位,乃最尊貴者,324六彝之
下皆有舟,這就好比今人的咖啡杯與咖啡盤。因此,
「受」字,上下相付的「舟」,
其甲骨文象一長形盤,即盛酒器下之臺,小篆將之寫成「? 」,乃《說文解字》
所謂的「舟省聲」。另楊樹達認為,卜辭的「受」字,從二又從舟,象甲以一手
授舟,乙以一手受之,故字兼授受二義。325
《玉篇》訓「受」字:
受,容納也,承也,盛也,相付也,得也。326
除了《說文解字》的「相付」外,由《玉篇》之「容納」、「盛」,可看出「受」
字之有容器的性質,至於「承」、「得」則是站在接受者的立場而言,即「授受」
之「受」。《廣雅.釋詁》亦訓「受」為「盛也」,而《廣雅疏證》引揚越之言云:
327
猶秦晉言容盛也。
此外,《廣雅.釋詁》又以「承、受」為「繼也」,328這也是指接受者而言。

第二節 「盛」字

「盛」字,《說文解字》云:
黍稷在器中以祀者也。從皿。成聲。329
黍稷裝滿容器以用於祭祀即是「盛」,此意同於《尚書.泰誓上》之「犧牲粢盛」
陸德明釋文所言:「粢音咨,黍稷曰粢。盛音成,在器曰盛。」330而《說文解字》
將「盛」歸類於皿部,依段玉裁之注,「盛」亦有器之意,其舉例如《左傳.哀

罍,臣之所飲也。 『斝』讀為『稼』。稼彝,畫禾稼也。黃彝,黃目尊也。 《明堂位》曰: 『夏后氏


以雞彝,殷以斝,周以黃目。』著尊者,著略尊也,或曰著尊,著地無足。 《明堂位》曰: 『著,
殷尊也。』壺者,以壺為尊。大尊,大古之瓦尊。山尊,山罍也。 《明堂位》曰: 『泰,有虞氏之
尊也。山罍,夏后氏之尊。』」賈公彥疏云: 「此六者皆據宗廟之祭,但春夏同陽,秋冬同陰,其
追享朝享又是四時之閒祀,以類附從,故可同尊也。」
323
高樹藩編纂: 《正中形音義綜合大字典》 (台北:正中書局,2002 年 11 月 2 版 12 刷) ,頁 1109。
324
同前註。疏云:「六彝為上,六尊為中,罍尊為下。各以尊卑為陳設之位,室中為最尊,戶內
次之,堂上又次之,堂下為下。其同設一處,又以北為上,南為下。」
325
于省吾主編: 《甲骨文字詁林》 (冊 4) (北京:中華書局,1999 年 12 月 1 版 2 刷) ,頁 3165。
326
〔梁〕顧野王著: 《大廣益會玉篇》 (北京:中華書局,2004 年 1 月 1 版 2 刷,影印張氏澤存
堂本) ,卷 29,頁 130。
327
徐復主編: 《廣雅詁林》 (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 年 7 月 1 版 3 刷) ,卷 3,頁 213。
328
同前註。卷 4,頁 341。
329
〔漢〕許慎撰, 〔清〕段玉裁注,魯實先正補: 《說文解字注》 ,頁 211。段玉裁注曰:「盛者,
實於器中之名也,故亦評器為盛,如左傳旨酒一盛,喪大記食粥於盛是也,引申為凡豐滿之稱。
今人分平去,古不分也,如左傳盛服將朝,盛音成,本亦作成。形聲包會意。小徐無聲字,會意
兼形聲也。」
330
〔漢〕孔安國傳, 〔唐〕孔穎達疏,廖名春、陳明整理,呂紹綱審定: 《尚書正義》 (北京:北
京大學出版社,1999 年 12 月 1 版 1 刷,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 (冊 2) ) ,頁 272。
公十三年》之「旨酒一盛兮」,孔穎達正義曰:
酒盛于器,故謂一器為一盛。331
「盛」後又引申有豐滿的意思,與《廣雅.釋詁》之釋「盛」為「多也」,332乃

同義。另《爾雅.釋山》云:
山如堂者密,如防者盛。
郭璞注曰:「防,隄。」333 邢昺疏曰:
此盛讀如粢盛之盛。隄防之形,嶞而高峻,若黍稷之在器,故山形如隄防
者,亦名盛也。334
山形如隄防,而隄防之形為嶞而高峻,就像黍稷在祭器,此種形勢的山也可稱作
是「盛」,然而,何謂「嶞」?
《說文解字》云:
嶞,山之嶞嶞者。從山。? 省聲。讀若相推落之墮。335
「嶞」乃山勢狹長之形,段注以為「嶞」疑當作「隋」,圜而長者即是「隋」,所
以,隄防之形為高峻、狹長且圜;由此可知,黍稷在祭器之中,其外觀就如隄防,
其實,「盛」字的金文,上方為黍稷,下方則為祭器,而祭器除了具點高度外,
其盤面就是呈現出狹長且有些圓狐曲度。另外,黍稷裝滿祭器就像一座高聳的小
山,此「盛」所以又引申有豐滿之意。
小篆「盛」字,上成下皿,皿為容器,至於成字,《說文解字》云:
成,就也。從戊。丁聲。
「戊」字,《說文解字》以為「中宮也」,336 「成」之訓為「就」,即有定克終之
意,戊為中宮,中央方位屬土,萬物賴土而就,故成從戊;丁乃壯實,物必壯實
始就,故成從丁聲。337 黍稷乃穀類屬土,壯實飽滿的黍稷置於器中以成就祭祀之
事亦是「盛」。

331
同前註。〔周〕左丘明傳, 〔晉〕杜預助注, 〔唐〕孔穎達正義,浦衛忠、龔抗雲、于振波整理,
胡遂、陳? 明、楊向奎審定: 《春秋左傳正義》 (下) (冊 7)
,頁 1673。
332
徐復主編:《廣雅詁林》 ,卷 3,頁 243。
333
〔晉〕鄭璞: 《爾雅注》 (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年 8 月 1 版 1 刷,朱祖延主編:《爾雅
詁林》 (中卷),影覆宋蜀大字本) ,頁 2772。
334
同前註。〔宋〕邢昺: 《爾雅疏》 (光緒四年吳興陸氏十萬卷樓仿宋刻本) 。
335
〔漢〕許慎撰, 〔清〕段玉裁注,魯實先正補: 《說文解字注》 ,頁 440。段玉裁注曰:
「周頌曰,
嶞山喬嶽。毛傳曰,嶞山,山之嶞嶞小者也。嶞嶞,峽長之? 。凡圜而長者謂之隋,圜方而長者
謂之隋方,字或作橢。毛傳,方銎曰斨,隋銎曰斧。鄭注月令曰,隋曰竇,方曰窖。注禮器曰,
棜禁,如今方案隋長,隋長皆用隋字。爾雅,鰿貝小而橢。平準書,食貨志三曰復小橢之,皆用
橢字。此說山則用嶞字。疑當同毛傳作嶞嶞小者,今奪小字耳。嶞嶞疑當作隋隋。隋即墮字。詩
釋文曰,嶞字又作墮。」
336
同前註,頁 741。段玉裁注曰:「鄭注月令曰,戊之言茂也,萬物皆枝葉茂盛。律曆志曰,豐
楙於戊。」
337
高樹藩編纂: 《正中形音義綜合大字典》 ,頁 535。
第三節 小腸:上承於胃下通大腸以泌別清濁

小腸的位置,其上口承接於胃,而其下口則通於大腸,小腸正居於胃與大
腸之間,胃主受納為水穀之海,水穀先入於胃,往下傳到小腸,之後再至大腸,
此與「受」字的意義相同,而水穀即是其上下所相付之物,小腸就是處於這個相
授受的地位。至於小腸的形態,《靈樞.腸胃》云:
小腸後附脊左環,迴周疊積,其注於迴腸者,外附於臍,上迴運環十六曲,
大二寸半,徑八分分之少半,長三丈三尺。
小腸長而彎曲,就像隄防,頗有前述「山形如隄防者亦名盛」的意味。關於小腸
的特性,《素問.六節藏象論》云:
脾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者,倉廩之本,榮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而
轉味入出者也,其華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黃,此至陰之類
通於土氣。
此段論述可看出小腸之有容器般的性質,其為倉廩之本,倉廩屬土,水穀既通行
於小腸之中,而穀亦屬土,所以才說「通於土氣」,這不正是「盛」字之「黍稷
在祭器中」。另明代醫家張景岳指出,小腸居胃之下,受盛胃中水穀而分清濁,
水液由此而滲於前,糟粕由此而歸於後,此《素問.靈蘭秘典論》作者所以謂其
「化物出焉」,338 亦可說是「泌別清濁」之意,張景岳的論點正說明了小腸之有
定克終的關鍵地位,這就是「成」 ,而小腸又有容器之特質即是「皿」
,加起來正
就是「盛」字。
「腸」字,《說文解字》云:
腸,大小腸也。從肉。昜聲。339
小腸為內臟故從肉,其屬六腑之一,而腑為陽臟為陰,故從昜聲,「昜」即「陽」
之本字。340《廣雅.釋親》訓「腸」為「詳也」,341「詳」字,《說文解字》云:
詳,審議也。從言。羊聲。342
甲、金文的「詳」字闕,小篆之「詳」字為「審議」之意,乃審察其實而議斷之,
故從言,又羊為畜類之馴美者,因有善美意,詳在傾其心以求所審議者善美,故
從羊聲。343 小腸審議出精微物質以滋養身體,而不用的水液及糟粕就再往下行以
由前後陰排出,所以, 「審議」之與前述的「定克終」,又是異詞同義;另外,既
然是審議出精美之物質,而其實「黍稷在器中以祀者」乃是壯實飽滿的穀類,因

338
〔明〕張景岳:《類經》 (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9 年 8 月 1 版 1 刷,
《張景岳醫學全書》),
卷 3,頁 35。
339
〔漢〕許慎撰, 〔清〕段玉裁注,魯實先正補: 《說文解字注》
,頁 168。
340
同前註,頁 454。段玉裁注曰: 「此陰陽正字也。陰陽行而? 昜廢矣。」
341
徐復主編:《廣雅詁林》 ,卷 6,頁 515。
342
〔漢〕許慎撰, 〔清〕段玉裁注,魯實先正補: 《說文解字注》
,頁 92。
343
高樹藩編纂: 《正中形音義綜合大字典》 ,頁 1684。
為凡用於祭祀之物必為豐盛善美,此又再次顯示出小腸與「盛」字的相關連性。
《釋名.釋形體》云:
腸,暢也,通暢胃氣,去滓穢也。344

