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e sind auf Seite 1von 9

摘 要

本 研 究 使 用 台 大 -普 度 非 靜 力 模 式 (NTU-Purdue nonhydrostatic
model),在模擬實驗中加入一理想山谷地形,以水平及垂直均為 50 公
尺的高網格解析,分別對乾燥及潮濕大氣情況加以模擬,以探討谷風
環流與對流邊界層發展關係及白天山谷內雲層消散破碎情形。

模擬結果已可以完整掌握谷風環流結構及對流邊界層發展的特
性,尤其是對於邊界層內小尺度的渦流運動,於模擬過程中均能得到
充份的解析。谷風環流的形成,除了在山谷內造成一微弱的下沉運動,
同時也會透過冷暖空氣平流的作用,去調整山谷內的溫度分佈,以釋
放不穩定度,降低大氣的可應用位能。另外我們也證實谷風環流會抑
制斜坡上對流邊界層的發展,愈強的谷風風速,抑制現象愈明顯。在
加入水氣的模擬顯示,水氣分佈是受到谷風環流及對流邊界層發展所
影響,而且當水氣凝結達到飽和時,潛熱的釋放會提供對流有利的發
展條件。山谷內雲層的消散破碎過程主要是受到谷風環流的平流效應
及局部下沉運動所造成,同時大氣的潮濕程度也會直接影響山谷內雲
層消散的時間。當改變山谷深度時,谷風環流強度也會跟著變化,愈
深的山谷引發的谷風風速愈強。而由不同的水平網格解析度模擬顯
示,在細網格解析度下,次網格參數化(sub-grid)所計算的熱通量相對
於網格解析(resoluble)的計算量是較不重要的,也就是說提高網格解析
度可以解析到較小尺度的亂流運動(large eddies 已被模式所解析),而白
天近地表邊界層發展能量的主要傳送就是藉由這些小尺度的亂流運動
所完成。

-I-
目 錄
摘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Ⅰ

目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Ⅱ

圖表說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Ⅳ

誌謝…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Ⅸ

第 一 章 前 言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1-1 研究背景… … … … … … … … … … … … … … … … … … … … … … ....1

1-2 研究動機與方法… … … … … … … … … … … … … … … … … … … … 7

第 二 章 數 值 模 式 … … … … … … … … … … … … … … … … … … … … ..9

2-1 數值模式介紹… … … … … … … … … … … … … … … … … … … … … 9

2-2 預報方程及診斷方程… … … … … … … … … … … … … … … … … … 9

2-3 模式積分方法… … … … … … … … … … … … … … … … … … … … ..11

2-4 網格架構… … … … … … … … … … … … … … … … … … … … … … ..14

第三章 初始、邊界條件及地形設定… … … … … … … … … … … … 15

3-1 實驗設計及初始環境條件… … … … … … … … … … … … … .… … .15

3-2 邊界條件設定… … … … … … … … … … … … … ..… … … … … … … 16

3-3 地形設定… … … … … … … … … … … … … … … … … … … … ..… ....17

第四章 控制個案之數值模擬結果分析… … … … … … … … … … … 18

4-1 積分至第三小時的模擬結果… … … … … … … … … .… ..… .… … ..18

4-2 積分至第四小時的模擬結果… … … … … … … .… … … … … … … .20

4-3 邊界層結構及發展情形的探討… … … … … … … … … .… … … … .22

- II -
第五章 潮濕個案之數值模擬結果分析… … … … … … … … … … … .26

5-1 水氣分佈及潛熱效應… … … … … … … … … … … … … … ...… .… ..26

5-2 雲層消散破碎的過程探討… … … … … … … … … … … … … … .… ..28

5-3 總體水含量收支的分析與討論… … … … … … … … … … … … … ...29

5-4 近地表相對濕度由 74%提高至 92%… … … … … … … … ...… .… ..31

第六章 敏感度測試結果分析… … … … … … … … … … … … … … … .33

6-1 山谷深度對環流結構及對流邊界層發展的影響… … .… … … … ..33

6-2 水平網格解析對模擬結果的影響 … … … … … … … … .… … … … 35

第 七 章 結 論 … … … … … … … … … … … … … … … … … … .… … … … 37

參考文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0

圖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4

-III -
圖表說明
表 1-1 山谷風與海陸風環流之強度比較。(摘自 Atkinson, 1981)

圖 1-1 谷風環流形成過程的概念模式。(摘自 Defant, 1951)

圖 1-2 由數學解析出沿坡面風速(w)及擾動位溫(θ ′ )在鈄坡上的分佈


情形。(摘自 Defant, 1951)

圖 1-3 位溫受到谷風環流影響在斜上的分佈情形。(摘自 Defant, 1951)

圖 1-4 夜間形成於山谷內的穩定逆溫層在日出後隨時間的破碎過程,
左圖為位溫垂直剖面,右圖為逆溫層消散情形, t1 ~ t D 表示不
同時間的變化。(摘自 Whiteman, 1982)