344 344
〔漢〕劉熙撰, 〔清〕畢沅疏證: 《釋名疏證》 (台北:廣文書局,1987 年 5 月再版) ,頁 71 〔漢〕
許慎撰,〔清〕段玉裁注,魯實先正補:《說文解字注》 (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98 年 1 版
12 刷) ,頁 160。段玉裁注曰: 「 者自此言,受者自彼言,其為相付一也。」
344
同前註,頁 160。段玉裁注曰: 「草曰苓,木曰落。引伸之凡物皆曰落。付,與也。以覆手與
之,以手受之,象上下相付。凡物陊落皆如是觀。」
344
同前註,頁 403。段玉裁注曰: 「古人言舟,漢人言船。」
344
徐中舒主編: 《甲骨文字典》 (四川:四川辭書出版社,1998 年 10 月 1 版 5 刷) ,頁 456。
344
〔清〕孫詒讓撰,王文錦、陳玉霞點校: 《周禮正義》 (冊 6)
(北京:中華書局,2000 年 3 月
1 版 2 刷),頁 1513-1515。注云: 「祼,謂以圭瓚酌鬱鬯,始獻尸也。后於是以璋瓚酌亞祼。 《郊
特牲》曰: 『周人尚臭,灌用鬯臭,鬱合鬯臭,陰達於淵泉,灌以圭璋,用玉氣也。既灌,然後
迎牲,致陰氣也。』朝踐,謂薦血腥、酌醴,始行祭事。后於是薦朝事之豆籩,既又酌獻。其變
朝踐為朝獻者,尊相因也。朝獻,謂尸卒食,王酳之。再獻者,王酳尸之後,后酌亞獻,諸臣為
賓,又次后酌盎齊,備卒食三獻也。於后亞獻,內宗薦加豆籩。其變再獻為饋獻者,亦尊相因。
饋獻,謂薦孰時。后於是薦饋食之豆籩。此凡九酌,王及后各四,諸臣一,祭之正也。雞彝、鳥
彝,謂刻而畫之為雞鳳皇之形。 『昨』讀為『酢』,字之誤也。諸臣獻者,酌罍以自酢,不敢與王
之神靈共尊。玄謂黃目,以黃金為目。追享,謂追祭遷廟之主,以事有所請禱。朝享,謂朝受政
於廟。蜼,禺屬,卬鼻而長尾。山罍,亦刻而畫之,為山雲之形。」注引鄭司農云: 「
『獻』讀為
『犧』 。犧尊,飾以翡翠。象尊以象鳳凰,或曰以象骨飾尊。 《明堂位》曰: 『犧尊,周尊也。』
罍,臣之所飲也。 『斝』讀為『稼』。稼彝,畫禾稼也。黃彝,黃目尊也。 《明堂位》曰: 『夏后氏
以雞彝,殷以斝,周以黃目。』著尊者,著略尊也,或曰著尊,著地無足。 《明堂位》曰: 『著,
殷尊也。』壺者,以壺為尊。大尊,大古之瓦尊。山尊,山罍也。 《明堂位》曰: 『泰,有虞氏之
尊也。山罍,夏后氏之尊。』」賈公彥疏云: 「此六者皆據宗廟之祭,但春夏同陽,秋冬同陰,其
追享朝享又是四時之閒祀,以類附從,故可同尊也。」
344
高樹藩編纂: 《正中形音義綜合大字典》 (台北:正中書局,2002 年 11 月 2 版 12 刷),頁 1109。
344
同前註。疏云:「六彝為上,六尊為中,罍尊為下。各以尊卑為陳設之位,室中為最尊,戶內
次之,堂上又次之,堂下為下。其同設一處,又以北為上,南為下。」
344
于省吾主編: 《甲骨文字詁林》 (冊 4) (北京:中華書局,1999 年 12 月 1 版 2 刷),頁 3165。
344
〔梁〕顧野王著: 《大廣益會玉篇》 (北京:中華書局,2004 年 1 月 1 版 2 刷,影印張氏澤存
堂本) ,卷 29,頁 130。
344
徐復主編: 《廣雅詁林》 (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 年 7 月 1 版 3 刷) ,卷 3,頁 213。
344
同前註。卷 4,頁 341。
344
〔漢〕許慎撰, 〔清〕段玉裁注,魯實先正補: 《說文解字注》 ,頁 211。段玉裁注曰:「盛者,
實於器中之名也,故亦評器為盛,如左傳旨酒一盛,喪大記食粥於盛是也,引申為凡豐滿之稱。
今人分平去,古不分也,如左傳盛服將朝,盛音成,本亦作成。形聲包會意。小徐無聲字,會意
兼形聲也。」
344
〔漢〕孔安國傳, 〔唐〕孔穎達疏,廖名春、陳明整理,呂紹綱審定: 《尚書正義》 (北京:北
京大學出版社,1999 年 12 月 1 版 1 刷,李學勤主編: 《十三經注疏》 (冊 2)),頁 272。
344
同前註。 〔周〕左丘明傳, 〔晉〕杜預助注, 〔唐〕孔穎達正義,浦衛忠、龔抗雲、于振波整理,
胡遂、陳? 明、楊向奎審定: 《春秋左傳正義》 (下)(冊 7)
,頁 1673。
344
徐復主編: 《廣雅詁林》 ,卷 3,頁 243。
344
〔晉〕鄭璞: 《爾雅注》 (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年 8 月 1 版 1 刷,朱祖延主編:《爾雅
詁林》 (中卷) ,影覆宋蜀大字本) ,頁 2772。
344
同前註。 〔宋〕邢昺: 《爾雅疏》 (光緒四年吳興陸氏十萬卷樓仿宋刻本) 。
344
〔漢〕許慎撰, 〔清〕段玉裁注,魯實先正補: 《說文解字注》 ,頁 440。段玉裁注曰: 「周頌曰,
嶞山喬嶽。毛傳曰,嶞山,山之嶞嶞小者也。嶞嶞,峽長之? 。凡圜而長者謂之隋,圜方而長者
謂之隋方,字或作橢。毛傳,方銎曰斨,隋銎曰斧。鄭注月令曰,隋曰竇,方曰窖。注禮器曰,
棜禁,如今方案隋長,隋長皆用隋字。爾雅,鰿貝小而橢。平準書,食貨志三曰復小橢之,皆用
橢字。此說山則用嶞字。疑當同毛傳作嶞嶞小者,今奪小字耳。嶞嶞疑當作隋隋。隋即墮字。詩
小腸屬腑,腑之特性以通為用,即是「暢」之意,而這其實也是容器的基本性質,
需使用時即能裝盛,不用時又能維持其空,因此,《靈樞.平人絕穀》才云:
胃滿則腸虛,腸滿則胃虛,更虛更滿,故氣得上下,五藏安定,血脈和利,
精神乃居,故神者,水穀之精氣也。
至於「去滓穢」,則與《素問.六節藏象論》中的「能化糟粕」是相同之意 。
由上述之各種論點看來,小腸之名為「受盛之官」,的確是頗為合適。

釋文曰,嶞字又作墮。」
344
同前註,頁 741。段玉裁注曰: 「鄭注月令曰,戊之言茂也,萬物皆枝葉茂盛。律曆志曰,豐
楙於戊。」
344
高樹藩編纂: 《正中形音義綜合大字典》 ,頁 535。
344
〔明〕張景岳:《類經》 (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9 年 8 月 1 版 1 刷,
《張景岳醫學全書》),
卷 3,頁 35。
344
〔漢〕許慎撰, 〔清〕段玉裁注,魯實先正補: 《說文解字注》
,頁 168。
344
同前註,頁 454。段玉裁注曰: 「此陰陽正字也。陰陽行而? 昜廢矣。」
344
徐復主編:《廣雅詁林》 ,卷 6,頁 515。
344
〔漢〕許慎撰, 〔清〕段玉裁注,魯實先正補: 《說文解字注》
,頁 92。
344
高樹藩編纂: 《正中形音義綜合大字典》 ,頁 1684。
344
〔漢〕劉熙撰, 〔清〕畢沅疏證: 《釋名疏證》 (台北:廣文書局,1987 年 5 月再版)
,頁 71。
第十章 「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

第一節 「將作少府」

歷代並無所謂的「作強之官」,然秦時有「將作少府」
,掌營造宮室、城廓、
陵邑等事,西漢初沿置,景帝時改稱「將作少匠」,但仍職司工程建築;之後歷
代亦沿置,雖官職名稱稍有些不同,大抵稱呼卻均保留「作」字,譬如:北齊之
「作寺大匠」,隋唐至宋為「將作監」,而元則稱「將作院」。345

第二節 「作」字

與「作」字相關的語詞,尤其是當作動詞使用的「作」,在經傳典籍中時有
所見,例如:《左傳.僖公二十七年》之「作三軍」,《尚書》之「作大誥」、「作
甘誓」、「作多士」、「作多方」等等。
「作」之古字為「乍」,甲骨文的「乍」字,李敬齋氏以為其象人坐而執工
具以工作之形;346 姜亮夫則認為,「乍」有農作的意思,此象以手持一似為耒的
更早之耕具;347 另其亦象上衣的領襟,有些甲骨文的「乍」,則又象以手持針縫
線於未成之衣上,作衣之意,一望可知。 348 然而,不論是手持工具以工作或耕作
抑或是手持針以縫衣,都正符合「乍」字在卜辭中常見的一種用法,即「製造」
之意,所以,
《爾雅.釋言》云:「作,造、為也。」 349 可見,上述所提「將作少
府」之類,掌營造工程的官職,其名稱之有「作」字,當是取「乍」字之本義。
而作、造、為三字之同義,可見於《詩經.鄭風.緇衣》:
緇衣之宜兮,敝,予又改為兮。適子之館兮,還,予授子之粲兮。緇衣之
好兮,敝,予又改造兮。適子之館兮,還,予授子之粲兮。緇衣之席兮,
敝,予又改作兮。適子之館兮,還,予授子之粲兮。350

345
徐連達主編:
《中國歷代官制大詞典》 (廣東:廣東教育出版社,2002 年 12 月 1 版 1 刷) ,頁
855。
346
高樹藩編纂:《正中形音義綜合大字典》 (台北:正中書局,2002 年 11 月 2 版 12 刷),頁 66。
《漢和大字典》解「乍」字,其象一把尖鎚敲打在一根木頭上,參見藤堂明保編:《漢和大字典》
(日本:學習研究社,2001 年 4 月 1 版 37 刷)
,頁 61。
347
于省吾主編:《甲骨文字詁林》 (冊 4) (北京:中華書局,1999 年 12 月 1 版 2 刷) ,頁 3250。
348
徐中舒主編:
《甲骨文字典》 (四川:四川辭書出版社,1998 年 10 月 1 版 5 刷) ,頁 888。康殷:
《文字源流淺說》 (台北:學海出版社,1991 年 2 月再版) ,頁 525-526。此兩書作者的看法相同。
349
于省吾主編:
《甲骨文字詁林》 (冊 4) ,頁 3252-3253。
350
本篇《詩序》云:「美武公也。父子并為周司徒,善于其職,國人宜之。故美其德,以明有國
善善之功焉。」按美武公,後代注家無異議,但關於如何美讚,則有不同之看法;參見袁愈荌著:
《詩經藝探》 (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8 年 5 月 1 版 1 刷) ,頁 252。另高亨認為,此詩敘述
除此之外,卜辭中的「乍」字,也可用作祭名,或當連詞使用,讀如則,有「則」
的意思。後世將「乍」字加上「人」而成為「作」,乃會意兼形聲方法的繁受。 351
《說文解字》云:
作,起也。從人。乍聲。352
按段注所云,「作」字在經傳中之訓有「起」、「始」、「為」或「生」等多義,乃
隨其文所衍生而不同,但實則由同一義而來。《正中形音義綜合大字典》認為,
小篆作從人從乍,乍謂積極活動,人動則興利除弊而百業並舉,故《說文解字》
作「起」解,為奮勉以赴之意。353

第三節 「強」、「彊」

「強」,
《說文解字》將之歸類虫部,乃一種名為「蚚」的小蟲,從虫弘聲,
段玉裁注以其假借為彊弱之彊,籀文的「強」字,上為彊下為兩個虫,所以從虫
從彊。354 《爾雅.釋蟲》亦謂「強」即「蚚」,鄭樵注認為「蚚」即是牛? , 屬
蠅類,其性噉牛馬血,355 牛? 在《神農本草經》名「蜚虻」
,《唐本草》注謂虻有
數種,蜚虻狀如蜜蜂,黃黑色,356 主要用於破瘀血癥瘕,其為猛烈之攻逐藥,此
則有些許顯示出「強」或「彊加上兩個虫」的意味,然筆者在中藥方面並未找到
相關資料可證明「蜚虻」又名「強」或「蚚」。而《爾雅義疏》則引《玉篇》之
言,以「強」為米中小蠹,即蛄施強蝆,357《爾雅蟲名今釋》謂米殼中蠹,建平
人稱蝆子,乃米中色雜黑白之小蟲,其名之為蚚者,即蛄施之施;358《正中形音
義綜合大字典》也以「強」為米穀中的一種小黑蟲,名叫「強蛘」,故從虫,又
《說文解字》以其從弘聲,弘本弓聲,強蛘為鞘翅類昆蟲,其在米穀中蛀食略如

鄭國某一統治貴族遇有賢士來歸,則為他安排館舍,供給衣食,並親自去看他,所以, 《禮記.
緇衣》曰:「好賢如《緇衣》 。」緇,黑色。宜,稱身,合體;敝,破也;改為,另製新衣;適,
往也;還,回去;授,給予;粲,讀為餐;席,寬大;參見高亨撰: 《詩經今注》 (台北:漢京文
化事業有限公司,1984 年 2 月初版) ,頁 107。
351
于省吾主編: 《甲骨文字詁林》 (冊 4)
,頁 3246-3252。
352
〔漢〕許慎撰, 〔清〕段玉裁注,魯實先正補: 《說文解字注》 (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98
年 1 版 12 刷)
,頁 374。段玉裁注曰: 「秦風無衣傳曰,作,起也。釋言、穀梁傳曰,作,為也。
魯頌駒傳曰,作,始也。周頌天作傳曰,作,生也。其義別而略同,別者所因之文不同,同者其
字義一也。有一句中同字而別之者,如小雅作而作,詩箋云,上作,起也,下作,為也。? 部曰,
迮迮,起也。然則作迮二篆音義同。古文假借乍為作。」
353
高樹藩編纂: 《正中形音義綜合大字典》 ,頁 66。
354
〔漢〕許慎撰, 〔清〕段玉裁注,魯實先正補: 《說文解字注》 ,頁 665。
355
〔宋〕鄭樵: 《爾雅注》 (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年 8 月 1 版 1 刷,朱祖延主編:《爾雅
詁林》(下卷) (二),學津討原本) ,頁 3836。另《爾雅補釋》曰: 「通志強,牛? 、蠅類,噉牛
馬血,當即此蟲。有翅,微黃綠色。」參見汪柏年: 《爾雅補釋》(民國二十五年蘇州新印書館鉛
印本) 。
〔宋〕邢昺《爾雅疏》亦認為「強」乃一種蠅類。
356
馬繼興主編: 《神農本草經輯注》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5 年 12 月 1 版 1 刷)
,頁 458
357
〔清〕郝懿行: 《爾雅義疏》 (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朱祖延主編: 《爾雅詁林》 (下卷) (二),
咸豐六年刊本) ,頁 3836。
358
同前註,頁 3836。劉師培: 《爾雅蟲名今釋》 (劉申叔先生遺書本) 。
弓聲。359
後世假借「強」以代「彊」,在經傳古文中,「強」與「彊」相通用之例,時
有所見,今俗多用「強」字。《說文解字》云:
彊,弓有力也。從弓。? 聲。360
弓遒勁有力乃能使箭射中目標,彊之從弓,許慎因而將其訓為「弓有力也」;又
從? 聲,《說文解字》云:
? ,界也。從? 。三其介畫也。疆,? 或從土。彊聲。361
「? 」為「疆」之原字,古代黃河下游廣大平原之間皆為方形田囿,故? 正象其
形;而三則羨畫而非界畫,田囿四周已自有界,不需更作界畫。362「? 」字, 《說
363
文解字》謂其「比田也」, 「? 」 、
「? 」二字同歸類於田部;「? 」乃「界」之
意,依段玉裁之注,所謂「經界出於人為」,古人以田獵所用之弓來度量田囿疆
域之大小,364 所以,「疆」字從弓。而「彊」從? 聲,「? 」既為「界」,界線需
分明,且必求其堅固使外人不得侵越, 365 因此,由「彊」字之從弓從? 聲,及許
慎之言「弓有力」,再再說明了「彊」之有強壯、堅固之意。另《釋名.釋首飾》
云:
彊,其性凝強,以制服亂髮也。366
古人用「彊」來整理亂髮以使之伏貼,則「彊」類似現今之髮膠,《釋名》謂其
性凝強,由此可見,「彊」有「強」之意。

第四節 腎堅

「腎」,《說文解字》云:
腎,水臧也。從肉。? 聲。367
「腎」在五行屬水,又為內臟之一,所以稱其為「水臧」且從肉。小篆的「腎」
字上方為「? 」,「? 」在卜辭中之用意不詳,368 但《說文解字》云:

359
高樹藩編纂: 《正中形音義綜合大字典》 ,頁 429。
360
〔漢〕許慎撰, 〔清〕段玉裁注,魯實先正補:《說文解字注》 ,頁 640。段玉裁注曰:「引申為
凡有力之稱。又? 為? 迫之? 。」
361
同前註,頁 698。段玉裁注曰:「七月,萬壽無疆;傳曰,疆,竟也。田部曰,界,竟也。然
則? 界義同,竟境正俗字。信南山,我疆我理;傳曰,疆,畫經界也。理,分地理也。? 曰,乃
疆乃理。江漢曰,于疆于理。其義皆同。經界出於人為,地理必因地阞,二者必相因而至。不知
地阞則水不行。介各本作界,今正。介,畫也;畫,介也;二字義同。今則疆行而? 廢矣,惟周
禮有? 。」
362
徐中舒主編: 《甲骨文字典》,頁 1475。
363
〔漢〕許慎撰, 〔清〕段玉裁注,魯實先正補: 《說文解字注》,頁 698。
364
徐中舒主編: 《甲骨文字典》,頁 1475。
365
高樹藩編纂: 《正中形音義綜合大字典》 ,頁 430。
366
〔漢〕劉熙撰, 〔清〕畢沅疏證:《釋名疏證》 (台北:廣文書局,1987 年 5 月再版)
,頁 157。
367
〔漢〕許慎撰, 〔清〕段玉裁注,魯實先正補: 《說文解字注》,頁 168。
368
于省吾主編: 《甲骨文字詁林》 (冊 1) ,頁 645。另徐中舒主編之《甲骨文字典》 、高樹藩編纂
之《正中形音義綜合大字典》及藤堂明保之《漢和大字典》均查無此字。
? ,堅也。從又。臣聲。凡? 之屬皆從? 。讀若鏗鎗。古文以為賢字。369
「? 」既有「堅」之意,那麼,「腎」當為臟之堅者,而且《廣雅.釋親》亦訓
「腎」為「堅也」,且《廣雅.釋詁》又訓「堅」為「強也」;370至於「腎」的特
性,在《素問.五運行大論》有詳細的描述: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鹹,鹹生腎,腎生骨髓,髓生肝。其在天為寒,
在地為水,在體為骨,在氣為堅,在藏為腎,其性為凜,其德為寒,其用
為,其色為黑,其化為肅,其蟲鱗,其政為靜,其令,其變凝冽,其眚冰
雹,其味為鹹,其志為恐。恐傷腎,思勝恐,寒傷血,燥勝寒,鹹傷血,
甘勝鹹。371
「腎」屬水本性為寒,寒氣之化則為堅為凜,寒氣之極則為凝冽,寒氣之太過則
為冰雹,又腎主骨生髓,骨乃身體組織中最堅硬的結構,而不同程度的「堅」則
可反映出腎之正常生理功能或異常病理現象,並以此作為診斷及治療之依據,這
在《內經》諸多篇章皆有論述,譬如在《素問.平人氣象論》所提到關於腎的脈
象:
平腎脈來,喘喘累累如鉤,按之而堅,曰腎平,冬以胃氣為本。病腎脈來,
如引葛,按之益堅,曰腎病。死腎脈來,發如奪索,辟辟如彈石,曰腎死。
平人之腎脈當有胃氣而微堅,若是胃氣少而堅硬感較多則表示腎病,又假使毫無
胃氣但浮堅則腎病嚴重,類似的脈象描述也可見於《難經.十五難》及《素問.
玉機真藏論》,惟其用「石」來形容腎脈,
「石」亦是堅、硬之意。由於,腎以寒
372
水為象,堅勁為其德, 太過或不及程度的「堅」皆為腎病,而太過當瀉,不及
則應補,因此,《素問.藏氣法時論》乃言:
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用苦補之,鹹寫之。
另「? 」從臣從又,
「臣」字已於「臣使之官」中有詳述,其原是奴僕廝役之屬,
而「又」則為手,筆者以為這似乎與前述「作」字之意有些相近,因此,「腎」
關係著「工作」或「創造」的能力,或許是基於此原因,《素問.靈蘭秘典論》
的作者謂腎是「伎巧出焉」。
腎為水臟,水性潤下, 373《易經.說卦》有言: ,374而
「潤萬物者,莫潤乎水」

369
〔漢〕許慎撰, 〔清〕段玉裁注,魯實先正補:《說文解字注》 ,頁 118。段玉裁注曰:「謂握之
固也,故從又。凡言古文以為者,皆言古文之假借也。」
370
徐復主編: 《廣雅詁林》 (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 年 7 月 1 版 3 刷),卷 6,頁 514,569。
371
陳夢雷等編: 《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 (冊 1)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 年 7 月 1 版 4
刷) ,頁 608-610。「其用為」及「其令」均缺。王冰注曰:「凜寒腎之性,水以寒為德化也。鱗,
謂魚蛇之族類。其政為靜者,以水性澄澈而清靜也。變則寒甚故凜冽。其眚冰雹者,以非時而有
及暴過也。凡物之化之變而有鹹味者,皆水化之所凝散也。」張志聰注曰: 「堅者,寒氣之化也。
凜,寒凜也。肅,靜也。靜者,水之政令也。鱗蟲,水所生也。凝冽,寒之極也。冰雹,水之變
也。」
372
〔明〕吳昆著,孫國中、方向紅點校: 《黃帝內經素問吳注》 (北京:學苑出版社,2003 年 1
月 1 版 2 刷),卷 7,頁 115。
373
〔漢〕孔安國傳, 〔唐〕孔穎達疏,廖名春、陳明整理,呂紹綱審定: 《尚書正義》 (北京:北
京大學出版社,1999 年 12 月 1 版 1 刷,李學勤主編: 《十三經注疏》 (冊 2) )
,頁 301。
《尚書.
洪範》云: 「水曰潤下。……潤下作鹹。」
《難經.四十難》及《四十九難》均謂「腎主液」,375所以,《釋名.釋形體》乃
云:
腎,引也,腎屬水,主引水氣灌注諸脈也。376
天一生水,腎乃人身之本,猶樹之有根,《難經.八難》認為腎間動氣為十二經
脈之根本,即所謂的「生氣之原」,此與《釋名》之「主引水氣灌注諸脈」,意思
是相同的;又《難經.三十六難》及《三十九難》都分別提出「左腎右命門」的
觀念,腎有兩枚,其氣相通,右腎被稱作命門,為諸神精舍藏之處,及原氣之所
寄繫,並與生育有關。
其實,人的生長壯老已以及生殖功能,全都是憑藉著腎氣之盛衰來進行,按
《素問.上古天真論》所論,女子以七歲,男子則以八歲為一週期,當女子七歲
男子八歲時,開始齒更髮長,當女子十四歲男子十六歲時,腎氣盛而有生育之能
力,當女子二十一歲男子二十四歲時,腎氣平均,真牙生而長極,當女子二十八
歲男子三十二歲時,筋骨肌肉隆盛,方值壯年,到了女子三十五歲男子四十歲以
後,腎氣逐漸衰弱,開始有髮落、面焦及髮白的現象,惟女子先衰於脈而男子則
先衰於氣,一般而言,女子四十九歲男子六十四歲左右,形體衰老,女子月事止,
精血俱衰而不能生育;另《靈樞.天年》則以十歲為一週期,以敘述人生百年的
過程,從五十歲起,五臟就依著肝心脾肺腎的次序,每十年一臟之氣始衰,到了
九十歲時,所謂腎氣焦,四臟經脈空虛,百歲時,五臟皆虛,神氣皆去而終已。
另外,《靈樞.本神》謂「腎藏精」,何謂精呢?《靈樞.決氣》云:
兩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謂精。377
《靈樞.本神》云:
故生之來謂之精。
而《靈樞.經脈》則云:
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腦髓生,骨為幹,脈為營,筋為剛,肉為牆,皮
膚堅而毛髮長,穀入于胃,脈道以通,血氣乃行。
以上所提之「精」,乃先天之精;另《素問.上古天真論》云:
腎者主水,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故五藏盛,乃能寫。378
腎受五臟六腑之精氣而藏之,倘若五臟六腑精氣旺盛有餘,則男子即使年老亦能
有子,此處所謂的「精」 ,為後天之精。因此,腎所藏之精,包括了先天及後天。
看來,腎是人身之精力、活力及生命力的根本源頭,一個人是否強壯與腎有
著密切關係,這同時亦反映出「腎」之謂「堅也」的意義,而「堅」又有「強」
之意,難怪《素問.靈蘭秘典論》的作者稱腎是「作強之官」。

374
〔魏〕王弼注,〔唐〕孔穎達疏,呂申、盧光明整理,呂紹綱審定: 《周易正義》
(李學勤主編:
《十三經注疏》 (冊 1)
),卷 9,頁 329。
375
《靈樞.決氣》云: 「穀入氣滿,淖澤注于骨,骨屬屈伸,洩澤補益腦髓,皮膚潤澤,是謂液。」
376
〔漢〕劉熙撰, 〔清〕畢沅疏證: 《釋名疏證》
,頁 70。
377
「搏」,《黃帝內經太素》作「薄」 。
378
「腎者主水」,《黃帝內經太素》作「腎則生水」 。
第十一章 「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