圖 1- 5 熱力模式模擬逆溫層的消散過程,三條曲線分別代表不同的模
擬結果(左邊為增加進入山谷內的能量,中間為控制實驗,右
邊為增加穩定度的模擬結果) 。(摘自 Whiteman, 1982)

圖 1-6 白天谷底中心位溫(左圖)及比濕(右圖)垂直剖面隨時間的變化
情形(上圖為觀測結果,下圖為模擬結果),箭頭之下為混合層
高度。(摘自 Kuwagata and Kimura, 1997)

圖 1-7 模式計算白天 0600-1600LT 的可感熱在山谷收支情形,谷區定


義為地表高度由谷底至小於 1000 公尺以下的區域,山區為
1000 公尺以上的地表區域, < QH > v 及 < QH > m 分別為谷區及山
區的平均累積可感熱量, < Q Hadv > 為可感熱由山區平流至谷區
的平均量。(摘自 Kuwagata and Kimura, 1997)

圖 1-8 同圖 1-7 但為潛熱的收支情形, < QE > v 及 < Q E > m 分別為谷區及


山區的平均累積潛熱量, < Q Eadv > 為潛熱由谷區平流至山區的
平均量。(摘自 Kuwagata and Kimura, 1997)

圖 1-9 1992 年 7 月 3 日 1407 JST 在日本 Ina valley 由衛星所觀測到之


可見光雲圖。(摘自 Kuwagata and Kimura, 1997)

圖 1-10 不同之山谷深度(0~2500 公尺) 在 1800LT 時位於谷底中心之


位溫垂直剖面分佈。(摘自 Kuwagata and Kimura, 1997)

圖 2-1 模式積分過程示意圖。

-IV-
圖 2-2 網格架構。

圖 3-1 潮濕模擬個案一近地表相對濕度為 74%,初始位溫(θ )及相當


位溫(θ e )<左圖>與液態水混合比( ql )及水氣混合比( qv ) <右圖>
的垂直分佈。

圖 3-2 潮濕個案一相對濕度的垂直分佈。

表 3-1 實驗設計與敏感度測試相關環境設定。

圖 3-3 地形設定(A 點為山谷中心,a 為斜坡水平距離寬度)。


圖 4-1 控制個案積分 3 小時的 (a)水平風場 (等值線間距為 1 m s-1),
(b)垂直速度場 (等值線間距為 1 m s-1),(c)流線圖 (粗箭頭顯
示谷風前之較強對流運動引發上層重力波發散情形) ,(d)溫度
場 (等值線間距 0.2 K)。各子圖中實線為正值,虛線為負值。

圖 4-2 相同於圖 4-1 但為積分 4 小時模擬結果。

圖 4-3 控制個案積分 3 小時(上圖)與積分 4 小時(下圖)的渦流運動水


平尺度或波長(Lx)與垂直尺度(Lz)大小。圖中等值線間距為 0.5
m s-1。

圖 4-4 控制個案水平風場隨時間變化的垂直分佈 (a)為山頂地區水平


方向 5 公里(15~20 公里)的平均,(b)為斜坡上水平方向 500 公
尺(10~10.5 公里)的平均,(c)為谷底水平方向 2.5 公里(2.5~5 公
里)的平均。各子圖中等值線間距為為 0.5 m s-1,實線為正值,
虛線為負值。

圖 4-5 谷風環流及對流邊界層發展之示意圖。
圖 4-6 控制個案位溫隨時間發展的垂直結構(左圖為 25~35 公里水平
方向的平均,右圖為谷底平原 10 公里的平均)。