第一節 大禹治水,決瀆通溝

「決瀆」乃水利工程之類的官職,而史上最著名且最龐大的水利工程,當屬
大禹治水。《史記.太史公自序》云:
維禹浚川,九州攸寧;爰及宣防,決瀆通溝。作《河渠書》第七。379
禹順應山川地理之自然形勢,採用疏導的方法,費時十三年才將洪水平治,並分
別九州之界,在《尚書》的《大禹謨》、《益稷》及《禹貢》等篇章,對於禹治水
的過程與功德,有頗多敘述,看來,禹是深知水之利與害的。之後,由於禹平水
土有功,舜命其擔任天子九官中之「司空」一職。380 商代則設有「司水」,掌管
水利,為天子六府之一。381「司空」在周代稱為「冬官司空」,但現存之《周禮》
此部份已佚失,僅存《考工記》一篇,其並未對「司空」之職司有所論述,不過,
《通典.職官.司空》云:
司空,古官。少皞鳲鳩氏為司空。舜攝帝位,以禹為司空。契玄孫之子曰
冥,亦為夏司空。殷湯以咎單為司空。周禮,司空為冬官,掌邦事。凡營
城起邑、復溝洫、修墳防之事,則議其利,建其功。四方水土功課,歲盡
則奏其殿最而行賞罰。凡國有大造大疑,諫爭,與太尉同。秦無司空,置
御史大夫。漢初因之。382
又《後漢書.百官志》云:
司空,公一人。本注曰:掌水土事。凡營城起邑、浚溝洫、修墳防之事,
則議其利,建其功。凡四方水土功課,歲盡則奏其殿最而行賞罰。凡郊祀
之事,掌掃除樂器,大喪則掌將校復土。凡國有大造大疑,諫爭,與太尉
同。383

379
〔漢〕司馬遷: 《史記》 (台北:鼎文書局,1999 年 6 月 11 版,楊家駱主編, (冊 4))
,卷 130,
頁 3306。《河渠書》云:「《夏書》曰:禹抑洪水十三年,過家不入門。陸行載車,水行載舟,泥
行蹈橇,山行即橋。以別九州,隨山浚川,任土作貢。通九道,陂九澤,度九山。然河菑衍溢,
害中國也尤甚。唯是為務。故道河自積石歷龍門,南到華陰,東下砥柱,及孟津、雒汭,至于大
邳。於是禹以為河所從來者高,水湍悍,難以行平地,數為敗,乃廝二渠以引其河。北載之高地,
過絳水,至于大陸,播為九河,同為逆河,入于勃海。九川既疏,九澤既灑,諸夏艾安,功施于
三代。」參見《史記.河渠書》 ,卷 29,頁 1405。
380
〔漢〕孔安國傳, 〔唐〕孔穎達疏,廖名春、陳明整理,呂紹綱審定: 《尚書正義》 (北京:北
京大學出版社,1999 年 12 月 1 版 1 刷,李學勤主編: 《十三經注疏》 (冊 2))
,頁 73。
381
趙德義、汪興明主編:《中國歷代官稱辭典》 (北京:團結出版社,2002 年 1 月 1 版 3 刷),頁
356。
382
〔唐〕杜祐,王文錦、王永興、劉俊文、徐庭雲、謝方點校: 《通典》 (冊 1)(北京:中華書
局,2003 年 5 月 1 版 4 刷)
,卷 20,頁 516-517。
383
〔宋〕范曄撰: 《後漢書》 (台北:鼎文書局,1999 年 4 月 2 版 1 刷,楊家駱主編, (冊 6) )

《通典》與《後漢書》之記載頗相似,而水利工程與土是分不開的,大抵「司空」
之職,除掌管水利乃其主要任務外,其亦負責興土營造之事。春秋戰國時,各國
大都有設置此官,而後代亦沿置,惟其官職名稱與職掌則有所變更。384
然而,水與生命息息相關,早在三代之前的部落社會,就有與水相關的官職
存在了。《左傳.昭公十七年》云:
共工氏以水紀,故為水師而水名。385
相傳「共工」為炎帝後裔中的一個部落,「共工」亦是此部落首領之稱號,其自
以具有「水德」並以水命官,有東水氏、南水氏、西水氏、北水氏及中水氏,稱
為「水師」,386 而此五水師,當亦是五行官,惟其以水命名,就像神農氏之以火
名官。後來,「共工」就由部落名變成了官職名稱, 《尚書.堯典》之「共工方鳩
功」,鄭玄注以其為水官名,387 而《尚書.舜典》之「垂,汝共工」,此乃舜命垂
為「共工」,以掌理百工之事。 388 其實,共工部落雖以自稱為「水師」
,卻曾經治
水失敗,但其後裔「后土」卻以善治水土以利農耕而著名,其死後遂被尊祀為「土
正」,亦名「后土」,389 此段歷史在《左傳》當中就有記載。390 除「共工」外,部
落社會時代,另有一名為「水正」的官職,《左傳.昭公二十九年》云:
少皞氏有四叔,曰重、曰該、曰脩、曰熙,實能金、木及水。使重為句芒,
該為蓐收,脩與熙為玄冥,世不失職,遂濟窮桑,此其三祀也。
當中之「玄冥」,注曰:「二子相代為水正。」391
自古以來,善於利用水利的國家都很富強,譬如夏朝或柬埔寨的吳哥王朝,
夏朝乃禹所建立,而當年興盛一時的吳哥王朝,也有一套極其精密的溝渠灌溉系
統。水利之於生命、民生及農耕是相當重要的,水官之設置更是由來已久,歷代
的官稱與職司變更,也可藉由《通典.職官.諸卿下》的記載再加以了解:
虞舜命益作虞,以掌山澤,周官有林衡、川衡二官,掌林麓川澤之禁。漢
武帝元鼎二年,初置水衡都尉,掌上林苑,蓋上林離宮燕休之處。後漢光

頁 3561-3562。
384
趙德義、汪興明主編: 《中國歷代官稱辭典》,頁 361。後代變更情形可參見《通典.職官.司
空》 。
385
〔周〕左丘明傳, 〔晉〕杜預助注, 〔唐〕孔穎達正義,浦衛忠、龔抗雲、于振波整理,胡遂、
陳? 明、楊向奎審定: 《春秋左傳正義》(下)(李學勤主編: 《十三經注疏》(冊 7)),頁 1361。注
曰: 「共工,以諸侯霸有九州者,在神農前,大皞後。亦受水瑞,以水名官。」
386
俞鹿年編著: 《中國官制大辭典》 (上卷)(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8 年 10 月 1 版 2
刷) ,頁 3。
387
〔漢〕孔安國傳, 〔唐〕孔穎達疏,廖名春、陳明整理,呂紹綱審定:《尚書正義》 (李學勤主
編: 《十三經注疏》 (冊 2) )
,頁 40-43。
388
同前註,頁 77。
389
俞鹿年編著: 《中國官制大辭典》 (上卷),頁 3,6。
390
〔周〕左丘明傳, 〔晉〕杜預助注, 〔唐〕孔穎達正義,浦衛忠、龔抗雲、于振波整理,胡遂、
陳? 明、楊向奎審定: 《春秋左傳正義》(下) (李學勤主編: 《十三經注疏》
(冊 7) ),頁 1511。 《左
傳.昭公二十九年》云: 「共工氏有子句龍,為后土。」注曰: 「共工在大皞後,神農前,以水名
官。其子句龍,能平水土,故死而見祀。」
391
同前註,頁 1510-1511。注曰:「句芒,木正。蓐收,金正。窮桑,少皞之號也。四子能治其官,
使不失職,濟成少皞之功,死皆為民所祀。」
武省之,并其職於少府。每立秋貙劉之日,輒暫置水衡都尉,事訖省。初,
秦漢又有都水長丞,主陂池灌溉,保守河渠,自太常、少府及三輔等,皆
有其官。漢武帝以都水官多,乃置左、右使者以領之。392
回顧歷史,司水之官不名為「決瀆」,卻皆另有其名稱,但以《春秋繁露.
求雨》之「通道橋之壅塞不行者,決瀆之」393及《史記.太史公自序》之「決瀆
通溝」看來,且《尚書.益稷》有謂:
「禹曰:予決九川,距四海,浚畎澮距川」,
394
或許,《素問.靈蘭秘典論》的作者使用「決瀆」為官名,是有著「治水以使
行之」的意味。

第二節 「決」字

「決」字,《說文解字》云:
決,下流也。從水。夬聲。廬江有決水。出大別山。395
其他版本作「行流」,但段注依《一切經音義》作「下流」,水性趨下,倘作「下
流」亦不無道理。甲骨文的「決」字闕,石文「決」與小篆「決」字體略同,其
從水夬聲,乃掘地使水流他行之意,故從水,而夬之上方象物左有缺形,其下方
是又即以手整理使完好,本意作「治」解,故決從夬聲,因此,行流乃治水使流。
396
《爾雅.釋水》云:「水決之澤為汧」,邢昺疏曰:
凡水為人所決陂障為澤者亦與上出不流者同名汧也。397
《左傳.襄公三十一年》云:
然猶防川,大決所犯,傷人必多,吾不克救也。398
《爾雅.釋水》及《尚書.益稷》之「決」,乃人為以疏導水,而《左傳.襄公
三十一年》之「決」,則是水潰隄氾濫,此兩種情形皆謂之為「決」,所以,朱駿
聲曾說:
人導之而行曰決,水不循道而自行亦曰決。399

392
〔唐〕杜祐,王文錦、王永興、劉俊文、徐庭雲、謝方點校: 《通典》 (冊 1)
,卷 27,頁 769-770。
393
〔漢〕董仲舒, 〔清〕蘇輿撰,鐘哲點校: 《春秋繁露義證》 (北京:中華書局,1996 年 9 月 1
版 2 刷) ,頁 430。注曰: 「疑當作『決瀆之不行者』 。」
394
〔漢〕孔安國傳, 〔唐〕孔穎達疏,廖名春、陳明整理,呂紹綱審定:《尚書正義》 (李學勤主
編: 《十三經注疏》 (冊 2))
,頁 113。
395
〔漢〕許慎撰, 〔清〕段玉裁注,魯實先正補: 《說文解字注》 (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98
年 1 版 12 刷),頁 555。段玉裁注曰:「各本作行流。眾經音義三引皆作下流。下讀自上下之下。
決水之義引伸為決斷。」
396
高樹藩編纂: 《正中形音義綜合大字典》 (台北:正中書局,2002 年 11 月 2 版 12 刷),頁 811。
397
〔宋〕邢昺: 《爾雅疏》 (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年 8 月 1 版 1 刷,朱祖延主編:《爾雅
詁林》 (中卷) ,光緒四年吳興陸氏十萬卷樓仿宋刻本) ,頁 2880。
398
〔周〕左丘明傳, 〔晉〕杜預助注, 〔唐〕孔穎達正義,浦衛忠、龔抗雲、于振波整理,胡遂、
陳? 明、楊向奎審定: 《春秋左傳正義》(中) (李學勤主編: 《十三經注疏》 (冊 7)),頁 1132。
399
〔清〕朱駿聲著:《說文通訓定聲》 (台北:鼎文書局,1997 年 9 月 4 版,楊家駱主編:《說文
解字詁林正補合編》 (冊 9),臨嘯閣刻本) ,頁 432。
然而,筆者個人以為,不論是「人導之而行」,抑或是「不循道而自行」,其實都
算是破壞,差別只是「人為」或「自然」,惟破壞有時候是為了建設,但人們習
慣將「人為」稱作建設,卻將「自然」名之曰破壞,不過,事實卻未必如同人們
所想的。所以,《釋名.釋言語》之訓「決」字,倒是頗符合其本質:
夬,決也。有所破壞決裂之於終始也。400

第三節 「瀆」字

「瀆」字,《說文解字》云:
瀆,溝也。從水。賣聲。一曰邑中曰溝。401
甲金文之「瀆」字闕,而小篆之「瀆」,許慎將之作「溝」解,乃水道之稱,故
從水,又以賣音篤,本作「且行且買以通有無」解,瀆為水流通道,故從賣聲。
402
「瀆」字右邊之「賣」字,當讀若育,與買賣之「賣」字,差別在買賣之「賣」
其中間作「目」之橫形,而「瀆」之「賣」其中間則作「四」,然而,其作「四」
乃是古文變隸書時改的,到了篆體時又與買賣之「賣」混用,然此古字不見經傳,
《周禮》多言「儥」,《玉篇》以或作粥鬻之「鬻」為古今字。403
按《周禮.冬官.匠人》之記載,水道依其廣、深度及所處之地理位置不同,
當各有其特定之名稱,但段玉裁卻認為,不論大小或位置,凡水所行之孔皆可以
是「瀆」,何以如此呢?《爾雅.釋水》云:
水注川曰? ,注? 曰谷,注谷曰溝,注溝曰澮,注澮曰瀆。
《爾雅古義》曰:「詩疏引舊云,皆以小注大,大小異名。」404看來川、? ? 谷、
溝、澮、瀆等水道中,當以瀆為最小。不過,《爾雅.釋水》又云:
江、河、淮、濟為四瀆。四瀆者,發源注海者也。
鄭樵注曰:
「中原之地諸水所流,皆歸此四瀆。惟此四瀆得專達海,故為瀆祠焉。」
而陸佃則謂:「凡瀆皆納汙,以瀆所赴。」405 且《釋名.釋水》云:
天下大水四謂之四瀆,江河淮濟是也。瀆,獨也。各獨出其所而入海也。

400
〔漢〕劉熙撰, 〔清〕畢沅疏證: 《釋名疏證》 (台北:廣文書局,1987 年 5 月再版)
,頁 121。
另《易經.夬》云:「《彖》曰:『夬,決也,剛決柔也。健而說,決而和。』 」參見〔魏〕王弼注,
〔唐〕孔穎達疏,呂申、盧光明整理,呂紹綱審定: 《周易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李學
勤主編: 《十三經注疏》 (冊 1)
),卷 5,頁 180。
401
〔漢〕許慎撰, 〔清〕段玉裁注,魯實先正補:《說文解字注》 ,頁 555。段玉裁注曰:「謂井閒
廣四尺,深四尺者也。曰字依玄應補,不必井閒, 亦不必廣四尺深四尺者也。按瀆之言竇也。凡
水所行之孔曰瀆,小大皆得稱瀆。釋水曰,注澮曰瀆,又曰,江河淮濟為四瀆。水經注謂古時水
所行今久移者曰故瀆。」
402
高樹藩編纂:《正中形音義綜合大字典》 ,頁 900。
403
〔漢〕許慎撰, 〔清〕段玉裁注,魯實先正補: 《說文解字注》,頁 282。
404
〔清〕黃奭:《爾雅古義》 (朱祖延主編: 《爾雅詁林》 (中卷),漢學堂叢書本,頁 2913)
405
同前註,頁 2922。〔宋〕鄭樵: 《爾雅注》 (學津討原本),〔宋〕陸佃: 《爾雅新義》 (百部叢書
集成影粵雅堂叢書本)
406
此處所言之「瀆」,乃天下四大水,則瀆又得為大水道。既然,大小水道皆可
稱為「瀆」 ,段注之言及《正中形音義綜合大字典》之釋其為「水流通道」
,倒也
頗為合理。「水流通道」理當流暢,所以,《太平御覽.地部》云:「水流不絕曰
瀆。」407
另段玉裁亦提及「瀆之言竇也」,而《說文解字》以「竇」為「空也」,408 在
經傳中也可見到「瀆」 、 「竇」二字通用,例如:
《荀子.修身》之「開其瀆」,注
409
曰:「瀆,水竇也。」 段注以「空」、「孔」為古今字,「瀆」既又通「竇」,因
此,其乃將「瀆」字訓為「凡水所行之孔曰瀆」。此外, 《周禮.冬官.匠人》之
謂「竇其崇三尺」,鄭玄注以「竇」為「宮中水道」,而孫詒讓正義曰:
竇若今陰溝,穿地為之,以通水潦者,其形隋方廣狹由便,崇則三尺也。
410
所謂「陰溝」,乃是地底下的水道,亦即「暗溝」;而「瀆」之既作「溝」解,
且又與「竇」字相通,那麼,廣義而言,或明或暗、地上或地下之水流通道也都
可說是「瀆」。411

第四節 「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

何謂「三焦」呢?「三焦」為六腑之一,《難經.二十五難》謂其「有名無
形」,而由於其無有形之內腑,惟有手少陽經脈,412所以,《難經.二十五難》稱
之為「外腑」;並且其餘五腑各與五臟相合為表裏,只有三焦無臟為合,《靈樞.
本輸》因此又稱其是「孤腑」。413雖是「外腑」、「孤腑」,三焦畢竟屬腑,亦具有
一般腑「以通為用」之特性,就如《素問.六節藏象論》所云:
脾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者,倉廩之本,榮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而
轉味入出者也,其華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黃,此至陰之類
通於土氣。
又如《素問.五藏別論》云:
夫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氣之所生也,其氣象天故寫而不藏,

406
〔漢〕劉熙撰, 〔清〕畢沅疏證: 《釋名疏證》 ,頁 38。
407
〔宋〕李昉等撰: 《太平御覽》 (北京:中華書局,1998 年 3 月 1 版 6 刷,縮印商務影宋本太
平御覽)卷 75,頁 350。
408
〔漢〕許慎撰, 〔清〕段玉裁注,魯實先正補:《說文解字注》 ,頁 344。段玉裁注曰:「空孔古
今語,凡孔皆謂之竇,古亦借瀆為之,如周禮注四竇即四瀆,左傳襄三十年墓門之瀆徐音豆是也。」
409
〔周〕荀況, 〔清〕王先謙撰,沈嘯寰、王星賢點校: 《荀子集解》 (上冊) (北京:中華書局,
1997 年 10 月 1 版 4 刷)
,頁 32。
410
〔清〕孫詒讓撰,王文錦、陳玉霞點校: 《周禮正義》 (冊 14)
(北京:中華書局,2000 年 3
月 1 版 2 刷) ,頁 3506。
411
高樹藩編纂: 《正中形音義綜合大字典》 ,頁 1219。
412
〔宋〕李駒撰,王立點校: 《黃帝八十一難經纂圖句解》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7 年 5
月 1 版 1 刷) ,頁 157。
413
〔唐〕楊上善撰注,蕭延平校正,王洪圖、李雲增補點校: 《黃帝內經太素》 (北京:科學技
術文獻出版社,2000 年 8 月 1 版 1 刷) ,卷 11,頁 274。
此受五藏濁氣,名曰傳化之府,此不能久留俞寫者也。
由《素問》這兩篇的論述可得知,三焦屬「器」屬「傳化之府」,能化糟粕且受
五藏濁氣,故其內容物不能久留,亦即「寫而不藏」之意,糟粕或五藏濁氣乃
垢濁,此與前述陸佃《爾雅新義》之謂「凡瀆皆納汙」,性質相質。
三焦分上、中、下焦,此三者之生理功能有些不同,從《難經.三十一難》
及《靈樞.營衛生會》的詳細論述可知,三焦與氣、血、津液、糟粕及水穀等很
有關連,又根據《靈樞.決氣》,氣、血、津液及糟粕又來自水穀,簡而言之,
即《難經.三十一難》所云:
三焦者,水穀之道路,氣之所終始也。
但上、中、下焦又如何使氣、血、津液、糟粕及水穀各行其道以維持正常生理機
能的運作呢?《難經.六十六難》云:
臍下腎間動氣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經之根本也,故名曰原。三焦者,原
氣之別使也,主通行三氣,經歷於五臟六腑。原者,三焦之尊號也,故所
止輒為原。五臟六腑之有病者,皆取其原也。
由於三焦為「原氣之別使」,主通行三氣,經歷於五臟六腑,即《難經.三十一
難》所謂之「氣之所終始」,經由「氣化」的作用,乃能使氣、血、津液、糟粕
及水穀各行其道,而這個「氣化」作用就相當於《靈樞.五癃津液別》之「三焦
出氣」,此不就帶有「決」字的意味,即三焦氣化以使氣、血、津液、糟粕及水
穀各行其流。
身體中的氣、血、津液、糟粕及水穀,分別為不同黏稠度的液體,而《靈
樞.營衛生會》云:
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
《靈樞.決氣》以上焦為宣發五穀味,可以熏膚充身及澤毛,就像霧露之灌溉,
此即「上焦如霧」;至於「漚」,《說文解字》以「漚」為「久漬」,414《難經.三
十一難》謂中焦主腐熟水穀,腐熟水穀當需久漬,而《靈樞.營衛生會》則稱中
焦有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後再變為血,並化生成營氣以滋養全身,除了這
個水穀轉化的過程耗時較久外,營氣亦必需如環無端地行周於身,所以才說「中
焦如漚」;《難經.三十一難》以下焦主分別清濁,出而不納以傳導,此同於《靈
樞.營衛生會》之謂「下焦者,別迴腸,注于膀胱,而滲入焉」,下焦使糟粕下
往大腸去,尿液則滲入膀胱,糟粕、尿液乃是垢濁,當然只出不納,此之謂「下
焦如瀆」。又《白虎通.性情》云:
上焦如竅,中焦如編,下焦如瀆。415
《說文解字》作「空」解,即「孔」之意,416 而前述曾引段注之言「凡水
「竅」,
所行之孔曰瀆」;
「編」,
《說文解字》作「次簡」解,段注謂「以絲次弟竹簡而排

414
〔漢〕許慎撰, 〔清〕段玉裁注,魯實先正補:《說文解字注》
,頁 558。
415
〔清〕陳立撰,吳則虞點校: 《白虎通疏證》
(上冊)(北京:中華書局,1997 年 10 月 1 版 2
刷) ,頁 387。
416
〔漢〕許慎撰, 〔清〕段玉裁注,魯實先正補:《說文解字注》
,頁 344。
列之曰編」,417 則中焦似乎就像竹簡般的細管並排;
「瀆」乃是「溝」
。看來,上、
中、下三焦的作用,正就像孔竅、溝瀆一般,可以通水利而除水害。
由上述可知,三焦的功能使身體中的各種液態物得以流通,此充份表現出「決
而行之」及「水流通道」的特性。又《中藏經.論三焦虛實寒熱生死逆順脈證之
法》云:
三焦者,人之三元之氣也,號曰中清之腑,總領五臟六腑、營衛經絡、內
外左右上下之氣也。三焦通,則內外左右上下皆通也。其於周身灌體,和
內調外,營左養右,導上宣下,莫大於此者也。418
因此,《素問.靈蘭秘典論》的作者稱其為「決瀆之官」,並謂「水道出焉」。

417
同前註,頁 658。
418
李聰甫主編: 《中藏經校注》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0 年 8 月 1 版 1 刷)
,頁 72。
第十二章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

第一節 「州都」之為「中正之官」

根據《通典.職官.總論州佐》的記載:
中正,陳勝為楚王,以朱房為中正,而不言職事。兩漢無聞。魏司空陳?
以天臺選用,不盡人才,擇州之才優有昭鑒者,除為中正,自拔人才,銓
定九品,州郡皆置。吳有太公平,亦其任也。晉宣帝加置大中正,故有大
小中正,其用人甚重。齊、梁亦重焉。後魏有之。北齊郡縣皆有,其本州
中正以京官為之。隋有州都,其任亦重。大唐無。419
「州都」乃州屬吏名,北魏除有中央任命的州中正之外,又有太守自辟的州中正,
稱為「州都」 ,位在治中之下,主簿之上,主州吏選任,北齊、北周及隋初沿置,
420
後遂廢。 「州都」一職,為「中正」之屬,主掌官吏人才的選拔,而此官職的
設置年代始於南北朝,又膽為「中正之官」,筆者認為此「州都」理當不是《素
問.靈蘭秘典論》作者所謂的「州都之官」。