圖 4-7 控制個案斜坡上水平方向 500 公尺平均(10~10.5 公里)的位溫


垂直分佈隨時間的變化情形。圖中等位溫線間距為 0.2K。

圖 4-8 控制個案積分 4 小時後的 (a)擾動位溫分佈,(b)垂直可感熱

-V -
通量( w′θ ′ )分佈。各子圖中暖色系為正值,冷色系為負值。

圖 4-9 控制個案積分 4 小時在谷底平原水平方向 10 公里平均的可感


熱通量垂直分佈。紅色線為次網格參數化的計算量,綠色線是
網格點的解析,黑色線則為兩者之總合。

圖 5-1 潮濕個案一之水氣混合比隨時間發展的垂直分佈(左圖為水平
方向 25~35 公里的平均,右圖為谷底平原 10 公里的平均)。

圖 5-2 潮濕個案一水氣混合比隨時間的分佈 (a)為山谷內水平方向


0~15 公里的平均,(b)為山頂平原地區 15~35 公里水平方向的
平均。等值線間距為 0.0005。

圖 5-3 潮濕個案一積分 2 小時的 (a)水氣從地表至 5 公里高度的累積


量,(b)液態水從地表至 5 公里的累積量,(c)從地表至 5 公里
平均的垂直速度場。黑色實線為積分 2 小時的結果,紅色實線
則代表初始狀態。

圖 5-4 同為圖 5-3 但為積分 3 小時的模擬結果。

圖 5-5 同為圖 5-3 但為積分 4 小時的模擬結果。

圖 5-6 潮濕個案一模擬積分 4 小時後的 (a)水平風場,(b)垂直速度


場。各子圖中等值線間距均為 1 m s-1,實線為正值,虛線為值。

圖 5-7 潮濕個案一液態水混合比(色階部份)及垂直速度場(實線為正
值,虛線為值)分佈。圖(a)~(g)分別為每半小時的模擬結果。

圖 5-8 初始飽和混合比 q s (黑色線)及總體水含量的混合比 q w (紅色


線)與積分 2 小時後的 q s (綠色線)及 q w (藍色線)在水平方向 5
至 10 公里平均的垂直分佈情形。

圖 5-9 在區域範圍(水平方向 5 至 10 公里,高度 650 公尺至 850 公尺)


內,總體水含量的混合比 q w (紅色實線)及飽和混合比 q s (黃色
實線)累積量隨時間的變化。

-VI -
圖 5-10 同圖 5-9 但為液態水混合比 ql 的累積量隨時間的變化。
圖 5-11 在區域範圍(水平方向 5 至 10 公里,高度 650 公尺至 850 公
尺)內,水平 q w 通量輻散(藍色實線)、垂直 q w 通量輻散(紅色
實線)及淨 q w 通量輻散(黃色實線)隨時間的變化分佈。
圖 5-12 在區域範圍(水平方向 5 至 10 公里,高度 650 公尺至 850 公
尺)內總體水含量於 2 小時內的收支情形。

圖 5-13 潮濕個案二近地表相對濕度為 92%,初始位溫(θ )及相當位溫


( θ e )<左圖>與液態水混合比( ql )及水氣混合比( qv ) <右圖>的
垂直分佈。

圖 5-14 潮濕個案一近地表相對濕度為 74%(上圖)及潮濕模擬個案二


近地表相對濕度為 92% (下圖)積分 2.5 小時後的液態水混合
比,等值線間距為 0.00005。

圖 5-15 同圖 5-14 但為積分 4 小時後的模擬結果。

圖 5-16 液態水混合比在山谷內平均隨時間的分佈(上圖為潮濕個案
一,下圖為潮濕個案二)。

圖 6-1 積分 4 小時在水平方向 5 公里(15~20 公里)平均的水平風場垂


直剖面。三條曲線分別代表不同實驗的模擬結果(紅色線為 500
公尺、藍色線為 1000 公尺及黑色線為 1500 公尺山谷深度的模
擬結果)。

圖 6-2 水平方向 15~20 公里平均,水平風速為零的等值線隨時間變化


的分佈 (同圖 6-1 三條曲線代表不同的模擬結果)。

圖 6-3 積分 4小時於山谷平原水平方向平均的位溫垂直剖面(同圖 6-1


三條曲線代表不同的模擬結果)。

圖 6-4 積分 4 小時後,於離地表高度 20 公尺水平方向 12.5 至 17.5


公里的水平風速平均(藍色線)及斜坡上水平 7.5 至 12.5 公里及
垂直由斜坡地地表至 5 公里的動能累積量(紅色線)在不同山谷
深度的分佈情形。
-VII-
圖 6-5 擴大水平網格解析為 500 尺度模擬個案(Dx-exp)積分 4 小時後
的(a)水平風場,(b)垂直速度場。各子圖中等值線間距均為 1
ms-1,實線為正值,虛線為負值。

圖 6-6 同圖 4-9 但為擴大水平網格至 500 公尺下的模擬結果。

VIII
- -
誌 謝

當我仍沉浸於研究的同時,二年時光就那麼悄悄地從指尖溜走
了。在這兩年的研究過程中,首先要感謝我的指導教授許武榮老師,
每當我在研究上遇到瓶頸時,老師總是能夠指引我最好的方向,在與
老師討論之間,也讓我學習到許多做學問的態度和方法。另外還要感
謝吳清吉老師在生活及課業上的幫助以及口試委員柯文雄老師、黃清
勇老師和林沛練老師,提供了許多的寶貴意見,使 我 獲 益 良 多 。

回想這兩年的日子,衷心的感謝邊界層實驗室裡的伙伴:志輝、
昭平及銘恩學長在研究上的經驗分享與協助,還有龍耀學長口試當天
的加油打氣、俊男學長幫忙論文校槁及書銘與子衿生活上的經驗分
享。另外也要感謝忠權學長平時給我的打氣與鼓勵,還有曾經幫助過
我的同學及朋友,在此均 一 併 致 謝 。

最後要謝謝陪伴著我的曉玲,每當我遭遇困難時,總是能夠適時
的給我鼓勵與肯定,不吝惜的付出對我的關心,還有我的親愛父母及
哥哥弟弟,你們長久以來的支持和關懷,不但添加了我生活上的多
彩,更是促使我不斷成長的原動力,我真的非常感謝你們~~!!

-IX-

Das könnte Ihnen auch gefallen