第二節 「九州」、「十二州」、「都鄙」

其實,「州」或「都」均為古代行政區域名稱,而行政區域劃分之法,則是
以地理疆域大小或人口戶數為單位。中國古代向以「九州」作為地理行政分區,
然「九州」之說,究竟起於何時,則各家看法不一。在《尚書.禹貢》有「禹別
九州」,421 即大禹治水後,曾經重新劃分九州的疆界並制定其貢賦;而《素問.
生氣通天論》有言「六合之內,其氣九州九竅五藏十二節」,且《靈樞.邪客》
亦有「地有九州」之說,《玉篇》就將「州」訓為「九州也」。422 《尚書.舜典》

419
〔唐〕杜祐,王文錦、王永興、劉俊文、徐庭雲、謝方點校: 《通典》 (冊 1)(北京:中華書
局,2003 年 5 月 1 版 4 刷)
,卷 32,頁 891-892。太公平即州都也。
420
俞鹿年編著: 《中國官制大辭典》 (上卷) (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8 年 10 月 1 版 2
刷) ,頁 704。
421
〔漢〕孔安國傳, 〔唐〕孔穎達疏,廖名春、陳明整理,呂紹綱審定: 《尚書正義》 (北京:北
京大學出版社,1999 年 12 月 1 版 1 刷,李學勤主編: 《十三經注疏》(冊 2)),頁 132。正義曰:
「禹分別九州之界,隨其所至之山,刊除其木,深大其川,使得注海。水害既除,地復本性,任
其土地所有,定其貢賦之差,史錄其事,以為《禹貢》之篇。」
422
〔梁〕顧野王著: 《大廣益會玉篇》 (北京:中華書局,2004 年 1 月 1 版 2 刷,影印張氏澤存
堂本) ,卷 29,頁 92。
則有「肇十有二州,封十有二山,濬川。」423 此乃舜將九州擴分成十二州,為十
二州之始。「九州」、「十二州」乃中國早期的行政分區,所以,《釋名.釋州國》
云:
州,注也。郡國所注仰也。424
又《周禮.地官.大司徒》云:
令五家為比,使之相保;五比為閭,使之相受;五閭為族,使之相葬;五
族為黨,使之相救;五黨為州,使之相賙;五州為鄉,使之相賓。425
周制以家數為單位,自少而多依序有比、閭、族、黨、州及鄉等行政區,每一級
行政單位各設有官吏治理,即閭胥、族師、黨正、州長和鄉大夫,目的乃在敦親
睦鄰並相互照顧,以使人民安居樂業,國家也因而安定、繁榮;此種以家數為單
位的行政分級法,在三代及春秋戰國時代盛行,差別只是各國每級行政單位的家
數不一,譬如《國語.齊語》就提到,管子制國都城郭之域時,就以二千家為一
鄉。426
至於「都」,《周禮.地官.大司徒》云:
凡造都鄙,制其地域而封溝之。以其室數制之。不易之地家百? ,一易之
地家二百? ,再易之地家三百? 。427
又《周禮.地官.小司徒》云:
乃經土地而井牧其田野,九夫為井,四井為邑,四邑為丘,四丘為甸,四
甸為縣,四縣為都,以任地事而令貢賦,凡稅斂之事。428

423
同前註,頁 65。注曰: 「肇,始也。禹治水之後,舜分冀州為幽州、并州,分青州為營州,始
置十二州。封,大也。每州之名山殊大之,以為其州之鎮。有流川則深之,使通利。」
424
〔漢〕劉熙撰, 〔清〕畢沅疏證: 《釋名疏證》(台北:廣文書局,1987 年 5 月再版) ,頁 51。
425
〔清〕孫詒讓撰,王文錦、陳玉霞點校: 《周禮正義》(冊 3)
(北京:中華書局,2000 年 3 月
1 版 2 刷)
,頁 751-752。注曰:「此所以勸民者也。使之者,皆謂立其長而教令使之。保猶任也。
救,就凶災也。賓,賓客其賢者。玄謂受者,宅舍有故,相受寄託也。賙者,謂禮物不備,相給
足也。閭二十五家,族百家,黨五百家,州二千五百家,鄉萬二千五百家。」疏曰: 「一閭二十
五家,閭胥治之。比止五家,不能成城邑,則鄉邑蓋自二十五家為始。既同處一邑,則宅舍得相
容受以居。一族百家,族師治之。相葬謂有喪葬則四閭之人會助其執紼、下棺、實土之事。一黨
五百家,黨正治之。相救謂以力相振助也。一州二千五百家,州長治之。相賙謂以財相補給也。
一鄉萬二千五百家,為一總部,鄉大夫治之。」
426
徐元誥撰,王樹民、沈長雲點校: 《國語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2 年 6 月 1 版 1 刷)
,頁
222。
427
〔清〕孫詒讓撰,王文錦、陳玉霞點校: 《周禮正義》(冊 3)
,頁 735-736。注曰:「都鄙,王
子弟、公卿大夫采地。其界曰都,鄙,所居也。城郭之宅曰室。 《王制》曰: 『凡居民,量地以制
邑,度地以居民,地邑民居,必參相得。』鄭司農云: 『不易之地,歲種之,地美,故家百? 。
一易之地,休一歲乃復種,地薄,故家二百? 。再易之地,休二歲乃復種,故家三百? 。』 」疏
曰: 「沈彤云:『凡造都鄙,制其地域而封溝之,謂先量地定域也。則都邑大小,正繫其地。以其
室數制之,乃即域內之其地,以為縣鄙之屬,使多寡與地邑相得,民寡則徙之入,民多則徙之出。
非計其室數以制都邑也。』? , 《釋文》作畝,云『本亦作古? 字。』所居治之邑曰鄙,其大都
百里,小都五十里,家邑二十五里,竟界所包通曰都也。賈疏云: 『三等采地皆有城郭,是其鄙
所居也。據其四境,即是其界,曰都。』 」
428
同前註,頁 786-797。注曰:「此謂造都鄙也。采地制井田,異於鄉遂,重立國。小司徒為經
之,立其五溝五塗之界,其制似井之字,因取名焉。 《孟子》云: 『夫仁政必自經界始。經界不正,
井地不均,貢祿不平,是故暴君姦吏必慢其經界。經界既正,分田制祿可坐而定也。』鄭司農云:
按周制,王之子弟或是公卿大夫所居住並治理的采地,其四周範圍之內,皆可稱
作「都」,采地採井田制,依土地優劣,以定經界並制貢賦、稅斂之事,但有大
小之分,大都方百里為三公、王子母弟之采地,而小都方五十里為六卿之采地。
綜合上述,「州」、「都」皆為古代行政區,依地理範圍或人口數而有大小之
分,因此,《廣雅.釋詁》乃云:
州、郡、縣、道、都、鄙、邦、域、邑、國也。429

第三節 「州」字

「州」字,《說文解字》云:
州,水中可居者曰州。水周繞其旁。從重川。昔堯遭洪水,民居水中高土,
故曰九州。詩曰,在河之州。一曰,州,疇也。各疇其土而生也。430
「州」乃是水中可居者,甲骨文的「州」字,其兩旁象川流,中央則象土地。431
段注以「州」為本字,俗作「洲」字,則是後人加水旁;《爾雅.釋水》謂:
「水
中可居者曰洲」 「州,周也,川周其外。洲,可州處也。」432 而《釋名.
,陸佃云:
釋水》云:
水中可居者曰洲。洲,聚也。人及鳥獸所聚息之處也。433
「州」既是人或鳥獸聚居之處,《廣雅.釋水》乃釋「州」為「居也」 ;434然「州」
有小大之分,亦有自然或人為之不同,其名稱則各異,此《爾雅.釋水》所云:
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陼。小陼曰沚。小沚曰坻。人所為,為潏。
「陼」者,《說文解字》訓之為「如渚者陼丘,水中高者也。」435 「陼」、「渚」
二字,在經傳文中多有相互通用之例。436 《爾雅漢注》謂:「孫曰,水有平地可

『井牧者, 《春秋傳》所謂井衍沃牧濕? 者也。』玄謂濕? 之地,九夫為牧,二牧而當一井。今


造都鄙,授民田,有不易,有再易,通率二而當一,是之謂井牧。九夫為井者,方一里,九夫所
治之田也。此制小司徒經之,匠人為之溝洫,相包乃成耳。四井為邑,方二里。四邑為丘,方四
里。四丘為甸,旬之言乘也,讀如衷甸之甸,甸方一里,旁加一里,則方十里,為一成。四甸為
縣,方二十里。四縣為都,方四十里。四都方八十里,旁加十里,乃得方百里,為一同也。」疏
曰: 『縣方二十里,二十里更加五里,即為大夫家邑也。縣方二十五里,四縣是小都,五十里是
六卿之采地。四都為方百里一同,即為三公、王子母弟之大都也。』
429
徐復主編: 《廣雅詁林》 (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 年 7 月 1 版 3 刷),卷 4,頁 335。
430
〔漢〕許慎撰, 〔清〕段玉裁注,魯實先正補: 《說文解字注》 (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98
年 1 版 12 刷)
,頁 569。段玉裁注曰: 「周南,在河之州。釋水、毛傳皆曰,水中可居者曰州。
州本為州渚字,引申之乃為九州,俗乃別製洲字,而小大分係矣。關睢文,證州之本義也。以疊
? 為訓。疇,耕治之田也。人各耕治以為生。此說州之別一義,其實前義內可包。」
431
于省吾主編: 《甲骨文字詁林》 (冊 2)(北京:中華書局,1999 年 12 月 1 版 2 刷),頁 1272。
此為羅振玉之看法。
432
〔宋〕陸佃: 《爾雅新義》 (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年 8 月 1 版 1 刷,朱祖延主編: 《爾
雅詁林》 (中卷) ,百部叢書集成影粵雅堂叢書本) ,頁 2927。
433
〔漢〕劉熙撰, 〔清〕畢沅疏證: 《釋名疏證》 ,頁 42。
434
徐復主編: 《廣雅詁林》 ,卷 9,頁 791。
435
〔漢〕許慎撰, 〔清〕段玉裁注,魯實先正補: 《說文解字注》 ,頁 735。
436
高亨纂著,董治安整理: 《古字通假會典》 (山東:齊魯書社,1997 年 7 月 1 版 2 刷),頁 898。
居者也。李曰,四方皆有水,中央獨高可處,故曰。但大小異其名耳。」437 看來,
水中可居者又有高地、平地之區別,而《說文解字》以堯之時,有洪水之犯,人
民因而居於水中高土,所以有「九州」之詞;然而,不論其為高地或平地,皆是
水中所浮出之地,故《廣雅.釋言》曰:「州,浮也。」438
觀「州」字之本義,又《說文解字》之謂「昔堯遭洪水,民居水中高土,故
曰九州」,再讀《尚書.禹貢》,「九州」之疆域是以河川為界,即河川之間的某
一片土地為某一州,筆者認為,禹除水害,重定九州之界,而依地利之不同以制
貢賦,此或許是「州」字之由地理本義為「水中可居者」,而引申之為有行政區
域之義的原因。

第四節 「都」字

「都」字,《說文解字》云:
都,有先君之舊宗廟曰都。從邑。者聲。周禮,? 國五百里為都。439
甲骨文之「都」字闕,金文之「都」
,左邑右者,與小篆略同;小篆之「都」, 《說
文解字》以其從邑者聲,本義為「國城」,乃一國之首邑,故從邑,又者為渚之
省文,古代國都多近水渚,且多濬池設隍以為固,故從者聲。440 段注則舉《左傳》

《周禮》之言為證,而以「凡邑有宗廟先君之主曰都,無曰邑」 ,然段注亦提及,
只要有宗廟先君之主的邑,雖小也稱其「都」 ,以「尊其所居而大之」 ,此或許是
441
《廣雅.釋詁》訓「都」為「大也」 的原因。
所謂「邑」,《說文解字》謂其「國也」;442 在商代,作為人們聚居地的居住
區域名稱,只有「邑」字,卜辭中的「邑」字,既可以指當時的那種早期城市,
也可以指很小的村落,甲骨文之「邑」字形體作封域下省人居,本義僅是一般的
聚落。443「都」字之「者」,《正中形音義綜合大字典》以其為「渚」之省文,至

437
〔清〕臧庸:《爾雅漢注》
(朱祖延主編: 《爾雅詁林》 (中卷),槐廬叢書本) ,頁 2927。
438
徐復主編:
《廣雅詁林》,卷 5,頁 416。
439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魯實先正補: 《說文解字注》,頁 283-284。段玉裁注曰: 「左
傳曰,凡邑有宗廟先君之主曰都,無曰邑。周禮大司徒注曰,都鄙者,王子弟公卿大夫采地,其
? 曰都,鄙,所居也。載師注曰,家邑,大夫之采地;小都,卿之采地;大都,公之采地,王子
弟所食邑也。大宰八則注曰,都鄙,公卿大夫采邑,王子弟所食邑。周召毛? 畢原之屬在畿內者。
祭祀者其先君社稷五祀。按據杜氏釋例,大曰都,小曰邑,雖小而有宗廟先君之主曰都,尊其所
居而大之也。又按左氏言有宗廟先君之主曰都。許改云有先君之舊宗廟,則必如晉之曲沃故絳而
後可稱都,恐非左氏意也,左氏與周官合。周禮載師注引司馬法曰,王國百里為郊,二百里為州,
三百里為野,四百里為縣,五百里為都。大宰注曰,邦中,在城郭者;四郊,去國百里;邦甸,
二百里;家削,三百里;邦縣,四百里;邦都,五百里。」
440
高樹藩編纂:《正中形音義綜合大字典》 (台北:正中書局,2002 年 11 月 2 版 12 刷) ,頁 461。
441
徐復主編:
《廣雅詁林》,卷 1,頁 4。
442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魯實先正補: 《說文解字注》,頁 283。
443
于省吾主編:《甲骨文字詁林》(冊 1) ,343-344。此為俞偉超之看法。
《說文解字》稱其為「別事詞」,乃今「這」字之意,444 康殷認為,
於「者」字,
金文「者」字是從「煮」字而來,金文之「煮」象刀割肉投入鬲中,用火烹煮狀,
金文借「者」、
「煮」聲以為「諸」,後借聲以指人、物。 445「都」字為左邑右者,
《說文解字》以其從邑者聲,倘若僅從「邑」、
「者」二字的本義來看,那麼, 「都」
字就可說是「人所聚集居住之處」,而《廣雅.釋詁》之釋「都」為「聚也」,446
就頗符合其本義。又《釋名.釋州國》云:
國城曰都。都者,國君所居,人所都會也。447
看來,《釋名》之言,就包括了「凡邑有宗廟先君之主曰都」及「人們聚居地」
這兩種意義於其中。
此外,「豬」
、「都」 、
「瀦」三字可互通用,
《尚書.禹貢》中之「豬」字,在
《史記.夏本紀》皆作「都」;而《尚書.禹貢》之「彭蠡既豬」,《論衡.書虛》
引「豬」作「瀦」 ,另《尚書.禹貢》之「滎波既豬」,
《水經注.濟水》則作「瀦」。
448
「瀦」乃是水所停聚處, 《玉篇》訓「瀦」為「水所停也」,450而《水經注.
449

文水》云:
湖之西側,臨湖又有一城,謂之瀦城。水澤所聚謂之都,亦曰瀦,蓋即水
以名城也。451
「都」之又有「瀦」之意,那麼,水之所停聚處亦是「都」。

第五節 「脬」曰膀胱

「膀胱」,《說文解字》云:
脬,旁光也。從肉。孚聲。452
依段注所言,
「膀胱」古名之為「脬」,即「旁光」
,後人再加肉旁遂成為「膀胱」,
而「膀」之本義,《說文解字》謂其為「脅也」。453 而《釋名.釋形體》云:
脬,鞄也。鞄,空虛之言也,主以虛承水汋也。或曰膀胱,言其體短而橫
廣也。454

444
高樹藩編纂: 《正中形音義綜合大字典》 ,頁 973。
445
康殷:
《文字源流淺說》 (台北:學海出版社,1991 年 2 月再版) ,頁 483-484。
446
徐復主編:《廣雅詁林》 ,卷 3,頁 245。
447
〔漢〕劉熙撰, 〔清〕畢沅疏證:《釋名疏證》 ,頁 58。
448
高亨纂著,董治安整理: 《古字通假會典》 ,頁 897。
449
高樹藩編纂: 《正中形音義綜合大字典》 ,頁 902。
450
〔梁〕顧野王著: 《大廣益會玉篇》 (北京:中華書局,2004 年 1 月 1 版 2 刷,影印張氏澤存
堂本) ,卷 9,頁 90。
451
陳橋驛:《水經注校釋》 (浙江:杭州大學出版社,1999 年 4 月 1 版 1 刷) ,頁 110。
452
〔漢〕許慎撰, 〔清〕段玉裁注,魯實先正補:《說文解字注》 ,頁 168。段玉裁注曰:「各本作
膀,非,兩膀謂脅也,今正。白虎通曰,旁光者,肺之府也。肺者,斷決膽。旁光亦常張有勢,
故先決難也。脬俗作胞。旁光俗皆從肉。」
453
同前註,頁 169。
454
〔漢〕劉熙撰, 〔清〕畢沅疏證:《釋名疏證》 ,頁 71。疏證曰:
「脬,今本作胞。案說文云,
「脬」俗又稱為「胞」,然「胞」之本義卻非膀胱,《說文解字》以「胞」為「兒
455
生裹也」,段注謂其是「胎衣」, 不過,在《內經》或《難經》的「胞」,通常

指「女子胞」,即「子宮」
。《釋名》認為,由於「廣」與「光」古字相通,因此,
「膀胱」乃意指其形態「體短而橫廣」。「胞」之借用以稱「膀胱」,是因為兩者
皆中空之囊狀物,膀胱以其中空以承水液,即《 釋名》之言「主以虛承水汋也」,
張景岳云:「膀胱位居最下,三焦水液所歸,是同都會之地,」又云:「膀胱為三
焦之下澤」,456 而吳昆亦謂:
「三焦水液俱出膀胱,是為都會之地」 ,457 且《難經.
四十二難》以膀胱「盛溺九升九合」,此則說明了膀胱之有「水之所停聚」的功
能,即「瀦」、「都」之意。
膀胱之體為中空, 「脬」為其本名,徐珂之《清稗類鈔.舟車類》云: 「土人
458
以羊脬裝足空氣,一人繫于背,泅水以渡。」 脬裝足空氣,即能浮於水中,筆
者認為,此有「州」字之「水中所浮出之地」的意味。
然則,膀胱就僅與其脬中所貯之尿液有關而已嗎?膀胱為腎之腑,而腎為水
臟,其主液並主引水氣灌注諸脈, 《難經.三十五難》因此稱膀胱為「津液之腑」,
且膀胱之經脈為足太陽,太陽主表乃一身之藩籬,《靈樞.本藏》云:
腎合三焦膀胱,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應。
故楊上善說:
膀胱,足太陽脈,主禁津液及于毛孔。459
正由於其「主禁津液及于毛孔」且又為尿脬,《素問.靈蘭秘典論》作者乃謂膀
胱是「津液藏焉」,而《靈樞.五癃津液別》有云:
天暑衣厚則腠理開,故汗出,……天寒則腠理閉,氣濕不行,水下留于膀
胱,則為溺與氣。
因此,膀胱所藏之津液,需「氣化則能出矣」。膀胱腑本身所蓄藏之水液較多,
膀胱足太陽經脈之主禁津液及于毛孔,則是較少量之水液,此就有如「大都」、
「小都」之別。
膀胱之為水腑、津液之腑及其經脈本身,關係著水之停聚,所以,《素問.
靈蘭秘典論》作者稱其為「州都之官」。

胞兒生裹也,乃別一字,俗以音同便借用。晉稽康與山巨源絕交書云,每常小便而忍不起,令胞
中略轉乃起耳,是魏晉人即以胞為脬也。古字廣與光通。」蘇輿曰: 「《史記.扁鵲倉公傳》正義
云: 『膀,橫也。胱,廣也。體短又名胞。胞,虛空也。主以虛承水液,本此為義。』」參見:張
燦玾、徐國仟主編: 《鍼灸甲乙經校注》 (上冊)(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8 年 10 月 1 版 1
刷) ,卷 1,頁 48。
455
〔漢〕許慎撰, 〔清〕段玉裁注,魯實先正補: 《說文解字注》 ,頁 434。
456
〔明〕張景岳: 《類經》 (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9 年 8 月 1 版 1 刷,《張景岳醫學全書》),
卷 3,28,頁 36,554。
457
〔明〕吳昆著,孫國中、方向紅點校: 《黃帝內經素問吳注》 (北京:學苑出版社,2003 年 1
月 1 版 2 刷),卷 3,頁 44。
458
《漢語大字典》 (中冊) (四川:四川辭書出版社,1995 年 5 月 1 版 1 刷)
,頁 2079。
459
〔唐〕楊上善撰注,蕭延平校正,王洪圖、李雲增補點校: 《黃帝內經太素》 (北京:科學技
術文獻出版社,2000 年 8 月 1 版 1 刷)
,卷 5,頁 106。
第十三章 結論

第一節 「十二官職」之與「十二臟腑」

考證歷史、典章制度發現到,十二官當中,「君主」、「相傅」、「將軍」、「臣
使」與「倉廩」等官職,歷代均有設置且由來已久。「中正」之職,一般以為正
式起始於三國魏文帝的「九品中正制」,而「州都」亦「中正」之屬,乃同時期
官職,主掌鑒識人品、選拔人才;然則,十二官當是各有其專職,因此,筆者認
為,此「州都」非《素問.靈蘭秘典論》作者所謂的「州都之官」,不過,倘若
從「州都」之為行政區域名稱及其文字學意義來分析,再對照膀胱的形態與生理
功能,那麼,膀胱之名為「州都之官」,就頗為合適。「作強」及「傳道」之官稱,
名不見經傳,但其與「將作少府」、
「傳遽之臣」,職司相類似,此或許是《素問.
靈蘭秘典論》作者取「作」及「傳遽」之意味,改其名為「作強」、「傳道」,以
更符合腎和大腸之生理功能特性。至於「受盛」與「決瀆」 ,則無可考證,然而,
回歸到文字學的觀點,「受」乃上下以祭祀盛酒器之承槃相授受, 「盛」則為黍稷
裝滿容器以用於祭祀,此與小腸之解剖部位及生理特質,又正不謀而合;早在三
代之前,就有水官的存在,至禹之「決瀆通溝」以平洪水之犯,使得「決瀆」二
字之義明矣,而上、中、下三焦之如霧、如漚、如瀆,其生理重點乃在於「水道」,
則三焦當為「決瀆之官」。總結來說,將「十二官」比對於「十二臟腑」,發現其
彼此之間,相互對應的觀點實在不少,所以,「十二臟腑」之為「十二官」 ,當是
實至名歸。
另外,關於十二臟腑的名稱,迄今為止,惟「心」字有甲骨文的發現,460 且
其象人或動物身體中的心臟形,餘十一臟腑,則分別只有石文或小篆,大抵臟腑
之命名與其外觀形態及生理功能有密切關連,因此,十二臟腑之名稱,也的確是
名實相符。

第二節 傳統醫學的「中國式」思維

《素問.靈蘭秘典論》作者以「十二官」來譬喻「十二臟腑」,而身體就相
當於國家,這樣的說明方式,今人將之視為是「取類比象」。事實上,中國傳統
醫學自有其「中國式」的思維邏輯,一言以代之,即是「道」,況且,所謂的「天
人合一」、「法天則地」,又向來被認為是一種思想或哲學,而既名之為思想或哲

460
李經緯、林昭庚主編:
《中國醫學通史》
(古代卷)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 年 1 月 1 版
1 刷)
,頁 48。
學,究竟是否有其實用價值存在?中國傳統醫學在現代被歸類於經驗醫學,但這
是站在今人所謂的「科學」的立場來看待過去,不過,
「科學」的定義又是什麼?
放眼世界上曾經輝煌一時的各個古文明,至今尚且留下許多無解的謎題,可是,
這些古文明比現代落後嗎?過去的經驗醫學,幾千年來確實一直都在照顧著中國
人,甚至是中國以外的人民,譬如日本、韓國,而這樣實證又實際的中國傳統醫
學,到現今畢竟也依然有人還持續在實踐著,但這些人是如何傳承中國傳統醫學
的命脈呢?

第三節 典籍的省思與臨床

以今人的眼光來看待《素問.靈蘭秘典論》這樣的譬喻方式,究竟能對其當
中所蘊藏的涵意體會出幾分呢?顯然,古今之間存在有一道「代溝」,使得今人
不易明瞭古代醫者透過文字背後所要傳達的寶貴臨床經驗,而站在一個臨床醫師
的立場而言,研讀醫經的目的,乃在學習古人的經驗以實際應用於臨床;因此,
本論文試圖建構出一種典籍的研究方法,嘗試搭起古今醫者之間的橋樑,期望能
藉此對醫經有更進一步的認識,進而增加臨床的實用價值。中國傳統醫學既然能
經得起時代的考驗而綿延幾千年,且至今仍屹立於臨床,身為後代子孫的我們,
對祖先所留下的寶藏,理當信心十足地加以研究。
參考書目
一、醫學類書目:
1.〔唐〕楊上善撰注,蕭延平校正,王洪圖、李雲增補點校:《黃帝內經太
素》,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0 年。
2.〔晉〕皇甫謐,張燦玾、徐國仟主編:《鍼灸甲乙經校注》,北京:人民衛
生出版社,1998 年。
3.〔宋〕李駒撰,王立點校:《黃帝八十一難經纂圖句解》,北京:人民衛生
出版社,1997 年。
4.〔明〕李時珍,劉衡如、劉山水校注:《本草綱目》,北京:華夏出版社,
2002 年。
5.〔明〕李挺著,田代華、金麗、何永點校:《醫學入門》,河北:天津科學
技術出版社,2002 年。
6.〔明〕吳昆著,孫國中、方向紅點校:《黃帝內經素問吳注》,北京:學苑
出版社,2003 年。
7.〔明〕馬蒔著,王洪圖點校:《黃帝內經素問注證發微》,北京:科學技術
文獻出版社,1999 年。
8.〔明〕張景岳:《類經圖翼》,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9 年。
9.〔清〕高士宗著,孫國中、方向紅點校:《黃帝內經素問直解》,北京:學
苑出版社,2001 年。
10.〔清〕陳夢雷等編: 《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0 年。
11.〔日本〕澀江抽齋著,郭秀梅、崔為、王錦鴻校點:《零樞講義》 ,北京:
學苑出版社,2003 年。
12.王德深主編:《中國針炙穴位通鑒》,青島:青島出版社,1994 年。
13.任應秋主編:《黃帝內經章句索引》,台北:啟業書局,1987 年。
14.李世珍:《常用腧穴臨床發揮》,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6 年。
15.李聰甫主編:《中藏經校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0 年。
16.馬繼興主編:《神農本草經輯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5 年。
17.許浚編著:《東醫寶鑒》,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8 年。
18.黃維三編著:《難經發揮》,台北:國立編譯館,1999 年。
19.張燦玾、徐國仟主編:《鍼灸甲乙經校注》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8
年。

二、文史類書目:
1.〔齊〕管仲,〔唐〕尹知章注,〔清〕戴望校正:《管子校正》
,《諸子集成》
本,北京:中華書局,1996 年。
2.〔周〕墨翟,〔清〕孫詒讓撰:《墨子閒詁》,北京:中華書局,2001 年。
3.〔周〕左丘明傳,〔晉〕杜預助注,〔唐〕孔穎達正義:《春秋左傳正義》,
收入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年。
4.〔周〕莊周,〔清〕王先謙撰:《莊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9 年。
5.〔周〕荀況,〔清〕王先謙撰:《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7 年。
6.〔秦〕呂不韋,陳奇猶校釋:《呂氏春秋校釋》,上海:學林出版社,1995
年。
7.〔漢〕王充,黃暉撰:《論衡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6 年。
8.〔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疏: 《尚書正義》,收入李學勤主編,《十三
經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年。
9.〔漢〕公羊壽傳,〔漢〕何休解詁,〔唐〕徐彥疏:《春秋公羊傳注疏》 ,收
入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年。
10.〔漢〕司馬遷:《史記》,台北:鼎文書局,1999 年。
11.〔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禮記正義》,收入李學勤主編,《十三
經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年。
12.〔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儀禮注疏》,收入李學勤主編,《十三
經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年。
13.〔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魯實先正補:《說文解字注》,台北:黎
明文化事業公司,1998 年。
14.〔漢〕劉安,劉文典撰:《淮南鴻烈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7 年。
15.〔漢〕劉熙撰,
〔清〕畢沅疏證: 《釋名疏證》,台北:廣文書局,1987 年。
16.〔漢〕董仲舒,〔清〕蘇輿撰:《春秋繁露義證》,北京:中華書局,1996
年。
17.〔魏〕王弼注,〔唐〕孔穎達疏:《周易正義》,收入李學勤主編,《十三
經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年。
18.〔晉〕范寧集解, 〔唐〕楊士勛疏:
《春秋穀梁傳注疏》 ,收入李學勤主編,
《十三經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年。
19.〔晉〕鄭璞:《爾雅注》,收入朱祖延主編,《爾雅詁林》,武漢:湖北教
育出版社,1999 年。
20.〔梁〕顧野王著:《大廣益會玉篇》,北京:中華書局,2004 年。
21.〔隋〕蕭吉撰:《五行大義》,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7 年。
22.〔唐〕杜祐:《通典》,北京:中華書局,2003 年。
23.〔唐〕陸德明:《爾雅音義》,收入朱祖延主編,《爾雅詁林》,武漢:湖
北教育出版社,1999 年。
24.〔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覽》,北京:中華書局,1998 年。
25.〔宋〕邢昺:《爾雅疏》,收入朱祖延主編,《爾雅詁林》,武漢:湖北教
育出版社,1999 年。
26.〔宋〕范曄撰:《後漢書》,台北:鼎文書局,1999 年。
27.〔宋〕陸佃:《爾雅新義》,收入朱祖延主編,《爾雅詁林》,武漢:湖北
教育出版社,1999 年。
28.〔宋〕鄭樵:《爾雅注》,收入朱祖延主編,《爾雅詁林》,武漢:湖北教
育出版社,1999 年。
29.〔清〕王引之:《經義述聞.爾雅》,收入朱祖延主編,《爾雅詁林》,武
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年。
30.〔清〕王筠著:《說文繫傳校錄》,收入楊家駱主編,《說文解字詁林正補
合編》,台北:鼎文書局,1997 年。
31.〔清〕王筠撰:《說文釋例》 ,收入楊家駱主編,
《說文解字詁林正補合編》,
台北:鼎文書局,1997 年。
32.〔清〕王樹柟:《爾雅說詩》,收入朱祖延主編,《爾雅詁林》,武漢:湖
北教育出版社,1999 年。
33.〔清〕尹桐陽《爾雅義證》 ,收入朱祖延主編,《爾雅詁林》,武漢:湖北
教育出版社,1999 年。
34.﹝清﹞朱彬撰:《禮記訓纂》,北京:中華書局,1998 年。
35.〔清〕朱駿聲著:《說文通訓定聲》 ,收入楊家駱主編,《說文解字詁林正
補合編》,台北:鼎文書局,1997 年。
36.〔清〕吳善述著: 《六書約言》,收入楊家駱主編,《說文解字詁林正補合
編》,台北:鼎文書局,1997 年。
37.〔清〕吳善述著:《廣義校訂》 ,收入楊家駱主編,《說文解字詁林正補合
編》,台北:鼎文書局,1997 年。
38.〔清〕孫詒讓撰:《周禮正義》,北京:中華書局,2000 年。
39.〔清〕桂馥著:《說文解字義證》,收入楊家駱主編,《說文解字詁林正補
合編》,台北:鼎文書局,1997 年。
40.〔清〕陳立撰:《白虎通疏證》,北京:中華書局,1997 年。
41.〔清〕郝懿行:《爾雅義疏》,收入朱祖延主編,《爾雅詁林》,武漢:湖
北教育出版社,1999 年。
42.〔清〕鈕樹玉著:《說文解字校錄》 ,收入楊家駱主編,《說文解字詁林正
補合編》,台北:鼎文書局,1997 年。
43.〔清〕黃奭:《爾雅古義》,收入朱祖延主編,《爾雅詁林》,武漢:湖北
教育出版社,1999 年。
44.〔清〕臧庸:《爾雅漢注》,收入朱祖延主編,《爾雅詁林》,武漢:湖北
教育出版社,1999 年。
45.丁辛百、潘明環編著,《道德經與氣功》,安徽: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6 年。
46.于省吾主編:《甲骨文字詁林》,北京:中華書局,1999 年。
47.王志成、葉紘宙:《部首字形演變淺說》,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0 年。
48.白鋼主編:《中國政治制度史》,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年。
49.汪柏年:《爾雅補釋》,收入朱祖延主編,《爾雅詁林》,武漢:湖北教育
出版社,1999 年。
50.李佐豐:《先秦漢語實詞》,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3 年。
51.李經緯、林昭庚主編:《中國醫學通史》,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
年。
52.《春秋元命包》,收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輯,《緯書集成》,石家莊:河
北人民出版社,1994 年。
53.俞鹿年編著:《中國官制大詞典》,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8 年。
54.徐中舒主編:《甲骨文字典》,四川:四川辭書出版社,1998 年。
55.徐元誥撰:《國語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2 年。
56.徐連達主編:《中國歷代官制大詞典》,廣東教育出版社,2002 年
57.徐復主編:《廣雅詁林》,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 年。
58.徐朝華:《上古漢語詞匯史》,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年。
59.高亨纂著:《古字通假會典》,山東:齊魯書社,1997 年。
60.高亨撰:《詩經今注》,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4 年。
61.高樹藩編纂:《正中形音義綜合大字典》,台北:正中書局,2002 年。
62.袁剛:《中國古代政府機構設置沿革》,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3
年。
63.袁愈荌著:《詩經藝探》,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8 年。
64.倉修良主編:《史記辭典》,山東:山東教育出版社,1994 年。
65.晁福林:《先秦社會形態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 年。
66.從春雨主編:《敦煌中醫藥全書》,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1994 年。
67.康殷:《文字源流淺說》,台北:學海出版社,1991 年。
68.崔富章主編:《書經直解》,浙江:浙江文藝出版社,1997 年。
69.許進雄:《古文諧聲字根》,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5 年。
70.陳橋驛:《水經注校釋》,浙江:杭州大學出版社,1999 年。
71.曹操等注:《孫子十家注》,北京:中華書局,1996 年。
72.《漢語大詞典》,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9 年。
73.《漢語大字典》,四川:四川辭書出版社,1995 年。
74.趙德義、汪興明主編:《中國歷代官稱辭典》,北京:團結出版社,2002
年。
75.劉師培:《爾雅蟲名今釋》,收入朱祖延主編,《爾雅詁林》,武漢:湖北
教育出版社,1999 年。
76.錢穆:《中國思想通俗講話》,台北:蘭臺出版社,2001 年。
77.戴吾三編著:《考工記圖說》,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3 年。
78.嚴健民:《中國醫學起源新論》,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 年。

三、國外出版書目:
1.藤堂明保編:《漢和大字典》,日本:學習研究社,2001 年。

四、期刊論文:
1.郝保華、董海莉<從古文化角度看六腑的含義>,收錄於《醫古文知識》,
2001/3 。
A study on the twelve government officials in《Suwen.
Ling-lan-mih-dean-luenn》

Yuh-Jiuan Shii
Major professor:Jaung-Geng Lin
Institute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 China Medical Univerity

What does it mean whe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ays the words such as
“liver”、“heart”、“spleen”、“lung” and “kidney”?As we know, the theory of
Zangxiang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the knowledge of
physiology in modern medicine. In Huangdi’s Canon of Medicine, there are many
descriptions about the theory.
The theory of Zangxiang is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viscera, and the viscera in
the theory of Zangxiang is not only a simple anatomical conception, but also a
conception that generalizes the physiology and pathology of a certain system in the
human body. In 《Suwen.Ling-lan-mih-dean-luenn》,the functions of the twelve
viscera an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m are mentioned and the author uses the
twelve government officials to compare to the twelve viscera,but,this political
metaphor seems quite difficult to be understood by the people living in modern times.
Because the description in 《Suwen.Ling-lan-mih-dean-luenn》is brief and
concise,most clinical Chinese medical doctors do not pay much attention to it.In this
study, we tried to find out the official duties and charge of the twelve government
officials in order to know the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of the twelve viscera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Keywords: Zangxiang; Huangdi’s Canon of Medicine,;viscera,;Suwen;


Ling-lan-mih-dean-luenn,;the twelve government officials

Das könnte Ihnen auch gefall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